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往事和迷案的结局(1 / 1)

加入書籤

十几年的斗转星移,黎元明的大太太己经成为了长江一带著名航运公司的董事长。

李君安到了南京办案子,借机拜访了她。

姐兄两人一见如故,又提起了十几年前,在津城原意大利租界,黎元明别墅小洋楼里发生的一些往事。

李君安和大太太回忆着:

“大姐,您真是走对了一步,拍卖了您家的小洋楼,自从日军侵占了天津后,时间不长就把意大利租界霸占了。到了抗战胜利,那些红了眼的国民党接收大员,也会因您丈夫的历史问题,以敌产为名把您的小洋楼没收了去。

李君安又讲到了旧友王太太和赵学铭的身世:

当他回到解放的津城后,也去东北角找过大太太的好闺蜜王太太,可她们搬家了。

他打听王家四合院的邻居,才知道在日伪时期,伪市政府任职的一个大汉奸,看上了王太太家的豪华四合院,耍了阴谋诡计把她的丈夫打成抗日分子,抓进了日本宪兵队。

这个大汉奸又假惺惺找王太太,说能救其丈夫出狱,可有一个条件,必须把这座大四合院转让给他。

王太太为了丈夫的性命,没有法子将四合院子贱卖给了大汉奸,带着丈夫和孩子通过她大舅在英租界的关系,远走它乡,到了新加坡经商,现在也不知怎么样,没有一点消息。

原意大利租界警署的好朋友和部下赵学铭,因在日伪时期,天天吃掺沙子的杂合面,营养不良,又患了肺结核不幸病世了。

大太太也叹了一口气:

“那时,真叫国破家亡啊,那年抗日胜利了,我在重庆时,我的二妹夫从南京到津城办事,顺便去打听你们的消息。也到了你原工作的意租界第一警察署询问,可那警署早改成了国民党的警察分局,打听赵学铭警官,没人知道。他又到了王太太在东北角住的四合院,一家人早没了人影,己成了一个国民党警备区副司令的私人住宅。

姐兄俩刚谈了一会儿,大太太董事长伤心落了泪,又回忆起她在抗日时期的状况:

上海沦陷,日本鬼子将要包围南京时,她率领黎家和娘家船队奔忙着运输的城里政府和各商界,工矿企业设备等战略和重要物资到重庆。

她明知自己的轮胎公司这是白忙乎,没有任何收入,长期下去企业有倒闭的危险,可觉得国家要是亡了,这些公司船队也给让日本人霸占去,就是公司倒闭了,也不留给日本鬼子。

当时,在南京城内的一些富商和同行们看她的笑话,说她这是假积极,傻子一个,不挣钱白忙乎,还搭上轮船用的油料和一些开销钱款,公司离关门不远了。

她也顾不了别人的风言风语的,公司船队每天都为抗战运输,随后,也和娘家人及黎家的亲属也跟随货船,忙乎都到了重庆。

结果,全家躲避了南京沦陷的日军大屠杀,船队保住了,也没伤亡一个亲人。可看她笑话的那些富商和同行们的一家男女老少,有的被日本兵杀的杀,伤的伤,财产被抢的被抢,有的人投敌也当了汉奸。

当抗战胜利后,她们一家人的大部分船队从重庆回到了南京时,那一些曾看大太太笑话,算活下来富商和同行的家属,亲戚,有的也是倾家破产,有的又被国民党定为汉奸抄了家,进了监狱。

他们这些人又都赞扬起大太太了,说她是福大命大,有眼光。其实

如今,大太太还是觉得在津城时是受了李君安的开导指路,才有了这本事,有了这么好的机遇。

李君安听了太太叙说这段往事,笑了:

“大姐谦虚了,那时您是沾事则迷,我是旁观者清,您也是心底善良积极进步,有爱国心才事业有成,我就是动动嘴”

他又问起大太太的家事:

“您又成家了,两个儿女挺好的?”

