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抵押的秋粮被剥削了?(1 / 1)

加入書籤

粮秣官这般预测着。

而他的预测是相当准确的,或者说,是有相当水平的。

就在第二天,李云飞忙完了军中事物后,来到了军营,见到了粮秣官。

“将军,今天的情况,比预计中还要好的多!”

粮秣官脸上都是兴奋,道:“昨天,下官预测,今天的粮草,应该能送到四万担,可实际上,今天收到的粮草,比下官预计的还多了五千担!”

“一共有四万五千担粮草!”

“有了这些粮草,再加上之前送的两万担粮草,我们边军可算是暂时摆脱了饥饿。”

“现在的士兵,已经可以吃饱了。”

李云飞心里也不知道是忧是喜。

他的部下,有了足够的粮草,那就代表有了足够的战斗力,可以面临任何突发情况。

他手中有就有了底牌。

有了和这个大虞王朝对抗的底牌!

但是……

这些粮草,却都是山河城的百万庶民送来的,不是朝廷给的,也不是他打下来的。

使得,略一沉吟后,道:“这些粮草暂时够了,够大军使用一阵子了。”

“在这些粮草消耗干净之前,本将会想方设法的找来新的粮草。”

“所以……”

李云飞看着营帐外的茫茫夜色,似乎能看到无数的百姓在舍生忘死的,不断的将家中的东西变卖,尤其是将还未秋收,还长在地里的粮食给抵押了,拿出相当大的一部分给边军送来。

这些,让他感动。

也让他知道,不能一直这么下去。

道:“让老百姓们,别送了。”

“咱们逼不得已,让他们帮助咱们解了燃眉之急也就罢了。”

“但是,不能将此当作常态。”

粮秣官早已和李云飞同心同德,当即道:“将军,我知道你的意思。”

“我这就发一个布告。”

“告知所有的庶民,别给咱们送东西了,说咱们的粮草,已经足够了。”

“只是……”

粮秣官苦笑了一下,道:“只怕这些庶民们,不会同意。”

“山河城百万之众,若只是养我们十万军队数月之久,虽然会让他们过的苦,但他们的确可以养得起。”

“这些天来,给咱们送粮的人,虽然不少,但下官仔细观察过,基本上,很少有重复来送的。”

“也就是说,都是新的人。”

“一波又一波。”

“而将军在山河城的民望是何等之高,已经送过的这些庶民,自然不会再送了,可没有送过的庶民呢?”

“他们只怕还是会送。”

“到时候,若是咱们拒绝,他们却又不满意,将粮草扔在军营外,也是大有可能的。”

“而这样一来,咱们反而记不好帐。”

“不知道,到底是谁送来的粮草。”

这倒是让李云飞有些不知所措。

但细细一想,还真是有这种可能啊!

便道:“若如此的话,那还是如之前那般,继续接收,不过,该劝还是劝说。”

“让他们不要再送了。”

“放心,将军,下官一定认真劝说,就真的劝说不住了,也一定会把所有人的名字,给记得清清楚楚的。”

“等将军找到了粮草后,一定可以让将军全部还了。”

李云飞点了点头。

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正要走,却听到粮秣官又道:“下官这就去张贴告示,但以下官的猜测,明天至少会送来三万担粮草。”

粮秣官的预测,真的是相当的准确。

第三天果然又送来了三万担粮草。

然后,粮秣官就言之凿凿道:“下官觉得,此后的几天,会按照每天三万担粮草送来。”

“会一直持续十天左右。”

经过前几次的粮秣官的预判,让李云飞相信了他对于这件事情上的高度敏感,也点头表示赞同。

但是……

第四天,仅仅送来了一万担粮草!

“怎么可能啊?”

“怎么才一万担?”

晚上,粮秣官统计着今天送来的粮草,满脸的不可思议。

按照昨天的样子,怎么着,都该有三万担才是,就算是他预测错误,也应该在两万担以上。

可,

今天就只有这些!

一万担!

但是,今天来送粮草的人,并不比昨天少啊,人数几乎是差不多的。

只是送粮草的人,送来的粮草比之前个人送的粮草,要少了不少。

粮秣官想不通。

李云飞却想通了,道:“多半是百姓家中也没有什么粮了,能送来这些,本将已经很感动了。”

“本将现在还不知道,该如何回报他们呢。”

“送少一些,本将压力也小一些。”

李云飞这般说着。

之后的几天,送的粮草都在变少。

从一万担,到八千担。

从八千担,到六千担。

从六千担,到五千担!

少了很多很多,让粮秣官百思不得其解,李云飞心里却是很舒服的。

粮草能解燃眉之急,又不会对山河城的老百姓们,造成太大的影响。

让他不会有那么深的压力。

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看着兢兢业业的粮秣官相当不可思议的样子,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担忧了,别乱想了。”

“肯定是这些百姓听劝。”

“知道了眼下军营中的粮草,已经足够了,所以他们才会降低了送来的数量。”

“这对咱们是好事。”

“对百姓们来说,也是好事。”

“你应该开心才是。”

粮秣官却苦大仇深的皱着眉道:“可是,将军,我却总觉得事情蹊跷。”

“能不能派个人给我?”

“我想去调查一下。”

看粮秣官如此坚持,李云飞也不能拒绝,当即点头同意了。

在军中选了几个好手,调配给粮秣官。

让这几天一切行为都听粮秣官的吩咐。

李云飞在军中威望何等之高,对于一般的士兵来说,圣旨这些东西都太过于遥远,但是,对于李云飞的命令,只要不是谋反这等会诛九族的大事,基本上是不会皱一下眉头的。

都乖乖的听粮秣官的吩咐。

然后,按照粮秣官的指点,一一去调查。

本来,李云飞只是觉得粮秣官这是在小题大做,不会有什么意义的。

他自己也就没有怎么上心。

他自己还是去处理他眼下要做的事。

调查民意,还是时刻和副将段彭沟通,也使用了一些办法,增强民意,并且在军中慢慢渗透要造反的消息。

在经过了短暂适应之后,太多的士兵,已经开始在细细的思考造反的可能性。

或许他们一时之间,不会有什么具体的答案。

但是,这个种子,会埋藏在他们的心中。

当有一天,李云飞举起大旗,高喊造反的时候,以他们对李云飞的认可和忠诚,有极大的可能性,会同意李云飞。

况且……

到时候,还会有一个强大惯性的作用。

会带着他们向李云飞靠拢。

这样一来,李云飞预计,当他高举造反大旗的时候,手下应该能有十万人左右的士兵。

十万人左右的士兵,面对整个大虞王朝近两百万的精锐士兵,肯定是杯水车薪。

难以抵抗!

但十万人左右的大军,若训练得当,粮草充足,他是有相当的机会,能够在夹缝中生存,便慢慢发展壮大的。

同时,有了这十万人的大军,他也就有能力守护好这山河城的百姓。

不会辜负他们对自己的期待!

李云飞忙碌着,到了深夜。

粮秣官突然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

“将军,事情查清楚了!”

“山河城百万百姓送来粮草越来越少,并不是因为百姓们听了你的劝,相反,他们还是前赴后继的,用各自秋收的粮食做抵押,不断的送来军营。”

“他们送来的粮食,越来越少,只是因为……”

“他们被剥削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