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为了发展旅游业(1 / 1)
人身处野外的时候,需要面临的风险很多。
首先需要面临的是蛇虫鼠蚁,以及来自野生动物的威胁,这附近的大山中熊和野狼是最常见,且对人的安全最有威胁的动物。
除此之外,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气候和气温,如果遇到了极端天气,不仅需要面临暴雨,暴雪或者冰雹的侵袭,这个时候气温会大幅度降低,还无法保持干燥,人非常容易失温。
他们一行人出发前,虽特意查看了天气预报。
然而这片区域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气象监测的精准度大打折扣。天气预报就像是蒙着一层纱,难以清晰准确地呈现天气的真实面貌。
气象站的覆盖范围有限,对于一些偏远的山区,数据采集并不全面,导致预报结果与实际天气存在较大偏差。
更何况这里是高海拔雪山的脚下,天气更是如同孩童的脸,说变就变。一天之内,暴雨倾盆、暴雪纷飞、冰雹砸落等极端天气交替上演,丝毫不给人喘息的机会。
上午还是阳光明媚,温暖如春,下午可能就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让人措手不及。
此刻,太阳已经渐渐偏向西方,然而天空却万里无云,天气格外晴朗。蓝天如同一面澄澈的镜子,与巍峨的雪山、广袤的草地相互映衬,美得如梦如幻,仿佛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
那洁白的雪山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辉,与碧绿的草地形成鲜明的对比,每一处色彩都浓烈得如同要溢出来一般。
雪山上的冰川在阳光的映射下,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宛如仙境中的水晶宫殿。草地上,五颜六色的野花竞相绽放,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仿佛在翩翩起舞。
众人齐心协力,终于搭好了帐篷。看着眼前这如梦似幻的美景,不禁纷纷发出由衷的感叹。
“真他妈美啊,就像是到了仙境一样,这哪像人呆的地方,这明明是神仙待的地方。”一位队员激动地说道,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要把这美景深深地刻在眼底,声音中满是惊叹与陶醉。
“虽然走了一天的路,但能看到这个也值了,这一趟来的真的是太值了。”另一个队员接过话茬,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用手比划着,试图将这美景的每一处细节都囊括其中。
“我走了那么多地方,能赶上这儿的真的不多,这真是脱离凡尘的美。”
他回想起自己曾经去过的名山大川,那些地方虽然也很美,但却少了这里的一份宁静与质朴。这里的美,是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是能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的美。
他们说着说着,情绪愈发激动,居然有人忍不住眼眶泛红,继而抹起了眼泪,甚至开始呜咽了起来。
原来,世间真有如此美丽的景色,能直抵人心,让人的情感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这美景触动了他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让他们忘却了一切烦恼与疲惫,只剩下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动。
张遥过去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但此刻亲眼目睹,却丝毫没有感觉到他们的做作。
因为他能深深感受到,他们的这种情感波动,是从心底最深处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没有丝毫的伪装。他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与追求,这种共鸣让他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
张遥小时候也曾来过几次这片雪山脚下,但那已经是非常久远的事情了,岁月的长河早已将那些记忆冲刷得模糊不清。
那时候的他,尚不懂得欣赏与感受这些美景,如今再次看到,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努力回忆着小时候的场景,却只能想起一些模糊的画面,但此刻的震撼让他明白,这片土地一直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只是他曾经未曾发现。
在这一瞬间,他仿佛被一道光照亮,突然意识到,他们所拥有的是多么珍贵、多么了不得的旅游资源。这片雪山、草地,还有那变幻莫测的天气,都是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宝藏。
