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伏击战之迷(1 / 1)

加入書籤

中午,胡明一与周大伟,刘源制定作战方案,在通向画家李鸣峰住宅的附近街上打伏击,抓捕或击毙陈太奇和国民党调查科的特务小组长。

可在抓获,击毙陈太奇这两个不同的处置方式上,有了分歧。

刘源认为击毙的伏击方式,即简单又安全,撒退迅速没有负担。要抓捕就非常难办,他们只有三人,特务小组长是否有随从人员,佩带什么了武器还断定不准,。

抓捕了陈太奇撒离时,一旦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发觉,对全城进行搜捕戒严,他们三个人很难到达安全地点。

最后,胡明一见意采取折衷的方案,解决了抓捕,击毙之间的问题:

一是,特务机关的小组长一人前去,可以采取击毙特务,抓走叛徒装上黄包车,押他到鼓楼王家胡同三号。

二是,特务小组长带着两人,或更多的随员,那只能放弃抓捕,以击毙为主,快速撤离。

胡明一他们的武器基本上是三把手枪,每人两个弹匣,打这一场伏击战足有余。

万不得己时,枪法最准的胡明一先射击陈太奇,不能让他活着逃掉,刘源,周大伟围攻特务们,打伤打死都可以。

三位战友又分折了地形,认为李鸣峰居住地的路边都是四合院,院与院之间距离较远,住家稀少,过路人也不多,而且这条路只有一个岔口。只要,陈太奇和特务小组长,到了那里,都在伏击人员手枪的射程内。

胡明一还画了一张草图,注好行动的路线。

他向周大伟,刘源讲解:

“我们的伏击地点就在岔路口不远的街上,这里很好撤离。”

不打无准备之战,是胡明一最信奉的兵法之一,经过周密研究,形成了最后的伏击作战方案。

己经是中午了,周大伟的媳妇做好了饭菜,周大伟,胡明一,刘源吃完,又休息了一会儿,预备时间己到。

刘源拉着胡明一,周大伟,到了画家李鸣峰的必经之路上,停了车。

胡明一与周大伟下了车,向画家住宅的附近大街走去。

刘源将黄包车拉到岔路口的一棵大树下,座在车把上,好像在等候客人,

周大伟装作犯了烟瘾,站在李鸣峰家前边的一处商店门前,拿出烟荷包,用薄纸卷了几枝烟,刚抽了几口,就望见到前方的路上来了四个男人

胡明一,刘源也发现了情况。

刘源先站起过身,背对马路整理着黄包车。

他护送陈太奇坐船到了南方局的驻地,一起呆了五六天,相互比较熟细,怕叛徒认出来。

胡明一只和陈太奇见过一面,又化了装,不会被他认出,就向周大伟走去,要了棵卷烟。

周大伟低声问:

“明一,这四个人里有陈太奇吗。”

胡明一用打火机点着了卷烟,吸了一口,下了命令:

“有他,做好战斗准备,我先打陈太奇,你打中那特务们后,立即快速撒离”

周大伟嗯了一声。

这时已到下午两点,正是居民们睡午觉的时候,天气己到秋天,早晚凉爽,下午炎热。

火辣辣的太阳晒得路面发热,街上也没有行人,叛徒陈太奇与特务们向胡明一,周大伟和刘源走来,越来越近。

胡明一己看见走在前边的两个特务,穿着绸缎的黑色中式衣裤,腰里鼓鼓的。

后面的陈天奇,穿着一身单薄的中山装。

特务们也环视大街,没有反映,继续前行,将身体的后背和脑壳留给了伏击者。

一阵枪响后四个人都倒在了地上,陈太奇后脑壳中了两枪,气绝身亡,那三个特务头上和后背中了数枪,性命不保。

伏击后才一分钟,胡明一和周大伟跳上黄包车,刘源拉起车子飞快进了一条岔道小路。

他们三人左拐右转,不到二十几分钟,安全返回。

周大伟的媳妇早己为他们三人准备好了凉开水,刘源身上的汗水湿透了上衣,一连喝了几碗。

她又坐在院内的小厨房旁,一边看着小煤炉上的铁水壶,一边放哨。

对这次行动,周大伟最高兴,向胡明一,刘源伸出大拇指:

“这伏击打得太痛快了,以后,我哪也不去了就跟你们二位干了”

刘源十分谦虚:

“周大哥,我没什么,还是胡明一同志指挥的好,我算服了。从上海来的时候,上级领导要我来津城执行还个任务,我心里没底,可一听说和胡大哥搭档一块干,才有了信心”

