第17章 宴会的收获(1 / 1)

加入書籤

夏天的津城,落日余辉染红了西边的半个天空,金刚桥下的大胡同,一片繁华景色。

津门的著名饭庄燕春楼座落在于这处街道上,是全城九大楼之一,很适合朋友聚餐,家庭宴会。

胡明一,赵学铭也来过燕春楼,饭庄离意租界第一警署不远,华人警员们常来聚会,这里的饭菜价格不贵,味道不错。

以往,他们俩人在燕春楼的散坐上就餐吃饭,今天上了二楼,走进了古香古色的豪华单间。

在雅间里,李香玉的两位哥长紧紧握着胡明一和赵学铭的双手,很激动。

大哥先感谢道:

“太感谢了,这么快就破了案抓住了凶手,并以伏法,替我们的小妹妹报了仇。她的在天之灵得道了安慰,我们可以给年老的父母一个交待了,也祝贺胡警官升为重案组长,赵警官调入侦探处重案组为副组长”

二哥高兴的给胡明一,赵学铭各倒上一杯龙井茶:

“那天,我到了意租界工部局去办理老妹妹的后事,警务局长叙述了结案和提升了你们哥俩的事情,我当时太高兴了。我也听说,这是在津城各国租界警署,巡捕房第一次重用的华人警员,你们两位当之无愧,我们华人的智慧,能力不比他们大鼻子洋人差,而且胜过他们”

当他谈起妹妹李香玉时,又叹息了:

“哎,我们的小妹香玉太任性,自己误入了歧途,丢了性命,也是命中注定。我们把她暂时葬于闽粤公墓,等父母百年之后,我们准备让她灵归故里,再移葬到南京,陪伴在二老的身旁,让她永远孝敬”

两位警官都赞同他们哥俩的安排,并拿出从李香玉租住客房里,找到的那个小皮包。

胡明一打开后,将汇丰银行私人保险箱的钥匙和单据,递给他们:

“两位大哥,这案子没有你们的坚定决心和支持,也是无法侦破的,你们给了我和赵兄施展能力的机会,得到了上司的赏视,升了职,我们还要感谢你们”

赵学铭又补充说:

“这是我们最后找到的李香玉遗物,今天交给你们,做为对我们支持的感谢。据我们调查,这是她在汇丰银行,开设的一个私人保险箱的钥匙和存单,你们家属可以去银行,办理继承保险箱的私人财物”

他又叮嘱:

“到此这为止,我们重案组对这个案件的一切事项全部完成,明天早晨请大哥,二哥到警署,在案件的终结文件上签字”

大哥感激地接过了胡明一递过来的小皮包:

“胡警官,赵警官你们太客气了,明天我和二弟早晨就去签字,这个案件你们己费心了,还找到了老妹妹遗留的财物,我代表我全家给你们道谢。人都没了,再多的财物也是身外之物,我们的家庭都挺富足,只要能破了案抓住了凶手,就没有什么奢想,我们一定要重谢你们”

二哥也向他们解释:

“不管送给你们钱数多少,一定收下,这是我们一点心意。也不算违反你们警署的纪律,这是我们私人赠予与案件无关,谁也干涉不着”

胡明一,赵学铭连忙推辞,坚决回绝,还是李香玉的大哥打了圆场,决定回来再议,先吃宴席。

李香玉的大哥打开雅间的房门,招呼站在门外的服务员上酒上菜,宴会开始了。

一会儿,燕春楼的名菜都上了饭桌,哥俩让男服务员,要把两瓶茅台酒的瓶盖子都打开。

胡明一客气地拦往了:

“大哥,我和学铭酒量不大,咱们先开一瓶喝着看,痛快了为止,怎么样”

大哥笑着同意了,客气地给两位警官斟满了酒,先举起酒杯向他们祝酒:

“来,我代表我们全家感谢两位警官,也祝贺你们升职加薪,干杯”

“干杯,干杯,”

二哥微笑地又举杯祝酒:

“两位警官,刚才大哥己经替我致谢了,我就不重复了,我想,我们虽没在一起共事太多时间,可从我多年的社会经验和无数人打交道中感到,你们两位是有正义感和才能的警官。我和大哥一样最爱交结这样的朋友,今天借酒宴,我们提意和你们交为好友兄弟怎么样,两位警官同意吗?”

