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途中的惊喜与期待(1 / 1)
一行人跟随着骡马的铃铛声,穿梭在森林之间。
那清脆的铃铛声,在静谧的森林里悠悠回荡,仿佛是大自然谱写的独特乐章。
他们时不时抬头看一看远方的雪山,那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宛如一位高冷的仙子,遗世独立。
它看着似乎很近,好像只需要翻过一座山就能到达。那连绵的山脉,像是一道道起伏的波浪,而雪山就屹立在那波浪的尽头,仿佛触手可及。
可走了许久,连续翻了几座山,相隔的距离却似乎没有丝毫的减少。
每翻过一座山,满心期待着能离雪山更近一步,然而那雪山却依旧在遥远的地方,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仿佛在和他们玩着一场捉迷藏的游戏。
不过沿途的景色美妙绝伦。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落在铺满落叶的地面上,如梦如幻。
地上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绽放,五彩斑斓,散发出淡淡的芬芳。几个游客边走边拍,沉浸在美景中的他们,不知不觉也放缓了前进的步伐。
他们时而驻足欣赏一朵娇艳的小花,时而对着远处的山峦按下快门,想要将这绝美的景色永远定格。
他们从早上天刚亮开始出发,天边还泛着鱼肚白,整个世界都被一层淡淡的晨雾所笼罩,透着一种朦胧的美。
一路上走走停停,到正午时分,太阳高悬在天空,炽热的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直射下来。
他们又停在一座小山的山顶上,准备吃个午饭,顺便补充一下体力。山顶上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到连绵的山脉和茂密的森林,微风拂来,带来丝丝凉爽,驱散了正午的燥热。
队伍里的女生坐在林荫下的草地上,嫩绿的青草柔软而舒适。
她抬头遥望远处的雪山,那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她静静的看了一分钟后,眼中满是期待,回头向张遥问道:“咱们还需要走多久?是不是快要到了?”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在这宁静的山林间格外清晰。
张遥抬头一看,巍峨高耸的雪山似乎就在眼前,压迫感十足,仿佛一座巨人矗立在那里。
附近的山在它面前显得十分的渺小,如同小矮人一般。
此时张遥也无法确定究竟还有多远,于是他扯着嗓子对老陈叔喊道:“老陈叔,咱们还需要多长时间能到雪山脚下?”
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惊起了几只栖息在枝头的小鸟。
老陈叔几乎没有思考,立刻就回道:“按咱们现在的速度,差不多天黑之前能到。”
老陈叔经验丰富,对这一带的路程了如指掌,他的回答带着一种笃定。
众人听到这话,无不震惊,纷纷道:“什么?明明看着很近的,还需要走那么久的时间吗?”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心中充满了疑惑。
“就是啊,看着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嘛,怎么还需要走那么久的时间?”有人忍不住抱怨起来,觉得这距离和时间的差距实在太大。
“是啊,这个山头下去再翻过一个小山头,不是就已经到了雪山脚下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对老陈叔所说的时间表示怀疑。
老陈叔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憨厚,又有几分对众人疑惑的理解。他耐心地解释道:“你们只是看着感觉近,实际走起来可不近,至少还有十几公里呢,这就叫望山跑死马。”他的语气平和,就像一位长辈在给晚辈讲解生活的常识。
队伍中的一个年轻小伙儿听到距离之后,满不在乎地说道:“十几公里也不算远啊,哪需要那么久时间啊?两三个小时不就到了吗?”小伙儿年轻气盛,对路途的艰难估计不足。
老陈叔却摆了摆手,神色认真起来,道:“如果是在平地上,那当然不远了,这里是高原山区,也就是今天天气好一点,要是如果天气差的话,有些地方你半个小时都走不了一公里。”老陈叔深知高原山区行路的不易,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
众人听到这话后也无话可说了,因为老陈叔说的并不假,他们过去确实经历过这样的情况。高原缺氧呼吸困难的时候,哪怕只是走几百米的距离,那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每迈出一步,都仿佛要耗尽全身的力气,那种艰难的感觉,至今还历历在目。
这里虽然海拔也不低,但整体保持在3000多米左右,而且周围植被比较丰富,天气也很好,目前他们走的还算顺利。茂密的森林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为他们遮挡了部分阳光,清新的空气也让他们的呼吸相对顺畅一些。
刘勇这时对众人道:“大家快点吃东西,吃饱之后休息半个小时左右再出发,下午咱们走快一点,争取早一点到达目的地。”刘勇的声音坚定有力,带着一种领导者的风范,给大家注入了一股动力。
众人听到刘勇的话后,纷纷拿出了干粮,一边吃一边休息,现在他们需要补充体力,下午他们才能继续走。大家打开背包,拿出压缩饼干和火腿肠,开始默默地吃起来。周围安静极了,只有偶尔传来的咀嚼声。
无论如何他们今天也必须到达雪山脚下,然后在雪山脚下扎营,只有这样明天早上他们才不会错过近距离观看日照金山。那日照金山的美景,宛如梦幻中的画卷,是他们此次行程最期待的一幕,绝不能因为路途的耽搁而错过。
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好好感受雪山的美,而不是只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赶路上,然后到了目的地又匆匆返回。他们渴望能与雪山亲密接触,聆听雪山的低语,感受它的雄浑与壮丽。
他们中午吃的东西很简单,主要以压缩饼干和火腿肠为主。这些东西不仅携带方便,吃的时候也可以快速补充热量和体力,还不用开火做饭,当时还能节省不少时间。虽然口感可能不如家常饭菜,但在这艰苦的旅途中,它们却是最好的能量来源。
不过扎营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们也会开火做饭,但煮的主要以方便面或者面条为主。简单的食物,在这野外却有着别样的滋味,能给疲惫的身体带来一丝温暖和满足。
