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昏暗(上一张解封了,具体看评论,本章 作家的话有省流版)(1 / 1)

加入書籤

没意见就签名。“陆封递过一支笔,笔尖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嗯?我也要签?“刘启一怔,手指悬在半空。

“当然,我们都要签。“王谷越的声音从电脑后传来。

“等会他们来了也得签,不然怎么叫联名上书?“

“……“

刘启皱了皱眉,这才低头仔细看起那份提纲。

去掉开头结尾的客套话,内容分成四部份。

尽快恢复市场、审查流程公开、小微企业补贴、电竞行业保护。

通篇措辞比他预想的温和许多,除了“恢复市场“这条略显理想化。

其他要求倒还算务实,至少大方向上没什么风险。

他掂量了两分钟,终于攥紧笔,在纸上一笔一划签下名字。

接着是陆封、王谷越……纸张在五人手中传递,最后落回桌面时已布满歪歪扭扭的签名。

…………

这帮人彻夜未眠却精神亢奋,活像要跟总局打一场硬仗。

刘启撑不住了,蜷在沙发上昏昏沉沉睡去,耳畔还飘着断断续续的议论声。

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肩膀被人猛推——

“几点了?“他揉着眼睛嘟囔。

“九点。“陆封的声音带着晨起的沙哑。

“这么快?“

他打着哈欠爬起来,窗外天光已亮,淡青色的晨雾裹着楼宇轮廓。

王谷越正往脸上泼冷水,眼球布满血丝却异常明亮。

“快去洗漱,去下面吃饭。“

他甩着湿漉漉的手,“陆封都通知好了,今天必须把事办妥,明天一起行动。“

“其他方面有动静吗?“刘启搓着脸问。

“其他……“王谷越突然指向窗外,“那个算不算?“

王谷越抬手指向窗外,从这个角度望去,视野恰好对着马路对面。

而那边,正停着两辆陌生的黑色轿车。

几个举止古怪的人来回徘徊,时而低头交谈,时而警惕地环顾四周,像是在等待什么。

“记者?”刘启眉头一皱,立刻反应过来,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耐。

“够快的啊!咱打算怎么说?”

“他们问,我们就说,再正常不过,还能怎么说。”

王谷越笑了笑,神情轻松。

“……”

刘启没接话,只是翻了个白眼,转身径直走向卫生间。

他拧开水龙头,双手捧起冷水,狠狠搓了搓脸,仿佛要把那股烦躁一并冲走。

等到十点钟左右,几人陆续下楼,在酒店餐厅随便吃了点东西。

期间,南周的记者又给刘启打了个电话。

试探性地询问是否有新的变动,话里话外还透露出想深入采访的意思。

刘启二话不说就拒绝了,心里暗骂:拜托!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底线了,还想混进来采访?

这不是明摆着挑战上面的忍耐度吗?

很快,众人匆匆吃完早餐,转场到一间会议室,等待后续人员的到来。

将近两点钟,一个第三方赛事的从业者姗姗来迟。

他刚现身,就被陆封一把拽住,两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说了几句,随后那张单子上便又多了一个签名。

紧接着,剩余的人也陆陆续续赶到,一一在文件上署名。

这些人的到来让会议室渐渐热闹起来,但刘启对此并不关心,也不太熟悉这些人。

他干脆拉着王谷越,两人找了个角落坐下,低声聊了起来。

王谷越刚刚结束了XSE的线上比赛,现在又计划筹备一个线下赛事。

可惜关系不够硬,审批迟迟没能通过。

但他铁了心要打造一个大型赛事体系,为此不停地更换城市,反复修改方案,直到原本的构想几乎面目全非。

这个新赛事的名称叫XPL,无论是规模还是奖金,都比XSE要强得多。

“我找资方谈了谈,他说可以投两百万,但我算了下成本,还差点。”

王谷越挠了挠头,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好意思。

起初和刘启几人吃饭时,他对刘启那种“上了岸就觉得河水没那么深”的态度颇为不屑。

但经过这一晚的折腾,众人之间多少有了些革命友谊。

再加上从其他人口中得知,如果没有刘启,这次会议根本不可能成行,王谷越心里难免有些过意不去。

刘启撇撇嘴=,直接问道:“差多少?”