胡明一,赵学铭听了这个请求,站起来赶忙与他们哥俩人碰了杯。

赵学铭高兴地答道:

“大哥,二哥,太好了,我们巴不得呢,还怕高攀不上呢。

胡明一举杯庆祝:

“来,两位哥哥,我是借花拜佛,代表赵警官感谢”

李香玉的哥俩听罢十分感动,与他们两人碰了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杯,李香玉的大哥,二哥有说有笑,你一句,我一句地也关心起胡明一,赵学铭的婚事。

大哥微笑的问询:

“胡兄,赵兄,我无意中从你们警署同行那知道,你们两人怎么还没成婚立家,有什么困难事和我们说说”

二哥也十分关心的说:

“你们这岁数,应该成家了”

胡明一,赵学铭这可不好回答了,只能从他们俩人的身世谈起。

原来,胡明一,赵学铭的老家都在HEB省沧县,那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

据历史记载,沧县民间武术起源历史悠久,各朝各代有多次战争都发生在这一带,各村镇百姓为了免遭涂炭,家家都练习攻防格斗之技能,來自救图。

沧县也有不少人周游各地,设镖局,任镖师,在民间教授徒弟,或进入军警系列,华北地区的军队和警方常到武馆招纳人员充实队伍。

胡明一,赵学铭武术高强,在武馆里,最早分别被意租界的警署和津城警察局招聘,成为了津门的一名警员,虽然都住在警员宿舍,在工作日时,他们早,中,晚三顿饭菜,身上的里外警服由警署担负,省了不少花费。

可是,他们一般的华人警员,薪水不多,一多半钱要寄回老家孝敬父母,又要积存些钱盖房,为以后娶妻生子之用。

另外,他们要用工资的一小部分钱,买日用品,休息天的饭菜和一些便装,还要为人作脸和同事会个餐,游玩等等。除去这些,每月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也不敢去和城乡的姑娘交朋友。

直到现在,胡明一和赵学铭别说在城里买房娶媳妇,连在老家沧县的建婚房,办喜事的费用还没凑够,他们只能是光掍一条了。

此刻,李香玉大哥微笑的听着赵学铭的讲述,深有感触:

“两位警官,我和我二弟从小在富裕的家庭里长大,也见到普通百姓疾苦,可不太了解你们这些警员的生活,也是这样清贫”

二哥也接过话茬:

“胡兄,赵兄,不就是盖房娶媳妇吗,用多少花费我们都包了,兄弟一场,连这一辈子的大事都不帮忙,那还叫好朋友吗?

胡明一代表赵学铭推辞说:

“大哥,二哥别听他的,学铭兄是爱开玩笑,我和他平常就爱逗。真到我们谈好城里或乡下的女朋友,结婚有了困难一定会求助你们,现在还没个影子,不能让你们为我们操心”

赵学铭又接着逗笑胡明一:

“你有福气,没准哪天,你又救了国民政府财政部官员的大小姐。以后你要是成了富贵家族的上门女婿,那大哥,二哥有大事用钱,还给向你借呢?”

这话逗得胡明一,李香玉的大哥,二哥一同大笑了起来。

他们四个人痛饮欢聚,谈笑风声,一见如故。

时间已近晚上九点钟,离意租界第一警署晚十点,紧闭大门的规定只剩几十分钟,胡明一,赵学铭不得不向的这哥俩告别,宴会结束了。

离行时,李香玉的大哥,二哥把他们在南京和上海的家庭地址,和印有各自工作单位,电话号码的名片,留给了胡明一和赵学铭。

哥弟俩人千叮咛,万嘱咐他们:两人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一定告之,并欢迎到南京,上海做客或工作。

次日早晨,李香玉的哥弟两人来到第一警署重案组,与胡明一和赵学铭见了面,并告诉了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他们哥俩到那家英国汇丰银行,以其特殊身份为担保,签下了继承文件,并打开了老妹子李香玉的私人保险箱,取出了箱中的全部财物。

