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保卫家园(1 / 1)
一个月后,中共天津地下党交通员周大伟第二次来北塘渔村,在邓师傅船厂的护船大队部里,和李君安接了头。
他这次仔细巡视了老战友住的房子,开玩笑地赞叹:
“李队长,你运气太好了,住的屋子就像阔少爷的卧室了,当年我在鼓楼一带住着破房子,又卖野药的,和你可比不了”
李君安也关心地问他:
“大伟,如今你们夫妇的平常生活怎么样,要不我再援助你些钱款,我现在的薪水可高了,一月几十块大洋,又管吃管住,到了年底还分红。我手里也有不了积蓄,成了有钱的人了”
周大伟摆了摆手:
“别,李队长你留着娶媳妇吧,上次你给的钱还没花完了,如今我也是小商铺掌柜的了,党组织在静海的王官屯镇开了一家卖粮食铺子作为掩护,你嫂子也成老板娘了,她也老是催着我来你这看看”
他也总结起以往党组织机制上的教训:
那时,他和津城地委机关转移了,“”胡明一”又归了特高科的一号交通员单线联系,哪知道中央特科上层出了大叛徒,这位交通是也被捕叛变了。如果,不实行多线并行双重领导,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危机。
这样的严峻形势也给如今的“李君安”私事,造成了不少的难题。一年多了,这位战友和未来的丈母娘一家人和在留学英国的未婚妻金曼玉断了联系。
周大伟又介绍了当前津城内的情况:
“君安啊,据内线人的情报,你明源里的那间婚房,小白楼的丈母娘的一家人,意租界第一警署都被国民党特务们监视了很长时间,你就是进了津城,那些地方你千万不能去。这次中央和北方局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已明确决定不充许各地下党组织随意打听,掌握潜伏情报人员的地点和身份,下达任务,指示和返回的情报也由单线联系的交通员传递。
李君安也插话赞同:
“大伟,这样太好了,省得潜伏人员有多重危险,也可以保存实力,现在刘书记分配我什么工作了”
“还没有,据情报说十一月初,津城的日本人要密谋汉奸便衣队举行暴动,现在日本特务机关正扩充训练便衣队人员,暴动日期没有敲定。津城的国民党市政府,警察局也得到了情报也在准备应对”
他又详细介绍:
”我们的省市地委刚恢复,也都转移到农村地县。在市里只有少量的潜伏同志,而且他们没有战斗力,咱们是否打击一下小日本汉奸们,那等省地委研究后决定,我不能白来一趟,捎些鱼虾回去卖,这也是做为掩护”
因时间关系,周大伟讲叙到此,李君安也不能多惋留,陪送他到了渔港码头,找熟人买些便宜海货,就分了手。
李君安回到了护船队部,队员们向他反映,最近几大河流上的商船少了许多。船主们也听到津城一带要发生大暴乱,都不赶轻易来塘沽了。
他表扬队员们的警觉,这个重要大事不能视而不见,要求他们要提高警惕,以防止”城门失火,泱及池鱼”。又去了村公所和众人商议对策。
村长和绅士们无不佩服,众口称赞李队长,能耳听六路眼见八方,料予筹谋。
村公所决定,以护船队为核心,组织村民分成各个战斗队,准备好武器,保卫好村子和渔港。
李君安还让在潮白河,渤海里打渔的渔民,密切关注海河面和各河流上的情况,发现有土匪和日本人汉奸的船队向北塘进发的迹象,立即迅速回来向村公所报信,护船队也派出了巡逻的船只。
村公所采纳了李队长的见意,才让这个富裕的渔村和民众躲避了一场灾难。
十一月八日,津城发生了由日本人支持的天津汉奸便衣队暴乱。
整个城区炮声枪声不断,火光浓烟四起,血流成河。由日本关东军特务长土肥原贤二,联合津驻屯军司令部的日本军官一手组织,训练和指挥了这次暴乱。
参加暴乱的是由二千多名由士匪兵痞,流氓狗烂,赌棍烟鬼,汉奸恶霸,青帮混混和日本浪人组成的便衣队。以汉奸李际春,张壁为头带领,在日军的炮火掩护下,从原日租界的海光寺等地冲出,分多路袭击津城的警察机关,市政府,HEB省政府。
同时日租界的日本军队也全部出动,配合掩护便衣队的进攻。
瞬时间,城内交通中断,沿街店铺关门闭户,许多无辜居民死于非命。
由于,津城的中国军警方面事先得到了情报,有了戒备。汉奸便衣队的暴乱遭到了由东北军组成的保安队,迎头痛击。当场被击毙六十多名,捕获三百多人,斩首和枪决了四十多人。
津城汉奸便衣队的第一次暴乱以失败告终,逃回了日租界。
没出李君安的所料,在蓟运河流一带的土匪兵痞,听到津城便衣队暴乱的消息,就集中了不少船只和人员,从上游顺河而下,直逼北塘一带的富裕的村子,要血洗抢劫村民们,吃上一口肥肉。
土匪们哪知道这一带的村民渔民众志诚城,也有了准备,土匪的船队还没到北塘渔港,就被护船队的侦察船发现。
