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幽州士族(195年,九月)(1 / 1)

加入書籤

张燕不太明白,如果这些劫粮的匪徒不是袁绍培养出来的精锐军队的话,究竟是何人在中山国能够组建起来一个万人甲士的队伍?

要知道,自己还在常山国的时候连千余甲士都要耗尽家底才能培养出来,那么究竟是怎么样的势力才能这样财大气粗?

这些人很明显并不是真正的劫匪,劫匪即便是如同黄巾贼那般的贼人也不可能有万具铠甲,更不用提还有劲弩这种装备了。

张燕甚至有些脑洞大开的想着兴许是公孙度偷偷的从辽东派人潜入了他的中山国来捣乱。

但这当然不可能。

张燕便因此消了气,看来这个中山国国相还算是老实,并没有按照自己所想的那般贪污粮食。

“你将这几个月来收集到的有关劫匪的消息都交给我看看。”张燕想了想,这般下令道。

中山国国相赶忙点头答应,并道:“属下这就去取,您和夫人在此稍等便好!”

张燕点头让那中山国国相下去,自己便开口问向蔡琰道:“琰儿怎么看?这万余甲士可是不小的力量,足以对我们造成极大的威胁,而养得起这种队伍的势力又为何只抢粮?”

“郎君,依妾身所见,能够陪养这种力量的势力定然是个有财力的势力,郎君不如从士族方面下水,兴许是袁绍收买了哪些士族,从而培养了这股军队!”

蔡琰轻笑一声,坐在张燕腿上轻声道。

如今的蔡琰经过了每日的鱼水之乐,脸上因此而带着红润,好似熟透的水蜜桃儿,一掐便能恰出水,一尝便是甜蜜蜜的。

张燕点头道:“琰儿说的倒是有些道理,只是中山国的士族似乎没有几家能够拥有这么强大的财力……”

“要是说最富裕的,那必然是毋极的甄氏家族了……”

张燕想着中山国的各大士族,当即分析道。

“我这就派人去查,他们究竟有没有和这件事有关系!”

张燕当即决定道,并且让人去好好探查一番毋极甄氏,若是这个士族有反心,那他也就没必要还留着他们了。

张燕对于士族并没有什么好感,虽然他手下有不少士族出身的贤才,但当年他在常山国做山匪时便见到了不少百姓黔首因为士族剥削而吃不起饭。

故而张燕颁发的政策也大多都是利于百姓,而没有什么利于士族的。

张燕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是极为讨厌这种士族的。

这也是为什么张燕每月花出大量的钱财和人力去开设公共学堂,推行简体字并且让祢衡撰写字典来让百姓们摆脱文盲的桎梏。

若要治理天下,自然是要从天下人选取贤才,而不是仅仅从那些个士族子弟中挑选。

张燕后面的野心还很大,等他统一了北方,到时候便会尽力削弱士族的实力,并且再次开启科举,让百姓们也加入朝堂之中。

不过眼下还是要先将这个万余甲士的劫匪给搞清楚了,究竟是何人何等势力培养的军队,而且还要知道这股军队究竟如今在哪里。

万余甲士的消息对于张燕来说就是个天大的坏消息,他当即书信一封,让赵云带着全数的白马义从来到中山国,随时准备备战。

于此同时,蔡琰也派出了无数个探子在中山国到处打听,究竟毋极甄氏是不是这次劫匪事件的背后主使。

一晃便是一月过去,张燕听着探子的回报,更加有些迷茫。

探子所讲,这毋极甄氏并没有一点和劫匪有关联的现象,甚至因为张燕不断派人打听毋极甄氏的情况而导致毋极甄氏警惕起来,准备随时迁走。

张燕对此倒也理解,毕竟自己是山贼出身,如何能够让这些士族信任自己?

忽然张燕便想到,兴许不是中山的士族在中山国雇佣饲养那万余甲士作为劫匪在中山国捣乱。

也可能是其他的地方的士族故意到此地来捣乱也说不定。

而并州是没有士族的,故而张燕第一时间便将目光放到了幽州的各大士族上。

蔡琰也对此表示赞同,她当即又让探子们在幽州打探各个士族的情况与行踪。

这一打探,张燕便得到了不少惊人的情报,比如幽州有士族暗自建造了不少铸铁厂,还招募了许多铁匠。

还有士族前段时间大规模的花出去了无数钱财来豢养死士的消息。

张燕将这些林林总总的消息尽数归拢到一起才发现,总共有对付自己的嫌疑的幽州士族有足足数十个。

这让张燕惊的一身冷汗,自己不过是没有给这些士族们带来什么利益,他们便要给自己捣乱吗?

所以这一万甲士并不是要劫粮,而是在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告诉自己他们士族不是好惹的,随时都可以轻易地组建起万余甲士?

张燕当即有些愤怒,他让人继续收集这些士族的罪证,等到时候再以这些名义将这些士族瓦解。

而幽州的士族们自然也是察觉到了张燕的动作,甚至有的士族已经觉得张燕已然发现他们的行动了。

这一个推论当即吓坏了众士族,他们一商量,便决定将暗杀计划提前。

士族们先是联系冀州的袁绍,告诉袁绍他们有大礼相送,希望袁绍可以带兵来到中山国看好事。

袁绍此时还在围攻反叛自己的东郡太守藏洪,一见这些个幽州士族来信还这么神神秘秘的便觉得不耐烦。

又不是要投效我,干什么搞的这么神神秘秘。

什么大礼能比我解决内乱更重要啊?

故而袁绍并没有亲自前去,反而只是让自己新提拔的大将张郃前去探查中山国的情况。

这张郃本来是个小小校尉而已,但几次在与公孙瓒的交战之中都有着极大的战功,慢慢也就靠着战功成为了宁国中郎将,此人出身清白,更是有能力,袁绍便更加喜欢用他。

张郃领了命令,带兵极速赶往中山国。

他从袁绍那里得到的命令是,如果中山国有异变,那便要立刻抓紧机会,将中山国拿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