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前往王莲村(1 / 1)

加入書籤

喵---

小狸不和大黄干架了,转而蹲在主人身边,观察他是如何包饺子的。

小狸只要不动弹,就不会掉猫毛,于是,沈青也不撵它走,任由它盯着,自己则加速包饺子。

大约过了20分钟,那些圆圆的饺子皮,全变成了月牙形的饺子,大黄卧在离门很近的地方,小狸跳到凳子上,缩成了一团,沈青一鼓作气,将剩下半块面团,擀成饺子皮,包成一个个饺子。

起锅烧水,水开,下入一半饺子,饺子刚入锅时,切记不要动它们。

待有几个饺子,开始浮在水面之上,沈青抄起大勺,勺沿紧贴锅壁,用勺背轻轻推动沉在锅底的饺子,待水面咕嘟咕嘟冒泡,所有饺子浮在水面上,舀一点冷水,倒进铁锅中。

瞬间,水温下降,水面不再沸腾,等上一分钟,水面再次冒大泡时,再一次往铁锅中浇点冷水。

就这样,浇三次冷水,水又双叒叕一次沸腾后,便可撤走灶膛内的柴火,将饺子盛进碗中了。

大瓷碗、狗盆、猫碗,皆盛满了饺子,而且,猫碗中每一个饺子,全被切成3块了。

喵呜---

浓郁的饺子香味,勾得小狸馋虫大动,它一边发出嗲嗲的叫声,一边在主人两脚之间走‘∞’字。

此刻,大瓷碗被放在了灶台上,沈青左手端着猫碗,右手端着狗盆。

“别急,饺子刚出锅,很烫的,烫到舌头的话,舌头又麻又痛,未来一周都吃不了好东西哦。”

小狸知道主人说得很对,但...饺子香味太吸引猫了。

沈青听了5分钟的猫叫声,才把猫碗、狗盆放在地上,大黄冲到狗盆前,咬烂一个饺子的面皮,鼻尖轻嗅,感觉饺子馅不烫后,才一口叼住整个饺子,小狸疾风一般,冲到猫碗跟前,一边咀嚼肉馅,一边发出muamua的声响,看来,今天的饺子,很合它的胃口。

沈青剥了三瓣蒜,才端起大碗,用筷子夹起一个月牙饺,一口咬掉一半饺子。

面皮薄而有弹性,哪怕是边缘地区、两层面皮重叠部份,都没有一丝硬块感,馅料煮熟之后,变成腰果形状的固态物,味道...层次丰富,油渣油香四溢,瘦肉鲜嫩有嚼劲,芹菜清爽,恰巧解了油渣的腻,咸味适中,甚是美味。

啪嗒---

忽然,屋外传来啪嗒声响,沈青扭头一看,天,灰蒙蒙的,豆大的雨珠,垂直往下落。

从许霞家回来后,沈青一进厨房,就拉亮了电灯,是以,他没注意到屋外光线的变化。

“嚯,雨珠跟黄豆一般大,这场雨...不小呐。”

沈青的震惊声,并未引得两小只看一眼门外,它俩默契地甩了甩耳朵,狂旋饺子。

沈青也收回目光,继续吃饺子。

蒜瓣辛辣,面皮薄而有弹性,肉馅鲜香四溢,饺子汤暖胃解渴,这一顿饭吃得人很是舒爽。

吃完,雨下得更大了,像水晶门帘一般,不停地砸向地面。

沈青窝在仓库,就着啪啪的雨声,看从旧书店淘来的故事书,大黄卧在床底下的褥子上,小狸则...躺在大黄身上。

俗话说,雨声助眠,沈青刚看完几页,就困意来袭,上、下眼皮子直打架,纸上的小字,也变得模糊不清了,索性合上故事书,脱掉外套,钻进被窝睡觉。

……

这场雨,足足下了两天半,起初是大暴雨,中间是大雨,后面是淅沥沥的小雨,地势较低的杨树林,积水...都快到膝盖了。

第三天下午,天,终于放晴了,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照在万物之上,叶子上、土地上、水塘上的水,开始加速蒸发,令空气湿润、清新,萦绕着淡淡的泥土和青草混合出来的香味。

