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追查日谍(1 / 1)
杜先生要查点什么事,只需要动动嘴,递几张名帖出去就行。倒不是说他权势有多惊人,实在是他为人处世太过周到,沪上的三教九流,各界人士都肯给他几分薄面。但凡他托办的事,旁人大多会尽心去办。
民国年间花钱最是大方的,头一个就得数他。想结交谁,必定掏心掏肺地相待;无论谁求上门来,只要没犯他的忌讳,也总会伸手扶一把。
当年王老大刚在沪市办报,出了岔子被四处通缉,杜先生念他是为民请命的好汉,便吩咐手下网开一面,让他登船避了祸。
去年王老大在沪上组建皖省劳工会,杜先生还亲自上门奉上礼金道贺。也正因如此,如今王老大凭借劳工会组建的“斧头帮”在上海名气大噪,就连三大亨里的另外两位都不敢轻易招惹。
黄老大常叮嘱手下:“过了桥瞧见腰上别斧头的,赶紧绕着走。这帮人下手没轻没重。”一来是怕惹麻烦,二来也因这帮人实在清贫,真打起来捞不到半点好处。
以能打会打闻名的张老大,这阵也蔫了,知道去招惹他们得不偿失,索性决定避其锋铓。唯独杜先生,和斧头帮处得极好,有事只需打声招呼,对方必定全力以赴。
这一回收到杜先生的帖子,华界里的斧头帮立刻动员起来,跑遍了条条弄堂;租界内的青帮兄弟,也在四处打探消息。
没几日,便把情况摸得门儿清。杜先生没避开戴春风,领着他一同坐下,问道:“查清爽了伐?到底是哪能回事体?”
一个穿黑色仿绸衫的男子抱拳作揖:“大哥,那赢钱的男人叫秦博涛,是江南局的技工。听说手艺出众,就是有副烂赌的毛病,住在北站附近。另一个动手脚的……”
他瞟了戴春风一眼,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杜先生眉头一皱:“有啥不好开口的?这是我结拜兄弟,尽管说。”
男子这才续道:“我们查到那人住在虹口,看情形像是东洋人。从他家出发,过了铁轨匝道就是秦博涛的家,故而两人相熟。据附近的小赤佬说,秦博涛近来突然阔绰起来,吃穿用度都有了派头,先前门口那些小打小闹已入不了眼,这才摸到我们场子来。”
说着递上两张照片:“弟兄们查过,这事八成和沈家女婿有关。他招揽的那几位工程师离开前,曾去过江南局考察。约莫就是这之后,那东洋人便跟秦博涛形影不离,秦博涛的手头也宽裕起来了。”
杜先生两眼一眯,眸中闪过一丝寒芒:“看来,虹口的东洋赤佬是动了歪脑筋啊!你马上去趟沈家,把前前后后都给沈老板说清爽。”
沈家得了消息,沈立琛不动声色谢过报信人,待送客回身,才转向女儿沉声道:“到底出了什么事?竟招惹上东洋探子了?”
沈曼丽沉吟片刻,看向父亲缓缓说道:“我也是猜的,不过想来八九不离十。嘉衍离开沪市之前,得了一套图纸。他不单借交流的名义给了江南局,其实也送了汉阳厂一份。这事多半就跟这个有关。”
沈立琛一言不发,只背着手望着窗外。曼丽心里清楚,父亲这是不愿沾惹这些麻烦。在他心里,始终是生意排第一,能不跟这些俗务缠上,便尽量避开。
她只得自己差人去通知两个制造局,让他们尽快自查,提防奸细混入。小林不敢耽搁,先前往电报局给汉阳厂发了急电,随后又马不停蹄赶到江南局通报情况。
江南局里居然出了奸细,这个消息让厂里顿时炸开了锅!当即就在车间里把秦博涛扣了下来。
那年代,厂里出个汉奸可是天塌下来的大事,尤其沪市本就是运动频发之地,竟有人把工厂机密卖给东洋人,这还了得!
秦博涛还没被押进保卫科,就被愤怒的工人们啐了一脸唾沫,四处丢来的杂物更砸得他鼻青脸肿。
厂里的大小头头全赶来了,看着他满脸唾沫、浑身渗血的样子,厉声地问道:“你把什么东西给了东洋人!赶紧说清楚,别等咱们动真格的!”
秦博涛低着头,一股脑儿交代了所有事:“唉,自打染上耍钱这毛病,我也想过要戒赌。偏生就是管不住手,总想去玩两把。那个叫东乡晋平的东洋人,说只要我记得图纸大概模样,把细节告诉他,就给我两千大洋。我来来回回好几趟,添补着对他说,倒也得了不少的钱财。如今这样,我也不怨谁,横竖做过两天上等人,实实在在快活过了。”
厂长和技术科科长听了,只觉得痛心疾首。好不容易弄来原版哈奇开斯M1914的绘制图纸,改良三年式重机枪的进展顺风顺水。偏偏被自己厂里的技术工人泄了机密,这叫他们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押去巡检处,跟处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该怎么处置,全听他们的。”厂长胸口像是堵着一股浊气,好半晌才顺过来,哑着嗓子吩咐道。
汉阳厂那边更是如临大敌,直接安排各组轮换停工排查!这事对他们实在太要紧了。
要知道,民国十年十月十日量产的卅节式机枪虽说已交付部队使用,反馈却糟糕透顶。这枪本是逆向仿制勃朗宁M1917得来,性能却远不及原版,抽壳不畅、帆布弹链易变形、复进阻滞等毛病一堆。
正为此头疼不已时,巩县的陆督办送来了奥国施瓦茨络泽重机枪的图纸。虽说只有部分,却已足够他们进行钻研学习,一旦吃透其中门道,那些老大难问题多半能迎刃而解。
最关键的是,这是奥国军队在用的7.92×57毫米版本,而非花旗国的7.62毫米款。如此一来,修改适配时便能省心省力得多。
如今竟传来这样的消息,厂里上上下下怎能不揪紧了心?好在连着排查了三天,总算没发现有人跟外头勾连。
只有几人主动交代,说曾有东瀛人请他们吃酒吃饭,还有人主动送过钱来,但他们半句没透露厂里的事。经此一事,亲历者才算彻底明白,原来东洋人对咱们华夏,那颗贼心从来就没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