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安抚民心(195年,二月)(1 / 1)
到底是谁在搞事情?!
跪地的野王百姓们一边叩首求饶,一边四处找着那个投石块的混账东西。
人家州牧夫人长得漂亮又待人有礼貌,丝毫不把大家当成低贱的草民看待,你们为什么还要闹事情!?
百姓们一边在心中怒骂,一边在人群之中寻找着那个罪魁祸首。
是不是把那个家伙找出来,大家就能免去一死呢?
左右士卒怒极,他们的州牧夫人待大家这么好,竟然有人往州牧夫人头顶扔石块?
平日里往大家脚下扔些垃圾也就罢了。
可往州牧夫人头顶扔石子……
这是要杀了州牧夫人吗?
这些不知好歹的家伙们,难道没有听说过兖州牧曹操屠徐州的事情吗??
若不是州牧和夫人二人极力阻拦,他们还能过得这么滋润吗?!
士卒们这么愤怒的想着便欲拔刀,将扔石子的罪魁祸首给砍了。
但却被蔡琰拦住了,蔡琰对着他们摇了摇头,士卒们才面带怒色的盯着黔首们不再做声。
正当百姓们惶恐不安的时候,头顶还留着鲜血的蔡琰平静的开口道:“诸位为何要一起对我叩首?”
此时的蔡琰头顶上实在是疼的不行,眼眶氤氲不断。
蔡琰被疼哭了。
“夫人!蔡中郎将!求您饶了小的们吧!小的们肯定不敢了!求您!!!”
百姓们不断叩首,磕的地面“咚咚咚”的,又让蔡琰怔了一瞬。
随即,蔡琰意识到只是个安抚人心的好机会,便继续开口道:“都不要再磕头了,全都起来吧!”
百姓们顿了一下,便将头抬了起来,但却并没有站起来的意思。
一道鲜血绕过了蔡琰的眼眶,顺着脸蛋滴落到了地面之上,远远看去,就好像蔡琰流了血泪似的。
蔡琰接过士兵的绢布,按住了头部道:“我不会怪罪无辜的人的,都起来吧!”
百姓们左右看了看,才缓缓起身。
却又听到蔡琰道:“这石块是谁扔的?”
顿时间,人群之中推推搡搡,很快,便将一个十岁不到的孩童推了出来。
“夫人……呜呜呜……我不是想要扔你的……呜呜呜,那个石头上本来是缠,缠着一根麻绳的,呜呜呜呜,我不知道……”
那孩童被吓到不行,鼻涕眼泪一齐流了出来,只说清楚了个大概便嚎啕大哭起来。
“夫人!求您不要杀我,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我知道错了……”
蔡琰抚了抚那孩童的头顶,便将语气放的柔和些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这件事就不追究你了,以后你做事便要小心一些,知道了吗?”
那孩童哭声渐渐缓和,抽泣的点了点头。
蔡琰又道:“我和州牧到此便是为了天下大义,为了到处广施仁政,又如何会因为这些事情而牵连到其他的人?”
“我能够理解你们怀念张杨的心情,但难道我与并州牧待你们不好吗?入城以后我们可曾做过一次危害你们的事情?”
蔡琰说的声泪俱下,漂亮的脸蛋沾上了猩红便更加让人怜惜了。
主要是蔡琰说的确实都是真话,甚至他们入城之后张燕还不断的让蔡琰给缺粮的百姓们粮食……
可他们早就没有生起过抵触心了,那究竟是何人在一直闹事呢???
百姓们左右看了看,便决心要找到那些人,并给他们个教训。
由于蔡琰头顶的血流的满脸都是,左右士卒们看的心慌,便急忙扶蔡琰回到府上,请来医者为蔡琰看病。
好在,医者在经过检查之后,只道蔡琰并没有什么事情,仅仅是被划破了皮而已。
而医者在留下了些药膏之后,便离去了。
随之而来的,是不久前还在整顿军队而一听到蔡琰遇到袭击的消息便赶忙赶过来的张燕。
“娘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张燕从门外闯了进来,蔡琰正扶着床边要起身。
“郎君……也没什么大事……只是因为小孩玩耍,划破了皮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这回妾身可是彻底的将民心安定下来了,以后百姓们想必就不会再对我们这般抵触了……”
“而且咱们的好名声也可能会传出去,到时候也会对郎君的大业有帮助!”
蔡琰两眼闪烁着光芒,一脸希翼的看着张燕欣喜的说道。
“这都是因为你头上的伤……?”张燕很是怜惜的问道。
“嗯……也没错,但都是小伤而已,郎君不用在意,几天就好了……”
蔡琰点了点头,又摇头道。
“那我宁愿慢慢的收拢人心,宁愿不要这个好名声,也不想我的娘子受伤……”张燕将蔡琰搂住,下意识的想摸摸蔡琰的头顶,但又看到了蔡琰头上绑的布条,便只抚了抚蔡琰的背。
“胡闹,郎君的理想那么远大,慢慢来哪里够?更何况我们到时候还要对付张杨,河内郡还没有完全的在我们手上,现在传出来的好名声到时候兴许别的郡县都会箪食壶浆的迎接我们呢!”
蔡琰右手做拳,在张燕胸口上轻轻敲了几下,故作生气的责怪道。
……
悠闲的日子很快便过去,一个月过去后,杜长基本的将野王以西的河内郡各县尽数夺下,而各郡县知道张燕乃是仁慈之兵,便纷纷大开城门,箪食壶浆迎接杜长的军队。
此时刚好是早春,温度已然逐渐变暖,张杨的军队也同时在野王休整了一个月,之前因为张杨害怕军队会因为自己一意孤行让人决定在冬日出征围城会让军士们太过于煎熬。
可现在很明显,冬日已然过去,正是气候宜人的早春,加上张杨本来就人数占据优势,便再次升起了夺回野王的心思。
这日,张杨让军队顶盔掼甲,拿好兵器,便要向野王进军。
而恰好此时,张燕也生出来将张杨覆灭的心思,同样让军队往沁水方向进军,以彻底的统治河内郡。
便是如此恰巧,双方的军队很快便在沁水河侧面相遇了。
但双方都没敢立刻发起进攻,只是互相僵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