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1 / 1)

加入書籤

从京城回来之后,黎大海再次休息起来。

现在的日子就是惬意,只要掌握好了渔业大方向的发展轨迹,能很容易的保持自己在这一行当的话语权。

“老婆,几个小子去哪了?”这天下午,黎大海刚睡醒,看到就莹莹在身边便问了一句。

“老三要了几个崽子,估计上山玩了,我再睡会。”莹莹拿起被子继续蒙着脸。

好不容易挨到了稍微冷一些的冬天,不开空调睡觉简直爽死,她才不想在这个时候管儿子呢。

“那我出去看看。”

见到老婆没有动弹,他就随意的穿着鞋子出去。

一月份的风吹起来稍微有些冷,不过他反而觉得很舒服。

老远看到一群崽子和家里弟兄在沙滩忙活,大一点的娃娃都撅着屁股不知道干啥,一些小的则是傻乎乎的看着哥哥们。

“老三,这是干嘛?”

“伯远他们冬天还想玩水,我就让他们搞个小鱼排放湾子里,这样安全些。”

黎大海闻言点了点头,先是把一面尿尿一面用手接的季华拎起来揍了一巴掌,才凑到忙活的小人儿跟前。

“伯远,你们扎紧一些。”说着,他也上手帮忙检查。

至于帮忙是不可能的,老三也只是提供材料,不上手。

几个小娃娃都不重,放几个浮筒搭木板都不会沉,随便扎一些就行,反正开过年没多久就开始热。

“大伯,帮。”伯远奶声奶气的看着他。

“自己做,我又不玩。”

“坏人。”

“长句子不会说,骂人倒学会了。”

几个小家伙现在可以说两三个字的词,但是五六个字的句子还不会说,显得特别萌。

三岁的孩子手劲也不小,黎大海稍微看了下,勉强能用,反正有人跟着的,掉水里捞上来就是。

“老三,你家婆娘预产期还有多久?”

“十来天吧,已经在市里等着了,我后天过去。”

马上冻货公司要关账了,老三要回村子帮忙结算货款,这俩天跑了不少地方。

“嗯,浅水港那边怎么回事?又开始搞船厂了?”

这事儿还是公司的人通知他的,家里反正很少有人知道,老三这两天去跑过,应该了解。

“搞了,上次被骗了之后又搞起来了,不过这次是他们村民自发挖码头,想真正的搞起来。”老三解释了一下。

因为小湾村的日子越来越好,浅水港也想和他们一样发大财,所以就抓住了这个机会,真正把船厂搞起来。

虽然组织者是个骗子,但是框架留下来了,包括造船工人和材料供应商都有。

浅水港想了个办法,让那些被骗钱的人继续投资,只要投资,之前的欠款就有效,等船厂盈利就能还钱。

黎大海听的一阵蛋疼,真特么能折腾。

船厂要是这么好搞他早就搞了,涉及到的特殊物资和技术人材很多的,不是一星半点的难。

“他们准备造多大的船?”

“十米以内的木船以及十五米左右的铁皮船,说实话这些船根本不值钱,不知道那些人怎么想的,还真继续投资了。”

“神经哦,还投钱?老四家没去吧?”

“没有,上次老四家可是丢人了,几万块都能被骗。”老三偷笑,虽然这笔钱最后人家送回来了。

几万块不是多,而是太少了,这么点钱投入进去不像他家的风格。

不过因为那边是娘家,估计老四家的抹不开面子。

“村子搞点村产是对的,现在民营船厂还真没有,说不定这次能搞点名堂回来。”

“能把欠钱都还了?”

“想屁哦,盈利加还钱,没有五六年是别想了。”

有这个精力,去虎门那边拉点尾货衣服去乡下卖都能把欠款赚回来了。

他拍了拍手里的灰,督促季中把鱼排扎的结实些,才起身伸个懒腰。

等他回到家里,船厂的电话也打了过来,廖教授亲自打的。

“月底你们的基地船到港,要不要我们派人去海上接船?”

