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帮带(1 / 1)
长治元年,文宗驾崩,二年,诏令修文宗实录,三年初稿成。
如今国朝大学林立,国子监隐没其中,然国学大师云集于此,国子监依旧为国学中心。
此时,诸多大师聚集一堂,正审阅文宗实录。
叭~
方中正拍案而起,怒道:“张廷玉不当人子,污蔑文宗,无恭顺之心,当诛九族!”
诸人无不侧目。
这才看了个序就要诛人九族,是不是太暴躁了?
方中正怒气冲冲地说道:“倭贼入侵朝鲜,实是其狼子野心,暴虐贪鄙,岂是文宗挑拨所致?张廷玉此言,实乃污蔑,败坏文宗圣名,不诛九族不足以平民愤!”
呃……好吧,为尊者讳,确实不能说是文宗挑拨倭寇入侵朝鲜,再不济也要用点春秋笔法,不能这么直白。
但这只是初稿,大家讨论修订,没必要上九族吧?
方中正冷声说道:“张廷玉添为总裁,当谨慎落笔,若只关乎文宗圣名,尚可宽宥一二,然此獠包藏祸心,挑动东阳百姓对圣宗不满,以至于迁怒国朝乃至谋求独立,是可忍孰不可忍?”
“方学士乃是东阳人,所虑不无道理,当请圣裁。”国子监正桑调元说道。
很快,桑调元与方中正的联名奏章摆到了朱伯济面前。
事关文宗,朱伯济不敢怠慢,连忙去找朱怡錚商议,然而朱怡錚沉迷酒色,闭门不见。
没奈何,朱伯济只得召集内阁、各部尚书以及实录编撰。
张廷玉不只是文宗实录总裁,还是内阁首辅,朱伯济也在考虑怎么处置。
看了弹劾,张廷玉当场认罪认罚,并主动提出辞职。
“陛下。”实录编撰刘统勋出列说道:“臣以为实录据史记载,且文宗从不讳言功过阴谋,并无不妥。”
“文宗仁慈,臣子岂能不敬?”方中正反驳道:“为尊者讳,人臣本份也,且事关东阳民心,稍有不慎,变乱四起,张廷玉为内阁首辅,岂能不察?”
“东阳内附六十年,三代人沐浴皇恩,忠心耿耿,且当时朝鲜属外藩,又臣服于建虏淫威之下,文宗用手段理所应当,岂能因此怨怼?”同样东阳朝鲜族裔出身的刑部尚书柳臣讯反驳道。
方中正说道:“朝鲜归化久矣,然遗老尚存,其多心怀不轨,若实录刊发,必借机生事,不可不防。”
“东阳归化六十年而无一乱,今言实录出而东阳叛,实乃莫须有。”
“序言污化文宗,证据确凿,如何能言莫须有?”
“国朝不以文定罪,况且首辅无罪,若因史实而罪,岂能服众?”
“非文字狱,实乃大不敬,莫要混为一谈,若不治张廷玉之罪,天下人如何评述文宗皆无罪矣,天长日久,文宗圣名何在?”
“文宗恩德,亘古唯一,生民无不受惠,岂会故意败坏文宗圣名?”
一时间,朝堂如同菜市场。
朱伯济麻了。
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处置。
想当年朱和坪稍长,朱慈烺将其带在身边言传身教,随后又令其监国,待其成长后禅让。
朱和坪对朱怡錚也是一样的套路。
朱怡錚皇后一直没生出儿子,朱伯济作为庶子习文学武,但是没有带在身边言传身教。
当发现皇后实在生不出来儿子后,朱怡錚晋朱伯济母为皇后,随即立为太子,然后就禅让了。
缺少了中间帮传带的过程,导致快五十岁的朱伯济只能自己慢慢摸索。
天赋还不怎么好。
直到这个时候,朱伯济还没想通为何会因为一句话引发朝堂纷争。
没关系,摇人。
老爹沉迷酒色,爷爷还在。
于是朱伯济遣退诸臣,一个电话摇到了太上皇宫。
继承了圣宗文宗的优良天赋,朱和坪身体健康,思维清晰,当听完朱伯济的委屈后,说了声你过来后挂断电话,随即给好大儿打了电话过去。
电话刚接通,朱和坪不客气地问道:“你这个爹怎么当的?”
“父皇,怎么了?”朱怡錚疑惑地问道。
朱和坪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朱怡錚不屑地说道:“三十多岁的人了,这点事还搞不定?”
“当年老子要是这个态度,你现在还是太子呢!”朱和坪骂了一句,又道:“圣宗文宗相继禅位,为的就是替新帝做主,你倒好,就知道酒色财气,就不知道带带伯济?现在就给老子滚过来。”
吧嗒,朱和坪挂断了电话。
老爷子九十三了,朱怡錚不敢怠慢,立刻赶了过去。
到了天上皇宫,朱怡錚才发现笨大儿带上了太子三十岁的朱仲梁,而朱仲梁还拉着十四岁的世孙朱简炏。
五代同堂。
如果朱和坪还能再活三五年,定然能够六世同堂。
“从今天起,仲梁与简炏参与政务,若有不懂之处,时时询问。”说着,朱和坪瞪了朱怡錚一眼。
“父皇放心,儿子定然尽心教导。”朱怡錚立刻表态。
朱和坪冷哼一声说道:“七十多了,若是再不修身养性,老子必然白发人送黑发人。”
应该是白发人送白发人,显然不会有人跟朱和坪争辩。
“仲梁,你说说你的看法。”朱和坪问道。
“孩儿以为,方中正或是某人喉舌,欲扳倒首辅替某人铺路。实录序言当改,张廷玉不当离职,方中正居心不良,当调离中枢。”
朱和坪不置可否,看向了朱简炏。
朱简炏说道:“孩儿以为,方中正必是求幸进,然其表现的赤胆忠心,当予以嘉奖,方中正嘉奖,张廷玉必罚,小惩大诫即可。”
“以后每天来问安。”朱和坪笑着说道。
朱伯济笨,朱仲梁老实,朱简炏倒是很不错,朱和坪决定把朱简炏带在身边培养一下。
“孩儿遵旨。”朱简炏立刻拜下。
朱和坪挥挥手,说道:“行了,怡錚把他们带回去,好生分析分析。”
朱怡錚愁眉苦脸地应下。
早知今日,当初就该早点把朱伯济立为太子,也免得七老八十了还要上班。
但是老爷子发话了,朱怡錚能怎么办呢?
看出自家老爹不开心,朱伯济凑上前说道:“父皇勿忧,待闲暇时,儿子为父皇遴选一批美人……”
“滚!”朱怡錚骂道:“是不是觉得老子活的太久了?”
骂归骂,教还是要教的,免得百年后被圣文两帝轮流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