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长乐长乐(1 / 1)

加入書籤

“这是长乐先生在回应我们呢。”方荡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手里捧着那本《民间急救方》。书页被风吹得翻动,停在了夹着玉兰花瓣的那一页。“你看,她早就说过,心若有根,纵隔生死,亦能开花。”

赵乐忽然想起自己银锁上的“乐”字。他一直以为这“乐”是快乐,此刻才明白,是“传承”——是长乐把善意传给娘,娘把念想传给自己,自己再把这些故事传给更多人。就像这棵杏树,明明该开杏花,却开出了槐花,因为它的根里,早就埋下了槐花的种子。

雪停的时候,酒楼来了群孩子。他们是附近学堂的学生,手里捧着各式各样的物件:有画着槐花的画,有录着笑声的竹筒,还有用彩纸折的槐花串。“先生,我们想把这些放在阁楼里,”领头的孩子说,“先生说,这里藏着全世界最温暖的故事。”

赵乐把孩子们的物件一一摆好。画挂在琴师的曲谱旁边,竹筒放在李三的药箱上,彩纸槐花串则系在了阁楼的栏杆上。风一吹,槐花串轻轻晃动,像一串串小小的风铃,发出细碎的响声。

方荡看着这一切,忽然想起长乐在信末画的那朵槐花。它不是盛开的样子,而是含苞待放,旁边注着“纵经霜雪,亦能香彻骨”。原来她早就知道,真正的花开,从来不是一时的绚烂,而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把善意的种子埋进土里,等着它在时光里,长成满树芳华。

那天晚上,赵乐在账本上写下了新的故事。他说:“今天,杏树开了槐花。我知道,这不是奇迹,是无数个被温暖过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让善良永远活着。”

写完,他抬头看向窗外。月光落在老杏树上,槐花在夜色里泛着淡淡的光,像谁提着盏灯笼,站在时光的尽头,笑着说:“你看,人间的春天,从来都不晚。”

阁楼里,那本《民间急救方》静静地躺在桌上,玉兰花瓣夹在“相思汤”的方子旁,仿佛在说:所有的思念,最终都会变成温暖的力量,在人间,生生不息。

方荡站在魂族地界的入口处,望着眼前被浓雾笼罩的山谷,深吸了一口气。他身上穿着粗布缝制的魂族服饰,头上裹着深蓝色的头巾,将自己原本的样貌掩盖了大半。怀里的《民间急救方》被紧紧压在衣襟下,书页间的玉兰花瓣仿佛带着某种温度,熨帖着他有些慌乱的心。​

“新来的?”一个沙哑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方荡转头,看到一个背着竹篓的老魂族人,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沟壑,眼睛却亮得惊人。​

“是,前辈。”方荡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谦卑,“前来参加学院考核。”​

老魂族人眯起眼睛打量着他:“从东边来的?”​

“是,家乡遭了灾,听闻魂族学院收留流离之人。”方荡按照事先编好的说辞回答,手心却微微出汗。他知道,魂族人对气息的敏感远超常人,任何一丝破绽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老魂族人突然笑了,露出嘴里仅剩的几颗牙齿:“去吧,穿过迷雾谷,到了学院门口,报上‘槐生’的名字,自会有人接应。”​

方荡心中一怔,这名字他从未听过。但他不敢多问,只是恭敬地行了一礼,转身走进了浓雾之中。刚走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老魂族人的声音:“记住,在魂族地界,看得见的未必是真的,看不见的才藏着活路。”​

雾气浓得像化不开的牛奶,方荡只能看清脚下三尺的地方。地面铺满了柔软的苔藓,踩上去悄无声息,只有偶尔传来的不知名鸟类的啼叫,在山谷中回荡。他按照临行前赵乐给的地图,凭着记忆中的方向前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襟下的书页。​

忽然,浓雾中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方荡立刻屏住呼吸,躲到一棵粗壮的古树后。只见几个穿着黑色斗篷的人匆匆走过,手里提着闪烁着幽蓝光芒的灯笼,灯笼上画着奇异的符号,像是某种古老的图腾。​

“听说今年的学院考核格外严格。”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

“毕竟是百年一次的‘魂启’大典,长老们都很重视。”另一个声音回应,“不过也奇怪,明明是魂族内部的事,却允许外族人参加。”​

“谁知道呢,据说和当年那位留下的预言有关……”​

声音渐渐远去,方荡从树后走出来,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他知道,他们口中的“那位”,很可能就是长乐。赵乐曾说过,长乐的祖辈似乎与魂族有着某种渊源,只是具体的故事早已湮没在岁月里。​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了一丝光亮。方荡加快脚步,穿过最后一层雾气,眼前豁然开朗。一座依山而建的古老学院出现在眼前,青灰色的瓦片在阳光下泛着微光,院墙上爬满了墨绿色的藤蔓,藤蔓上开着淡紫色的小花,散发着奇异的香气。​

学院门口站着两个身穿白袍的少年,腰间系着银色的腰带,腰带上挂着一枚小巧的玉佩,上面刻着“魂”字。方荡走上前,按照老魂族人的嘱咐报上名字:“我叫槐生,前来参加考核。”​

其中一个少年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递过来一块黑色的令牌:“拿着这个,去三号院报道。考核明日开始,在此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学院。”​

方荡接过令牌,令牌入手冰凉,上面刻着复杂的花纹,仔细看去,竟与《民间急救方》扉页上的图案有几分相似。他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将令牌收好,跟着另一个少年走进了学院。​

