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送他共振器(1 / 1)

加入書籤

“别受伤了。”秦昭昭的脑袋埋在他后背上。

宋北安慰似地拍拍她的手,“不会的,作训而已。”

这次作训是在乌苏丽河虎林镇附近,因为熊国和华国的破裂关系已经开始开始初现端倪了,边境的熊国军队有些激进将领已经压在了国境线上。

60年代的乌苏丽河真宝岛事件在宋北心里卡着,军长规划沿着乌苏丽河一路北上,争取10年内将西侧做好完全的布防。

作训目的很简单,就是威慑。

虽然目前华国没有核弹,没有卫星,没有航天,但是有着刚抽完鹰国大巴掌的地表最强陆军。

“这个给你。”秦昭昭拿出了钢制的环给他,“你带在身上。”

“定情信物?”宋北任由她给自己戴在手腕上,拿起到眼前来看,就是个圆柱条子的钢块,瞧不出来什么特别的。

秦昭昭送他两大白眼,“这是共振器,是我昨晚上最先提出来的钢块,你戴在身上不要摘,能够感应到你的脉搏。”

她伸手在在钢环上点了一下,自宋北脚下升起起蛛网来瞬间将他的身体缠绕住,一股暖流接触着他的皮肤。

“一旦你脉搏降低它会反馈到地面,将附近1公里的大地能量集中过来修复你的身体,保证你的小命。”秦昭昭解释道,“机会只有一次哦,我还没研究出来更厉害的来,因为这本来是打算做能量集中器给地里那些麦子的。”

强效药啊,宋北瞧着这宛如手铐般的东西,“下次做好看点,太素了。”多不符合他的审美。

秦昭昭懒得同他说,跟着他出了机械室操场上,目送着大部队上了车,家属和女青年们送别时有的都带上哭腔,不知道还以为他们又要上战场了。

也不怪她们担忧,打了半个世纪的仗,满华国乌烟瘴气,老百姓颠沛流离,如今好不容易战场下来了以为能有好日子,结果又整队出发。

“作训的意思是军队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技能训练,这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大家也知道步兵团休息快一年了,部分战士难免有懈怠意识和安于现状,上级肯定要抽时间出来梳理梳理嘛,一般是不会跟敌国起冲突的。”

秦昭昭的话让担忧不已的家属们稍稍放心下来,大家这才四散开来做自己的事情。

男人们不在,连炊事班都走了,整个团部都安静下来,青年女队便承担起了家里的巡逻任务,胡筱作为女队的副队长天天带着人上下检查,唯恐出现啥安全问题。

发电机工作正常,家电的使用也做了详细的图解贴在食堂,团里内部基本不存在安全问题。

但是附近野狼多啊,之前官兵们在的时候经常用枪声威胁,现在没男人在家了难保野狼不会下山,家属区又有那么多鸡鸭招眼。

胡筱考虑事情仔细又有股子英气,带队巡逻正合适,秦昭昭就安心地管理她的菜地。

她根据给宋北做的圆环,把自己关在屋里做了几个手指大小的能量聚集器,趁着夜黑风高时跑到地里去安装到地下。

她要是呆在团里就用不上这个东西,可她马上要回北平去送手稿。

杨娜白日里来找她告别,说杨桓不在自己要回波兰去了,她正好是从北平的机场转去港区再飞波兰,秦昭昭便打算跟她一起去北平。

女队这段时间训练下来会开枪放炮,保护家属们不存在太大问题,秦昭昭又连夜写了发电机的操作手册交给胡筱,以防会出现问题,她不在团里的安全问题给胡筱,思想教育问题江晓蝶主管,也用不着担心。

当天晚上她就带着穿高跟鞋的杨娜骑马去了师部,给刘师长汇报了相关的情况,刘师长不太懂机械科技方面的事情,但也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便给了她半个月的假。

上次出门是跟着宋北上常春,现在要去老北平了,秦昭昭想想还挺激动。

“要见到爸爸妈妈了,是不是很开心啊?”杨娜整理着自己的衣服,优雅得像只白天鹅。

刘师长是亲自来送杨娜的,还给她们订了最贵的卧铺票,50年代的火车卧铺分隔了小房间,门一关上外面的吵闹再和她们无关。

秦昭昭想着上次和宋北坐卧铺难受得要死,他还跟她解释,革命战士不能叫苦叫累,买卧铺多贵呀,他们少花点战士就能多吃上几颗白菜。

如今跟着杨娜才能享受到卧铺,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是挺开心的,我是小年结束后来的,算起来是得有两三个月没见着他们了。”秦昭昭根据原主的红皮日记书想了下。

是的,那本宋北一直好奇的红皮书就是原主的日记,密密麻麻写了不少从申请当支援青年到下火车进青山县的事,秦昭昭便接着她后面写了。

日记里还有原主父母的照片,一对清俊的知识分子夫妻。

“你们家是住北平哪里啊?”杨娜在车上点了两杯红茶,铁制的杯子里热气腾腾。

这趟经过青山县的列车北起熊国比罗詹,东到津口,是去年部队大批量转业后在老铁路上修复的,算是熊国进口物资的生命线铁路,因此车上还配备得有熊国人喜爱的红茶。

配着红茶的还有蛋糕和烤饼、甜面包和饼干,杨娜把菜单丢给了秦昭昭,让她随便挑随便选,姐姐有得是钱。

“外交官工资这么高呢?”秦昭昭问得不敢置信,现在的华国人均GDP有多地低她是知道的,哪怕是自己国家的外交官恐怕也给不了太高的薪酬。

杨娜优雅地小口吃着面包,“我在外面给波兰人上课。”

“上啥课?汉语?咱们国际地位没这么高吧~”秦昭昭更不可思议了。

50年代华国人在国外有多受鄙视她是知道的,随便是个白人佬都能对华国人动辄打骂,很多公派留学的感受国外美好都不愿意再回国了。

杨娜浅浅抿了一口,“教考古~”

秦昭昭重新认识了杨娜,“看不出来啊您还是个历史学家,我还以为你是学时装这类的。”

杨娜笑弯了眉眼,低声道,“祖上教的手艺,稍微露出两手,就唬得那起子老外一愣一愣的。”

这话含墓量高啊,秦昭昭拱手问道,“敢问姐姐祖上是哪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