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表哥,表嫂和田桂花(1 / 1)
大年初二的中午,胡明一的家里来了不少至亲,定婚的仪式正好举行。
这些姑姑,叔叔,舅舅姨妈等亲戚们都赞扬胡明一有福气,娶了一位这么漂亮的大城市媳妇。
定亲后,胡明一和金曼玉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父母一家人,到沧州县城拜访表哥,表嫂。
他们两人搭乘村里一位邻居去县城运货的小驴车,来到了表哥,表嫂的家里。
HEB省的沧州也原叫沧县,这处地方,人杰地灵,古代战国的名医扁鹊和军事家孙膑,清代的纪晓岚,清未洋务派首领张之洞都出生于此。
沧县城也称狮城,在旧城不远落座着一尊身长六米,体宽三米,高五米五,重达四十吨的铁狮子。
大狮子坐北向南,背上有一个花莲盘碗十分壮观。
这个城镇依邻碧波荡漾,长着一望无际芦苇的白洋淀,和宽广,四通八达的大运河。
运河岸边的码头百船停泊,水面上货船穿梭,各种货物源源不断地会集到这里。每到春节,只要没有战乱兵匪,县城里的空地上,大集市,小集市星罗齐布。
集市上都是人挤着人,货摊挨着货摊,十分热闹。
县城内的街道上,人流不断,大街两旁古迹庙宇,隋唐明清的古宅,大小商铺饭馆和土特产杂货店,戏院茶社等应有尽有。
来到此地的外地人,还发觉,城里武术馆和镖局处处可见,这就是沧州的一大特色,无数著名的武林高手辈出。
民众学武术,练武术成了风气,也带动了华北五县四乡人们慕名而来。
众多的镖局更是名震八方,由于京杭大运河纵横几千里,沿河两岸群山环抱,兵匪猖狂。商船经过时常有被抢劫的危险,客商们的聘请武林高手,手执大刀,剑棍护航保架。
沧州县城是大运河南北的交通要地,当地人们在这里设镖局,最合适。
胡明一的表哥,表嫂也是武林高手,在这一带很有名气,开了武馆教授徒弟,广聚人材,出雇保镖,也为各地军警界备选人材。
表哥的祖辈是相承的武术世家,那年清朝皇帝途经京杭大运河,去江南,路过沧州时,县府衙门曾请他的爷爷,暗地护航保驾。
表哥老一辈的武馆名称《御林武馆》,就是城内的县衙也要退让三分。
到了表哥的这辈人,更是青于蓝而胜于蓝。
胡明一从小天资聪明,好学能吃苦被表哥的长辈看上了,就到了县城里,在这家武馆里练功,几年如一日和表哥朝夕相处。
以后,这位表哥也继承了父业。
胡明一来此武馆几年后,就被来选警务人员的津城意租界警署的官员看中,当了巡警。
他与表哥虽相差几岁,可互相之间的感情,比亲兄弟还亲。
表哥也把胡明一的父母当作亲爹娘一样,看到胡明一工作太忙,离老家也远,时常和媳妇去看望这两位长辈,问寒问暖,关怀倍致。
胡明一心里像明镜一样,知道表哥,表嫂对他父母的敬意,每当他们夫妻到了津城,也都热情招待。
表哥,表嫂求他要办什么的事情,他是必办无疑,而且办得又快又好,选送“田桂花”到剧团的这件事,就得到了他们夫妻的十分赞许。
表嫂也是喜欢胡明一,关心他的终身大事,几次在县城给他张落女朋友,也去了不少信件。
