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痛苦的离别(1 / 1)

加入書籤

深夜,胡明一胜利地完成了护送两位上级领导的行动,回到明源里的住处,时间快到晚上十一点钟。

胡同里静悄悄的,阵阵凉爽的夜风吹到身上,他才觉得心中完全放松下来。

刚才,那激心动魄的行动让胡明一紧张而自豪,他并不知道护送的两位上级领导是谁,从哪里来?,但是他果断的行动,避免了人员伤亡,保护了重要人物的生命安全。

胡明一刚打开了院门,隐约发现一张白纸条掉在了地上,拾起来塞进口袋,快速的插好了门栓,又敏觉地扫视院子和房屋,并没发现有人的身影,再挨屋子仔细查看了一遍,确时没有人,走进了卧室。

他打开了电灯拿出了纸条一看,上面写着:

“大哥你好,我一切无事,谢谢你的救命之恩,草上飞。

他从床被的缝隙里掏出了上次窃贼“草上飞”写的凭证,看上去与纸条上的字迹完全相同,心中不由警觉起来:

事隔这么多日子,“草上飞”是路过,把一张纸条塞进门缝里,还是专程而来呢?,

今天晚上,他护送上级领导的行动遇了险,自己的院门下又出现了这么一个纸条,难道是巧合吗?

那天他是不是太大意了,草上飞难道不是一般的窃贼,可能是有特殊身份的人?。

要不“草上飞”为何到胡同隔墙别墅小洋的英国特工机关偷窃,拿了两把勃朗宁手枪和一个英文笔记子,为什么又跳进了他住的院子?。

现在,胡明一不得不承认,再聪明,智慧的人也偶尔会犯错误,偶尔还会犯大错,不管伟人和普通人。

只要是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把人世间千变万化的事情,都看得这么透,人们欲望和情感的本性,也会使他头脑发昏。

屋内墙上的吊钟滴滴指向凌晨四点钟。

胡明一躺在床上没有一丝困意,翻来复去,苦苦思考:

如果“草上飞”是国民党特务,他不可能现在轻松呆在屋里,敌人肯定早就开始行动了。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反革命政变时,对共产党人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血腥命令,早就深深刻入这些国民党军警,特务头子们的脑子里了。如发现像他这样的共产党可疑分子,大搜捕立即就开展了,特务们管什么大鱼,小鱼小虾,连红虫子都给捞上来。

“草上飞”给胡明一塞纸条,是暗示知道了今天行动和危险的处境,是想报恩,还是显示他存在和能力,想诈些钱财?

还是他的幕后主子派来警示我?

现在,胡明一只能是假设,没有证椐,可不管怎样,“草上飞”是个危险人物。

他要下定决心,千方百计的找到“草上飞”,弄清此人到底是什么身份,究竟要干什么?

可什么时候能拆除这个定时炸弹,心中也没底,而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

此时此刻,胡明一又想起了未婚妻金曼玉,下定了决心让她离开津城,到英国去,这是对她最大的保护。他们两人只要都活着,不管天长地久,远渡重洋,终有相聚的时候。

胡明一躺床上思考着,决定不把这个异外的事情立即向上级王老板汇报,怕引起组织不必要的担心,再观察几天,发觉有异常再采取行动。

次日早晨,胡明一到了第一警署重案组上班,整天都很正常,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晚上,他来到电讯大楼来接金曼玉,别的职工差不多都走出了楼里,也没见金曼玉,警觉地快步进了大楼,询问传达室人员:

“请问一下,电讯处电报总台的金曼玉,怎么还没下班呢,我是的家属来接她的”

值班的男职工去打电话,一会儿,就告诉胡明一:

“您别着急,您在这等一下,她己经从三楼下来了,刚才老局长找她有点事,耽误了些时间”

胡明一答谢了传达室的人员,转身见到金曼玉陪着一位穿着中山装,文雅的老人走了过来。

金曼玉指着他向老人介绍:

“老局长,这就是我的爱人胡明一”

胡明一赶忙问候着老人家,

老局长站住了打量着他后,微笑地对金曼玉夸讲:

“小金,你这个爱人一表人材,不错,他支持你去英国吗?”

金曼玉如实回答:

“他还没表态,可能也担心我孤身一人在国外,没人照顾不安全,他对我很好”

老局长笑了笑,又向胡明一说道:

“年青人,我听小金说,你们定婚了还没正式结婚,你舍不得她这是人之常情”

老人家也介绍了自己留学英国的历程:

在他年青时,大清朝搞洋务运动,选了他做为第一批留学生到英国去留学,他那媳妇哭了好几天,父母也是一把鼻涕三行泪,怕这怕那。

可他眼见大清朝,亿万老百姓愚昧没文化,国家科学如此落后,清军让八国联军打得像个狗熊,心里忧民忧国,一咬牙没让家人拦住,就远洋去了英国。

他又叮嘱金曼玉:

“小金,你到了英国也放心,我有个老同学在英国留学,和当地姑娘结了婚,落了户,一家人就住在你去的那个英国研究机构,不远的城市里。我给他去了电报,托咐照顾你,他们夫妻回了电,高兴地欢迎你去呢,地址,电话都发来了。”

胡明一听到老人家的鼓励和这个好消息,更有了坚定支持金曼玉去英国的决心:

