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无线电的通道(1 / 1)

加入書籤

晚上的津城小白楼一片繁华,灯红酒绿,人流不断,不愧称为外国人的乐园。

小白楼原为美国的租界,大街上有一座中国楼台式的二层白色楼房,在附近地区很闻名。

当时在清朝后期,这处新形成的街区没有名子,津城的民众以这幢白色小楼为特征,称呼起来。

一九零二年,小白楼街区并入英租界,可英租界当局也没真正管理起来,这里就成了美国人,英国人和中国人都不管的“洋三不管”地区。

英国一家称为“先农房地产公司”开始在小白楼建房,盖了有不少二,三层的楼房,修了柏油路,形成了先农里街巷区。

先农公司又买下了徐州道的十几座美国人留存的小洋楼,在先农里南面的大沽路拆了一片平房,建成钢筋水泥的大型商用门脸房,形成了小白楼的中心地带。

中外商人在小白楼也建起了不少住宅,分成了二三层平排楼院的华人区,和西式豪华小洋楼的外国人区。

他们又将大,小马路的房屋,翻盖成欧洲风格的新款式商店,不长时间内,小白楼整个地区繁华起来。商店饭店,酒吧,影院歌舞厅林立,赌场和妓院等等也一应俱全。

小白楼的中西餐饭馆也挺有名气,鸿福楼饭庄以纯津味的八大碗,五碗四盘著称。白楼饭馆,夏太太饭店等,都是一些俄国,英,美风味的西餐馆。

金曼玉一家人居住在小白楼华人区,那里也落户不少移居到中国的俄国侨民。

这些俄国人开办了一些食品店,图书店,西餐馆,和出售俄国货的各种商铺。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一些富豪的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因国内战乱,从海参崴,旅顺口入关逃到津城,聚居在小白楼。也把东欧人的生活风俗,餐饮风味和科学技术带到华人区,影响着这一带中国人。

金曼玉就是其中的一个,她从小就爱吃香肠,面包学会说俄语,英语。在她上了中学后,就经常到一家俄文科技书店看书,买书。

她阅读到了许多俄国版的无线电,收音机,电台,电报密码等的科技书藉。也够巧儿,俄文书店的老板也是无线电的爱好者:

一位俄国电工技术工程师,年龄在六十岁左右。

从此,两位相差近四十年多岁,一老一少的无线电爱好者成了好朋友。

以后,金曼玉理所当然的考入河北通讯学校女子班,成了校里有名的高材生,每次学期考试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名。毕业了,经她二大伯的举荐,到了天津电讯局工作,成了业务骨干。

如今,每到休息日和业余时间,她都去俄国老人开的书店看书,买书。和老人家经常聊起无线电和发明者波波夫,无线电技术,电报电台原理和电报密码编译等科技知识。

在家里书柜里,排放着不少科技书藉,她的大多时间,除了看书,就摆弄些无线电材料,搞实验,从不愿意到街上闲逛游玩。

金曼玉那两个已出嫁的两个姐姐,都说老妹妹是个书呆子。

近五十多岁的金太太很不放心这位老闺女,看她太痴迷那些洋玩意,怕以后嫁出去没法和丈夫,婆婆家人生活。也怕她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不懂什么居家世故,吃人家的亏。

今天,胡明一提着贵重的礼品,第一次正式来到了金曼玉的家里。

金太太满笑容把未来的姑爷迎进了屋,借着金曼玉到楼里浴室去洗澡,叙说了这位老闺女的身事和异样的生活。她的然外之意,就是托嘱胡明一好好照顾,守护关心痴迷洋技术,书呆子般的小女儿。

胡明一听了金太太的讲述,马上表示:

自己身处在意租界洋人管理的警署,有着和金曼玉相似的学习,生活的经历。他认为金曼玉不是书呆子,有着普通人不具备的优秀品质和性格,表示一定爱护她,不会受到委屈和伤害的。

面对未来的姑爷理解和赞扬,金太太心中十分痛快和安心。

金曼玉洗澡回来后,胡明一跟随金太太母女走进了一家大饭店。

今天,胡明一身穿王太太赠送的西式白色夏装,配上一米八多高的健美身材,更显他英俊潇洒,像是从西洋留学回来的大学生。

金曼玉的白色浅纹花,俄国式样的布拉吉连衣裙,配上她白晢的皮肤,美丽的脸庞,优美的身姿真像高贵的公主。

她见到胡明一时,就夸讲着:

“太谢谢你了,今天我上班时,那个官二代见到我躲我远远的,连句话都不敢和我说了,只是羞愧地点了点头。好半天,他见到四下没人,才向我道了歉,说以后一定不再干那傻事,让我向你求情,并夸讲你很义气。”

胡明一问她:

“你怎么对咐他”

金曼玉莞尔一笑:

“我说了,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我们还是同事,他高兴了”

当她拉着胡明一的手,走进了大厅时,这一对漂亮,出众的青年恋人,吸引了不少顾客献慕的目光。

金太太更觉得脸上有光彩,看着这天生的一对俪人,心里太幸福了。

胡明一也庆幸王太太送给了他这么漂亮衣服,要不他真无法应酬住在小白楼的金曼玉一家人。

如今他己查觉到,住在小白楼的一些人们都穿的十分时髦洋气,是不是,精明的绸缎店老板娘王太为了促成了这门婚事,费了不少心思,送他漂亮衣服是明智之举,好像是预谋好了的?

王太太不是一般的女人,从她给黎元明的大太太找拍卖行卖房产,到将金曼玉介绍于他,一切事情办得滴水不漏,这也令人佩服。

金曼玉母女带领胡明一走进二楼的一个单间。

胡明一见到了圆形大餐桌边,坐着一位容貌端正,仪表堂堂,上衣别有小金色电讯局徽章的中年男人。

他立刻意识到这中年男人,可能就是金曼玉的二大伯,那位电讯局的材料科长,心里更是高兴。

果然如此,金曼玉先开口介绍了:

“明一,这就是我的二大伯,和我在一个单位工作,是管理无线电材料的头头。”

胡明一赶忙上前握着二大伯的手:

“二大伯,你好”

金曼玉的二大伯也热情招呼着:

“小胡你好,在单位我听曼玉说了,你在早晨为她们母女解了围,我太高兴了。曼玉在局里是个技术能人,要说业务在电讯处头一名,可她与人处事太少,没有社会经验很单纯。以后你好好照顾,守保好她,什么结婚房子,钱的事别想太多。我和她父母都商议了,只要你们感情好这都不是问题,她身边就是缺一位的好男朋友”

二大伯转过头,望了望红了脸的金曼玉。

胡明一也表了态:

“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曼玉的,我本身的职业就是维护市面的治安,保证市民的安全,曼玉是我的女朋友那更没说的了。我也要学习她刻苦专研的精神,积极进步,努力学习警务专业,和她一样成为租界警署优秀的警员。”

二大伯赞赏着:

“小胡,你真是文武都行,这话说得太有水平了,是个朝气蓬勃的好青年,我爱听,来咱们边吃边聊”

这时,服务员端上了饭菜,二大伯特意上了一瓶茅台酒,和胡明共饮了起来。

酒过三巡,无所不谈了。

胡明一与二大伯科长闲聊时,了解不少电讯处一些无线电通讯设备,包括发报机,电台等材料如何进口,怎样管制等情况:

原来,那时的民国之期,中国的无线电通讯器材中,像电信交换机,电台,电报机,电话机电缆电线大部分器材都是外国厂家生产的。

天津电讯局的这些器材大部分是从美国和英国进口,由国民政府的交通部管理,各地方电讯局报单,由部里向海关报批后,就向外国产商采购交易。

天津电讯局从塘沽港或各地提到的货物,进入了局里的材料仓库,由金曼玉的二大伯这位科长根据处里和所属公司,工厂下的单子,经局里审批,发放这些需要的通讯设备器材,材料等。

电讯局对民间,社会上通讯器材的买卖以及组装民用通讯,整机也有管理权,必须由其批准,才能出售,收购。

在林家饭店的宴会上,胡明一倾听了电讯局二大伯科长的介绍,心中很忧虑:

原来,整个通信及无线电器材发放的流程十分格密,手续齐全,没有什么漏洞,要想从电讯局弄出些货物很难办到。

电讯局的几个设备厂,专为军队警界生产,组装无线电台,电报机,有线电话等通讯设备。

那些通讯器材是军用的,厂子内都有军警管理把守,更是难上加难。

胡明一与金曼玉二大伯,推杯盅盏,酒越喝越多。

二大伯科长兴奋中透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每当电讯局材料科发出新的成品材料,设备时,都收回的各电信及政府,军警等部门的报废,不合格的通讯器材。

