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梁山?!(1 / 1)

加入書籤

陈州此地对于大宋来说,端的紧要。

这里在东京汴梁城外围,恰似东京城东南的一道铁闸,扼住南北要冲。

而且这里开阔平坦、沃野千里、水网如织,处黄淮之间,位置可谓得天独厚。

韩滔出身武举,说明他与大宋各路将门没有关系,让他担任陈州团练使,足以证明皇帝心中是有这号人物的。

此刻,韩滔收到了彭玘的来信,心中很是惊奇。

旁人不知,他还能不晓得彭玘的厉害?

可这般厉害的人物,却对萧峰这等白身如此推崇,可见其人必有所长。

他皱眉沉吟:“萧峰...怎地耳熟得紧?“

一旁的副将听到韩滔之言,凑近小声道:“将军可记得?月前西南密报,大理国主遇刺,正是萧峰、武松、李逵三个汉人救得驾!”

韩滔闻言浑身一激灵,案桌上的茶盏险些跌落。

他霍然起身,甲叶铮铮作响:“速传令下去!巡逻将士多留神,若见萧峰一行,即刻飞马报我!”

不消三日,探马来报,萧峰众人已至陈州地界!

韩滔按捺不住,披挂整齐,翻身上马。

那匹枣红马长嘶一声,四蹄生风,直往官道上奔去。

但见一汉子骑着神驹缓缓而来,那人生得一张四方国字脸、高鼻阔口,甚是魁伟。

一看便是是个英雄气概的好汉子!

萧峰也看到了前方的将军,见那人头戴青纱唐巾,身披素罗圆领袍,腰悬狮蛮玉带,脚踏云纹皂靴。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两道剑眉斜飞入鬓,鼻梁高挺,唇若涂朱。

最显眼是下颌一蓬虬髯,乌黑发亮,衬得那张脸愈显英气。

‘端的一副好样貌!’萧峰心中暗叹,若论长相,他们这支队伍里,只有欧阳澈能稳压这武将一头。

待行至三丈开外,韩滔早翻身下马,拱手高声问道:“来的可是萧峰哥哥?”

声若洪钟,中气十足,震得枝头宿鸟扑棱棱飞起。

“正是萧峰,敢问将军尊姓大名?”萧峰亦是抱拳回礼,有些好奇的问道。

韩滔大笑着说道:“哈哈哈...小弟韩滔,忝为陈州团练使,与那彭玘兄弟乃是东京城里的故交。日前收到彭玘来信,那厮在信中交代,要我务必招待好萧峰哥哥啊!”

说罢,便上前握住萧峰的手:“萧峰哥哥且随我来,前头醉仙楼的烧蒲菜脆嫩,胡辣汤鲜香,乃陈州城首屈一指的美味!”

萧峰听得“彭玘“二字,心头一暖,颔首道:“有劳韩兄弟费心。”

“萧峰哥哥无需客气,彭玘兄弟敬佩你,我亦敬佩得很啊!”韩滔说着,便命人抬来了轿子。

萧峰见此,连连摆手道:“韩兄弟切莫如此,萧某骑马更自在些。”

“好!那小弟与哥哥一同骑马。”韩滔见状,也没强迫,转而自己翻身上了马。

他控制了一下坐骑速度,让萧峰与自己并肩而行,继续道:“萧峰哥哥的威名,小弟早有所闻。听闻哥哥在大理国单枪匹马救驾,直杀得蛮族叛军哭爹喊娘,端是英雄了得!”

萧峰摆摆手:“韩兄弟过奖,不过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罢了。不过我兄弟武松、李逵,着实厉害得紧。”

李逵在队尾听得萧峰夸他,咧开大嘴笑道:“嘿嘿,哥哥这话羞煞俺铁牛!俺虽厉害,却不及哥哥半分啊!”

萧峰趁势向韩滔引荐:“这位便是李逵兄弟,江湖上诨名黑旋风。”

韩滔早闻其名,转身抱拳:“久仰!久仰!”

李逵把胸脯一挺,牛眼瞪得铜铃般大:“韩兄弟,俺在大理也是将军,羽仪将军!”