“您这么支持曼玉,我更没说的,坚决支持她,希望她早到那里学习,事业有成”

老局长拍了拍胡明一的肩,高兴了:

“这就对了,你们赶紧回家,再和小金的父母商议,把我的话带给他们。希望他们也同意,你们加紧准备出国的事,和英国人联系,夜长梦多”

胡明一和金曼玉告别了老局长,回到了家,向父母传达了老局长的话,父亲很支持。

可金太太舍不得她最疼爱的小儿女,泪流满面。

经过,一家人和胡明一的劝说,金太太勉勉强强答应了,他们开始了金曼玉的出国准备。

第二天,金曼玉在电讯局上班时,给英国人打了电话。

几小时后,英国老教授和一位英国驻华领事馆的年青官员就赶到了局长办公室,并来了那家英国无线电研究机构的聘用文件。

原來,前两个多月里,英国老教授委托英国驻华领事馆,将金曼玉的科研论文和介绍本人工作情况的文件,由回国一位公使馆的人员带给了那家著名的无线电研究所。

研究所的专家们对金曼玉的科研论文,仔细分折后,发现她在无线电发射回波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决定聘用她来英国,共同主持研发一个重大项目。

而后,研究所委派英国公使馆的一位来华官员带着相关文件,与合同找到了老教授,一同来办理这件重要的事情。

在老局长的见证下,金曼玉在英国这家研究所的聘用公文上签了字,又和电讯局签了三年派出外援的合同:

文件规定,这期间照发工资,规定期满回国后,仍在电讯局工作,外援工资由金曼玉父母代领。

英国驻华公使馆青年官员菲利普向金曼玉介绍了行程:

“明天下午六点钟,我带领你和北洋大学的两个工科女留学生坐火车到上海。次日坐英国威廉号快速邮轮,从吴淞口起航到英国,航程历时一个月左右”

老局长亲切的用英语向英国公使馆青年官员嘱咐:

“菲利普先生,拜托你照顾我们这位金小姐,她可是个难得人才,我们电讯局舍身割爱,才批准她到你们国家的研究所外援的。虽然,她到了英国住宿和工资待遇都很优厚,生活上没什么问题,可这一个多月行程一定保证她的安全。”

菲利普坚握的老先生的手,坚定的回答:

“您放心吧,您也到英国留过学,英国人对科技的人才十分重视的,我们无线电研究所的主任地位比当地省市长都高。而且,任何政府部门不能干预研究所的工作,其工作人员的安全都是国家特等宪兵负责保护。这次,我是专程护送她们几个人到英国的,她们在轮船上住的都是头等舱,我们的公使馆也通知这艘邮船的船长和保卫人员了,您放心吧”

老局长拥抱了菲利普表示致谢。

英国教授再三盯嘱金曼玉,明天上午八点钟,菲利普开轿车到小白楼去接她,一定要准备好。

两位英国人微笑地向金曼玉招了招手,告辞离开了。

在电讯局长办公室里,只剩下金曼玉和老局长。

她凝惑问着老人家:

“英国人对我的实验科研项目,这么感兴趣重视,我作梦都没想到。这不就是个无线电发射回波的研究吗,只觉有兴趣挺惊奇,没觉得这么重要”

老局长把刚签好的,中英文合同放进保险箱,拉她坐下语重心长的解释:

“小金,我这两天也思考了这事,我查了资料,这家英国无线电科研机构属于英国国防部下属的一个部门,我觉得他们把无线电发射回波的技术要用于军事了。你的技术研究项目一定对他们有用,又有突破性”

老人家又分析说:

“英国人这么焦急重视你。用高工资,高待遇和不惜一切代价把你请到英国。这证明咱们中国人脑子不比他们差。可是大清朝时,为了统治汉人,用愚民政策给老百姓都弄痴呆了。你到了英国好好干,掌握他们的技术,并要在这个基础上超过他们,你自己要留一手为国家效力”

金曼玉听了老局长的话心中一亮,都明白了:

“我也记住了您的话,更有信心了,一定不估负您的期望”

老局长又催促她:

“今天你不用上班了,回家准备准备,记住,到了英国立即我给发个电报,让我放心。你把我的照片捎给在英国的老同学,你回国时也要他张照片,记住了”

他说着拿出一个小像册,交给了金曼玉:

“我那英国老朋友的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号码也在像册里,三年后再见,我在这等你回来,这事别向一块工作的同事透露”

金曼玉紧拉着老人家的双手,眼泪一滴滴地流了下来:

“谢谢您,您要好好保养身体,我走了”

她松开了手,擦了擦眼泪拿着老局长的小像册,离开了局长办公室,来到了自己工作的总台和研究室,向同事的交待一些后续工作的事。又把重要技术资料和自已所带的东西都收好,放进一个工作提包里。

金曼玉在女更衣室换好服装,默默拿着提包走了。

熟细她的同事都惊呆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能望着她的背影,谁也不敢问。

在嘀嘀,嗒嗒的电报总台,谁不能擅自离开岗位的,也不能乱打听什么,这是电讯处一个严格的规定。

夜幕己慢慢降临了,胡明一拖着沉重脚步来到金曼玉的家,觉得那痛苦的分别,离他越来越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