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周大伟的会面(1 / 1)

加入書籤

李君安侦察了南疆口岸的日本军用码头和仓库后,回到了北塘护船队部,刚坐在桌子前,邓小云就进了屋子里。

她眨了眨眼睛问了一下:

“师傅,怎么样找到了吗”

李君安答应了她:

“小云,日本人的码头仓库找到了,就在南疆区域很偏僻的”

邓小云又提供了一个消息:

听她父来说,距那码头不远,有日本人修的一条公路,在离咱们十多里一个小村子的附近。每天都有车子来往,有马车也有汽车,给日本码头仓库供给养。

李君安听到了十分高兴,已经认定从海上进入日本人的军事码头仓库,是不可能了,只能从陆地进入。

白天去袭击港区,军火库的胜算很小,港内驻扎这么多日本兵,还有十几米高的警卫岗楼。进入邻近地带就可能被发现了。

瞭望塔上的日本哨兵高居临下,用射程较远的三八大盖步枪阻击,消灭侵入的人员,很容易。

伪装成日本兵,码头的劳务工混进去也不行,港内的人员除了日本人,就是朝鲜人和台湾人,他们都会用日语交流。

可是,他与周大伟都不会日语,进到了港区,遇到那里的日本警卫人员一盘问对话,肯定会暴露。

李君安左思左想,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

从那条通供给日本码头物资的土路,去袭击日军仓库,胜算较大。最好在没有月光的后半夜,在港区日本兵最困乏,工作人员熟睡的凌晨进入码头公库,是最好时机。

那时日本兵视力减弱,所持的三八大盖枪丧失了远距离射击精准的优势,而且拉一次枪栓,才单发射一颗子弹,火力小。

他和周大伟携带由驳壳枪改制的那款小冲锋枪,五十颗子弹连发,火力猛就能以一当十占了上风,快打快撤退,等弹药库猛烈爆炸,众多日本军人就顾不上他们了。

李君安的想法在脑子里初步形成后,那还与战友周大伟商议。

三天后的早晨,周大伟如约来到了北塘船厂的护船队部,看到了在李君安居住屋前,洗衣服的邓小云。

他要逗一逗邓小云:

“大早就给师傅洗衣服,比我的老婆还勤快呢,我的衣服让她洗,还给求着她呢”

灵牙利齿小仙女笑了:

“周大哥,您有老婆在身边,求着也有人洗,我师傅在这没有人照顾,我就要帮他的忙”

“要是你师傅的老婆来了,也不好好的给他洗衣服,怎么办?”

小云回答让周大伟吃了一惊:

“那让我知道了,就对她不客气了,就告诉她,你不给洗我洗,师傅为了我们村子连性命都豁出去了,我愿意为他当义务保姆”

虽然,这可能是邓小云逗笑的话,周大伟确感觉,这位性格纯朴,刚强的渔家姑娘己经深深地喜欢上了李君安,有了很深的感情。

这可不是在花天酒地,花前月下,一个男人用甜言密语,财物,金钱诱惑,满足了漂亮姑娘们虚荣心,所产生的一时情感。

这是李君安英勇的男子汉气概,朴质优良的品德让邓小云产生了真诚爱意。

周大伟称赞着:

“小云,逗笑归逗笑,我佩服了,你师傅有了这样好徒弟也是心慰了”

此刻,李君安听到了周大伟的声音,推门走了出来:

“你又夸谁呢,小云替我洗衣服,我心里过意不去,不想总麻烦她,可她说我洗的衣服不干净。

周大伟一言双关:

“可不,这大老爷们干个力气活还行,要说洗衣服,做家务还是姑娘家,要不这“月下老人“把青年男女配成一对对的呢”

这可话让小云姑娘听红了脸。

李君安见势不好,拉着周大伟进了屋子,低声说着:

“你别逗了,英国的女友金曼玉事我还犯愁了,在遇上执拗的小云,我真没则了。如今这一带情况治安转好了,我在这也没什么事,想尽快离开这里。关于日军弹药库的情况我摸清了,就等我们俩一起去看地形,观察了现场情况后,共同制定战斗方案。”

接着,他将了解的日本军用码头,仓库的详细情况向介绍了,并说出了初步的行动计划。

周大伟告诉了李君安一个喜讯:

“组织已经把你的信封交给了去英国的一个留学生,她也是我们的同志,即日己启程,一旦找到你的未婚妻金曼玉,就公开了你地下党员的身份,劝慰她千万别回国,到了适应的机会再作打算”

