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哈佛硕士,不过如此(1 / 1)

加入書籤

野心勃勃的张伯远,着实有着非凡的眼光。

西部药业能一路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执掌帅印时,不断致力于开发各类保健品,精准地抓住了市场需求,让公司在行业中崭露头角。

而徐静初,起初作为张伯远的秘书,在日常工作中耳濡目染,学到了诸多宝贵的管理知识。

她自身家境也颇为优渥,后来顺理成章地嫁给了张伯远,二人携手打拼,一时传为商界佳话。

张伯远临终之际,心中满是对公司未来的牵挂,他深知妻子徐静初的能力,于是恳请父亲将公司交由她打理。

彼时,张定夺年事已高,膝下三个儿子又个个不成器,无奈之下,只得点头应允。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情况有了变数。

大儿子的女儿张清致已然从美国留学归来,二儿子的儿子也大学毕业,初出茅庐,意气风发。

在张定夺眼中,张家如今有了这些新鲜血液注入,有了所谓的“管理人才”,似乎不再需要徐静初这个“外人”来掌舵了。

张定夺轻咳一声,打破了屋内略显沉闷的气氛,缓缓开口道:“今天,咱们聚在此处,是要好好商谈一下公司的管理之事。”

徐静初闻言,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心中暗叫不妙: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如今,我的女儿小致已经从美国MBA学成归来,学富五车,见多识广,正适合掌管咱们这家公司。”

张伯舟说着,得意洋洋地瞥了女儿一眼,脸上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已经看到女儿在公司呼风唤雨的场景。

赵安不动声色地打量了张清致一眼,只见这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打扮时尚前卫,妆容精致,五官生得极为漂亮,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自信,或者说,是高傲。

察觉到赵安的目光,张清致下巴微微一扬,挑衅地回瞪过去,眼中浓浓的不屑之意毫不掩饰,那模样仿佛在说:你是哪根葱,也敢打量我?

看来,这个喝过洋墨水的女孩,心中满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根本没把旁人放在眼里。

赵安见状,只是淡淡一笑,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不屑,眼眸深处闪过一抹冷芒,轻声说道:

“留学欧美又怎样?上海有个女孩,家里花了将近两百万供她出国留学,结果呢,回国后月薪才七八千,跟国内普通大学毕业生差不多。”

“她自己都感慨,早知道还不如拿这钱买套房子,升值都比这工资快。”

“小致和她们可不一样,她读的是哈佛大学,那是世界顶尖学府,你可不能拿那些野鸡大学跟哈佛相提并论。”

张伯舟一听这话,心里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但还是强忍着,赶忙抬出学校背景,试图为女儿撑腰。

赵安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戏谑的笑,摸了摸下巴,看向张清致,问道:“你认识邬正伟不?”

“邬正伟?你说的是那个医学硕士吧?我听说他工作挺不错的,给一位院士当助理,还时不时在圈子里炫耀呢。”

张清致微微一怔,显然没想到赵安会突然问起这个人,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言语间透露出些许羡慕。

赵安眼中闪过一抹玩味,悠悠说道:“这人我见过,除了嘴皮子厉害,医学方面实在没看出有什么过人之处。”

“赵安,真看不出,你撒谎都不带打草稿的,先是吹嘘自己治好了小雅,现在又说认识邬正伟。”

“你也不想想,邬正伟可是在京城给院士当助手,哪有时间跑到渝城来?”张清致一听这话,脸色瞬间变得冰冷,眼中满是鄙夷之色,仿佛在看一个跳梁小丑。

此时,不单张家众人哄堂大笑,就连徐静初也面露疑惑之色。

只因赵安向来不是个爱显摆的人,之前也未曾在她们面前提及黄爱西院士来长川之事,所以她们对此一无所知。

赵安却不慌不忙,轻轻啜了一口茶,随后不紧不慢地说道:“张女士,你要是不信,可以给邬正伟打个电话,就说我在渝城等他。”

“那好,我试试。”张清致将信将疑,虽说心里不太相信赵安的话,但还是拿出手机,直接拨通了邬正伟的号码。

毕竟她与邬正伟都是哈佛大学的留学生,同属留学生协会成员,彼此自然是有联系方式的。

电话接通,两人寒暄了几句,张清致便切入正题,提到了赵安。

没想到,一听赵安的名号,邬正伟的口气顿时变得严肃起来,对着张清致大声警告:

“那个小子就是个色狼,我郑重警告你,千万别跟他走得太近。”

说完,便直接挂断了电话,显然是对赵安极度不满,逮着机会就想给赵安使绊子。

原来,赵安是他的情敌,之前他追求黄思仪时进展顺利,可自从赵安来到渝城后,黄思仪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对他态度冷淡,拒人千里。

张清致的手机外放开着,在场之人听得清清楚楚。

虽说大家都不清楚邬正伟为何如此诋毁赵安,但两人相识确凿无疑,而且这个医学硕士对赵安的敌意肉眼可见。

一时间,在场之人都惊得像半截木头般愣愣地戳在那儿,神色动容,蓦地望向赵安,仿佛见了鬼似的,眼中满是震惊与疑惑。

“赵先生,我和邬正伟不一样。”张清致先是脸色有些不自然,毕竟被人在众人面前如此诋毁朋友,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但很快,她就扬起下巴,得意洋洋地说道:“他一直在哈佛混日子,而我一心扑在学习上,连男朋友都没谈过,不但成绩优异,还拿过哈佛大学的奖学金呢。”

“不错,不错。”赵安轻轻拍了拍手掌,似是在表示鼓励,随后话锋一转,“好像华为、比亚迪、宁德的老总,都没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吧。”

这三家企业在国际上声名赫赫,偏偏都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人创立并发展壮大的,堪称业界传奇。

“赵先生,虽说华夏的手机及新能源领域非常厉害,但在医药方面,跟欧美比起来,还是逊色不少。”

张清致一张粉脸涨得通红,倒也机灵,很快就抓住了赵安话语中的漏洞,反驳道。

赵安脸上划过一抹玩味的笑容,不紧不慢地说:“似乎在新冠时期,华夏的疫苗,比起欧美来,销路还要好些呢。华为更是占领了世界极大的通信市场。”

“赵先生,你口说无凭,那只是你和想像而已。国外基本上就是苹果的天下。”张清致愣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回神过来,还扬了扬手里的苹果手机。

赵安打开手机,照着手机念道:“科兴2021年出口11亿剂,华为时插入2023年全球通讯设备市场份额32%。华为如果不是美国打压,早已超过苹果。”

“那只是疫苗与手机通信而已,其他方面还是欧美领先。”张清致微微一怔,显然没想到赵安会拿疫苗说事,但还是很快回过神来,据理力争。

赵安摸了摸耳朵,淡淡一笑:“张女士,你学的是MBA,既不是医学,更不是药学专业吧。”

“小娘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张清致瞥了徐静初一眼,眼中满是挑衅之意,试图贬低徐静初,抬高自己。

赵安侃侃而谈,一番话说下来,直接就把这些人给镇住了:“看来哈佛大学的学生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嘴炮有余,实力不足。”

“你,我还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张清致一听这话,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就上来了,小脸涨得通红,极为不服气。

赵安嘴角勾起一抹讥讽:“既然你自己都知道没有经验,难道你觉得人不会走路,就想跑步了吗?”

“赵安,我在美国也实习过,还当过管理之类的职务呢。”张清致下巴高高扬起,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试图证明自己并非毫无经验。

赵安眼中闪过一抹戏谑之意,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美国社会和华夏社会,那完全是两个概念。”

“华夏的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如果稍微处理不好,就会陷入深渊。”

“赵安,你别说得好像我没在国内实习似的,我在国内的公司也实习了半年。”张清致小脸通红,一脸倔强,不想在众人面前示弱。

“什么是实习?实习就是在老师带领下,进入实践环境进行学习,只不过相比学校,实践操作更多而已。”

“难道一个实习生,就能管理好一个几千人的大公司?”赵安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嘲讽,

“而且华夏的公司,和国外的大不一样,不但要处理好公司内部管理,还要协调外部关系,特别是销售,张女士,你行吗?”

“赵安,这是我们的家事,也是公司的事,你一个外人,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三道四?”

张伯舟见赵安戏谑的目光始终在张清致身上打转,心中怒火中烧,再也忍不住,冲着赵安大声吼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