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新春的祝福(1 / 1)

加入書籤

春节三十到了,金曼玉还是第一次在农村过除夕,即兴奋又好奇。

胡明一是即有血性,又有温存一面的中共地下党员,近几年,也是第一次轻松地带着心爱的女朋友回到老家过春节。

咱天夜里,金曼玉在胡明一老妹妹的闺房里就宿,盖着胡明一的父母,专门为她准备的新被褥。临睡前,她穿上了自带的睡衣睡裤,还将新买的一套睡衣裤作为礼物,送给了老妹妹。

胡明一的老妹妹学着她的样子也穿上了,可半夜又脱了下来,只剩下背心内裤。

金曼玉看到这老妹妹的身高,和她差不多,可不像她的身子,细皮嫩肉,雪白的皮肤。

老妹妹只有十八,九岁,身材瘦高,肤色较黑,可腰肩厚宽,挺拔健壮。

到了后半夜,金曼玉也睡不觉了,让火炕烤得浑身噪热,也快穿不住睡衣了。

原来这农家的火炕下热上凉,今天又来了高贵的客人,胡明一的父母怕冻着她,把火炕烧得太热了。

老妹妹与金曼玉刚相见,两人也说的上来,睡不觉,就聊起了家常。

金曼玉好奇的问询老妹妹,每年这农村怎样过春节的,

老妹妹祥细地讲了起来:

每年,农家到了春节,都把一年积存的一些白面,白米拿了出来,杀鸡鸭,再到集市上买点猪肉。

到了三十那天晚上,一家人将丰盛的饭菜端上桌,吃个团圆饭,过了午夜十二点就在一起包饺子。

按照当地的风俗,初一的饺子,初二的捞面,初三就在柴灶的大铁锅上,烙了几个白面菜合子,再吃上一顿,就算过节了。

这是庄稼丰收,天下太平的年头,农民们才能这么过年,要是赶上老天爷大怒,又旱又涝的灾年,那就惨了,别说过春节三十吃团圆饭,饺子捞面,不挨饿就算给神灵烧高香了。

如果,乡下再遇上战争,兵匪抢夺烧杀,小命都难保,那只能背井离乡,逃荒要饭了。

历年代的沧州农村比别的地方强一些,这里的人们很团结,心也齐,家家都练武。

男女老少都会些武术,刀枪,剑棒都会用,如果,来了不多的败兵散勇和土匪,村子的人联合起来就把他们打跑了。

如遇到了有枪,炮的大部队败兵,和大股土匪,那村里的民众也抵挡不了,也只能逃跑躲避了。

有一年河北平原大旱,太阳成了一个恶魔,将田地晒得裂开了缝。

老天爷也发了脾气,半年里就下了几滴雨,连井水河水都干枯了,种下的庄稼颗粒无收。

胡明一的一家人仅存的粮食都吃光了,村镇公所还催她家交军粮,大辨子军阀派来的官兵将家里仅有的一头小毛驴,也抢走了,还要抓大哥去当壮丁。

父母带着一家人连夜逃出村子,风餐露宿走遍乡镇,打场子卖艺才躲过一难。

金曼玉听着听着,不由心中一酸,她生活在津城小白楼租界的特殊环境,还没经过战乱和饥荒,只从报纸上看过天灾兵乱时,有关乡下和一些城村的悲惨生活报导,今天才真正知道了。

她记起在通讯学校时,那位疑为共产党的老教师所讲:

国家兴亡,应匹夫有责,现在,军阀混战国家四分五裂,外国列强干涉内政,挑起内乱不断,大部分老百姓流漓失所,灾难深重。没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可是国欺民,民不认国,就是说当今腐败的国民政府,旧式军阀官僚,外国列强欺压穷苦百姓民众,民不聊生,水深火热,他们就痛恨这个社会,国将不国,有志青年要建立一个让大多数人民幸福,拥护的新国家。

