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紧急的时刻(1 / 1)

加入書籤

中共地下党员胡明一得知了国民党特务赵云风来津城的消息,仔细考虑了刘光明书记交给的任务:

赵云风乘234次列车于今天下午四点二十分,到达津城东站下车,在车站内或站外在大街上,行动小组都可伏击,一定要灭除这个罪恶的叛徒。

胡明一对叛徒赵云风状况,长像并不了解,觉得伏击的难度比任何一次重大行动都困难。

从他们三个战友来讲,赵云风谁也没见过,刘书记只在四,五年前在上海开会时见过他。

参加行动的战友们手里没有赵云风的照片,只有一张由地下党的一位画家,按刘书记的叙述,而素描的人头像。

刘书记仔细看过了这幅描绘的人头像,又让画家按他的印象改了几次,就发到了行动小组成员手上。

周大伟,刘源对赵云风的画象有意见,认为用黑铅笔画的素描头像,比照片的真实度差了多少倍。

那怎样执行这样一个艰难,紧急的伏击任务,胡明一,周大伟都犯了难。

在周大伟家的平房里,平常不抽烟的刘源也拿起烟叶,卷烟吸了几口,呛得他直咳嗽。

周大伟是一支烟接着一支的抽着,弄得满屋烟雾,像点燃了一个煤球炉子,连他的媳妇都熏得坐在屋外,踏实地放哨去了。

胡明一也抽了几支烟卷,在烟雾中,他突然想起了吐着烟气的蒸气火车,来了灵感:

“大伟,小刘咱们要是混入火车东站装作铁路工人,在站台上寻找他们怎么样,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这赵云风不可能是单独一个来津城,如果随从陪同一起来的话,这特务的打扮咱们能辦认出来”

周大伟一听來了劲头,发了言:

“太对了,我原先在火车东站的铁道边上捡过煤渣,也当了几年搬运工,我对车站特别熟细。在站内有好多职工休息的房屋,有时屋内没人,我们弄几身铁路工人的工作服,混进站台查看赵云风一伙的动向,再借机下手,我们从机务段的大墙处进入东站很安全”

胡明一听了他的介绍,立即拍板:

“那太好了,咱们主动出去,去碰碰运气,戴上一个大布包,每人到那里换一身铁路服在站台去寻找赵云风,咱们快走,来的急”

他们拿好武器化好了装。

周大伟把屋外把媳妇喊了进来,让她准备晚饭,又从柜子里找到薄布包袱皮,塞进小布袋里,随着胡明一和刘源直奔街头,上了三辆单人黄包车,飞速赶往火车东站。

从北马路到火车东站并不远,顺着海河边走,过了金汤桥就到了车站。

津城的火车东站,原名叫老龙头火车站,建于一九零三年,是津浦铁路的起点。

车站始建于清朝时期,为中国铁路之首,还拥有一个担负着站内蒸气火车头,车厢及各种设施的机务段。站内建有供旅客上车的大天桥,检修供给,器材仓库,职工休息等等,用途的房屋。

机务段与车站相通的,可以到达停靠来往客车的站台。

只有近二十分钟的时间,三位战友通过了金汤桥,直奔东站的后广场,在铁路机务段大墙外的街上下了黄包车。

在周大伟的带领下,又向前走了几分钟,来到了东站机务段地区的一处破墙头,从拦上的铁丝网里,已经能看到了纵横交叉的铁道和信号灯。

在白天里,红色,绿色的信号灯依然是明亮耀眼。

周大伟和胡明一,刘源从一个铁丝网的破洞钻进了机务段。

胡明一望见空旷场地上停着一节节车厢,还有几个蒸气火车头。

周大伟边走,边告诉胡明一,刘源:

前几年他就从这一段破墙的大洞,进入机务段,检碎煤供生火做饭和冬天取暖。住在东站机务段的周围居民,都从这破墙进入。有时,机务段里的一些职工也从这里把弄煤出来,私自倒卖。

所以,此处的围墙总一处处破损的地方,不是有豁口就是有大洞。

机务段修复了破损的墙也没用,刚修完这边的,别的墙上那又破了洞,干脆就用铁丝网拦上。谁胆大的就进来,遇上了巡逻的铁路警察算你倒霉,抓不到谁算是有运气。

机务段处于方圆几百亩的空地,东站的警察也顾不过来。何况,有的警员抓住拾煤的民众,也就骂上几句踢上两脚,轰走,只要别偷枕木,道钉和铁路的钢铁零件和设备,就不会拘留判罪。

