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朱元璋沉思(1 / 1)

加入書籤

朱元璋心下一沉。

无论是二皇子还是三皇子,都不堪大用。

尤其是朱樉,简直就是个混蛋。

唯有四子燕王朱棣,最像自己,可堪大任。

且他又是徐达女婿,在徐达的扶持下。

朱棣在军中的威望自不必说。

能镇得住朝中群臣,镇得住那些淮西勋贵。

但是,自古以来都是立长不立贤。

就算是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朱棣。

传给朱标一脉,朱标之后又要传给谁?

就像陈良所说,万一朱标有什么三长两短。

天下传给谁?朱允炆?

一个庶子,如何镇得住淮西勋贵?如何让百官臣服?

“陛下,你身体好,不代表儿孙身体都好。”

尤其是在后来,胡惟庸身死。

朱元璋不设立丞相,政务全落在皇帝身上。

朱元璋处理的来,他身体好。

后世儿孙呢?

正因如此,大明后世内阁首辅的权利越来越大。

朱元璋嘴上说着要大明传承千秋万代。

但是皇明祖训没一条是真的为了传承千秋万代的。

即便皇帝真十分勤政,那能力呢?

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一个例子。

陈良深知后来之事,所以才一力劝说朱元璋。

“陛下若是真想要查清楚,臣可以查。”

“不然,臣也无法继续查下去。”

“削弱淮西勋贵的影响力,应当徐徐图之。”

“而不是为了这么做,硬生生扶持一个世家上位。”

陈良当即拂袖而去。

朱元璋顿时有些懵逼。

自己这是被一个臣子给训了?

关键咱怎么感觉他说的这么在理?

朱元璋不禁沉思起来。

“硬生生扶持一个世家,唉。”

“看样子这个吕家的问题确实很大啊。”

“关键这小子竟然看出来咱之前想让吕本担任礼部尚书。”

“这么明显吗?”

“如果陈良都看得出来,那些淮西勋贵恐怕早就感觉到了。”

见朱元璋愁眉不展的模样,一旁蒋瓛开口道:“陛下,怎么回事?”

“那陈良到底说了什么?惹的陛下如此不高兴。”

“臣方才看见他拂袖而去,如此无礼,臣这就把他抓回来!”

“行了!”

“你别管那小子说了什么。”

“咱只是自己有些想不通。”

“接下来你继续配合陈良调查。”

见状,蒋瓛点了点头,随后低声道:“陛下,还有一事。”

“前些日子陈良碰到刺客。”

此话一出,朱元璋抬起头。

“什么?”

“在这应天府之中,在咱眼皮子底下,敢有人对朝中臣子动手?”

“反了!”

“给咱抓起来!”

“是!”

……

另一边,太子府内。

陈良将自己和朱元璋说了什么,全部告诉了朱标。

一旁韩克忠,余叔恭二人眼睛瞪大。

听着陈良绘声绘色的描述。

“殿下,您可一定要保护我啊。”

“臣这都是为了大明天下着想。”

朱标亦有些吃惊。

消化了这些信息后,朱标对对方道:“放心吧。”

“父皇总归还是听我一言的。”

“父皇确实想过扶正吕妃,不过此事不合理法,母后不会同意的。”

闻言,陈良内心腹诽。

【你母后当然不同意,所以你母后死了第二年他才扶正呗。】

“殿下,兹事体大,此实乃本末倒置的行为。”

“殿下切不可做着等宠庶灭嫡之事。”

朱标点了点头。

“我知道,其实父皇也知道。”

“只是你这么一说,他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况且辅佐父皇处理政务这么多年,对于父皇的心思我也是知道的。”

“他要的是把权利牢牢握在手中。”

“所以对淮西勋贵才会这么担心。”

陈良:“殿下,正因为如此。”

“陛下这么做,将来会寒了他们的心。”

“到时候谁来效忠?”

若是再来一次,淮西老臣绝对不会再跟着朱元璋打天下。

“殿下,陈良说的在理。”余叔恭开口道。

朱标:“陈良,你想怎么做?”

陈良:“彻查此事,关于太子妃的死,吕妃到底做了什么?”

“吕家的那些人现在还留在京城里。”

“包括之前抱着皇孙跳水的那个宫女,也是吕妃引荐的。”

“况且臣之前还碰到了刺客。”

此话一出,朱标心下一惊。

“刺客!”

“没错,臣打算派人把吕家的那些远方亲戚给拿了。”

“好好审问审问。”

闻言,朱标眉头紧皱。

“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陈良:“合适的理由,自然需要陛下来找。”

陈良清楚得很,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朱元璋在这方面找理由,那是一等一的高手。

“只是,父皇不一定会这么做。”

“即便吕家真的有问题,那些淮勋勋贵,父皇依然觉得是个威胁。”

“就这么把吕家给办了?”

陈良:“殿下,此事不仅仅涉及到皇孙允熥和太子妃,还有皇太孙朱雄鹰。”

朱标又是一惊。

是啊,朱雄英,他怎么没想到?

“即便陛下不想直接动手,犹豫不决。”

“也可先立嫡孙为皇太孙。”

“彻底打消吕家的念头。”

朱标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其实。对于朱雄英的死,以及朱元璋对朱允熥不管不问,以至于后来朱允炆上位。

陈良觉得这其中不单单是吕家的问题,跟朱元璋自己也有关系。

但这一切都是陈良的猜测,并不能作为什么实质性的证据。

总之现在,陈良想要保证朱标一脉传承下去。

就只能这么做,无论吕家到底和太子妃以及皇太孙之死有没有关系。

亦或者是后来的太子之死,甚至朱元璋。

只有朱标一脉传承下去,将来太子登基,陈良有从龙之功。

将来才可以大展身手。

“殿下找个合适的时机跟陛下商量。”

“并且臣相信,这也是皇后娘娘愿意看到的事情。”

就在这时,只见吕妃从外面回来。

当看到朱标等人聚在一起,齐刷刷看向吕妃,吕妃内心顿时咯噔一下。

只听朱标问道:“你又去哪了?”

“这几日总是外出。”

吕妃淡笑道:“去外面看了看。”

“没什么别的事,我就先回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