当时,金曼玉还没理解到老教师所讲大道理,今天,她真正地明白了。

金曼玉与老妹妹聊到了后半夜才入睡,等她睁开眼睛,天己大亮,身边的人也不见了。

她忙穿好衣服出了屋,来到了院子,只见到未来的公公婆婆带领着胡明一,老妹妹练武术呢。

两位长辈六十多岁,仍健步如飞,练着拳脚。

胡明一飞舞着大刀,寒光闪闪,老妹妹举宝剑迎战,她们俩人战在了一起,不分胜负。

金曼玉看得眼花遼乱,一家人见到她来到了院子,就停练了。

胡明一把大刀放回了木架子上,赶忙迎了过来:

“曼玉睡好了吗?我们把你吵醒了”

金曼玉打了个哈欠:

“没有,是我自己醒的,没事的你们继续练吧,这练的多好啊,我也想学武术”

老妹妹也走了过来,抢着说:

“曼玉姐,你要想学,我教你,我哥不行,下手太重会把你的胳膊和腰扭了”

金曼玉听了老妹妹话,想起让她进城的事,就试探她:

“那太好了,可我在这也只能呆上两三天,妹妹也教不了我啊。要不,我和你哥定亲后,你也进了津城,你哥哥买的院子里有一间空闲的屋子。你就和我一起了作个伴,能天天教我武术,多晚住腻了,我和你哥给你找个好工作在城里上班,同意吗?”

老妹妹一听要进城,和这个未来的嫂子住在一起,高兴地得问起身边的母亲:

“娘,你听曼玉姐说的多好,我愿意去,您说呢”

胡明一的母亲想了想,痛快的答应了,她又把收拾练兵器的老伴叫了过来,商量了一会儿,这事就定了下来。

金曼玉太高兴了。

胡明一笑着对父母说:

“爹,娘,这是曼玉和她父母自愿提出来的,城里一些事多的婆婆家都不愿意小姑子住在哥嫂那,她的一家人太好了,通情打理,刚认识不久就拿我像亲人一样。咱们家在农村也不算富裕,人家也不闲气,要不是遇到曼玉这一家人,我可能还在城里打光棍呢”

胡明一的母亲也拉着曼玉的手,眼睛有些湿润了:

“闺女啊,昨天晚上,明一与我们老俩口说了到多半夜,这些事我们都知道了。你是个好闺女,有学问又漂亮,你们一家人都是通情打理的好人家,我们真不知道怎么谢谢。在城里当警察就是忙,越节假日越忙,我和他爹都了解,他是个孝顺的好孩子,省吃俭用给家寄些钱让我们过得好一些”

金曼玉也紧拉胡明一的母亲的手:

“伯母,这些我都知道,我和我们一家人就是看上了明一的聪明能干,人品好。您别客气,他对我很好,我们会互让互帮的,他真要向我发脾气没干好事,我就告诉您们,等我从老妹妹那学好了武功,两人打他一个,看他服不服”

金曼玉的最后几句逗笑话,让一家人都笑了。

老妹妹也增油加醋说:

“曼玉姐就这样,我一个人也能拍他两巴掌,让我哥悬崖勒马”

胡明一笑着举起了双手:

“现在我就投降了,我们住在一起,我还敢发脾气干坏事,哄你们俩还哄不过来呢。只要,每天别让我跪搓板就行”

胡明一的父母回屋准备早饭去了。

这三个人又说笑了片刻,练起功夫了。

老妹妹单手提起一个石磨盘,放在胡明一的脚下:

“我要到你那个新家,就把这个带走”

胡明一又笑了:

“妹子你老外了,带这个石磨回津城不行,列车员不让你上车”

老妹妹解释着:

“这个石磨盘要拿到你家的院子多好,能让曼玉姐练功用”

胡明一扫了妹妹的高兴:

“你别瞎出主意了,你拿的动,你曼玉姐再练十年也没戏,她练不好扭了腰吧”

金曼玉一听他们争论,有些不服气:

“明一,你也太小看我吧,来我试试”

她说着使出了身的力气,就搬那个石磨盘,双手没抓住,差点摔倒了。

胡明一手急眼快,一把拉住了她。

姐妹俩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胡明一指着那个石磨盘说:

“曼玉,你知道这个多重吗?,近一百斤,没个十年,八年功夫抡不起来。”

胡明一说着也轻松的提起了石磨盘,又不费力气地放到了地上。

金曼玉这才悟然大悟,难怪她搬不动石磨盘,昨天她看见老妹妹提起半多人高的玉米面袋子,像抓个小鸡子似的,一扬手撂在背上,就大步出了屋子,这是十年如一日,或几十年如一日,才练成的。

他们哥妹两人双手把近一百斤石磨盘都轻易把抓举起来,那要抓住一个身体不太重的人,就像提了小鸡子一样,哪会逃脱,要用力打他胸肋一拳,非折断几棵肋条。

金曼玉又想起,那天胡明一在自己家的门口,解救她们母子时,几拳就打趴青帮混混的情景,觉得自己的男友还真是手下留情,要用了力气,这几个人非腿折,胳膊断不可。

艺高人胆大,这武术防身健体,还能干好农活,也锻炼了坚强的意识,金曼玉也更佩服胡明一家人和这里的村民们。

大年三十的上午,一家人吃完早饭,胡明一和大哥二哥带着孩子的贴对联,去挂家谱和全神像,这是沧州乡下一个过年的风俗。

金曼玉与胡明一的母亲,嫂嫂们这家的女人们忙着,为家里的男人们请“全神像”准备贡品。

呆一会儿,男人们就要请“神”了,

原来,他们一家人先带上香和鞭炮,拿着请神的一张符。

这张符上印的是一个文官画像,到了村外的请神口,放鞭炮把纸像烧掉,就算请回自己家的祖辈和全神,再把带回来的香,插到自家的香炉里。

香火不断一直供到正月十五,才撒了栏门杠和香炉。

金曼玉看着挺新鲜,就问胡明一:

“这个仪式,也挺好,祭奠祖辈是图个吉利吧”

胡明一还告诉她:

“这不光是祭奠祖先和神灵,家里的女孩子要上香,祷告会给自己找个好婆家”

金曼玉又问:

“以后,能找到好婆家了吗”

“那谁也不知道,呆会你看我老妹妹要上香了,就告诉我,我问问她”

胡明一正聊着,看见老妹妹也上了香,她低头许愿了,可能想到津城后找一个好婆婆家了。

春节的除夕夜,金曼玉和这家人忙碌起来,一齐准备年夜饭。

胡明一的父母把金曼玉当成贵客,不让她去厨房干活,她还是主动的去帮助哥嫂们,做菜做饭。

金曼玉还用土豆蒸熟后,弄成豆泥,把她带来的一瓶俄国沙拉酱撒上,做了一盘土豆沙拉的洋式菜肴。

这让一家人赞叹不己,胡明一的父母也将品尝到了西式菜的味道。

一切准备就绪,胡明一的大哥,二哥在父母的大屋里放好一个大方桌,又点上了几枝大蜡烛,屋里更明亮起来。

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听着院外炮竹的声响。饱餐了年夜饭。

尔后,胡明一和老妹妹带着金曼玉去观赏村公所主办的“三十放灯会”。

在村子的一个大空场上,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村民,场子里面吹吹打打,锣鼓震天响。

时间不长,放灯会开始了,金曼玉抬头望去,一盏盏点着油团的孔明灯,忽忽悠悠地升向天空,像一个个大莹火虫在深蓝色的天空飞翔,神秘而闪亮。

胡明一也买了几个孔明灯,与金曼玉,老妹妹一同放飞。

金曼玉的孔明灯点燃后,一撒手就直冲高空,越飞越远,消失在无边的天际。

胡明一点燃的孔明灯追向她那盏灯,可能是风向的转变,它又绕了回来了,慢慢地飘浮在天空。

老妹妹的这孔明灯是慢慢升起,好一会儿才飘到了远方。

这孔明灯又叫祈天灯,当地百姓称为能许愿,有寓意的祈福之灯!

胡明一与金曼玉,老妹妋眺望天空,望着孔明灯带着许愿和宿想慢慢飘去,心中涌出一种不解的思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