他又传达了组织上的重要指示:

刘书记要求李君安继续在塘沽潜伏,炸毁日军弹药库是他最后一次武装行动任务,以后的工作以收集情报为主,取得培里先生的信任,从他那里弄到一些有价值的军事情报,这是个重要任务”

李君安坚定的回答:

“大伟,让省地委和刘书记放心,我一定完成这些重大任务”

周大伟把上次买小冲锋枪的钱塞给了李君安,上级领导和赞扬这枪不错,正在筹资准备购买几十支。

两位战友又谈了一会儿,就起身准备去实地探察地形。

李君安叫着熟路的邓小云,一起去寻找那条通往日本军用码头的道路。

在邓小云姑娘的带领下,他们两人走近一个多小时找到了那个通向日本人军用港口的村庄。

东桥村是有百十户的村子,田野里种满绿油油的蔬菜,水稻等农作物。

李君安,周大伟和邓小云假扮成菜贩子来到村口,就见到一辆大马车装满蔬菜,迎面而来。

车上坐着两位穿着日本黄色军服,没有领章的中年男人,一会儿,菜车上了土路,扬起一溜尘烟远去了。

这时,走来了一帮中,老年的村民。

李君安上前,向一位白留着长白胡须的老人问道:

“老人家,这马车和运菜的人,不是塘沽人吧”

老人望着远处的马车,回答着:

“小伙子,你是外村的吧,那是给小日本买菜的,日本码头周围是盐碱地,种不了菜和粮食”

另一个青年村民小声对李君安介绍:

“这穿日本兵军装的中年男从台湾来的,不是个好东西,总想找我们便宜。他趁你不注意多拿你的菜,讨好日本人,你找他理论他还蛮横,我看这汉奸比日本人还坏”

李君安也感叹道:

“老人家,我再问您一下,这日本人为什么派自己人拉菜,不让您们村里人送菜,那多省事?”

老人家又告诉的他:

“这日本的码头,咱也不知日本装卸的什么货物,不让我们村的人靠近。有十几米高的岗楼,日本兵远远就看见你了。这几年,那铁丝网周围打死好几个人了,你们可别到那边乱逛,性命要紧,”

旁边的村民也七嘴八舌的说:

“是啊,这老爷子说的都是真话,”

“我们村里人都知道,不管大人小孩都不能去有铁丝网地方,也常告诉到我们做买菜,买粮的外人”

”上个月,有一个脑子毛病的傻子跑到了铁丝网也,就给日本兵打死了,小日本找到村民去认人,我们一看不是我们村的,就挖了坑把傻子给埋了”

李君安又问他们:

“日本人误伤过这些采购东西的人员吗?”

有个年青村民答道:

“不会的,他们买菜买粮的马车上插着日本的膏药旗,干活的男人穿着日本兵的土黄色军服,巡逻和岗楼上持枪的日本兵不会看错的。晚上,日本人的港口仓库里的探照灯,照的很远,这铁丝网墙上只有两个出入口,那年小日本让我爹帮他们杀猪,去过那里一次”

李君安,周大伟与村民聊了聊,便向他们道了谢,走进了村子里面。

东桥村子里干净整洁,村民们见到来了生人就上前问询。

他们三个人谎称是汉沽的菜贩子,来查问蔬菜的行情,准备到村里进货。

村民们一听他们是汉沽的,又看到了李君安,周大伟这么两位帅气的小伙子,还带着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邓小云,更是爱和他们说话:

今天,东桥村公所召集全体成年村民都到打稻场上去开会,这百户人家都姓刘,大都沾亲带顾的。

这些村民称他们是三国时期刘备家族的后裔,不知什么原因,先辈们落户到这个地方,很会种水稻种菜。

村庄又地处海河与渤海的中间地带,地表水含少量的盐,这里的水稻可以和闻名的小站稻比美。

日本人很喜欢吃米饭,就向东桥村购买粮食,也对这个地方也是垂涎三尺。

前几天,到这里常买菜的一个汉奸就向日本人出过坏意,要日本兵用武力把村民们赶走,霸占这一片肥沃的土地。用从朝鲜抓来的劳工栽种水稻和蔬菜,来供应港口码头,省了日本人的开销。

早上,一位随大马车来装卸粮菜的朝鲜人冒着危险,偷偷告诉村民了汉奸的坏主意,让他们早有防备。

村长就召集村民到打谷场上开会,秘密商议对策。

李君安,周大伟闻知后,加快了实行他们炸毁日本军港,军火库的秘密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