胡明一和刘源跟随周大伟向站台方向走了约半个小时,已经看到东站高大的天桥了,也路过几间有绿色房顶的砖木屋子,从门窗可以见到挂在墙上的铁路工作服。

周大伟让刘源,胡明一在无人的工房左右侧监视,从口袋掏出了一棵钢丝,几下就把屋门上的铁锁捅开了。

三位战友迅速进到了房间,按照自己的体形拿了铁路服和大盖帽子,刘源先放风,胡明一,周大伟转进里屋去换上。

当刘源最后换好了路服,胡明一把三个人脱下的衣服放到周大伟拿来的大包袱皮上,裹扎好提着随后走出了工房。

周大伟又将这间工房的屋门锁好了,经过一片树林时,刘源找了一棵最粗的大树,像个猴子爬上了树,把包袱塞到最茂密的树干中间,然后,他们三人就大摇大摆向站台走去。

胡明一早就看见了东站天桥,可是走了十几分钟还没到终点。

一路上,三位战友也遇上了一些铁路职工,有的还向他们挥了挥手,打招呼:

“噢,够早的要换班了”

周大伟也摆了摆手回答:

“噢,换班”

胡明一,刘源只是点了点头。

又过了二十几多分钟,胡明一终于看见站台了,一列列开往外地的客车停在了左,右侧的铁轨上。

他掏出了小怀表,看到时间己到下午三点二十分钟,再有一个小时左右,叛徒赵云风乘坐的,从南京到津城的234次客车就要到站了。

这时,从一处值班室走出的一位中年男职工,迎面而来。

中年职工拦住他们三个人,问道:

“你们刚来,是协助前一列货车清点货物的?

胡明一灵机一动回答:

“是啊,我们头头分附的”

他摆着手招呼:

“跟我来”

胡明一和周大伟,刘源跟随值班员来到了一列货车前,看到搬运工人正从车厢里把一包包棉花卸到地上。

值班员从车头那拿来夹子和黑铅笔,递给了他们三个人。

他又指示着:

“你们把这棉包多少记上数,统计好了,把表格送到我那值班室去”他说完转身走了。

胡明一和周大伟,刘源忙乎起来。过了四十分钟,把几车厢的棉花包都统计好了,拿着表格去找那个男值班员。

他正在值班室里打电话,见到胡明一他们来了,就问道:

“你们干得够快的,在这休息一会吧”

男值班员倒了几杯白水,胡明一也渴了,端起来就喝。

周大伟和刘源不敢多说一句话,怕露了马脚。

男值班员又问:

“你们是货运组新来的吧,我真没见过你们”

胡明一镇静地回应:

“是啊,我们是刚从机务段那临时抽调过来,这几天不是站里忙吗?”

值班员笑了:

“刚才,货运组来电话要派人,你们在那干着,就不派人了”

胡明一休息了一段时间,看到值班室墙上的钟表,离叛徒赵云风乘坐的客车到站只有五分钟了。

他再也坐不住了:

“值班员,我们头头还告诉在站台协助到站的客车,维护旅客的安全”

值班员高兴了:

“那太好了,呆会儿从南京来的234次客车就到站了,会停在右边第二站台,你们快去注意安全”

胡明一,周大伟和刘源听他放了话,就赶忙离开了值班室,去了从南京来的客车停靠的2号站台。

周大伟,胡明一和刘源拉开了很大距离,分别都站在了二号站台前。

刘源守住了站台通向天桥的上梯口,巡查可能出现的突发可疑事情,一切准备就绪。

几分钟后,从南京开到津城的一列客车停在了到站台上,四位穿着灰色中山服,神色严峻的青年人,带领着”赵云风”从四号车厢走了下来。

第一个发现这五个人的是周大伟。

他刚想转身走向胡明一,使了个眼色。

这五个人服装都是清一色的灰色中山服。而且他们的表情太严肃了,如临大敌。

胡明一也见到这帮人里其中,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男人长象,好似素描人像的赵云风。

可他见到的“赵云风“目光呆滞,神情恍惚,两手微颤抖。

这哪像一个凶狠毒辣,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很似被押的罪犯。

他心中一惊,这是赵云风吗,还是一个诱饵,决定要试探一下。

胡明一突然向下车的旅客们喊到:

“旅客们要注意,防贼防窃,别让坏人罪犯偷了你们的财物”

然后,他快步走向“赵云风”大叫道:

“这位先生,您要注意钱包”

胡明一这大声喊叫,可能把“赵云风”吓得像是脚步没迈好,一下子摔坐在了地上。

随从的众青年中,一个胖子把他拉了起来,埋怨着:

“你他妈是在监狱里蹲坏了,脚都软了,平地摔跤,快起来”

另一个青年瘦子猛的大跨步朝着胡明一举拳就打:

“你他妈的臭工人,乱炸乎什么,谁偷钱包了,你是想找挨打”

他几拳也没打到胡明一,好似是个头头的高个子青年拦住了:

“行了,别担误了正事,外头不少的人等着咱们呢,走吧”

这些年青人才拉扯着那位“赵云风”向天桥走去。

周大伟,刘源对刚才发生的情景,都听得看的清清楚楚,不得不佩服胡明一的机智,一切都真像大白。

这个从南京客车下的赵云风就是一伪装者,可能是由监狱罪犯冒充的,引诱中共地下组织打伏击战,妄图歼灭之的阴谋浮出了水面。

胡明一向周大伟,刘源使了个眼色,快步返回的方向走去。

站台上的旅客都走光了,只剩下一个拿看红绿小旗子的信号员,

一些站台的职工有时也向周大伟,胡明一和刘源打着招呼:

“下班了,时晚了”

“噢,下班了”

“你们快走,要不食堂没饭”

“好知道了”

三位战友随口搭理着,走了三十多分钟来到了空旷的机务段。

天色己经惭渐暗了下来,战友们又来到一片茂密的树林,找到了那棵大树,刘源爬上树把衣服袋子拿了下来。

胡明一往这大树林左边望去,一片荒野,空旷的地上摆着不少枕木钢轨,也有几节废弃的车厢。

他见四周无人,就带着周大伟,刘源进入车厢里换好衣服,又把脱下来的铁路工作服装放进布包袋里,抛到了土坑里用一些树叶乱物遮掩后,走出机务段的大围墙。

胡明一让周大伟和刘源己经分开行动,探查了墙外的道路上的情况,觉得没有什么危险了,就来的大街上,找到了三辆黄包车,乘车回到了周大伟的居住处。

周大伟坐房间的木椅上,一边喝着白开水,一边小声对胡明一说:

“这回去站台咱们算去对了,什么事都明白了。这帮人就是国民党特务们,够狠毒的,弄个假赵云风当诱饵让我们去伏击,想把我们一网打尽。多亏你的好主意,我们才脱离了危险”

刘源也高兴了向周大伟说:

“论计策和智慧,咱们给向胡大哥学习,他看事情一看就透,要是我指挥这次行动非中了特务的鬼计不可“

胡明一谦虚地解释:

“我只不过多看了几书,什么孙子兵法和洋人的心理学啊,要多读书就学聪明了,你们俩也多看看。这次,我为什么没让你们和上次一样快速出击,而是先到车站侦察一下,这就是孙子兵法里的“兵不厌诈”。我一接到刘书记的任务,就知道这次情报有问题。你们记得上次林正英秘密来津城,半路就溜了,这回是用假扮的“赵云风”引诱我们上当,而围歼之”

他也精确的分折着:

这次,南京发电报把赵云风下车的时间,地点来明码来电,这就反常了,赵云风曾遭到中央特科打狗队多年追杀。他就是来津城任职,更是秘密而来,不可能让上司们大张齐鼓暴露他的迹踪。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的头头就是个白痴,也傻不到这种程度。

他们策划假赵云风的行动是个圈套,也是一石二鸟的计:

特务们己经盯上了经常在周大伟家里聚合的战斗小组,也清楚在他们内部的通信,无线电台部门,有潜伏的中共地下党。

胡明一告诉周大伟:

“你立即和刘书记取得联系,把这些重大情况向他报告,防止我们组织出现更多的危险”

周大伟点了点头同意了,匆匆吃完晚饭,就出了屋子,去了刘书记办公的秘密住地。

胡明一吃了几口饭菜,也向大伟的媳妇和刘源告了辞,回了警署。

一场危机化解了,可让胡明一万万没想到,四个月后,一个几乎是对全国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和中央特科系统的灾难暴发了,他遇上了参加地下党以来最大的危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