周大伟也补充说:

“刘书记找我,议论谁执行这次行动,我认准明一兄啊,那次炸毁侦听站的行动干的多漂亮,他立马就同意”

听了两位战友的赞扬,胡明一不好意思了:

“你们俩太赞扬我了,受之有愧,也不能白捧我,给有所表示。大伟和嫂子夫妻两口子,顾着生活还给干革命,这日子过得够艰苦。我今天带钱不多,这有三十块大洋,先给你们花着,再来我再给你们多带些”

胡明一从腰包里,把钱都拿了出来,递给周大伟。

他坚决不要:

“明一兄,这钱不能要,你也不富裕,只有每月那些工资,我还好歹有个媳妇呢。你连媳妇还没娶呢,你多存点,带个漂亮的让你嫂子看了也高兴”

“哎,我有媳妇了,就是没正式举行婚礼,这就算以后,我和刘源这吃你的饭钱”

刘源一看他们推让笑了

“大伟,我第一次来不熟细你家这情况,你们夫妇确时够苦的,这里党组织的经济条件太差了,不比我们上海。这么办,这钱你拿着写一个条子,就算你招待我们外地人员的花费。下次我来或别的同志来津城的时,多带钱还给胡大哥,再补助你们夫妇,怎么样”

胡明一开了玩笑:

“大伟,就过样,按小刘说的办,以后,我要是没钱花了,就找刘源的上海党组织要帐去,不给我,就赖在他们办公的地方不走了”

刘源笑哈哈的说着:

“胡大哥这正好,总部就把你留在上海了,这可是你自愿的,省得刘光明书记硬拉着不放你”

他们三人一齐大笑了起来。

周大伟把钱放在桌上,感谢着:

“好吧我先收下,我们夫妇也不为下半年的租房钱发愁了,谢谢你们。我写个借条就算借的,以后,我们卖草药生意好了,会还的”

他说着去拿笔纸,被胡明一拦住:

“别写了,我们都是生死与共的战友,这点钱算什么,就是朋友有困难也会帮忙的,别这么多事,我走了,你们休息吧”

胡明一起身向他们告辞,出了屋子,周大伟,刘源相送。

周大伟,胡明一和刘源组成的行动小组,消灭叛徒陈太奇。

这个事件又惊动了津城报低,纷纷争先祥细报导:

画家李鸣峰住宅的街上响了一阵枪声,居民们纷纷从四合院里跑了出来,有的睡得迷糊地就来到了街上。

众人定神一看,吓得魂飞魄散,大街的地上有四具血淋淋的尸体,有的人赶忙到附近的警局去报案。

这是谁干的呢?

谁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击毙这四个人呢?

警察们又去询问这一带的居民。

民国时期兵荒马乱,黑白两道,青帮警察是一家,市面这么乱,哪个百姓居民敢多说话,都一问三不知道,说什么也没看见,哑口无言。

当地警方一无所获,以为是黑社会枪战火并,立了案后收了尸体。等国民党特务机关的人员闻讯赶来,见到的是,伏击现场被警察们处理的干干静静,四具冰冷的尸体躺在太平间,重要的人物陈太奇也身亡了。

这些新闻报导使国民党省党部即失尽脸面,十分恼火,多次召开公议,分析这几起类似伏击的大案,得到了一个结论:

在津城内隐藏着中共地下党,擅长搞伏击的战斗人员,或一个秘密小组,只要上了他们惩处的名单里,必死无疑。

这些行动人员周密神速,来无踪去无影,具有反侦查的素质,又有敏捷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和良好坚毅的心理素质,久经杀场,个个是神枪手。

使用什么办法对附这些危险的对手,己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国民党特务机关头子们商讨了多次,蓝衣社一个组长出主意,用假情报或伪装者引出这个对手,再进行抓捕或消灭。

此顶提意受到了南京特务总部上层的批准,实施方案是:

让国民党组织部出一个电文调令,内容是,“从上海派赵云风到津城担任中央特派员,主持HEB省党部调查科的工作”

这个赵云风原是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的主要成员,被一九二七蒋介石反革命大屠杀吓被了胆,叛了革命,成了一个地道的国民党反动派。

他出卖组织,使十几名优秀的地下党人惨遭杀害。在中共特科打狗队要除掉的叛徒名单里,排列是第二名。

国民党特务机关总部,拿他作诱耳是最合适不过了,一条关于赵云风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到津城工作的电文发往国民党HEB省党部。

利用其特殊身份引诱危险的对手再次出战时,实行全歼的阴谋开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