如果能够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那无疑是为全村打开了一扇通往财富的大门。村子的未来,将不再是贫困与落后,而是充满了无尽的希望与财富,何愁不能富裕起来呢?他仿佛看到了村子未来的繁荣景象,游客们络绎不绝,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不过,想要让游客们真正体会到绝佳的旅游体验,进一步的开发必不可少。
虽然在村子里远远眺望,也能看见这座雪山的巍峨身姿,但那种远距离的观望,远远比不上直接来到雪山脚下所感受到的震撼与美丽。站在雪山脚下,那高耸入云的山体仿佛要将人吞噬,每一寸肌理都散发着大自然的磅礴力量。雪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只是,这里的山路崎岖蜿蜒,如同一条盘绕在山间的巨龙,对于普通游客而言,在这样未经开发的野路上行走,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不用说让他们徒步一天,往返几十公里来看这雪山了,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山路狭窄陡峭,有的地方甚至需要手脚并用才能攀爬,而且沿途没有任何安全设施,对于缺乏户外经验的普通游客来说,危险重重。
徒步旅行,对于身体素质和户外经验的要求颇高,并不适合大多数普通游客。普通游客更倾向于交通便捷、出行难度较低的旅行方式,他们渴望轻松愉悦地享受旅途的美好。他们希望能够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直接到达景点,然后悠闲地欣赏风景,而不是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跋涉。
可如果仅仅将市场定位在户外运动爱好者身上,那无疑是将市场的大门紧紧关闭,市场范围太过狭小,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发展。户外运动爱好者毕竟只是少数群体,他们的需求有限,无法支撑起一个大规模的旅游产业。
如果想要把这里打造成普通游客也能轻松抵达的热门景点,那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修公路,让汽车能够平稳地驶向这片美景,这样游客们就能方便地来到雪山脚下;修缆车,让游客在空中便能俯瞰壮丽的景色,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这片土地的美丽;修栈道,让游客能安全地穿梭于山水之间,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修观光点,为游客提供最佳的观景位置,让他们能够尽情地欣赏美景。
然而,这些项目无一不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随便一项都是动辄几百上千万,如果规模再大些,甚至可能得上亿。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绝非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承担。修建公路需要开山辟路,购买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修缆车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和高端的设备,还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修栈道和观光点也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然,一旦这些项目顺利完成,后期的回报也是相当可观的。这不仅是一份能带来丰厚利润的生意,更是一份可以长久经营的事业,能够为村子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随着游客的增多,村子的知名度会不断提高,周边的餐饮、住宿等产业也会随之发展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张遥这次进山,目的可不单单是陪伴游客,也不仅仅是为了欣赏风景,更多的是想要探寻之后旅游业发展的可能性。他深知,这片土地有着巨大的潜力,只要能够合理开发,就能改变村子的命运。
既然他已经接待了这第一批游客,开了一个好头,那么在今后的日子里,他打算陆陆续续地尝试接待各类不同的游客,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他相信,只有了解游客的真实需求,才能更好地开发这片土地,让它成为真正的旅游胜地。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游客的需求,了解需要配置哪些服务,从而不断地进行改进与完善,让这片美丽的土地以最完美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他希望能够打造一个既保留自然之美,又能让游客舒适游玩的旅游目的地。
众人搭好帐篷之时,太阳又渐渐向上攀升了些许,天空中不知何时布满了绚丽的火烧云。那云朵像是被熊熊烈火点燃,红得热烈,橙得灿烂,紫得神秘,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又一幅绝美的画面。火烧云的形状千变万化,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像展翅的雄鹰,时而像盛开的花朵,让人目不暇接。