黎大海听到一阵蛋疼,具体的回港时间他都不知道呢。

“你怎么知道月底到港?”

“你们的船正在试水,明后天电话应该就打过来了,我在岛国船厂的朋友告诉我的。”

“行吧,不过这次只能在你们船厂停两个月,年后过了正月就要去澳洲捕鱼。”

“这怎么行?多放两个月,回头我帮你把功能研究透了。”

“......”

现在利剑渔业的基地船还真是香饽饽,进口大船里面应该是最新的了,不管是用材还是设计都是最先进的,他们想多学学也能理解。

就是耽误捕捞计划的话,股东那边不好交代。

“这样,老廖,船在你们厂里放到三月十号,我们十八号出港,到时候您再派几个学生上船操作怎么样?工资我开最顶格的,还方便你们记录数据。”

廖教授听到立刻就知道,恐怕船在船厂留的时间久了黎大海也做不了主,就是没明说。

“行,我给你安排一个船长和两个管轮,再加上一个航线记录员,你这边没问题吧?”

“可以,那多谢你了,我正在头疼老轨和二管人选呢。”

其实他早就打船厂主意了,要是老廖这边不开口,他就重金从船厂挖人,不然这几个岗位利剑渔业还真凑不出来。

这条船的设备很多,起码要配备两到三个管轮,因为设备都是进口的,就算船厂的工作人员也要经过学习才能上手。

至于公司的那些高中生、初中生管轮,想当轮机长起码也要好几年的功夫。

“老廖,新船下水肯定是不能等人的,不过以后大保养还是找你们船厂,研究的机会大把嘛。”

“放屁,这玩意是最新的设计,上面的材料很多都是岛国独有的,越早研究越好。”

“那我也没办法,我只是第三大股东,搞狠了他们也会急眼的。”

“行了,就这样吧,我准备人手去海上接船。”说完老廖就挂电话了。

船厂那边对于岛国的船只还是抱有期待的,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人家一直都是造船大国,比老鹰都厉害,学习并不丢人。

廣州这边的岛国进口船也不少,大部分都被船厂借鉴过了,还把图纸画了出来作为教学资料。

不过核心的材料问题很难解决,轻量化钢材、各种合金都是关卡,这个要等九十年代冶炼金属技术发展起来才行。

第二天上午,吃完早饭他就去了县里的厂子,今天约好了和老九一起收买人心。

这里归老九在管,能看到不管是厂址规划还是人员管理都做的很好。

其中重中之重就是防盗,不仅是外人偷盗,本厂的那些工人也是重点查看对象。

有些国企工人的习惯不太好,来了厂子一时半会改不过来,搞点小动作很正常。

老九还从国外订购了几套金属探测门,只要怀里有金属就会响动,防止拿一些贵重金属回去。

像紫铜、高锰钢这些东西,一兜子就能揣好几斤,几十块就没了。

到了老九的办公室,也没看到人,就去了江行文那里。

他现在是主管技术部门的副厂长,负责机加工方面的事情。

到了里面,发现不少人都在,围着图纸在琢磨呢。

“老九、小江,在干嘛呢?”黎大海直接挤了一个位置坐下,还从兜里拿出一包特供给大家分分。

“黎爷,您上次说的气垫船搭配鼓风机的设想,我们正在琢磨呢,您过来参考参考。”江行文看到他立刻大喜,黎爷在机加工方面好像开了挂一样,各种设想让人目不暇接。

“仔细说说。”他接过图纸看了起来。

气垫船就是依靠高于大气压的空气在船体与支撑面间形成气垫,使船体全部或部分脱离支撑面航行的高速船舶,这玩意甚至还能在沙滩和雪地开,只要功率足够大,有一定的初速度就行。

不过气垫船看似简单,但是对设计能力要求挺高的,如果速度不能超过30节,那一点意义都没有。

不管是老鹰还是日不落,他们很早就研发出来了,并且在二战或者其他战役中投入使用,国内现在也只有708所有稍微成熟一点的制作经验,但也不是他这个渔民能拿到的。

他就托人从国外搞了图纸,准备自己拼装来着。

这东西技术含量不算高,经济效益也不高,所以老鹰那边就没有特殊保密,花了两万美金拿到了西海岸一家船舶公司的气垫船全部设计图纸。

“如果直接使用鼓风机作为动力,船头需要经常配重才能高速行驶,多动力的话,重量拖累速度的,冲沙滩很难。”

“船只主体用哪些材料?”

