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摆地摊卖山药(1 / 1)
“阿遥,挖路的费用是多少?我让大伙凑给你。”
张遥等人送走了挖机师傅后,村长来到他身边,向他询问起了挖路的费用。
张遥却摆了摆手,道:“这钱我出就行了,你不用管了。”
“那怎么行?你出这个主意,还找来挖机师傅干活,已经是对村里的贡献了,不能连挖机的费用也让你出了。”
“真不用了,我这不是还得了一车山药吗?这么多山药,我也不亏了。”
张遥说着又从路边的土里掏出了一根一根遗漏的山药,扔到了三轮摩托车上。
三轮摩托车上满满一车山药,虽然刚分走了100斤,但在挖过的地方捡了一圈后又给补上了,甚至比没分之前还多了些。
“可是这些山药又不是钱,而且这么多山药,又吃不完,你要怎么办?”
“明天是赶集的日子,我明天把它们拉县城去,三四块钱一斤应该能卖掉,这里差不多两千斤,挑挑拣拣怎么也能卖几千块钱吧?挖机费用也就两千块钱,这不是绰绰有余了吗?”
村长点了一支烟,吸了一口后才道:“你要是能卖出去,那倒也不是不行,那就试试看吧,能抵上挖机的费用就好。”
张遥的想法总是出乎他的意料,不过卖了这些山药,如果真能把修路的钱抵下来,确实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长荣叔,你告诉大伙如果想吃山药,就来我家下面的空地领,这些断的,长的奇形怪状的给大伙分了,好的我拉到城里去卖。”
“这……还是别分了吧,都一块儿拉着去卖,卖不掉你再拉回来不就行了?”
“不行,这样卖相太差了,看上去就像要低价处理,不容易卖上价格,还是要分拣一下,把不好的挑出去,只有卖相好,别人才不会压价格。”
村长听到张遥这么一说,看着三轮车上堆的乱七八糟的山药,感觉很有道理。
“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那我让大伙来帮你捡一下,捡剩的大伙再分了。”
张遥拉着山药回到了村子,然后把三轮摩托车停在了村子中间的空地上,把所有的山药都卸了下来。
这个时候来帮忙的村民也纷纷聚了过来,根据张遥的要求开始分拣山药。
所有山药切去头部,受伤的、破皮的、长得过于扭曲的挑出来,有些被折断的,则需要把粘了泥土的断口处切去。
经过一番分拣,最后捡出来了1500斤左右的精品。
张遥在三轮摩托车货箱底部垫了一块布,然后把整理好的山药,再次装到三轮摩托车的货箱里。
整理好的山药看上去就舒服多了,不仅能看出来是野生山药,而且还都是精品,一看就有想买的欲望。
众人把精品挑出来之后,除掉不能吃的山药头,还有剩了六七百斤,每家至少还能再捡二十多斤出来拿回家吃。
村长见剩余的张遥不要了以后,对众人喊道:“阿遥这一车山药是明天要拉到城里去卖的,卖的钱用来抵今天挖路的钱,大家能理解不?”
“能理解……”
“这有啥不能理解的?给我们挖路是好事,以后下地就不难走了。”
“以前扛两包化肥到地里都得走上一早上,放两包化肥就得花一天时间,现在路通了,买个摩托车,几分钟就到地里了。”
“我们一分钱不用掏,路就给我挖好了,我们高兴还来不及,能有啥意见?”
“还是阿遥想得周到,知道咱们种地的难处,这么多年了,咱们就是没能力挖这么一条路,肩扛马驮了这么多年。”
“长荣大哥,这可得给阿遥再记一功,他最近干的这些事儿,每一件都是大功啊!”
