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小程序太赚钱了(1 / 1)

加入書籤

张遥几人把鱼从网上取下来后,又把它们弄到了车上,拉回了村子上面的小溪旁。

雅鱼娇贵,很容易就会死,好在早做了准备,拉鱼的箱子,增氧的设备,都一应俱全。

拉回到目的地的时候,一条鱼都没有死。

他们并没有直接把鱼倒到小溪里,而是在小溪的深水区铺了一层渔网,把几百条鱼控制在了渔网之内。

今天捕到的这些鱼中,除了小鱼和带籽的雌鱼,还有不少雄鱼。

前期繁育的过程中,除了给鱼卵受精时需要少部分成熟的雄鱼,其他的基本就没有用了。

然而现在捕捞到的鱼中,雄鱼的数量占比并不小,甚至明显超过了需要的数量。

即便直接拿来养殖,也会因为出现大小差异,导致抢食或者大鱼伤害小鱼的情况出现。

所以这些鱼还需要进行挑选,得把雌鱼,雄鱼,以及不同的大小的鱼分拣出来。

鱼池建好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会先把小溪分成几段,然后不同的大小分别投放到不同的区域。

等之后转移到养殖池的时候,也会根据不同的大小,放到不同的池子里。

如果是已经成熟的雌鱼,则会直接拿到培育池里,为采卵和培育小鱼苗做准备。

不过今天有些晚了,只能暂时先把他们安置在鱼网中,只要他们不会在小溪里面乱窜就行。

晚上回家之后,张遥直接让李野挑了一些雄鱼,做了一顿全鱼宴。

反正雄鱼除了养大了卖钱也没啥用,可留着养大卖钱数量又太少,用来配种又太多,所以不如拿来吃合适。

李野把红烧、油炸、清蒸、水煮鱼,能想到的都做了一遍,桌上摆了满满一桌。

奶奶看到桌上的鱼后,突然道:“这些鱼是犯了天条唛?”

张遥听到这话,有些不解的问道:“咋了嘛?今天不想吃鱼吗?”

奶奶继续道:“我不是不爱吃,是你们一条鱼给它安排了一种死法,我还以为你们跟这些鱼有仇呢,整这么多吃的完吗?”

“咋可能吃不完嘛?这一共也就五六条鱼而已嘛,难得吃一回,一次吃过瘾嘛。”

“这要是吃下去,估计放屁都得放出鱼腥味来哦。”

“管他放出啥子味,吃就对咯。”

张遥说着就给奶奶夹了一大块最肥美的鱼肚肉。

奶奶接过张遥夹过来的鱼肉之后,便也没再说什么,低着头吃了起来。

不过也不怪奶奶这么说,毕竟很少有人吃鱼吃的这么豪横的,一顿饭一桌子全是鱼,除了做法不同以外,这些鱼还都是同一种鱼。

就连等在桌边的边牧,此刻也收获了六七个不同口味的鱼头,大饱口福了一把。

李野这时有些担忧的道:“咱们今天虽然抓了近300条雅鱼,带籽的一百条都不到,成熟到可以尽快取鱼籽的更是少之又少,抓1000条带籽的鱼,一次性培育15000条鱼苗的目标,好像不太可能实现了。”

张遥也点了点头,道:“现在看来想要抓到1000条带籽,且成熟的雅鱼是不太可能了,只能在总量上多抓一些,然后多批次培育鱼苗了。

不过这也没关系,大不了一批放一个鱼池,等放满六个鱼池的时候,第一个鱼池的鱼也长的差不多了。

卖鱼的时候也可以分批次卖,卖完一批大的,小的也长大了,空池也可以补充小鱼面,这样也算实现了循环。”

李野听到这话,感觉也有些道理,原本的担忧消了一大半。

张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仅心态好,而且总能灵活变通,而不是死咬着一开始的计划,这一点让人非常佩服。

张遥这时把目光转向了苏魂,问道:“今天怎么样,还忙得过来吗?”

自从开始做电商以来,张遥几乎每天都在办公室,虽然后来逐渐把大部分事情交给了苏魂,但她忙不过来的时候,自己还是得帮忙。

今天是张遥第一次彻底把所有事情都交给苏魂,自己一个人跑出去做其他事情,所以难免会有些担忧。

苏魂正吃着鱼,突然被提问,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愣了几秒后才道:“今天我们有四个人一起干活,后台的运营和管理几乎是我在做,不过客服方面我完全不用参与,所以整体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

不过后台随时都有可能会有人咨询,客服需要随时在线回答,所以我们一会儿还得加班,至少得加班到晚上12点。”

张遥听后也思考了一会儿,然后问道:“后台客服工作很忙吗?需要三个人同时在线才能忙的过来吗?”

苏魂摇了摇头:“客服早上比较清闲,一般没有太多问题,一般中午或者下午下班时间会比较忙。

我早上会比较忙,需要上架下架商品,需要做推流,需要写文案等等。”

张遥皱了皱眉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们的分工有些问题呀。

客服不忙的时候,为什么三个人要一起上班呢?