“塑制和轻合金,但合金的量太少,哪怕找关系也买不到多少。”

“先做实验船,轻合金我打电话去鲁省那边的海洋大学,看他们有没有办法搞点过来。”

“即使有了足够的轻量合金,多动力也很难让船只正常运行。”

“再加个小型汽油内燃机和水流推进器,多试试,不要怕花钱。”

“好的。”

虽然不知道黎大海要这个东西干嘛,但是既然开口了西,他们就得做好。

江行文本来也只是机加工的师傅,接手修理厂之后自己学习了很多船舶相关的知识,比其他老师傅用心多了,黎大海特别欣赏他这种学习的态度。

他们一起继续讨论着各种可行性,老九则是判断成本,只要不是太离谱就批准。

他是知道自己家大哥心思的,为了技术是出了名的愿意砸钱。

等弟兄俩从江行文的办公室出来后,便一起去了茶室谈事。

“现在几个厂子运行的怎么样?”

“挺好的,就不是不盈利。”老九苦笑着说道。

今年赚钱是赚钱了,但是大部分钱都拿去采购新的生产线或者机床,还有各种新型进口设备,简直就是壕无人性。

别说同行了,就连船厂这个狗大户里面的师傅都羡慕起来,老师傅清一色的进口工具,还有半自动钣金、切割设备,花钱买人力这个年代也就黎家的厂子愿意干。

船厂的工人工资才350-500左右,大师傅也高不到哪里去,人工便宜的情况下是不会使用半自动设备的。

“不投入哪来的钱赚,我们现在又不缺钱。”他撇了撇嘴,开始说正事。

“现在厂子里的生产线优化还是有点慢,开始发悬赏吧,谁完成就能拿到最少一千块奖励。”

“什么悬赏?”老九有点摸不着头脑。

“就是提高生产效率或者生产质量的改动,每个改动都有奖励,最低一千块的标准,不然这么点人猴年马月才能跟上产能。”

“我知道了。”老九悻悻的点点头。

这不怪他,现在附近能挖的大师傅都让他们挖了,甚至在北方都挖了几个,但是根本不够用。

每个重要设备或者生产线都得有一个或者多个大师傅看着才行,由于黎家在渔业行当的话语权,生意是越做越大的,但是修理厂和几个加工厂根本生产不过来,只能去其他厂子下订单采购,然后转手倒卖。

利润少一点倒是其次,关键是这些机加工厂子的质量控制的很差,买回来还有废品率呢。

上门理论根本就行不通,人家现在的机加工行业没有洋山机一起卷,一个个活的滋润的很,谁在乎这么点订单啊。

“北方的那几个师傅怎么样?”

“挺好的,他们干活是真的卖力,有时候我会加点生产奖金,他们都半夜偷摸开机生产,比本地师傅好太多了。”老九满意的说道。

大哥招回来的北方师傅是真的厉害,技术方面也没的说。

“呵呵,年底的北方工人我们统一接送吧,就用我那个老游艇,顺便把小天他们这些人都一起送了,回头我让老七在公司也问问,送到老家附近的沿海城市比让他们坐火车方便多了。”

“这个挺好,去年工人回老家,都有一个出事,实在是太危险了。”

“那没办法,谁让他们带着大量现金回去的,飞票那么点手续费都舍不得。”

黎大海也很无奈,现在的社会出远门就是拼命,特别是廣州,没有成年男人接送都不一定能顺利出车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