他们为了控制行李的重量,携带的食物严格按照出行的天数准备,尤其是出行天数比较久的时候,他们没有办法负担多余的重量。每一份食物都经过精心计算,不能有丝毫的浪费。
所以他们每一顿都不能多吃,因为有一顿吃多了,下一顿可能就得饿肚子了。这种精打细算的生活,在城市里是难以体会到的,却成了他们旅途生活的一部分。
张遥并不喜欢这种随时面临危机的感觉,总喜欢多带一些,这样她才感觉有安全感。她觉得在这未知的旅途中,多一份食物就多一份保障,心里也会更加踏实。
这次进山的时间比较短,加上还有骡子的辅助,所以不影响多带一些东西。骡子驮着他们的行李,步伐稳健地走在队伍中间,为他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他们吃着压缩饼干的时候,张遥和老陈叔拿出了糯米饭团、腊肉、酸菜和油炸花生米。那糯米饭团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仿佛带着家的味道。
这些饭团有些是紫色的,有些是白色的,而且糯米饭团是在炭火上烤过的,表层还有金黄色的锅巴。那锅巴咬起来嘎嘣脆,里面的糯米却软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张遥并不知道自己会跟着他们进山,而且村里也没有购买饼干之类的食品的地方,所以糯米饭团成了最优的选择。这糯米饭团凝聚着山里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他们世代相传的美食。
当然糯米饭团也是山里人进山干活的时候,最喜欢携带的干粮之一,配合腊肉和酸菜不仅好吃,而且饱腹感要比普通的米饭更强。简单的食材,却能在艰苦的劳作中提供充足的能量。
虽然看上去没有包装食品那么精致,但对于山里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东西。它承载着山里人的情感和回忆,是家的味道的象征。
几位游客看到张遥和老陈叔吃的东西后,有些好奇的凑了过来。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你们这是饭团吗?为什么外表是金黄的?就和锅巴一样。”其中一个游客忍不住问道,语气中满是疑惑和好奇。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圆滚滚的,表面还烤的金黄的糯米饭团,只觉得很新鲜。这种独特的食物,在他们的认知里是陌生的,却又散发着无尽的魅力。
张遥如实和他们解释道:“这是糯米饭团,表面金黄的外层是在炭火上烤出来的,其实也可以算是锅巴,这个吃起来很香,要是配上腊肉、咸菜,或者花生米就更绝了,如果你们愿意的话也可以尝一尝。”张遥热情地介绍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他说着就拿起饭团捏开,因为怕他们会吃不惯,所以一人给他们分了半个尝一尝。他的动作轻柔而细心,就像在分享一件珍贵的宝物。
其中一个女队员分到了一块紫米饭团,她接过饭团后,先闻了闻,那独特的香气瞬间钻进她的鼻腔,让她陶醉。然后疑惑的问道:“为什么这个饭团是紫色的?”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老陈叔听到这话,笑了笑解释道:“紫色的是紫米,白色的是糯米,虽然紫米也是糯米的一种,但它自带颜色,虽然就是紫色的啦。”老陈叔的解释简单明了,让大家对紫米饭团有了初步的了解。
她还是有些不理解,又继续问道:“可是米为什么会长出颜色呢?而且为什么是紫色而不是其他的颜色?”她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对这个神奇的现象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这个……”老陈叔瞬间被问住了,本来就文化知识匮乏的他,根本没办法去解释这个问题。他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
这时张遥只好解释道:“这个紫色是一种花青素,可能花青素自然界植物中最容易合成的一种颜色,很多植物也都有紫色的,像土豆啊,红薯啊之类的也都有紫色的品种,水稻里面有这一样的品种也就不奇怪了。”张遥的知识储备让他能够从容地解答这个问题,他的声音沉稳而自信。
女队员听了张遥的话后,感觉更加新奇了,“什么?土豆和红薯也有紫色的?我怎么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呀?你不会是骗我的吧?”她半信半疑,心中充满了惊讶。
张遥认真的道:“当然是真的了,我怎么能骗你呢?我们村里就有人种紫色的红薯和土豆,你如果不信的话,明天回村的时候我可以拿给你看看。”张遥的眼神坚定,让女队员不由自主地相信了他的话。
女队员开心的道:“好啊,好啊,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稀奇的东西呢,正好长一长见识。”她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对明天充满了期待。
张遥把糯米饭团分给几个游客后,也把带的腊肉、酸菜和油炸花生米递了过去。他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希望大家能品尝到这独特的美食。
他指了指用饭盒里的菜,道:“你们先尝一尝这个饭团,看看合不合你们的口味,这些腊肉、酸菜花生米也可以配着饭团吃,吃起来会不一样。”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些山里的美食。
众人先品尝了糯米饭团,外表焦香,里面软糯,带着糯米饭自带的米香,吃一口后不由得放大了瞳孔。
“嗯,还真不错哦,不仅问起来香,吃起来也很香。”
那独特的口感和香气,瞬间征服了他们的味蕾,让他们陶醉其中。
紧接着他们没有按照张遥的说法,拿起腊肉配着糯米饭团吃了一口,腊肉的咸香配合着糯米饭,也有不一样的感觉。
“哇,这样吃也不错,米饭糯香加上腊肉的咸香,非常的开胃。”
两种味道相互交融,在舌尖上绽放出美妙的滋味。
他们接着又用酸菜和花生米配着尝了尝,每一种配菜配着糯米饭,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但都令他们感到惊喜。
“这个也不错,越吃越想吃,根本停不下来。”
酸菜的酸爽、花生米的香脆,与糯米饭的软糯完美搭配,让他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美食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