“两百……啊不,一百就够了!”王谷越犹豫了一下,还是报了个数。

“行。”刘启点点头,又问,“城市定了吗?打算找国外队伍吗?”

“还没定,正想问问你的意见。”王谷越坦诚道。

“嗯……”刘启沉吟片刻。

“按照你比赛的调性,我觉得没必要大张旗鼓找国外战队。

不如安排几个老外打个表演赛,我去问问kenys,他在国内有知名度,而且最近还挺闲的。”

他这番话并非随口应付,而是经过客观考虑的提议。

“好,那就麻烦你了。”王谷越松了口气,随即又想起什么。

“对了,你和资方那边……”

“你就别管了,我们俩谈。”刘启摆摆手。

“那……那我就先谢谢了!”王谷越感激地说道。

尽管他仍保持着创办比赛时的初衷,但现实的磨炼让他变得务实了许多。

可越是如此,他越能感受到刘启的诚意。

纯粹、直接,没有半点功利或龌龊的心思。

就在两人低声交谈之际,会议室的另一侧,其余的人已经全部到齐。

王谷越走上前,目光落在那张签满名字的意见书上。

他来回数了三遍——一共九个签名,虽然不是全部,但已经远超预期。

这个数字像一针强心剂。

瞬间点燃了他胸腔里的热血,一股澎湃壮烈的豪情油然而生。

仿佛自己正站在时代的浪尖,即将搅动风云。

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下午五点钟。

距离会议正式开始,还有十六个小时。

这十六个小时里,房间内的十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是并肩作战的“革命伙伴“了。

其他人也察觉到了这个事实,原本此起彼伏的低语声渐渐平息,会议室里陷入一种诡异的静默。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挂钟的“滴答“声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刘启环顾四周,在这方寸之地,他看到了人生百态的缩影:

功成名就者踌躇满志,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混得一般的人犹疑不定,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处于底层的人面色惶恐,不时用余光打量着周围;

胸有沟壑者淡然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些人本应各走各路,却因为一纸文书、同一个行业。

被命运之手硬生生地聚在了这个会议室里。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个人内心的情绪愈发鲜明。

整个房间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人透不过气来。

“咣啷!“

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沉默,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

只见一个人神色古怪地站起身,快步走到陆封身边,俯身耳语了几句。

陆封满脸困惑,但还是跟着他走出了会议室。

“怎么了?“走廊里,陆封压低声音问道。

“陆老板,我......“那人显得极为难堪,支支吾吾地说,“你还是把我的名字划掉吧。“

陆封的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你没开玩笑吧?“

“没,我......“那人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你知道我的情况......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嗯!“

陆封没有发火,只是又重重地叹了口气:“好,我明白了。“

说完,他没再看对方一眼,转身回到会议室,拿起笔在名单上狠狠划了一道。

那道横线又粗又黑。

“......“

沉默在会议室里蔓延。

其他人面面相觑,看着那人低着头悻悻地跟在陆封身后,几个心思活络的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人就是这样,一旦开始多想,恐惧就会像野草般疯长。

若是没人带头还好,可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方才还被煽动得热血沸腾的众人,此刻冷静下来,越想越后怕。

这可是联名上书啊!意味着什么?

这是要硬碰硬!

在座的大多数人都有家有业,有房贷要还,有孩子要养,全靠这个行业吃饭。

要是真把路走绝了,以后还怎么混?

这么一想,去他妈的热血,去他妈的理想!

又一个人站了起来,慢吞吞地蹭到陆封身边。

陆封连眼皮都没抬,更懒得开口询问。

紧接着是下一个。

然后是两个人同时起身......

陆封面无表情地坐着,手中的签字笔机械地划动着。

每过来一个人,他就在名单上划掉一道。

那篇熬了半宿才完成的意见书,此刻被黑色马克笔划得支离破碎。

最后,他不得不重新誊写了一份。

在空荡荡的签名栏末尾,他用力地、几乎是带着某种悲壮感地写下了仅剩的五个名字:

依旧是:陆封、王谷越、周雷、朱方方、刘启。

(PS:上一章解封了,可以去看一下删减后的和评论区,结束完这段剧情已经再也不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