既然你忙不过来,为什么不找个人帮你做文案策划,话题推广这些的这些内容呢?”

苏魂沉吟了一会儿,道:“这我没想过,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排合适。”

张遥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会儿后,道:“这样,以后从他们三个人中挑一个人,早上和你一个时间上班,下午17点下班,做后台的运营,推广,后台客服的工作偶尔盯一下就行。

第二个人中午12点上班,上到晚上21点,第三个人下午15点上班,上到晚上0点。

这样一来你们不需要太辛苦,而且大部分时段都有人在线,不会影响后台的回复。”

苏魂听到张遥的安排后,眉头瞬间舒展,道:“他们几个之前白天要实习,晚上还得做工作,早就喊着累了,这样安排大家都不用太辛苦,谢谢你啊,张遥。”

张遥却白了她一眼,道:“你可是他们的领导,工作怎么安排应该是你考虑的事情啊,如果我这会儿不提出来,你是不是压根就不会去考虑调整工作?”

苏魂撇了撇嘴,“我这不是没有经验嘛,我自己每天也忙的昏天暗地的,根本就没工夫去想这些事情。”

张遥继续道:“所以不能只知道瞎忙活,没有活干一堆人在那儿干熬着,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一安排,多一个人分担你的工作你是不是轻松许多了?她们每个人的上班时间也缩短了?

空余的时间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然她们熬一段时间,就得恨你这个领导了。”

苏魂尴尬的笑了笑,道:“嘿嘿,这不是还有你这个老板在嘛,我想不到的事情,你会帮我解决的嘛。”

“你可别什么事情都指望着我,我给你们发工资,就是让你们帮我做事情的,你总不能钱也让我出,事也让我干吧?尤其你作为领导,你的工作之一就是管理好她们。”

张遥这么说的目的,主要还是希望苏魂能形成管理意识,拥有带着人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让自己陷入到工作里去。

苏魂坐直了身子,做出一副板正的样子道:“放心吧老板,我一定会做好管理工作,带领她们做好所有工作。”

张遥这时换了个问题,道:“对了,消费者对咱们的产品反馈怎么样?尤其是现在上架的农产品,他们接受度高不高?”

苏魂立刻恢复了正经的样子,道:“电商后台反响比较平淡,买的人也比较少,小程序的反馈还不错,我们每天在话题广场做推广,所以他们知道这些产品的来源,现在咱们的订单80%来源于小程序。”

电商平台的客户,都是经过付费投流之后,大数据抓取而来的,等于说客户都是买来的,交易完就不会再有什么联系了。

而且每个客户面对的同类商家很多,他们有很多的选择,所以客户没有什么粘性,基本上不会有太多回头客。

小程序就不一样了,因为小程序内部只有自己一个商家,而小程序的话题广场留住了大部分的用户,只要在话题广场发布商品相关的消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

所有小程序的用户,面对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品牌和商家,他们能够清楚的了解到这个商家的背景和信息,还可以进行信息交互,自然就能形成长久且稳定的关系。

经过多方面引流,目前小程序的用户已经超过了十万人,其中活跃用户占了60%,也就是每天活跃在后台的用户有6万人左右,其中只需要有10%的人进行消费,每天就能出单,6000单左右。

不过每天的库存其实没有那么多,每天在小程序上上架的商品,最多的时候只达到了3000单左右,每个商品的库存也就几百单而已。

而且这已经是把电商后台的大部分库存砍了以后的结果,目前电商后台每个品类只有50单左右。

然而电商平台连每个品类,每天50单都卖不完,五个账号加起来,每天也就能卖个几百单而已。

张遥摸着下巴想了想,道:“以后把电商平台的商品都下架吧,只把卖的好的商品留着就行了,以后主要精力放在社交媒体和小程序上就可以了。

咱们要把社交媒体做到百万粉丝,小程序做到百万用户,以后咱们不仅要自己卖东西,还可以让其他商家加盟入驻。”

张遥知道电商的玩法不是有什么卖什么,而是什么好卖卖什么,什么爆火卖什么,整体的稳定性比较差。

张遥这种自己有货源的商家,除了不断花钱投流,给自己的商品引流以外,根本没有其他办法增加订单。

他卖的是自己的产品,所以不可能什么东西卖的火爆,就去卖什么。

所以整体来说,在电商上卖自己的东西投入成本过于庞大,不如把这一块业务砍了,只把自然流量下卖了好多东西保留就行了。

小程序加社交媒体,等于粉丝变现。

粉丝因为作品而关注,因为深入了解知道产品,因为信任和喜欢,就会下单支持,这样就促成了订单。

只要产品质量保证,还可以让粉丝进一步种草,从而不断回头购买,形成稳定的客户关系,生意自然就长久了。

积累大量的粉丝,与粉丝构建良好的关系,对于未来品牌化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因为等于提前打开了知名度。

