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中山国匪患(195年,八月)(1 / 1)

加入書籤

正在曹操修缮行宫,并且派人牵制杨奉的时候,张燕已然赶回了幽州继续稳定幽州的局势。

此时的幽州已然是发展的越来越好了,曾经的残垣断壁也已经重新的修建起来,一座座崭新的房屋林立,其中还有免费的学堂供幽州百姓学习。

而辽东的威胁也已经慢慢的缓解,在田豫的操作之下,不少东部鲜卑与乌桓人的人已经有了脱离辽东公孙度的掌控,转而亲善并州幽州的张燕了。

公孙度压根就没把他们当人,随随便便就会灭他们的族,而投靠了张燕不仅有钱有粮,甚至还可以脱离蛮荒落后的胡籍,直接变成天朝上国大汉的子民。

游牧部落这种的忽然转变的态度让公孙度很快便发觉了,但他又不能将所有反抗他的胡人都杀死,而要论钱粮他又比不过张燕,故而他每日都是焦头烂额的样子。

并州和大漠则是发展更加的繁荣,郭嘉的大石此刻已经摆到了狼居胥山附近了,张燕顺便还重新修复了一番当年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禅祭祀所用的祭坛。

并州已然有不少人脱离了文盲的程度,就连田野之间的老人也有许多会写字的人了。

照这个速度下去,并州不需要多少年便会有大量的人可以识字写字了。

此时的冀州袁绍也因为藏洪的反叛而将大多数的军力都放到了藏洪所治的东郡。

如此一来,外敌的威胁暂时没有,内里还逐渐蒸蒸日上,张燕便又得到了个闲下来的时间。

张燕每日除了看看幽州并州和大漠发过来汇报以外,就是和蔡琰研究造小孩的过程。

张燕每天日子过得极为悠闲,却是不曾发觉自己已然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不少士族。

张燕大兴公共学堂,各种屯田均田的政策俨然伤害到了在幽州的各大士族的利益,幽州不像并州,并州久经战乱,加上还有胡患根本没有什么士族在此。

但幽州不同,此地虽然同样地处边陲,但却还是属于汉地,各士族昔日以为这公孙瓒死后新接管的张燕能够对他们有优待。

不曾想这个张燕并没有拉拢士族的心思,他甚至置办了公共学堂,让那些原本目不识丁的百姓识了字,那他下一步又当是什么?

让那些百姓入朝做官抢他们士族的饭碗吗?

张燕颁布的所有政策都没有优待士族的,这让幽州士族们更加的不满。

幽州的几个士族便因此而感受到了危机感,并生起了想要除掉张燕另换他人做幽州牧的想法。

如今的幽州并没有州牧,原本的幽州牧刘虞被公孙瓒所杀,后面公孙瓒自领幽州牧后又被袁绍所灭。

虽然现在大多数属于幽州的地盘都归了张燕,但由于汉室天子动荡不安,一直没有安顿下来,故而册封张燕为幽州牧一事也就暂时搁置下来了。

但张燕的所作所为也和成为了幽州牧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士族们可不管这个,只要你不给我们足够的利益,那我们就只能将你除掉了。

故而几个士族们花了大量的钱财与人力,才召集到了一万名死士,并埋下了一个陷阱,随时准备将张燕杀死。

张燕和蔡琰却不知道这些事情,他正快马加鞭赶往中山国,此地乃是张燕为了援助公孙瓒而迅速攻下来的一个国,他此次前来此地是为了处理中山国的匪患和粮灾。

张燕已经调动了常山国的人力,将大量的粮食迁往中山国,只是此时他前去中山国便是为了安抚民众,避免骚乱。

此地处于冀州之内,挨着常山国和幽州涿郡,如果这中山国闹了骚乱,那张燕必然会有大麻烦。

故而张燕一见到这个汇报之后,便当即带着蔡琰赶忙来到了中山国。

中山国此时已然入了秋,寒风刺骨的凉不说,不少黔首甚至还只能饿着肚子,张燕看着路边骨瘦如柴靠在树墩旁的黔首们,当即也是惭愧起来。

自己治下的百姓怎么会变成这样?

张燕和蔡琰一路风尘仆仆,赶到了中山国的卢奴。

卢奴县内的情况倒是好了很多,张燕能够看见有不少百姓还能啃些瓜果和干饼。

张燕和蔡琰来到了太守府内后,当即便开始了解中山国的情况。

虽然自己为了防止辽东公孙度来骚扰自己而让田豫安稳住胡人花费了不少钱粮,但应该还不至于让自己的领地内有百姓吃不上饭。

而他一路赶来所见所闻却能够证明这个消息确实是真的。

那么为何好端端的中山国会没有粮食呢?

张燕虽然赶快抽调了常山国的粮食援助中山国,但却不理解为何中山国会陷入缺粮的境地。

张燕将此地的国相叫了过来,怒斥道:“我在中山国留下的粮食应当足够百姓食用三年的,怎么会让百姓们缺粮呢?!你这个国相是不是贪了我的粮食?!偷卖给了别的人?!”

中山国国相被吓了个哆嗦,赶忙跪地道:“主公,您可是真的冤枉在下了,这中山国的粮仓近月来不断的被劫匪所夺,那些劫匪很是彪悍凶猛,装备也极为精良,我们的守军又守不住,只能看着劫匪们将粮食夺走!”

张燕又问道:“不过是一股劫匪而已,此地守军我给了你足足三千,还都用的是新打造出来的利刃,为何会打不过一股劫匪?!!!”

中山国国相赶忙解释道:“主公,您有所不知,这股劫匪,可不是普通的劫匪啊,他们的人数,足足有一万多人啊!而且那些人还都穿着铁甲带着铁面具和头盔,甚至还有劲弩与战马……”

“要不是他们蒙着脸不打旗帜,我都要怀疑是袁绍带着人马打过来啦!”

“而且他们只抢粮食不伤人命,我本来想着他们也就抢一次两次就罢了,可谁知道他们天天来啊!”

张燕一听当即变得严肃起来,一万多人的精锐队伍这中山国国相抵挡不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这一万多精锐是从哪里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