可是,胡明一的警察工作太繁忙了,一年两年的也不回了老家,这些好事都没办成。那时,表嫂十分着急,她和丈夫夫的两个孩子都七,八多岁了,可表弟还打光棍呢。
这回,表嫂看到胡明一领来一位漂亮的津城姑娘,才觉得这表弟眼光高了,没看上她介绍的农村闺女,可她哪知道胡明一的秘密身份和内心的苦衷。
胡明一带领末婚妻子金曼玉来到表哥,表嫂的武馆,却见到和几年前的模样,大不相同。
高大崭新的四合院门上,大红灯笼高高挂,两尊雪白的石狮立在红漆大门前,醒目金字的《御林武馆》牌扁挂于大院门檐下。
大墙上有两个大圆的“武”字引人注目,这座明未清初建的大院子己被翻修一新,更显豪华气派。
胡明一扣了扣狮头门环,一会儿大门打开了,表哥,表嫂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他们互相拜了年,进了院子。
金曼玉第一次见到这么宽阔,深远的大四合院,在外院还建有铺着黄土的大教练场,旁边的长廊里,摆着几处红色的大木架,上面放着不少练武的兵器。
顺着外院中间的那条石板路,在过了一个隔墙的圆拱形门洞,来到后院。
大院内连三间的青砖瓦房,非常漂亮,灰墙红门窗,屋顶上铺着金黄的琉璃瓦,十分豪华漂亮。
胡明一,金曼玉跟随表哥,表嫂一起,走进联三间屋的正房。
屋里高大宽敞,古香古色,摆设着红木紫檀的家俱,青花瓷瓶和古玩,墙上悬挂着秀美的山水画。
一幅《浩然正气》的隶楷书法横批,镶挂在正堂之上。
大家落坐在大八仙桌两旁,表嫂把砌好的龙井茶水,端给胡明一和金曼玉,
她微笑地问胡明一:
“表弟,你和曼玉妹子定亲了”
胡明一答应着和表哥,表嫂聊了起来:
“哥嫂,这院子粉刷装饰一新,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表哥,表嫂,这院子太气派了”
金曼玉也微笑的夸讲。
表哥高兴地讲叙着:
“表弟,曼玉妹子,今年县政府遵从上面的指示,要鸿扬中华武术精神,健身卫国,就给我们拨了款,我们又添了些钱重新修了武馆”
表嫂又透露了更大的内情:
原来县城里大小武馆不少家,那些拨款要按人头分,她们家也得不了几个钱,也翻新不起这么大院子。
可时来运转,胡明一介绍来的田桂花演出“七仙女”,“秦香莲”的这两部大戏,即唱的好,扮像也好,又漂亮有风姿,让县长的三公子迷上了。
县长可能为了促成这门婚事,哄着他们这一家人,就暗里多拨了些钱,才修缮了这院子。
表嫂赞扬了胡明一:
“这还是你的功劳,给我们找了有才华的姑娘田挂花,你和弟妹别走了住在这。傍晚,我和你哥订了饭馆子,吃完饭。再到咱戏团的剧场,看看田桂花演的评剧《秦香莲》,明天一早,你们再回津城,火车票我们都买好了”。
表哥也拍了拍胡明一的肩膀:
“你表嫂说的没错,就是这原因我们才新修了宅院,今天我们给你们都安排好了,就住这吧”
胡明一对表哥,表嫂的安排,很高兴感激,可是他听了有关“田桂花”的事情,不由心里一惊,继续往下问:
“如今,县长的三公子和田桂花好上了吗?”