这种对比之下,小程序的优势尤为明显,而电商永远只是为别人打工而已。

苏魂自然不会反对张遥的安排,张遥说完之后,点头道:“嗯,明天我就把电商平台卖的不好的产品全部下架了。”

张遥吐了一口气,道:“这样以后不仅可以付费投流的费用省下来,还可以省下服务费,以及商品类目的押金,咱们的风险可以降低许多。”

以前电商投流,活动每天需要烧去几千块钱,一个月就是大几万块钱。

即便现在账号已经做起来了,但投入也没有减少多少,虽然有盈利,但比起小程序,转换率实在是太低了。

小程序虽然前期投入多,但随着用户积累越来越多,推流的成本就慢慢降低了。

它不需要像电商一样做付费投流,只需要每天送一送积分,做一做活动,然后在话题广场发一些文案,就能促成订单。

现在把这一部分投入砍掉,每个月可以省下大几万块钱,哪怕把这个大几万块钱拿来给小程序打广告,转化率也会比电商的转化率高。

张遥紧接着又道:“对了,电商平台的订单砍掉之后,小程序上的订单每天最低必须保持上架3000单,以后稳定还可以慢慢增加。”

张遥大概算了一下,电商平台随着香菇、木耳、白参等高单价产品减少之后,利润就越来越低了,平均每单的利润甚至不足2块钱。

这种情况下即便每天投流几千块,每天保持1000单,利润也只有2000块钱左右,而且还不算人工成本。

小程序虽然单价有高有低,但平均算下来,每单的利润可以达到6块钱左右。

上个月小程序只赚了15万,但从一开始到现在,小程序的盈利都是在不断上升,随着投入成本降低,利润也会逐渐增加。

只要以后每天能保持在3000单,利润就是1.8万块钱左右,每个月收入能达到54万左右。

电商却从上个月的30万,最终会降低到不足6万块。

二者投入差别巨大,收入却相差甚远。

苏魂这时有些担忧的道:“我现在担心的是,咱们现在出货量这么大,等这些农产品收完了,咱们还能卖什么呀?

虽然咱们南山区有几百户人家,可咱们每天的出货量是几千斤,每一个单品是几百斤,卖上一两个月,肯定也会全部卖完的。”

张遥的工厂现在收购的农产品,并非村民们的主要种植的作物,村民们主要种植的作物以新品种的玉米,稻谷为主。

新品种的玉米一般只能用来作为家禽家畜的饲料,因为口感味道比较差,所以不能作为主食来食用。

村民们也会种植一种糯玉米,这种糯玉米是他们收购的作物之一,因为糯玉米可以磨成粉状,然后煮成玉米饭来吃,味道不错,市场稀缺性也比较高。

不过村民们因为卖不出去,加上常量不如新品种玉米,种植糯玉米的量整体比新品种玉米少很多。

除此之外东西最多的作物就是稻谷,但实际上这种稻米口味道并不是很好,比起市面上的米,并没有太大优势,何况这些是村民的口粮,不可能拿出来卖。

稻谷中除了普通稻谷,还有一种糯米,村民们种糯米,主要就是为了平时拿来做糍粑,或者改善口味所用。

它也和糯玉米一样,因为产量低,也不适合长期食用,所以种植的量并不是很高。

其他还有花生米,红薯,荞麦、高粱米之类的农作物。

然而这些也都不是主要的农作物,每家都只会种上一点点,也就是百来斤的样子。

所以即便整个村子都收下来,以现在的出货量来看,最多也就能坚持两个月左右。

目前香菇、木耳、白参已经快要收不到了,很快就只能下架了,如果这些农产品也卖完了,那就又没什么东西可以卖了。

即便山上的山茅野菜可以采了,但终究也是季节性的产物,而且品类也不会太多。

所以想要货源稳定,那就必须产量稳定,只要产量提起来了,自然一年到头就有东西可卖了。

张遥沉吟道:“明年就让村民们少种一些玉米,水稻吧,多种一些咱们收购的这些花生,糯玉米,糯米,红薯,荞麦,高粱之类的农作物。

他们都种这些可以卖的作物,不仅他们可以赚钱,咱们也可以收购。”

李野这时也接话道:“其实咱们这里还适合种红豆、黑豆、花豆,而且还不挑地方,产量特别高。

主要是每个农作物的种法不一样,种的时间也不一样,怕村民们忙不过来。”

张遥若有所思的道:“其实咱们这里山地并不少,除了种农作物,还可以种果树,坚果,主要就是效率太低。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耕种的效率,只靠着牛耕人挖,效率是提不起来的,还是需要依靠机械。

等把鱼苗的事情做完之后,我去采购一批农机设备,在咱们村里面推广使用,让大伙干活的效率都提升起来。”

现在收购农产品面向的是整个南山区,所以整个南山区都得改变。

李野有些担忧的道:“可是你说的这农机应该不便宜吧?再怎么也得大几千块钱吧?村民们能买得起吗?

咱们村和南洛村今年采松茸赚了钱,每家买上一台应该问题不大,可其他村很多家庭连几千块钱都掏不出来,怎么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