沈青打算明天或者后天,去一趟辛乡的王莲村,赵林有祥买一些菱角苗。

吃过午饭,沈青来到屋后菜园。

此刻,萧条和生机勃勃,同时呈现在菜园内。

菠菜、芫荽、上海青、蒜苗等,它们绝大部分的叶子,要么陷进泥里,要么不自然向外、向下弯折。

沈青动用异能,往它们的根部,注入一丝丝的生命力,过个几天,它们就会恢复成茎挺叶翠的模样了。

沈青驱动异能时,发现蒜苗中央,冒出了‘绿帽子’,表明...再过不久,就能拔蒜薹吃了。

菜园内,有两小块菜畦,上面长着蒜苗,一种,是普通的大蒜,另一种,是独头蒜。

拔蒜薹时,沈青只打算拔普通大蒜长出来的蒜薹,至于独头大蒜...他想将蒜薹结出来的独头蒜种,当做下一波大蒜的种子。

韭菜,绿油油的,樱桃和桑葚,长出了翠绿的叶子,甘蔗,个头超过2米,蔗皮呈深紫色,表面附着一层白霜,撤走竹片+薄膜制成的棚子,发现与几日前相比,秧苗更高了,也更加蓬大了。

竹片,绑成一捆,丢到东南角,薄膜,擦净水分,叠好,收到紫藤萝棚架下方,接着,沈青挥动镰刀,割半筐韭菜,择洗干净后,切成0.2厘米长的小段,打8个鸡蛋,炒熟后,盛到汤碗中。

将韭菜倒入汤碗中,加点盐、味精、酱油,搅拌均匀。

挖一些面,加水揉成光滑的面团,将面团分成橙子大的面剂子,用掌心把面剂按扁,再用擀面杖擀圆。

接着,像包包子一般,往一个面饼上,倒足够多的馅料后,将面饼边缘,挤按到一块,再用擀面杖,将‘包子’擀成圆饼,如此,一个韭菜炒蛋馅的饼胚就做好了。

待所有面剂子,变成饼胚之后,沈青起锅烧油,将饼胚煎得两面金黄,接着,又熬了一锅紫菜蛋花汤。

馅饼外酥里嫩,蛋汤鲜味十足,一碗下肚,整个人舒爽不已。

……

3月18号,晴。

天空瓦蓝瓦蓝的,还飘浮着几朵白云,阳光挤过树的缝隙,懒洋洋地躺在小院中,久久不愿起身离去。

一大早,李茂他们就来了,分成三波人,一波人,负责和水泥,一波人,负责砌墙,一波人,负责把青砖、水泥浆,运到砌砖工人跟前。

临近上午10点钟时,许霞戴着围裙,来到了小院。

“沈青,昨天下午12点半雨才停,我想着...施工队要开工,也应该是雨停之后的第二天才开,于是,昨天就没来。”

此刻,沈青坐在紫藤萝棚架下方的木床上,手持一把篦子,给小狸梳毛。

天气回暖,小狸要换毛了,一天得梳2~3遍,不然,猫毛会落得哪里都是。

好在,小狸很配合,它仰脖眯着眼睛,很享受篦齿刮过皮肤时,所带来的舒爽感。

沈青:“第一天开工时,我就和李叔商量好了,如果施工途中遇到下雨天气,雨停的第二天清晨,再来安宁村上工。对了,杨红有没有再欺负你?”

“她敢?”许霞猛地挺直脊背,将15号上午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高啊!”在一旁和水泥的李启,朝许霞竖了一个大拇指,“寻常人遇到这种事,把人撵出去,事情就算结束了。许姐,你‘单刀’去杨红家,摔烂果子,吆喝几句,引来村民围观,借助村民力量,逼迫杨红不得不现身,暴揍数下,逼迫杨红承认自己干了什么。领人进院,逼迫沈铁栓现身,接着,设法挑拨夫妻关系,令夫妻俩互殴,逼迫沈铁栓承认抢人活计的主意,是他出的,咒人不得往生的话,也是他先说的。如此,夫妻俩离了心,再敢害人,也要考虑一下对方会不会拆自己的台。”

许霞很想说...那日的情形,不是夫妻俩互殴,而是杨红单方面暴揍,但她忍住了,笑着说道:“我家虽然没个壮汉,但通过此事,能让村民们明白,平常嘴贱,我上前暴揍,薅头发、拧肉、踹小腿,是我保存实力了,真把我惹极了,我有一百个法子,搞得他(她)家宅不宁。”