这些废旧物资由二大伯的材料科按废品,残次品卖给一些装配收音机的民用产家和商铺,贩子,由他们这些人员拆卸,挑选测试再利用。

这时,胡明一猛然醒悟,这是个突破口,弄到些通讯器材是可行的。

如果,中共地下党组织有资金成立一两家民用无线电产品的厂商,或伪装成收购残次,废品器材的商铺和小贩,买卖这些电讯局库存的废旧,残次品,即可挣着利润,又可秘密提供通讯器材,一举两得。

他眼晴一亮,借着酒劲试探地说道:

“二大伯,我很喜欢曼玉,她有这么好的文化和技术,我要给她好的生活环境。可又想了,我很古板,不能借公事收取民财。以后要成亲,可光靠我这工资筹钱买房,筹备婚事很困难,我父母又是乡下人,没什么积蓄。光靠您和曼玉一人筹备,我又不忍心。我想能不能干个小买卖,利用休息日和业余时间,倒卖点废旧无线电材料挣些钱,怎么样”

他又向金曼玉说道:

“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有人脉关系,我们俩和起来一块干,你看行吗?,现在,我手里还有些积蓄,干个小买卖的钱还够用”

二大伯科长听罢,喜出望外,对身边金太太的母女俩说:

“你们听到了,小胡是个难得的人材,我们这一闲聊,他就看到商机了,在电讯局,好些干部和员工托人找我要买那些废品,也是转卖挣钱。要干起这小买卖,那太好了?”

金曼玉微笑了:

“明一要干我坚决支持他,但这是有技术含量,内行干的买卖,要先给精通业务,学习电子元件和材料的知识。如果连什么矿石检波器,电阻电容,真空管,线圈天线,扬声器等器件都不认识,也不知道其性能,质量好坏,那怎么进货,卖货定价钱,也和无法和内行人谈生意啊,”

胡明一赶忙风趣的举起手:

“曼玉老师,我从今天就拜你为师,我好好向你学习,熟细业务,什么时候开课都行”

他幽默的举动和回答,逗得金太太,金曼玉和二大伯科长都微笑了。

二大伯又夸讲胡明一:

“曼玉,你看看小胡反映能力,太快了是个好学生,你打算什么时间交授这些知识”

金曼玉也干脆利索:

“明一,你要有业余时间,下了班没事就到我家来吧,我教你,晚上我天天再家,不出门乱逛。星期日我们见面时,再给你补补课怎样,反正这些通讯元件器的名称和原理性能,不太好记,你要多下功夫才行。”

胡明一高兴地回答:

“曼玉,我一定下功夫,你刚才你说的什么矿石检波器,电阻电容,真空管,线圈,天线,扬声器的我都记下了,我这学习劲头还行吧”

这么一会儿,胡明一就把几个重要的子元件的名称,按顺序记住了,这样神速,听过不忘的记忆力让金曼玉母女和二大伯科长,都目瞪口呆。

金曼玉不相信似地,又让他又说一遍。

胡明一又照答无误,曼玉姑娘也不顾羞涩,在母亲和二大伯面前,惊奇握了握他的手:

“你这记忆力太厉害了,我们上通讯学校时,班上有的同学背了几天,都记不全这些电子元件,让你一会儿就记住了,你这学生我教定了。明天就开始,为了节省时间,你到我家来吃饭,妈您说呢?”

金太太点了点头:

“闺女啊,那没问题,小胡啊,你记忆力这么好,是天生的吧?

二大伯科长夸讲了:

“妹子,那还用说,这记忆好就是天生的,我听人讲过一个神童的事,他听见什么说,看过的文章立刻在了脑子里,一句不差的说出来了,对吧”

胡明一谦意了:

“二大伯,我小时候不是神童,这以后和我干警察有关。有时情况紧急,我们审讯犯人和寻访见证人,没功夫做笔记,就用脑子记。要记错了,破案就有了麻烦,慢慢记忆力就好了,要不就没法子工作了”

金曼玉母女,二大伯也知道胡明一在谦虚,心里都十分佩服他,欢欢乐乐地,边吃边交谈。

其实,在宴会上的金家人哪知道,胡明一超人的记忆力是在生死博斗的地下工作中,养成的。

在他和同志们秘密接头时,每一个人的体征,每一句暗句,每一个口头传达的命令,每个字都给记清楚,刻骨不忘。一旦有疏忽和记错,就会给自己或其它的同志,甚至地下党组织带来鲜血或生命的代价。

这也和胡明一的天赋和学习分不开的,用特工专家的话说:他就是一个优秀的特工,天生干这行的“好材料”

今天的金太太的家宴,胡明一大有收获,为中共地下党组织,苏区和红军提供无线电器材,将打开了一个通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