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惊人的决定(1 / 1)

加入書籤

那天夜晚,胡明一从意租界第一警署下了班,在食堂吃了晚饭,又换上便衣,骑着自行车和往常一样来到电讯局大楼前,等待加班的金曼玉。

他和许多通讯处女职员的家属一样,耐心徘徊在离楼不远的地方。

突然,两个熟细的身影闪现在胡明一的面前,行动组的李敖和郑凯歌来了。

胡明一立即感到地下党组织有什么重大的行动,否则,战友们不会到这个地方来找他。

他环视了四周,发现没有可疑的人跟踪两位战友,就迎了上去,在相遇的那一刻低声提示:

“我们到前边的茶社去”

在电讯大楼前面不远处有个茶社,每晚上,胡明一来接金曼玉时,见时间很早,就进了茶馆里要茶水坐在木椅上等侯,也听些的京东大鼓,天津时调。

茶社里面空间也不小,摆着二十多张茶桌,每到午饭后,临近的居民清闲时都到这里消遣。

这时,天气黑暗阴沉,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茶社里很清静,客人稀少。

李敖,郑凯歌随着胡明一就坐在离客人远些的一张桌子边,小舞台上依然有位女演员唱着天津时调,嗓音嘹亮。

他们三人说什么话,那些客人也听不到,一会儿茶社的伙计端来了茶水和茶怀转身走开了。

李敖小声向胡明一说道:

“刚才王老板告诉我们,你这时间在电讯大楼接金曼玉下班,可能还没离开,我们就赶快来了”

胡明一猜对了,要有重大行动:

原来,王老板传达了地委下达命令,他们三人的保卫行动小组于晚上九点二十分,装扮成黄包车夫,拉着两辆车到火车东站,接迎两位上级领导,并护送到法国租界的国民饭店。具体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王老板没交待。

两位领导人下了火车,准时在东站前广场的那块美人香皂广告牌下,等待他们三人,也可能晚一些时间。

上级领导的特征是四十多岁左右的中年男人,穿深灰色的中山裝,其中一个人头戴黑呢子礼帽,一付黑圆框眼镜,身高一米七左右,圆脸有长黑胡子。

另一个人是背头的发型,身高在一米七五以上,浓眉大眼,宽前额,南方口音。

暗号是:保工小组的人员问他们“是要去南市兴业大街的东兴茶社,雇车吗”

他们回答,“是啊,我们还要等一个叫勤明的老板”。

“那好吧,那要多给二十个小钱”

李敖向胡明一传达完任务,掏出了怀表,时间己下午七点多钟,他和郑凯歌到另一个交通点昌盛车行,去取黄包车并化装。

他们三人一切安排完毕,各自分头行动,定于晚上九点到达所到的地点。

又过了十几分钟,金曼玉从电讯大楼走了出来,胡明一看了看身上的怀表,时间己到晚七点半钟。

他轻松地让金曼玉坐在自行车的后倚架上,驮着她向小白楼驶去。

金曼玉一上车,就兴奋地向胡明一诉说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重大事情:

中午休息时,金曼玉刚吃完午饭回到电报总台的休息室,台长领着两位英国人走进了房间。她仔细查看,是一个多月前来访的英国老教授,和一名穿着西装的英国年青人。

台长把英国人介绍给金曼玉后,就不扰他们谈话,出了房间。

老教授通知金曼玉:

英国著名的无线电研究机构对她的那篇有关无线电发射,与反射回波的研究论文,很感兴趣。并邀请她到科研所工作。去英国签证和路费食宿,及工作的住宿都由他们负责,并表示在研究所里工作期间,享有优惠的工资和侍遇。

英国老教授希望她考虑一下,时间不超过三天,如果同意就按名片上的电话,通知他们。

临走时,英国老教和那位年青官员,将一张印有英中文的英国驻华公使馆地址,电话的名片送给了她。

英国人突如其来的拜访,让金曼玉不知所措,在休息室楞了好一会。

台长又回到了休息室,见到了金曼玉后,羡慕地说:

