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百姓纷纷送粮!(1 / 1)

加入書籤

秦晖的这一番话,听得萧明昭感动的眼泪汪汪的。

这才是大虞王朝的好丞相啊!

道:“经丞相证明一说,朕心里好受多了。”

“虽然朕想要完成宏愿,道路千难万险,但有秦相这样的肱骨之臣在朕身边,辅佐朕,朕相信有一天,一定可以成的。”

“只是……”

萧明昭又看了一眼,跪到在奉天殿外,满满当当足足有上百个大臣,心下开始有些发虚。

上百个大臣,这是朝廷的中坚力量。

就这么跪这雨中,可不是个事。

若淋坏了一个两个还好,但若是成披倒下,且不说朝堂的正常政务,能不能运行起来,单单说被记录在史册上,就会污她圣明。

正要再问,秦晖已经像她肚子里的蛔虫一样,道:“陛下,这些大臣跪着,不过是一时之气,相信很快就会消退。”

“当然了,可能会有些人顽固不化,坚持到底,那臣认为,应该对这些大臣,给予救护。”

“可安排膳食。”

“也要安排太医。”

“一旦这些人中,有人晕倒,体力不支,立即带去治疗。”

“这样一来,陛下只需要拖些时日,这些大臣们的冥顽不灵,自然就消除了。”

这个办法深得萧明昭的心,当即同意道:“好,那就这么办。”

“秦相这办法很好。”

“那,这儿的事情,就交给秦相。”

“朕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就先回去一步。”

秦晖立即行礼:“恭送陛下!”

等萧明昭走远,秦晖独自一人站在高处,俯看着奉天殿外跪着的人。

上百名大臣啊!

这么坚定不移的跪着!

结果是为了抗旨!

这样的景象……放眼历朝历代,才发生过几次?

这是亡国之相!

可惜,萧明昭并没有意识到。

不过,这正是他的愿望!

这强盛之极的大虞王朝,已渐渐走向了末日!

……

北境,山河城,将军府。

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搞粮食的李云飞,有些焦头烂额。

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已经从吃不饱,都快到吃不上了。

若他之前定下的策略,还是不能实现,那对整个边军来说,无异于是一场灭顶之灾!

“报!”

士兵快步跑了进来。

“将军,军营那边传来了消息,有百姓自发来送粮。”

“什么?”

李云飞一愣:“百姓,自发来送粮?”

“是,而且人数不少,使得他们每个人送的粮食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规模已蔚为可观。”

这是李云飞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沉吟了一下,道:“走,过去看看。”

带着回报的士兵前去,刚到军营外,就看到军营外排起了长队。

这景象,和当初监斩易阳和胡乐奇似的,颇有些人山人海的意思。

掌管粮草的官员正忙碌的满头大汗,一一收取着这些人的送来的粮食。

李云飞走近,拿起了账簿。

细细看了起来。

仅仅是看了几眼,就让他相当的震惊。

因为这些人送来的粮草,其实并不少。

可能,对于整个边军来说,微不足道,可对于他们个人来说,却相当多。

都快有他们一年用度的十分之一了。

要知道,山河郡本就困苦,这儿的庶民,每年的日子过的并不舒服,一年中,至少有两三个月,是颗粒无收的。

甚至要靠去附近的集庆镇讨饭才能活下来。

可现在……

拿出了他们十分之一的粮食,用来贡献给边军?

而且,这么多人,至少得有数千人了。

“将军,不止数千人!”

粮秣官道:“这些送粮草的百姓,从前几日就有了,他们知道军中缺粮,知道大军难以为继,所以都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兑换了,购买了粮草,一一送来。”

“有不少人,更是将家里唯一的存粮送来。”

“但因为山河郡中,百姓贫苦,所有,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实际上是没有多余的钱财和粮食的,不过,眼下秋收在即,这些人便拿秋收的收成,用去抵押。”

“购买了粮食,送来到此处。”

“随着这几天,事情越来越大,今天人数来了一次大爆发。”

“但根据下官所知,还有更多的百姓,在路上,他们都齐齐的,自发的将秋收的粮草给抵押,送来了此处。”

李云飞怔在当场。

扭身看向这些庶民。

一个个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是信任的笑容,甚至是幸福的笑容。

其实他们明明知道,他们过的也很困难,也极其艰难。

可还是毫不犹豫的,将他们秋收的粮草给抵押了,换来粮食,送到了军营。

这份信任,让李云飞眼睛微热。

他从来都相信,身为大将,要守护一方百姓,那这一方百姓,是不会让他失望的。

现在,何止是不失望啊!

他语气中不由得带了些哽咽,朝着那些百姓们大喊道:“本将,谢谢诸位了。”

“你们抵押了秋收粮食,现在给军营捐来的粮食,本将会让人一一登记在案的。”

“等粮草之事解决,本将承诺,一定会全部归还,本将更在此承诺,一定会给诸位一个美好的明天。”

“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不管大虞朝廷是管你们还是不管你们!”

“不管这天下是乱还是怎样!”

“本将一定会管你们。”

“管给你们,一个好日子!”

眼前众人哄闹了起来。

“将军,只要你们能吃饱,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李将军,我们送来的粮草,都也只是我们口粮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不用还的。”

“李将军,你守着山河城太辛苦了,我们又怎么能让你们连粮食都没有?我们虽然微弱,但也还是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的。”

“将军,你能替我们守着山河城,我们已经很感激你了,些许粮草,不算什么。”

……

没有人要还!

但李云飞岂能不还?

当即让粮秣官记录清楚,精确到人名,住址,捐的粮草多少。

粮秣官心中有数,早已这般做了。

都一一登记在案。

等一天结束后,他也做好了所有的统计,而仅仅这一天,就收到了足足两万担粮草!

两万担粮草,对于边军来说,已可解燃眉之急!

“将军,下官估计,明日只怕能再送来四万担粮草!”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