村民的武装渔船冲上去,和土匪交了火,渔船上的土枪,大抬起扞的火炮一齐开火。
一时间火光冲天,铁沙子,铁球子乱飞,土匪们纷纷中了弹,躺倒或掉到河里。
北塘护船,护村的队员无一伤亡。
这些亡命之徒恐怕再吃大亏,仓惶逃离滚回了老窝,参战的土匪人员死的死,伤的伤,就没再组织人力去进剿北塘一带的村子。
北塘一带渔民,村民大获全胜,村公所为李君安和护船队,及有关立功村民开了庆功会,向这些有功人员发了奖金。
因李君安队长的功劳最大,奖励他大洋一百五十元。
船厂主邓师傅看到他信任的李队长如此优秀,心里更是欣慰觉得眼光不错,为此,不管是村会所的主管们,还是村里的民众都十分感谢李君安。
他在村子里的威望更高了,要是走在村里的街上,不管是男女老少都会热情打招呼。
护船队员的父母们总是邀请李君安到家里去作客,什么青煮对虾,锅蒸大海蟹,熬黄花鱼等等,吃得他满面红光。
北塘村街上的商铺老板,还将一些日用品,按时送到队员们手里,盯嘱他们:“这是白送李队长的”。
常言说美女爱英难,那几位落选,不适于随货船护船的女青年,闲在时经常到队部,帮李队长干家务,洗衣服被单收拾屋子什么的,也和队员们一样,来向他学武功,听他讲课。
一位闻名全村的小仙女,漂亮的邓小云姑娘,看上了这位文武双全,英姿飒爽的师傅,经常来队部找机会和李君安说话聊天,替他洗衣服做饭,收拾屋子,让他不知所措。
邓师傅为李君安解围,劝这位本家族的侄女:
“小云啊,听人家李队长说,人家有了未婚妻”
可邓小云不听这一套,还经常来见李队长,只不过收敛了一些,精心和师傅学武艺。
这次,李君安帮助北塘村民粉碎了土匪们的罪恶启图,见议村公所组织由青年人为主的护村队,长年训练,防患之未然。
他对津城日本便衣队这个暴动,有了新的认识:
此次暴动是日本侵略者在“九一八”占领了东三省后,向华北地区扩张,进行侵略战争的一个信号。也是利用汉奸便衣队向国民党政府进行军事干涉的预演,以探明他们的底牌,来进行更大的侵略战争,或还有其它罪恶目地。
十一月十日,又从津城传来一个震惊的消息,住在日本租界静园别墅里的未代皇帝溥仪,在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的护送下,己逃往东北沈阳。
日本关东军预谋成立伪满州国,妄图把东三省从中国永远分离出去,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或附属国。
最让李君安痛恨的是。这批见钱眼开,干为日本侵略者中国作马前卒的卖国汉奸便衣队。
他也觉得,几百年清王朝奴役了汉人,用男人留着大辨子,女子裹小脚,见了官三跪一拜,丑化残害愚昧中华民族,消灭其骨气,志气和抗争精神的恶果。
这些汉奸见官人恶人,洋人就膝盖发软,一付奴才像,见了穷苦无权势的民众比恶狼还凶,只认钱不认国家和道德,有奶有钱就是娘,丧尽天良,卖国求贵求荣。
清朝的腐败统治还使中国大多数底层老百姓精神麻木,愚昧无知,贫困潦倒,在困苦的生活和死亡线上挣扎。
他也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记得有在几篇名为《药》”《阿Q正传》《祥林嫂》的小说所描叙:
有愚昧至极,花大价钱,去买沾着革命义土鲜血馒头治病的华小栓一家人。也看到了那假革命,愚昧无知,用精神胜利法,大喊儿子骂老子,见恶霸就腿软的,最后被砍头的阿Q,还有祝福中悲惨一生的祥林嫂。
多次阅读这些进步书藉后,李君安更加赞同中共产党的主张,动员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让亿万人民觉醒共同斗争,建立一个崭新富强,民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新中国。
这天下午,李君安在船厂的护船队部向队员们总结了,这次打退土匪保卫家园的战斗经验。
队员们也佩服李队长指挥武装渔船上的火枪,大抬杆火炮齐射,打得士匪抱头逃窜。
他们哪知道,这位化名的李君安是一位身经多少场枪林弹雨,激烈战斗,威震国民党特务机关的中共地下党员。
船主邓师傅的侄子邓中民在队员里年龄最小,可人小鬼心眼多。隐约感到李队长不光是个武林高手,好像是经过战场上浴血奋战,见过世面的英雄好汉。师傅在护船队的武装船上,面对土匪的枪口,镇静自若,微毫没有慌张,竟站在船头指挥大家作战。
他听过当过兵的村里老人讲过:
只有久经枪林弹雨杀场的军人和勇士,才会不怕死,不怕枪弹”
不止是邓中民,北塘村的护船,护村队员们都下定决心向师傅队长学好杀敌本领,保卫乡亲们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