老陈叔并没有像其他游客那样专业的帐篷,他所拥有的,只是用牦牛毛编织而成的黑布。但对于常年在野外放牧、挖草药的他来说,利用这黑布搭建一个庇护所,简直是小菜一碟。
几个游客刚刚搭好帐篷,他便带着两位村民,熟练地架起了一间大大的黑帐篷。那手法娴熟得如同行云流水,仿佛他与这黑帐篷已经融为一体,成为了野外生存的一部分。
他先将黑布展开,然后用几根粗壮的木棍撑起,再用绳索固定好,不一会儿,一个坚固的黑帐篷就搭建好了。
三头骡子被他拴在了不远处的草地上,他又贴心地割了一些鲜嫩的青草,喂给这些一路上任劳任怨的伙伴。骡子们欢快地嚼着青草,时不时抬起头来,似乎也在享受着这雪山下的宁静时光。
不久之后,营地里燃起了一堆篝火,熊熊的火焰烧得很旺,火苗欢快地跳跃着,一下子窜得有一人多高。这温暖的火焰,为因为太阳逐渐下山而开始变得寒冷的环境,带来了阵阵温暖。
那温暖如同一只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人们的脸庞,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火焰的光芒照亮了周围的一切,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脸上洋溢着温馨的笑容。
众人开始准备晚饭,刘勇等几个游客为了感谢张遥和老陈叔携带的糯米饭,纷纷把自己所带的食物都拿了出来,打算大家一起共享,让这顿晚餐变得更加丰富。他们拿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零食、水果,还有一些方便食品,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老陈叔从黑帐篷里拿出两个铝锅,其中一个铝锅放上糯米,仔细地把糯米淘洗干净之后,放在火塘旁边煮了起来。
菜不过是腊肉、腊肠、花生米和酸菜这些对于村民来说再常见不过的东西。但就是这些普通的食材,却蕴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腊肉和腊肠是自家腌制的,经过时间的沉淀,散发着独特的香味;花生米是自家种的,颗颗饱满;酸菜是用当地的蔬菜腌制而成,酸辣可口。
老陈叔把糯米饭煮上之后,又拿起另一个铝锅,将腊肉腊肠整个放在里面,加上水,然后盖上锅盖,把锅支在了煮饭的锅旁边,让它慢慢炖煮着。
那腊肉和腊肠在锅里咕嘟咕嘟地翻滚着,仿佛在诉说着乡村生活的质朴与醇厚。随着时间的推移,锅里渐渐飘出了诱人的香味,那是腊肉和腊肠混合在一起的独特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刘勇等几个游客,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农村常用的铝锅,更没有见过这样的做饭方式,都感觉新奇极了。
他们虽然常年在外徒步旅行,足迹遍布各地,但毕竟出生在城市,成长在城市,对于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物件,见得并不多。他们习惯了城市里的现代化厨具,对于这种传统的铝锅,既感到陌生,又充满了好奇。
他们在户外使用的锅,都是小巧精致、方便携带,且还可以折叠的小锅,据说价格还不菲。那些小锅虽然精致,但在老陈叔这充满烟火气的铝锅面前,似乎少了几分生活的味道。小锅注重的是轻便和实用性,而铝锅则承载着乡村的记忆和生活的传承。
老陈叔的这一番操作,在他们看来,反而有些狂野和生猛,既不专业也不精致,却充满了实用的智慧。
铝锅虽然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却能在野外快速地煮出美味的食物,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简单而直接的烹饪方式,让他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与质朴。
几个游客除了压缩饼干,就只带了方便面,相比之下,老陈叔做的这些东西,可要好得多了。压缩饼干和方便面虽然方便,但吃多了难免会觉得单调乏味,而老陈叔做的糯米饭、腊肉腊肠,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让人食欲大增。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再也无心煮方便面了,而是满心期待地等着老陈叔的糯米饭和腊肉出锅。他们围在篝火旁,不停地讨论着老陈叔做的饭菜,想象着出锅后的美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十几分钟后,铝锅里飘来了一阵阵糯米饭的香味,那香味如同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地撩拨着人们的味蕾。
打开锅盖一看,白花花的糯米饭已经煮得恰到好处。每一粒糯米都饱满晶莹,仿佛一颗颗珍珠,散发着诱人的光泽。热气腾腾的糯米饭,让人看了就心生欢喜。
虽然糯米饭已经煮好了,但腊肉这种食材,想要煮透可没那么容易,所以还得再煮一会儿。腊肉经过腌制和晾晒,质地比较紧实,需要长时间的炖煮才能变得软烂入味。
然而这时候,女队员却向老陈叔问道:“陈师傅,咱们中午吃的那种带锅巴的糯米饭团是怎么做的?现在能做吗?”
老陈叔犹豫了几秒,然后道:“能,不过可能做出来不太好,怕你到时候吃不下。”
女队员疑惑的道:“怎么会呢?你做吧,我一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