村长其实在叫他们帮忙的时候,已经分别和每一个人都说过一次了,现在再强调一遍时,所有人都有心理准备了。
况且这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好事,他们也能够切身体会到挖通这条路后带来的好处。
“多的不说,只要你们能理解阿遥的良苦用心,别给他添堵,别给他捣乱,好好支持他的工作,你们也一样值得记上一功。”
村长这时候又指了指地上剩的山药,“这些山药大伙也别嫌弃,你们捡一捡能捡不少,每家捡个二三十斤,吃不了放冰箱里慢慢吃。”
其实这些挑出来的山药也不算差,只是有些因为断成小节,太短了不好看,有些长的太弯曲了不好看,所以才被挑了出来。
真正没法吃的张遥也没有捡回来,拿起来看看感觉不行的,直接就扔在原地了。
“放心吧,我们正捡着呢,绝对不会浪费一根。”
“今年我还没吃过山药呢,一点力不用出就白得这么多,我们当然不会嫌弃。”
“其实这些山药也挺好的,只需要削一削,洗一洗,还是很漂亮。”
“一二十斤山药,削出来顿顿吃,也能吃上一个月了,不怕来年正月没菜吃了。”
大伙不争不抢,每家捡个差不多的量,用蛇皮口袋装着就拿回家去了。
者多村的村民们虽然都没啥文化,但人品和素质这方面绝对没得说,几乎没有一个让人失望。
张遥遇到过很多人,一离开这个巴掌大村子,遇到的都是形形色色的人,像者多村村民一样单纯善良的很少。
一天时间又悄然过去了。
张遥回到家时,奶奶早已经吃过晚饭了,他的饭则放在锅里热着。
今天苏魂请假没来上班,奶奶似乎因为没了她做伴,情绪有些低落,早早就洗漱好,在客厅里看起了清宫剧。
张遥吃过晚饭后,又来到了办公室,打开后台处理新订单。
不一会儿阿步和李阳又来了,他们几乎把办公室当成了娱乐室。
这时张遥似乎想起了什么,对李阳道:“今天收的松茸没多少吧?货车还有没有空间?明天抽个时间去给下面那家伙落个户?”
李阳抬头道:“只有200多斤,空间还很大呢,可以放得下。”
“明天的松茸就用物流带上去吧,200多斤不值得跑一趟,早上咱们一起去卖山药,顺便把行驶证办了。”
“好的,听你安排。”
这时阿步一脸茫然的抬起头,问道:“你们在说啥?我怎么听不懂?”
张遥摆了摆手,“哎,跟你没关系,明天你只管跟着去就行了。”
阿步“哦”了一声,继续玩起了游戏。
“哎,先别玩了,先把这几个快递打包一下。”
阿步刚缩回身子,恢复完游戏的状态,张遥就把一把面单递了过去。
“等……一会儿,我去弄,我玩完这一局。”
他虽然一直伸手接过了面单,但另一只手却还在敲着键盘,眼睛也没有离开电脑屏幕。
张遥没有管他,打开社交媒体的后台,看看这几日作品的流量,然后继续剪起了视频。
这几日作品的流量还算稳定,粉丝量已经达到了1万人,他们对野蘑菇,野山药,地瓜泡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不少人都表示想要购买,但张遥为了不影响新店铺的自然流量,没有再过多发布购物平台的关键词。
何况他的购物平台里只有野香菇,野木耳和白参,即便引流过去,他们的选择也有限,不仅产生了无效搜索,还败人缘。
所以在积累粉丝的过程中,张遥决定暂时不急于把粉丝变现,而是认真做内容,等先做出粉丝体量再考虑变现。
次日凌晨。
天还没亮张遥、李阳、阿步就已经起床了,
他们把前几日放在张瑶家下面,还没有拆的包裹抬到了李阳的货车上。
随后三轮摩托车和货车一前一后驶出了村子,向着县城的方向前进。
两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了县城,来到平时赶集的街道旁,找了个位置把三轮摩托车停下来,准备售卖山药。
现在天才蒙蒙亮,街道上只有从农村出来摆摊卖货的村民们,正在寻找合适的位置,而真正买东西的城里人,此时却还没有起床。
张遥、李阳、阿步三人找好摆摊的位置后,准备先去抚慰已经咕咕叫的肚子。
于是很快就来到了一家米线店,今天他们没有再选择鸡肉米线,而是准备换一个口味。
