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货币改革,势在必行!(1 / 1)

加入書籤

李承乾想到的这个人,自然就是太上皇李世民。

李世民虽然在继承人这件事情上,办的那不是一般的糟糕,以至于仨嫡子死了两个,自己还被被迫退位让贤了。

但无论如何。

贞观二十年间,朝廷是没有出现文武失衡这个天大祸患的!

像李道宗等人。

打仗的时候是领军的总管,是大将军。

可在平常的时候,又是大唐尚书省的礼部尚书,是一个理论上的文官。

除此之外,还有李靖。

打仗时,是大总管,不打仗的时候则是兵部尚书,是宰相!

甚至于长孙无忌等人。

明面上都还算是属于文官,可却也能够带兵打仗,而且还不比将领们差多少!

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李世民用人得当!

李承乾毫无怀疑李世民的功绩与能力。

虽然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但无论如何,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千古一帝,是真正意义上的明君!

同时。

更是绝顶的聪明人。

而且这个聪明人还是非常有经验的。

并且态度足够中立,不会像其他朝臣一样,引出出身文或武,便说话带有倾向性。

李承乾想到这里,双眼已经彻底明亮起来了。

“父皇啊父皇……”

“承乾我啊,这一次还真得麻烦你给我支招了啊!”

李承乾心中嘀咕一声。

随后招了招手,刚才一直杵在远处,不敢过来听天子与重臣谈话内容的一种内侍便迅速跑来。

“陛下……”

“去安排一下,朕要在泰山封禅之前,皇后生产之后,回长安一趟,去见一见太上皇!”

“不腻大动干戈的布置,只需要安排一下即可。”

“是,遵命……”

吩咐完后。

李承乾就大步朝着皇后寝殿走去。

天大的问题虽然尚未解决,但起码已经有些许眉目了,李承乾暂时可以放松下来,去陪陪自己阔别已久的爱妻了。

洛阳行宫,皇后寝殿。

皇后苏檀儿躺在躺椅上,身上盖着一件羊毛毯子,正在拿着一本杂书有滋有味的看着。

身前不远处,放着个小火炉。

火炉烧的很旺,热气扑面而来,以至于苏檀儿的白皙俏脸看上去,显得稍微有些发红。

“踏踏踏……”

殿外忽然传来脚步声。

随后一众内侍宫女便齐齐下拜,恭敬行礼。

“拜见陛下!”

“起来吧,出去候着,朕要与皇后说说话。”

“是……”

内侍和宫女行礼后退出寝殿。

而没等苏檀儿双手撑着躺椅的扶手起身,李承乾就已经出现在眼前,并伸手让她少安勿动。

“好了,好了。”

“快躺着吧,莫要起身……”

说话间。

李承乾就抬脚跨过火炉,在苏檀儿疑惑的眼神中,笑眯眯的解释道:“朕刚从战场上回来,跨个火炉,去去晦气。”

“噗嗤……”

苏檀儿闻言一笑,看着李承乾,眼神中满是思念与欣喜。

“陛下看上去心情不错?”

“一走小一年,看陛下的模样,应该是局势对我大唐有利,各种政令也都在新地上实施下去了?”

“是啊,还算是顺利吧。”

说顺利,其实远远不是。

倘若不是铁血手段,狠狠地杀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后,辽东三国和窝国怎么可能像现在一样安定?!

只不过这些事情,李承乾并不想让苏檀儿忧心,所以也就没有细说。

“算算时日,差不多要到产期了吧?”

“嗯……”

苏檀儿点了点头。

“太医说差不多就在这几日了,现在陛下回来了,臣妾也就放心了。”

说话间。

便把李承乾的手臂拉过来,抱在了怀中。

李承乾坐在一旁的胡凳上,眼神中满是宠溺,伸出另一只手,轻轻的摇晃着躺椅,配合上窗外秋高气爽的风景,气氛非常温馨。

躺椅是将作监出品的。

本质上,还是对李承乾之前那轮椅的再研究。

捣鼓出来后。

李承乾曾经亲自试过,感觉很不错,于是让人又造了一批,放在东市中卖。

没想到,异常火爆!

直接引起了一场潮流,时至如今,除了正式宴会场合之外,基本上大唐官民都开始坐凳子和椅子了。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内侍的声音。

“启禀陛下,皇后娘娘,上官仪大人派人送来了石见银山开采提纯后,铸造出来的银块!”

听见这话。

李承乾顿时来了精神。

“拿进来!”

内侍连忙推开殿门,随后整整十块通体银白,纯度非常高的银快,便出现在了夫妇二人面前。

李承乾拿起来一块,仔细端详。

其实银子这种东西,质量是非常容易判断的,基本上一眼就可以断定个七七八八。

而通过银快的质量和纯度。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向推导出石见银山银矿的整体质量是如何的。

就目前来看。

李承乾是非常满意的。

“可以,不错!”

“传令给上官仪,让他扩大开采规模,尽量迅速开采!”

“争取今年年底之前,开采出二十万两白银!”

二十万两!

这就意味着要增派人手。

可矿藏这种东西开采是消耗人命,不过也无所谓,反正真正去采矿的是窝人,即便是死再多,李承乾也不心疼。

“另外。”

“回头让将作监和工部、户部的人商议一下。”

“十日内,给朕拟订出来几个崭新的钱币模板,朕挑选之后再说!”

之所以李承乾会关心石见银山。

归根结底。

还是为了在大唐,进行货币改革!

大唐如今通用的还是铜钱,可铜钱不值钱…或者换句话说,面值太小了,携带不方便。

对于商贸来说,是个不小的限制,而且还会影响商税的征收。

所以。

货币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只有完成了货币改革,才可以更好的发展商贸,从而以此为基础,对大唐的赋税制度等进行一番改革……

当然了,这都是要一步步来的。

李承乾现在不急,按部就班的推行也就是了,毕竟石见银山刚刚开始开采,还急不得。

“除此之外,窝国还有一座金山。”

“至于位置就在石见银山的东北方向,大约千里开外,在一座岛上,让李恪派人去勘察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

“如果找到了,就令上官仪分派人手,一并开采吧!”

“是,陛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