汇丰银行的一位主管并用长途电话,请示在上海的总行,准备办理李香玉存款及银票,向其家属进行继承转帐事宜。

这哥俩讲叙后,又在妹妹李香玉命案终结,及一切完成事项的文件签了字。

从此,发生在意大利租界的但丁路203,那幢小洋楼院里发生的一系列案件全部结案了。

富商黎元明和他的二姨太太李香玉分别长眠于津城的墓地。

罪犯赵友军被意大利宪兵枪决于荒郊野外,他的媳妇张秀玲买了一副棺材,收敛了丈夫的尸体,葬回于老家的坟地。

而女佣人王玉琴的命案仍悬于天津地方警方手中:

是青帮主赵大公子,或罪犯赵友军害怕这位女人说出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而暗地指使手下杀人灭口,还是误杀己成迷案?。

如果在天有灵,那个冤魂好似飘浮在赵公馆之上,久久不忍离去。

几天后,胡明一只能将女佣人王玉琴被赵友军绑架,又遭青帮混混误杀的消息,告诉了她的父母和大哥,一家人也得知赵友军己被执行枪毙,心中才有一些安慰。

赵学铭也亲自到了天津警察局,开出了两张有关富商黎元明的死亡证明,一张二姨太太李香玉的大哥,二哥收存,用于他们在汇丰银行的财产继承之用。

另一张让胡明一交于黎元明的大太太,以便用于继承其丈夫的别墅小洋楼及其它财产。

在李香玉的哥俩离开警署重案组时,又告诉赵学铭,胡明一,他们早晨买了回南京的火车票,此列客车于下午六点钟始出。

胡明一,赵学铭表示一定要到火车站为他们送行。

下午五点多钟,胡明一,赵学铭换了便衣,从第一警署出来,绕了几条道才到了津城的火车东站,为李香玉的大哥,二哥送行。

在站台上他们四人停住了脚步,李香玉的哥俩,神色十分沉重。

胡明一安慰他们:

“大哥,二哥,你们放心吧,只要我和学铭在这津城工作。每到清明,我们一定抽时间到闽粤公墓给你们的妹妹扫墓,她不会孤单,你们放心地回去吧”

这哥俩的眼晴湿润了,紧握着胡明一,赵学铭的双手,不愿松开,互相说了许多知心话。

当列车的长笛鸣响了,李香玉的大哥,二哥才上了车,又从车窗探出头来,向站台上的胡明一,赵学铭挥手告别。

就在客车开动了的瞬间,那位大哥把一个黑色的手包,抛给了站台上的胡明一和赵学铭,等他们接住后,才关上了车窗继续挥着手。

胡明一,赵学铭望着远去的车影,迷惑的打开了皮手包,里面竟装着两张银票和一封信。

信中写道,胡明一,赵学铭兄弟亲启:

“两位好兄弟,好朋友,此次之行,我们不能用什么语言来感谢你们,和你们正直善良。这两张银票是我们来天津准备再打点之用,是最后一笔钱,不再带回去,送给你们以表达感谢之情,也是解决你们婚姻大事的燃眉之急,是朋友之间的帮助。以后,还会给你们一定的资助,我们代表家人,与老妹子的在天之灵感谢你们”

落款是大哥和二哥的签名,日期。

胡明一,赵学铭从那封信签的日期看出,这是哥兄俩人早就准备好的信件和两张五百大洋的银票,可能怕他们两人拒收,才在这个关键时刻从列车窗中送出。

这五百元大洋,这相当于胡明一,赵学铭近十几年的薪水。

那时,民国三十年的天津,物价就低于上海。能用二,三百元,在城区不错的地方买一个不小的四合院。

一百元内足够用于置买家俱和送彩礼,办婚庆等等一切费用,就这样,还剩一百多元作为家用的积蓄。

赵学铭在警员们中是个出了名的小算盘,看见这银票太高兴了,脑子转的飞快,一会儿算清了这五百大洋的厚礼。

他也感概地说道:

“胡兄,这哥俩是有心的好朋友,说到做道,不像那些官场上油滑的官员,人走茶凉的主”

两人分别收好了银票,信件,这说是意外,其实也是必然到来的报达,这让赵学铭更佩服胡明一正直和真诚的品德,要忠心耿耿的跟定了这位好上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