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 密奏进京(1 / 1)

加入書籤

接下来,朱由检又将其他地方,一一向几位亲王做了介绍。

没被允许靠近的那些郡王,此时坐在下面,皆是急的抓耳挠腮,恨不得扒拉开挡在舆图前的皇帝和亲王,亲眼看看。

半个时辰后,朱由检重新回到御座上坐下,一挥手,还是刚才那四名小火者,在诸王的注视下,将那面屏风推了下去。

“好了,朕知道,诸位在江南龙江船厂,以及各地私人船厂,订购了大量的海船,等三日后,诸王观礼结束,诸位宗亲就可以返回各自封地,招募愿意随你们出海的百姓,组建你们的护军。”

“需要朝廷帮助的地方,尽管给朕上书。”

“臣等谢陛下!”

朱由检微微颔首,看了眼王承恩一眼。

下一刻,所谓的接风宴正式开始。

待酒宴结束后,诸王离开皇极殿,回到宫外的十王府。

但几位亲王并未各自散去,反而是聚到了楚王朱华奎暂居的别院。

“楚王兄,弟刚才听陛下的意思,欧罗巴人此时也在亚墨利加?”

诸王分头落座后,朱术堣第一个开口问道。

朱术堣如此称呼,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们俩还真是一个辈分的,都是朱由检曾祖辈儿,和穆宗皇帝一个辈儿。

朱华奎的心情明显不错,谁让他地盘看起来最大呢,闻言,笑呵呵道:“陛下说了,欧罗巴人主要是在南亚墨利加。”

“北亚墨利加的欧罗巴人很少,还在蜀国那边,距离西海岸何止数千里?”

朱术堣苦着脸道:“但辽国就在北亚墨利加的最南边。”

荆王朱慈烟道:“辽王高祖,您又不是孤身一人去之国,陛下不是让您带护军和百姓去吗?”

“蜀王可是要直接面对欧罗巴人的,他都不担心,您担心什么?”

“再说了,陛下的几个儿子,封国不也在南边吗?”

“若真是那么危险,陛下会将自己儿子封到那里?”

朱术堣闻言,也反应过来,脸上的愁苦,瞬间消失不见。

朱华奎看了他一眼,笑道:“还没恭喜辽王呢,辽府此次能够复国,辽王居功至伟。”

“我等为辽王贺!”

“为辽王贺!”

朱术堣忙道:“此皆是陛下恩德,我辽府上下,无不感激涕零。”

“几位,咱们是不是商议商议之国之后的事?”

一直像是透明人一样的岷王朱企豐(还有一个金字旁,但这个字是乱码),忽然开口道。

朱华奎的面色一肃,压低了声音道:“此事不宜在此时讨论,还是等将来之国之后,再……”

此话一出,众人尽皆恍然。

他们这些人在这里商议这种事,消息一旦传到宫里,那位会怎么想?

“好了,时候不早,明日,明日本王在请诸位宗亲赴宴,到时候我们再商量商量迁徙百姓之事。”

朱华奎刚死了弟弟还没一年,对皇帝还有些畏惧,自是不愿意众人在他这里逗留。

诸王一听,也都各自散去。

再说紫禁城这边。

酒宴结束后,正想要洗漱休息的朱由检,忽然接到了李若琏的急报。

一身飞鱼服的李若琏,手里拿着一份题本,另一只手提着衣袍,快步来到了乾清宫。

“启奏陛下,交趾镇南侯的密奏进京了。”

朱由检闻言,双眼精光一闪,伸手道:“朕看看。”

接过题本,朱由检快速的翻阅后,心情激动的在偏殿内来回踱步。

一边踱步,朱由检嘴里还连连叫好。

“好,好,好,张庆臻和郑芝凤这一仗打得不错。”

“郑阮联军主力,已经被王师击溃,那接下来就是清剿郑阮余孽了。”

脚步一顿,朱由检转头看向李若琏道:“此密奏,出了锦衣卫,还有别人知道吗?”

李若琏被吓了一跳,赶紧躬身道:“回陛下,此密奏是经交趾军情司的渠道进京的,除了当地百户、沿途信使,以及臣以外,没有任何人见过。”

闻言,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是自设立密奏制度后,第一次接到地方送上来的密奏,朱由检有些不放心也是正常的。

“好了,卿可以退下了。”

待李若琏走后,朱由检又对王承恩道:“王大伴,随朕去军机处。”

王承恩一愣,看了眼不远处桌案上的座钟,有些为难的劝道:“皇爷,还差一刻钟就是子时了,这个时候您该休息了。”

“少废话,随朕出去走走,透透风。”

“这……臣遵旨。”

一行人提着灯笼,簇拥着朱由检离开乾清宫,往军机处方向而去。

“今晚军机处是谁在当值?”

“阎应元。”

朱由检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待来到军机处,阎应元和两名书吏,已经等在了门口。

见到朱由检,三人赶紧见礼道:“臣等参见陛下。”

“免了,进去说。”

进入阎应元的公廨,朱由检将手里的密奏递给对方:“看看吧,交趾镇南侯的密奏。”

接过密奏,阎应元快速看完后,躬身道:“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交趾重归大明,着实该贺。”

“但接下来的肃清战,压力依旧巨大。”

“军机处要尽快拿一个章程出来,交由朕御览。”

阎应元小心翼翼道:“陛下,那内阁那边……?”

“内阁是内阁,军机处是军机处,你们拿出章程,剩下的你们就别管了。”

朱由检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也就是现在还不是和内阁,和天下文官撕破脸的时候,不然朱由检就干脆效仿后来的满清,直让军机处凌驾在内阁之上了。

也不用像现在这般,军机处提出方略后,还得由自己去和内阁掰扯。

如果双方意见一致倒是还好,若意见相左,就只能凭自己皇帝的身份强行推动。

不过,在朱由检看来,军机处地位超过内阁的日子,应该不远了,顶多再有个十几年,随着大明外部局势越来越复杂,内阁早晚会不堪重负。

阎应元听朱由检如此说,也是赶紧答应下来,朱由检又和其说了会儿话,这才离开军机处,返回乾清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