“曼玉啊,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到了英国那家著名研究机构工作一时间,那就是镀上一层金。再回到这局里就有了资本,以后,当个处长,局长都没问题,咱们局里的老局长就去过英国留学”

金曼玉的这个好消息如似一块大石头抛进了河里,胡明一的心内像潮水似起伏着,面临将着痛苦,艰难的选择。

如果他不同意未婚妻金曼玉去英国,会失去一个让她走向专业顶峰的机会。而且,她永远在动荡的中,困难的摸索科学技术,也可能卷进血雨腥风。

这些日子风云突变,金曼玉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几个国民党的特务天天围着她转,这就是与恶狼共舞,危险无处不在。

她要去了大洋彼岸的英国,这些事情都迎刃而解,虽他们两人延长几年婚事,可就多了几年的安全保障。

可是,胡明一又一想:

金曼玉孤身一人流洋海外,心里有多少承受能力,能应对人生地不熟的复杂局面吗,能保障自己的安全,她的父母能舍得吗?

这样中共天津地下党也失去了一个重要情报的来源,组织能同意他的决定吗?

胡明一左思右想,还是要先听听金曼玉的意见:

“你的意见是去?还是拒决他们”

金曼玉坚定地回答:

“明一,我听你的,你要我去我就去,不让我去就拒决,你指的路没错”

胡明一笑了笑:

“曼玉,这可是你人生的大事,还有三天的期限,我再考虑考虑,过一天给你答附,这也给听听你爸妈的意见”

金曼玉同意了,胡明一送她到了小白楼的家门口:

“今天我还要去会见一个朋友,时间快到了,我不进你家了。明天晚上,我接你,咱们再谈”

金曼玉心里清楚胡明一的工作,对他十分放心,从不问他到哪里去找谁,干什么,她招了招手转身走进了楼房。

胡明一骑着自行车快速来到火车东站广场,在那个美人香皂广告牌的不远处,见到了李敖和郑凯歌。

两位战友各拉着一辆黄包车,车夫的打扮。

在一个黑暗处没人注意时,李敖把一支上满子弹的勃朗宁手枪,递给了胡明一,又分开到了不同的地方等待着。

时间已到晚上九点十分钟,他们三人向广场的美人肥皂广告牌前聚拢。

李敖和郑凯歌先拉着黄包车到了牌子旁,装作等客的样子。

胡明一把自行车靠在离他们三,四米的地方,也像是等人的姿态,站在那警惕地巡视四周。

夜幕下的津城火车东站,人來人往。

忽然,胡明一借着路灯的光亮看见前面的路口,来了两位穿着深灰色中山装,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戴和李敖所描述的一样。

其中一位中年男人来到了美人香皂的广告牌下,胡明一推起自行车跟了过去,只听李敖向他问道:

“先生,是去南市的兴业茶馆,雇车吗?”

这位背头发型,宽额头浓眉大眼的中年男人对起暗号:

“要雇的,可等一下叫勤明的老板”

郑凯歌也对起暗号:“那就多给二十个小钱”

胡明一推着车走到他们面前。

联络的暗号都对上了,两位中年男人上了黄包车,李敖和郑凯歌刚拉起车就要走。突然,两个警察骑着自行车飞速而来。

胡明一仔细查观查,不认识他们,不像是租界和地方巡警,好像是车站里的铁路警察。

一个胖子警员拦住了黄包车,冲着李敖就骂到:

“他妈的你不长眼啊,这不让停车,你这车扣了,跟我到局子里去”

李敖赶紧争辨说:

“老总,我常在这拉坐,这个地方昨天还让停车的”

瘦个子的警察跳下了自行车:

“你小子还嘴硬,昨天是昨天,这是刚接到的命令,走跟我到局子里去”

两位警察一闹,不少看热闹的人们聚集过来了,真要把胡明一他们包围了起来,就无法脱身了。

情况万分紧急,胡明一不容再想什么,上前劝解道:

“两位警官,这车是我雇的,我让他们停车的,这和他们无关,你们就罚我,消消气”

胡明一说着,快速从口袋掏出四块大洋,分别递给铁路警察。

他们见到了发着银光的袁大头,都乐了,向胡明一,李敖几个人摆了摆手:

“行了行了,下不为例,快走吧”

李敖和郑凯歌一听放了行,飞快拉走了黄包车,顺着大街奔向法租界的国民饭店。

胡明一骑着自行车跟在李敖和郑凯歌的黄包车后,总觉刚才发生的事有些不对劲,对铁路警察“刚接到命令”这句话有了警惕。

他立即命令李敖和郑凯歌拉着两位上级领导,由大街刚钻进了僻静,不见行人的小胡同。

没过几分钟,阵阵警车的鸣笛声从大街上传来。

胡明一觉得背后出了不少冷汗,如果,他们一行人还在大街上真是太危险了,说不定那几辆警车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他判断:铁路警察是车站里维护治安的,被临时,紧急地抽调到车站广场的广告牌下,查人查车,不是专业的军警和特务。

铁路警员见钱眼开,才放了他们几个人,而后,赶到的军警特务,开着警车去追两辆黄包车。

如果,李敖和郑凯歌被警车追上了,他们和上级领导那就十分危险了。

那谁把时间接头地点,通报给了敌人的呢,是两位中年人的那边组织有内奸告密了?,

还是津城的地委里又出了叛徒?,

如果,敌人要知道了他们三人把两位重要人物,护送到国民饭店,那危险更大了?。

胡明一的脑子飞快运转,想出了一个妙计,让李敖,和郑凯歌停了车。

他上前小声问了问坐在黄包车的上级领导:

“两位同志,现在情况不明,您们是到国民饭店往宿,还是有别的急事?。”

对暗号的中年男人小声回答:

“这位同志,组织安排我们到这家饭店住宿,现在我也发觉出现什么问题了?”

这位重要人物的疑问使胡明一感到,他们两人也是有丰富地下工作经验的,敏感地看出了危险。

胡明一说出自己想法:

“是啊,刚才发生的事情,让我觉得您们到津城的行踪被暴露了,如果,我们把两位直接送到国民饭店去,可能会有危险。我们先送您们到别的一个旅店,暂住下来,等我们探明情况,再送你们到那里怎么样”

两位领导小声商议了一会,同意了这个的决定。

胡明一指挥李敖和郑凯歌又拉着两位重要人物,绕着不能通过警车的小路窄巷,返回到了意大利租界,安排上级领导在比较安全的一家法国旅店住宿下了。

李敖和郑凯歌把黄包车寄存在旅店的后院里,也住在了两位领导对面的房间里,轮流守卫。

胡明一安排好一切,骑上自行车急去了交通站,去见上级王老板,汇报了这突发的险情。

两人相见时,地委一号交通员也焦急的等待着他。

王老板报告诉胡明一紧急情况:

半个小时前,国民饭店周围己布满了租界的巡警和国民党特务,在饭店内外执行保卫的同志,见情况不妙,立即冒险去了一个秘密交通站,汇报危急的情况。

地委紧急派出行动小组去增援,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从外地而来的两位领导同志。

过了很长时间,守在饭店周围的敌人,和地下党的行动小组都没见到胡明一,李敖,郑凯歌和领导同志的身影,都傻了眼,不知如何。

胡明一的到来,才解开这个迷,中共津城地委得知此消息心喜苦狂。

书记们也十分庆幸,如果胡明一他们护送的两位上级领导,出现在国民饭店门口,那将是一场血战,多少同志就会失去生命。

如果,两位重要领导有了伤亡,天津地委的书记们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胡明一这次惊人的功绩,让他的名子深深地印在了中共津城地委和两位上级领导的脑海里,也让王老板所在交通站的全体同志们自豪。

至于谁泄露了这两位领导人的行踪,此刻成了一个迷案,中共津城地委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消除组织中重大的致命隐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