西南地区的米线口味众多,只要是做的好的,家家都有自己的招牌口味。
土鸡为底料的土鸡米线,猪血和肥肠为底料的肠旺米线,还有焖肉米线、酸醋米线、花生汤米线、水豆腐米线、火烧肉米线等都是比较常见,且味道出众的吃法。
不仅种类繁多,每一种都口味独特,最出名的过桥米线,对比这些吃法,除了价格贵,味道反而显得平平无奇。
也正因为如此,每次进城,吃早点都成了最值得期待的项目之一。
“今天试一试肠旺米线,听说他们家的肥肠卤的特别好。”
张遥说着便带着李阳和阿步走进了一家招牌写着肠旺米线的米线店,刚走进店里,就能闻得到卤子的香味。
三人排了十几分钟的队后,终于抬着米线走了出来,三人都加了满满的冒子,米线已经完全被盖在了肥肠的下面。
放好佐料,三人把米线放在店门口一条用空心砖砌的低矮花坛边,并排坐在小凳子上滋溜滋溜的吃了起来。
肥肠咸香软嫩,微微弹牙,同时还带有油脂,一口下去都是卤料的味道香,肥肠的软嫩,卤的非常到位。
这样子看起来虽然不雅观,但人多桌子少,所以在这里吃早点的人,基本都是这个造型。
低头战斗了几分钟后,一碗米线就见底了。
喝了口汤后有些意犹未尽的放下了碗,接着抽纸,擦嘴,起身,这动作几乎已经形成了习惯。
三人吃完早点回到摊位上时,上街买菜的人已经出门了,街道上人已经多了许多。
张遥掀开了盖在三轮摩托车上的帆布,把整个山药展示了出来。
紧接着他扯着嗓子,对着人群喊道:“卖山药,卖山药,纯野生的山药,刚挖出来的山药,挖山路挖出来的山药,正宗野山药便宜卖,5块钱一斤,5块钱一斤……”
张遥刚喊完,几个提着菜的大婶就凑了上来,随手拿起一个看了起来。
其中一人有些质疑的问道:“这真是野生山药吗?你们上哪弄的这么多?”
另一个也跟着道:“野生山药很不容易挖的,挖一颗得挖一两米深,你们一下弄这么多来,确定是野生山药吗?”
接着又有人道:“看着样子倒是挺像,但量这么大,确实让人无法相信。”
张遥随即耐心的解释道:“各位阿婶,这些山药是我们在村里面用挖掘机挖公路的时候,顺便挖出来的,我们挖了几公里才挖出来这么些,其实并不算多。”
张遥说完之后,有人点了点头,道:“如果是挖机挖的,那倒是合理一些了,而且看这个长相,确实也很像野生的,种植的一般不长这个样子。”
“放心吧,绝对没问题,你不信我给你看照片。”
张遥说着把相机拿了出来,给她们看了看昨天挖山药的视频和照片。
他知道这些山药肯定会被质疑,所以他早就做好了准备,有备无患。
大婶们看了视频后,终于相信了这些山药是野生山药,但很快又对价格提出了异议。
“5块钱一斤太贵了,这都快赶上肉的价格了,再贵也不能这么贵吧?”
“就是啊,买你这个我还不如去买肉吃呢,买5块钱的肉都够一家人吃一顿了。”
“小伙子,既然你是从山上挖来的,又没有什么成本,你就卖便宜一点嘛,少赚一点你也不亏。”
张遥却摆了摆手,道:“肉天天都有卖的,你们什么时候想吃都可以买得到,这野生山药可不是天天有卖的,你们想吃的时候还买不到呢。
而且我们这个山药也不是白来的,我们村里面昨天才集资挖了一条公路,本来村里人赚钱就不容易,挖条公路就花了不少钱,我们都指望着这些山药能回点钱呢。
你们有上班工资,不上班有退休工资,日子过得可比我们轻松多了,虽然贵是贵了点,但也不是天天买,你们就别和我计较价格了。”
“这小伙子蛮会说话的,说的头头是道,我看你的东西确实也挺好,来5块就5块,帮我称两斤。”
“我也要称两斤,给我挑些嫩的,老的炖不烂的我不要。”
一个人开始买,其他人也跟着买了起来。
张遥、李阳、阿步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塑料袋,开始帮她们称重。
野生山药始终还是属于比较稀缺的食材,而且人都有从众心理,见一群人围着在买,后面的人也围了过来。
他们围着三轮摩托车挑挑拣拣,买山药的人就这样慢慢多了起来。
好在他们有三个人,倒是也不至于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