这一问让大太太笑出了声来:

“兄弟啊,我一说这事你也给乐我,那时,我卖了小洋楼回到了南京,亲戚朋友四邻的拿我当了财神爷,提亲的挤破了门坎,可我给重新成立船队创业,忙了个腿肚子朝天,就时间没搭理他们”

她又讲叙道:

以后,她的孩子们也长大成人了,有个关系户是修船厂的经理,挺关心人,还算老实忠厚。可她一考察,这位王经理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没有正直钢毅的男子汉劲头,她就打了退堂鼓,至今她还是单身一人。

现在,她的小儿子在西南联大学习机械制造,立志以后要造中国自己的战斗机,消灭像日本和外国侵略者的敌机,大闺女大学毕业后在公司帮她的忙,主持重庆分司的事务

李君安又赞扬了:

“大姐,您教子有方,让一双儿女成了优秀人才。”

大太太也爽朗地笑了起来:

“不如你有能耐,你是出生入死,在隐蔽战线奋斗的中共地下党员,在天津时我都没看出来,你家庭怎样了,父母好吧”

李君安依依介绍了起他一家人

大太太与李君安的聊天中,又提起了十几年前,她丈夫黎元明如何被天津警方秘密抓捕的一些线索,和那笔遗失巨款的神秘结局。

李君安听后,也不由大吃一惊,终于知道了黎元明为何没有逃脱天津警方抓捕,和那笔神秘遗失巨款的去处。

原来,大太太第一次回到南京到了娘家后,就把受到惊吓的两个儿女托嘱给自己的大妹妹照顾,又急于去处理丈夫的后事。

几天后,大太太接到津城意大租界警署的紧急电报,又赶回了天津呆了很多天。

她变卖了那座别墅小洋楼后,第二次回了南京的老家时,两个儿女的记忆也好像从悲伤和惊吓中恢复多了。

一天晚上,大太太刚睡着,就被身边大女儿的惊叫吓醒了,一边安慰,一也询问:

“好闺女,又作恶梦了,别怕妈妈在身边了”

大女儿揉了楺眼,坐了起来:

“妈,我又梦见爸爸了,也想起咱们住在那幢小洋楼居住时一件事情。一天,我爸爸空着手来到了小学校的课堂,向老师请了假后,将我带出教室,然后,他领着我向校外走去。

她揉了揉醒睡的眼睛,又讲道:

“可我们刚走到学校大门口看见几个穿中山服的人,鬼鬼祟祟的,爸爸好似看到了什么危险事,神情紧张,又让我回去教室上课,就急匆匆而去。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他,您几次告诉我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多少年也不能回来,这是真的吗”

那时,大太太倾听了大女儿的话,泪流满面,也不愿将那个噩耗告诉她,怕伤害她幼小的心灵,还隐瞒着丈夫己死亡的事情:

“孩子是这样,你想念着他,我也知道,他远渡重洋到国外去经商一时还不能回家。

“嗯,妈我记住了”

当时在津城,日本人,青帮,天津警察局等势力,为了寻找丈夫黎元明这批神秘的巨款,施展阴谋鬼计,大打出手。而二太太李香玉,女佣人王玉琴,青帮分子赵友军和日本特高课的一个特务,青帮赵大公子的男保镖因此丧了命。

而今,这笔巨款竟神奇的落到何处无人知哓。

为何丈夫黎元明要瞒着她,从宝坻县城来到小学校来见年幼的女儿。

那几个鬼鬼祟祟的人是干什么的,为如丈夫黎元明见到他们就紧张起来,将女儿送回学校,他到哪去了?

为什么远在宝坻县的黎元明,秘密回到了津城,没有回家去了学校,这些迷团如终悬绕在大太太的脑海里,至今都不能解开。

此刻,李君安听了大太太这些叙述,心里比谁都明白,更不想在节外生枝,帮大太太解开那些迷团。不便透露他所知有关黎元明这笔神秘巨款的另一些秘事,只能微笑着祝贺这位大姐董事长事业成功。

李君安和这位为女董事长的大太太越聊越起劲。

大太太也回忆起着李君安的往事,也埋愿着:

“我也知道你的脾气,就是太正直了,只会帮助别自己有了困难和危难,从不麻烦别人”

李君安对大太太的怨意,也解释着:

“您可不知道,那时,我己经被国民党中统局特务们认定是头号追杀的人员,我也有想来到南京,上海找你们的打算。可我觉得这些特务们心毒手黑,会追击到你们这里,会给您和李香玉大哥,二哥惹来大麻烦,我这毛病一辈子改不了”

大太太大笑了,拍了他胳膊一巴掌:

“你说了实话了吧,我猜你那时就这样想的”

大太太还讲起李香玉的大哥和二哥的去向:

“南京即将解放时,李香玉的大哥带着一家人去台湾,不可能在回南京了。她二哥也去了美国。这哥俩离走时也劝过我说,时局动荡,让我转出公司带着家人,同去台湾或美国最保险安全,可我下定决心要在这新中国干下去”

大太太董事长喜笑颜开和李君安聊到了中午,要道知全家人到南京饭店,宴请这位好兄弟,为他接风洗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