表嫂确摇了摇头:
“没有,这三公子是看上了田桂花,可这个姑娘不温不火,把傻小子哄得圆圆转,又没沾上身,她比一般的姑娘心眼有本事”
胡明一暗暗心想:
表哥,表嫂不知道这个由孙秀英改名换姓的“田桂花”如此厉害。
他可比谁都清楚,早年孙秀英随一个评戏班子来到北平后,作过交际花,又成了高明的女骗子,犯过大案子。今年出了监狱,又当了军警组织的线人,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博斗,那个县长的三公子哪是她的对手。
这让胡明一又警觉起来,如果田桂花”要和三公子真动了感情,那就可能有暴露身份的风险。
情场高手们常说:
对男人真动了感情的女人,那智商还不如傻子,傻女人,傻女人好像就是这么个意思。
此时,胡明一的女友金曼玉只是笑眯眯地听着他们的谈话,竟没看出男友严肃了的神色。
她只关心晚上去到剧场看戏的事情,高兴得面如桃花。
表哥,表嫂的一双小孩子都喜欢金曼玉,非拉着她到春光明媚的大院里去玩耍,表嫂也跟了出来,想和她说说知心话。
金曼玉拉着活泼,美丽的女孩子的小手,欣赏着这漂亮的院子,问起表嫂:
“表嫂,这大四合院太好了,建了多少年了”
表嫂讲述着:
原来这大四合院是她公公婆婆留下的,两位长辈有五个儿女,大儿子去了保定城经营着武馆,又兼任城里一个军校的武术教官,三个姐姐都出了嫁。
公公,婆婆因病去世后,按照他们的遗嘱把武馆由老儿子,就是她的丈夫继承了。
他们不负一家人和亲戚的众望,把武馆办得有生有色,还成立了评剧团,拥有了县城唯一的大剧院。
胡明一在屋里与表哥知心相谈,曼玉,表嫂和孩子们又到了前院的练武场地,和一排厢房去游玩。
时间过得真快,已到下午五点多钟,表嫂,表哥一家人带领胡明一和金曼玉到县城的一座大饭馆去吃家宴。
晚上七点钟,表嫂的评剧团在百花戏院里的演出开始了。
百花戏院前身是座落在县城最繁华街道的一个大茶社,一座高大翘檐的四方形,二层楼的建筑。经过改造,拆掉了里面的一些隔间和立柱,开出了宽敞的空地,修建了大戏台。
靠戏台最近是雅坐,有茶桌和靠背木椅,有钱有地位的人士和贵宾观众可以一边喝茶,或吃些干果点心,一边看戏。
雅坐后面是普通观众席位,放着几十排大条木凳子,一般百姓也买得起票,按票的价钱高低,由前往后观看演出。
大戏院开了两个检票口。
戏院的服务人员,保安都是表哥嫂的武馆学员,教练,他们轮留到戏院值班也挣些外快,所以,看戏的观众没人敢在这里撒野,捣乱。
白天的戏院还当茶馆,也演出着京韵大鼓,莲花落和小折子戏等,到了晚上才上演整出的大戏。
夜幕降临,百花戏院里点起许多大汽灯,把剧场照得明亮。
整套的大戏一般就演两场,三个多小时结束,进口的洋汽灯灌满了煤油,打足了气,能保证演出的照明。
胡明一和金曼玉随表嫂,表哥走进了百花戏院,观众己座满了席位。
他们四人坐到了己预留好的贵宾雅座上。
这时,亮堂堂的大戏台上拉开了大幕,报幕员报了节目:
“今天第一场戏是《秦香莲》,主演田桂花”
报幕声一停,场内立即响起阵阵掌声。
胡明一心中也惊奇了,改姓更名的孙秀英到了剧团才几个多月,就如此受欢迎,她有什么魅力呢?。
他低声问着表嫂:
“田桂花进步的太快了,她这戏唱得这么受人欢迎,没开口就有掌声了”
表嫂高兴的回答:
“田桂花嗓音很有功夫,优美动听,唱的不错。她又把《秦香莲》和《天仙配》这两出戏唱活了,比别的演员唱得情深意切,太感人了,这是受观众欢迎的原故”
胡明一点了点头,金曼玉好像对这两部戏曲不太了解,也不太听明白他们的对话,只是仔细望着戏台。
在一阵悦耳的琴声中,扮演秦香莲的田桂花出场了,随着戏情的发展,她那一段段哀婉,情深的唱腔引来了一阵阵掌声,也引起了台下观众对戏中“主人公”不幸遭遇的伤心动情,金曼玉也被她唱得热泪莹眶。
此刻,胡明一从内中感到,原名孙秀英的“田桂花”己经把她曲折不幸,生生死死的身世和悲伤情感,也熔于剧中了。
她虽和戏中的秦香莲身事不同,但是,她们在生死之间的心灵是相同。
胡明一记起了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一句话,“作家是灵魂的工程师”,《秦香莲》这部历史名剧为何流传近百年,到了现在还家欲户晓,受到民众的欣赏,这就是事实的证明。
田桂花出演的《秦香莲》结束了,下了戏台,可是观众还再热烈鼓掌,不得再次出来谢幕。
此时的田桂花才刚看见台下的胡明一,她的脸庞上,一颗颗晶莹泪珠在灯光下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