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震古烁今(1 / 1)
十年习武无人问,一战成名天下知!
当辽国、金国、山东这场三方会战结束之后,天下都为之震动。
辽国二十万大军、山东十二万大军、金国六万大军在燕州北安城周围连番大战。
金国猛安统制完颜娄室、女真三杰之一的完颜宗翰、二太子完颜宗望战死沙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差点被俘。
辽国皇叔耶律得重、辽国第一猛将兀颜光、辽国上将阿里奇、耶律得荣、耶律得信、乌利可安战死,耶律大石被追杀五百里。
山东毕方营左军都督宣赞、麒麟营后军都督裴亿、参将廖臣明、孟礼琛、王孙侯、卓远、南宫轩等人战死。
此战虽然三方都有损失,但萧峰毫无疑问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将辽国势力赶出了燕州,又把金国势力从北安城赶到了大定府外,将燕州之地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之中。
萧峰本人在一众文武官员的再三恳求下,终于松了口气,将幽州城改名为燕京,自封燕王,大都督府改为燕王府。
东京城内,国子监中。
三十余名学子正围坐于庭院中,忽闻脚步声响,欧阳澈手持书卷快步走来,脸上带着按捺不住的兴奋,扬声道:“诸位同窗,北地传来惊天喜讯!”
众学子纷纷抬头,只见欧阳澈将书卷往石桌上一放,朗声道:“燕州北安城之战尘埃落定!大都督萧峰以雷霆之势连破辽金大军,如今已将燕州一十三州尽数收复,百年失地终回汉家版图!”
“此话当真?”
一名面白无须的学子猛地站起,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欧阳澈重重点头,声音愈发激昂:“千真万确!这是行商们带回来的消息,大都督萧峰领军北上,正好遇见了辽金之战,大都督领兵先击败了金国大军,再扭头与辽国残兵大战一场,追杀辽兵五百里!之后,萧都督便在麾下武文官员的拥护下,自立为燕王!”
“燕王?!”
“燕王好啊!”
在坐的众人都是学富五车之人,脑子一转便明白了萧峰为什么不用齐王,而是选择了燕王这个封号。
当年刘邦封卢绾为燕王,这也是大汉初立之时第一个异姓王。
萧峰之心已然不须多言!
欧阳澈目光扫过众人,忽然提高声调:“诸位可知燕云十六州已失多久?自石敬瑭割地称臣至今,整整一百七十年!多少仁人志士盼着收复失地,今日终在燕王手中实现!”
他走到庭院中央,负手而立:“燕王虽出身草莽,却有扫尽寰宇浊流,重开汉唐盛世之宏愿!如今他大败辽金、收复失地,真乃顶天立地大英雄也!”
一名身着月白长衫的学子皱眉道:“萧峰虽有大功,终究是自立为王...”
欧阳澈摇头笑道:“李兄此言差矣!萧将军在燕京减免赋税,安抚流民,严惩贪腐,所作所为皆是利民大义。他将幽州改为燕京,自封燕王,便是在稳定燕州局势。”
他看着众人,声音愈发恳切:“如今燕州百废待兴,正是急需人才之际。燕王帐下虽有猛将如云,却缺经世济民的栋梁之才。诸位寒窗苦读十数载,难道不想如班超投笔从戎,在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
秋风吹过庭院,卷起几片落叶。
欧阳澈望着众人眼中闪动的光芒,朗声道:“大丈夫生于世间,当以天下为己任!燕王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岂能安居国子监蹉跎时光?那里有百万百姓盼着教化,有千里荒芜的土地等着开垦,有百年未竟的大业需要经营!”
“欧阳兄所言极是!”
一名身材魁梧的学子霍然起身:“我辈读书人岂能只在书斋中空谈报国?萧将军有如此胸襟气魄,我愿往燕京助他一臂之力!”
此言一出,顿时响应者众。
“算我一个!”
“收复燕州百年功业,我等岂能缺席?”
片刻之间,三十六名学子纷纷表态,决意辞去国子监的学籍,结伴北上前往燕京。
欧阳澈望着群情激昂的同窗,眼中闪烁着泪光:“好!待到明年春暖花开,燕州大地定会因诸位的到来而更加繁荣。我辈虽无万夫不当之勇,却能用笔墨文章书写太平,这才是读书人真正的功业!”
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一个年轻人从老师家中走了出来。
他神情凝重,似乎又被什么问题难住了一般。
走到一处小桥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叫自己:“鹏举,快来快来!”
这位年轻人正是还在家乡学习的岳飞,他扭头看去,只见一个中年汉子坐在岸边,手里还拿着鱼竿。
岳飞走了过去,有些好奇的问道:“程兄,今日怎么有空来钓鱼?”
“嘿嘿嘿...非也非也!”程哥儿红着脸,笑眯眯的摇头说道:“我不是在钓鱼,而是找个由头出来喝酒也!”
说着,程哥儿就把烧酒递给了岳飞。
岳飞笑着摆了摆手,配合的询问道:“程兄遇到什么喜事了?”
“大喜事也!”
程哥儿摇头晃脑的说道:“我方才听行商们说,我家主公萧峰领军北上,打败了辽国、金国的大军,收回了燕州之地,如此大喜之事,值不值得一醉方休?”
岳飞一惊,接着点头说道:“的确是大喜事,值得一醉方休,不过我怎么不知道程兄还是萧峰的部下?你不是在大名府当兵么?”
“嘿嘿嘿...这你就不知了吧?一日主公,终身主公!”
程哥儿喝了口酒,美滋滋的说道:“我在大名府当兵五年,连一顿饱饭都没吃过。若不是主公到来,给我发了二十贯的退伍费,我哪有今日的好日子?只可惜我不中用了,不然我也想跟隔壁郭进一样,跟随主公闯一片天地出来!”
“说起来,郭进那小子现在可不得了,上回他派人回来,把一家老小都接走了。我听闻他现在是青州指挥同知,这可是大官儿啊!”
岳飞也是认识郭进的,两家就是前山后山的关系,郭进家穷,小时候岳飞三哥带着他一起抓鱼。
后来岳三哥去世时,郭进吊唁,哭得很是伤心,每年还会给岳三哥上坟,之后便跟随同族大哥做了行商。
结果在魏县遭遇黄河决口,不仅货物被卷走,就连好几个同族也被一波带走。
郭进没了盘缠,回汤阴的路又被洪水冲掉,走投无路之际意外遇见了萧峰救人,顿时心生敬畏,便跟随左右。
上次郭进派人回来接一家老小时,还给岳家送来一百两银子,只是岳母不肯收,回绝了郭进的好意。
岳飞看着河面,有些迟疑的问道:“程兄,大宋和山东,让你选的话,你会效忠于谁?”
“当然选山东了!老子是老了,不是傻了!”
程哥儿神色一正,看向岳飞说道:“鹏举,我看得出来,你是个有本事的,你若想做一番事业,就该去山东,而不是去东京!”
“为何?”
“就凭一条,山东免除了身丁钱!”
程哥儿看着岳飞,认真说道:“你可知多少百姓因为交不起身丁钱,只能卖身为奴?所以,你帮大宋,保的是赵家的江山。你帮山东,助得是天下百姓的安稳。”
岳飞闻言,不禁陷入了沉思。
程哥儿乐呵呵的补充道:“当然,你去山东的时候,记得带上我,我把田地卖了,带着一家老小跟你一块儿去!相州这鸟地方,我可待不住了。”
岳飞笑了笑,又跟程哥儿聊了一会儿,才起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