韩滔听得莞尔,忙拱手道:“李兄弟端的威风!”

萧峰又指着一旁清瘦汉子:“这是杨林兄弟,人称锦豹子。”

杨林生得白净,见韩滔官威甚重,讷讷道:“韩将军...”

韩滔还礼时,见他神色拘谨,心中暗奇。

正待发问,萧峰继续介绍道:“车里这位乃是江南才子欧阳澈,字德明,有拳拳报国之心!”

欧阳澈坐在马车中,朝着韩滔微笑着拱了拱手:“韩将军,幸会。”

韩滔回礼后,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这队伍颇为怪异,又是豪侠又是异国将军,居然还有一个书生......

但他面上依然如沐春风道:“一会儿到了醉仙楼,他们家的宋河酒很是正宗,诸位兄弟放开了喝!”

这酒楼座落在陈州城最繁华的十字街口,飞檐翘角,画阁雕梁,门前两盏朱纱大灯笼高悬,映得那“醉仙楼“三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

韩滔提前让副将订好了雅间,待众人依次落座后,一道道美食端了上来,一坛坛好酒自是不可少。

“萧峰哥哥远道而来,且满饮此碗!“韩滔双手捧碗,酒液微漾。

萧峰亦端起酒碗,轻轻一碰,仰脖一饮而尽。

但觉这酒初入口如丝绸滑过喉头,继而似蜜糖在舌尖化开,绵软中带着股子凛冽,直透胸臆。

萧峰满是称赞:“不愧是皇王祭酒,果然是绵甜爽净、回味悠长!”

“萧峰哥哥果然见识多广啊!”韩滔听得此言,更是欣喜。

你有好东西,恰好你敬重的人懂这东西好在哪里,这世上最幸运的事莫过于此。

坐在一旁的欧阳澈听得此言,心中也是一怔,这就是唐玄宗拜谒先祖所用的酒么?

赶紧多喝两口,尝尝咸淡。

“哥哥尝尝这道菜,以龙湖特产蒲子下端的嫩芯为原料,加配佐料烧制而成。”韩滔连连介绍道:“这道烧蒲菜,只有夏秋季节才能吃上啊!”

李逵早按捺不住,抄起筷子夹起半盘,稀里呼噜吞将下去,咂嘴道:“哥哥快吃,端的美味!”

萧峰笑着点了点头,接着与韩滔饮酒,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

韩滔早知萧峰武艺了得,却不想竟这般通透,与他一聊,就连自己这个武举人都受益匪浅。

一旁的杨林也听得入神,几次想要开口,却在韩滔的威势中又闭了嘴。

萧峰见此,主动将杨林拉了进来,与他交流棍棒。

数坛美酒下肚,韩滔也有些醉意,忍不住称赞道:“我曾经听闻天下武艺三杰,如今看来,萧峰哥哥才叫天下武艺之冠啊!”

萧峰听得此言,便问道:“东京乃大宋精华,想来此地高手众多吧?”

“唉...”

韩滔却是一叹,幽幽开口道:“曾经是多,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林冲,殿帅府制使杨志,急先锋索超,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可惜王进、林冲被...如今都被迫离开了东京,杨志时运不济,索超性格莽撞被调离。”

萧峰也是一叹,为这些好汉感到不值。

一旁的杨林开口道:“萧峰哥哥,王教头、杨制使现在何处我不知,但林教头如今落草了梁山,亦在北方。”

“梁山?!”

萧峰闻得“梁山“二字,心头突地一跳,手中酒碗微微晃动。

他想起当年幽魂游荡时,曾听得大明首辅一句石破天惊之语:“梁山好就好在了投降,做了反面教材。”

杨林不知萧峰心中所想,继续道:“如今寨主换了托塔天王晁盖,聚义厅上又添入云龙公孙胜、智多星吴用、阮氏三雄等好汉。晁天王仗义疏财,吴用神机妙算,阮家兄弟水性精熟,端的声势浩大。”

之后,在韩滔的挽留下,众人在陈州停留了两日,这才重新出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