王川听了这话,也朝许霞竖了一个大拇指,“对,被人欺负,绝对不能忍气吞声。越忍,别人越觉得你好欺负,下一次,会把你欺负得更惨。如果,自己的家庭情况,是偏向于容易受欺负那一挂,那就挑一家秉性恶劣的,猛烈反击,杀鸡儆猴,起码能安静好一阵子。”

水泥浆各项原材料的配比和稠稀程度,会影响砖墙稳固性,因此,李大茂安排老手王川负责和水泥事宜。

许霞认可地点了点头,“对,是这个道理,王工、李启,你们先忙,我去厨房看一看。”

许霞走进厨房后,沈青说道:“李启,我出去一趟,建房遇到啥问题,你和你爸做主处理。”

李启:“成,饭点前,回的来不?回不来,我让许姐给你留饭。”

沈青打算去王莲村,找林有祥买菱角苗,王莲村离安宁村可不近,即便坐驴车,也得一个小时才能到。

眼下,临近10点钟了,一来一回,再加上看货、谈价、装货的时间,肯定赶不上饭点了。

沈青:“大概率回不来,在铁锅里留点饭菜吧,猫碗和狗盆,在紫藤萝棚架下面放着,直接倒食物就行,别摸猫,小狸爪钩很锋利,一爪子抓出血来,可就遭罪了。”

小狸,脸型属于圆润的菱形脸,眼睛是杏仁形状的,绒毛油亮水滑,看得人手痒痒,李启来安宁村当小工一个多月了,还从没摸过小狸,概因...对方除了吃饭、排泄外,白天都窝在仓库内,吃饭时,耳尖微旋,听到有人靠近,立刻躲到棚架下面。

李启:“行,我知道了,等大黄和小狸吃完,我再往猫碗狗盆里,倒一些温水。”

突突---

李启刚说完话,院子旁边的土路上,就响起‘突突’的响声,沈青扭头一看,瞧见一辆带兜拖拉机,车兜内装满了或长或短的木柱。

拖拉机的车座,坐着两个男子,一个,五大三粗,留着络腮胡,一个,虎背熊腰,皮肤黢黑。

沈青认出他俩是云河木材厂的司机,沈青记得上上个月买木材时,接待员郭畅曾经说过,一般情况下,每个月15号左右,木材厂会配送客户预定的木梁。

“李师傅好。”沈青

跟司机打了一声招呼。

李师傅将车停了下来,道:“呦,是沈青呐,好久不见,你家房子建的怎么样了?”

沈青:“砖墙砌得快有3米高了,这几天就要支木板倒梁了,你来安宁村,给谁家送木头啊。”

李师傅:“刚巧路过,我要穿过煤渣路,给王大庄某户人家送木梁,沈青,不跟你聊了,一车木梁呢,我俩得抓紧时间送货。”

沈青:“好,土路湿滑,路上慢点骑。”

车座上的两个人,朝沈青挥了挥手,紧接着,拖拉机‘突突’地往北边驶去。

小插曲过后,沈青背上挎包,站在院门口,往北边望去。

土路十分泥泞,拖拉机碾压出来的凹痕上,积满棕黄色的污水,鞋子踩出来的凹痕内,也积了不少的污水。

好在,靠近路边区域,摆有砖头、木板、石头等物,供人踩踏走过小路。

沈青踩着砖块、石头、木板,来到李一水家。

李一水家,位于安宁村东北处,西边,是南北向的土路,北边,是东西向的煤渣路。

“有人在家吗?”

沈青站在路边,朝院内喊道。

“有。”

从厨房内,走出一位三十来岁的男子,身高1米75,体格匀称,圆脸圆眼,笑起来,两侧脸颊,皆会挤出一道褶子,令他周身散发着和善、豁达、开朗气质。

此人,正是李一水。

李一水:“大青,现在都10点多了,我还以为你一大早就会来我家呢。”

王莲村离安宁村较远,前去买菱角苗,骑自行车,装不了那么多货,而且,道路泥泞,‘挡泥板-车轮’之间区域,若是堵满了湿泥巴,车轮可就转不动了,拉板车去,路途太远,一来一回,腿怕是要废了。

李一水家里,有一辆骡车,沈青昨天下午就和对方商量好,要以6毛钱的价格,租用对方骡车一天。

沈青:“下了两天半的雨,雨停之后的第一次开工,我总得在旁边守上一小会,遇到啥事,工头得找我拿主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