学院内部远比外面看起来更广阔,一条条蜿蜒的石板路将各个院落连接起来,路边每隔几步就有一盏石灯,灯座上雕刻着不同的植物图案——有槐树、有玉兰、还有一些方荡从未见过的奇花异草。​

“这里是‘百草院’,”引路的少年介绍道,“魂族的医者都在这里学习。”​

方荡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院子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草药,几个穿着绿袍的学子正在弯腰采摘,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抚摸什么珍贵的宝物。他忽然想起长乐在书中记载的各种草药特性,那些看似枯燥的文字,此刻在他眼前变成了生动的画面。​

来到三号院,引路的少年留下一句“明日辰时在演武场集合”便转身离开了。方荡推开院门,只见院子里已经站着十几个和他一样前来参加考核的年轻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穿着各异,但脸上都带着同样的紧张和期待。​

一个身材高大的少年主动走过来打招呼:“我叫石敢,来自山北的石族。你呢?”​

“槐生。”方荡简单地回答,警惕地观察着对方。​

石敢倒是毫不在意他的冷淡,大大咧咧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看你的样子,不像我们这些粗人,倒像是个读书人。”​

方荡笑了笑,没有接话。他注意到石敢腰间挂着一个小小的布袋,袋子里露出一截干枯的草根,看起来像是某种草药。​

“这是‘还魂草’,”石敢注意到他的目光,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我爹给我的,说关键时刻能救命。”​

方荡心中一动,还魂草在《民间急救方》中也有记载,据说有起死回生之效,但极为稀有,没想到竟能在这里见到。他正想再问些什么,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钟声,一个苍老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所有考生到正厅集合。”​

众人连忙走进正厅,只见正厅中央坐着一位白发老者,身穿黑色长袍,腰间系着金色的腰带,想必就是学院的长老。老者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三样东西:一碗清水、一株枯萎的植物、还有一本泛黄的古籍。​

“明日的考核很简单,”老者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这三样东西,你们任选其一,用自己的方式证明它的价值。记住,魂族崇尚自然,任何违背天道的做法,都不会被认可。”​

方荡的目光落在那株枯萎的植物上,那植物的根茎扭曲,叶片早已枯黄,但仔细看去,根部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微弱的绿意。他忽然想起长乐在书中写过的一种“回春术”,据说能让濒死的植物重新焕发生机,只是需要以自身的精气为引,对施术者损耗极大。​

“长老,”一个穿着华丽的少年开口问道,“若是我们能让这株植物开花,算不算通过考核?”​

老者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花开有时,强求不得。能否开花,要看你们与它的缘分。”​

少年撇了撇嘴,不再说话。方荡却从老者的话中听出了弦外之音,看来这考核并非只看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中的心境。​

回到住处,方荡摊开《民间急救方》,借着微弱的月光仔细翻阅。当翻到“草木篇”时,他眼前一亮,书中果然记载着关于那株枯萎植物的信息——这种植物名为“幽冥草”,只生长在魂族地界,性喜阴寒,若要让它复苏,需以温暖的精气滋养,辅以“相思汤”的药引。​

而“相思汤”的配方中,正好需要玉兰花瓣作为药引。方荡小心翼翼地取出夹在书中的玉兰花瓣,花瓣早已干枯,却依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他将花瓣放在手心,轻轻揉搓,花瓣渐渐化作粉末,融入他的掌心。​

那一刻,他仿佛感受到了长乐的气息,感受到了她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他忽然明白,这次考核不仅仅是为了进入魂族学院,更是为了传承那份跨越生死的善意。​

次日清晨,考核正式开始。方荡选择了那株幽冥草,将它带回了自己的住处。他按照书中的记载,取来清晨的露水,将幽冥草的根部浸泡其中,然后盘膝而坐,将自己的手掌轻轻放在草叶上,缓缓输送着自身的精气。​

起初,幽冥草没有任何反应。方荡并不气馁,他想起长乐曾说过,万物有灵,唯有以诚相待,才能打动它们。于是,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那些被温暖过的瞬间——赵乐在酒楼里写下新的故事,孩子们将自己的物件摆满阁楼,还有长乐在信中画下的那朵含苞待放的槐花。​

渐渐地,他感觉到掌心传来一丝微弱的暖意,幽冥草的根部开始微微颤动,一丝嫩绿从枯黄的叶片中钻了出来。方荡心中一喜,更加专注地输送着精气。不知过了多久,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幽冥草已经完全复苏,枯黄的叶片变得翠绿欲滴,顶端还开出了一朵小小的白色花朵,像极了槐花。​

就在这时,房门被推开,昨天那个白发老者走了进来。他看着幽冥草上的白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欣慰:“好孩子,你通过考核了。”​

方荡站起身,疑惑地看着老者:“长老,您怎么会……”​

老者笑了笑:“我早就知道你不是普通的魂族族人。你身上的气息,带着一股温暖的力量,与我们魂族的阴冷截然不同。”​

方荡心中一惊,正想解释,却被老者拦住:“不必多说,我知道你的来意。长乐那孩子,当年也曾在这里学习过。”​

“您认识长乐前辈?”方荡又惊又喜。​

老者点点头,目光变得悠远:“她是我最得意的弟子,可惜……”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她当年也选择了幽冥草,也让它开出了白色的花朵。她说,这花朵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无论身处何种绝境,都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方荡恍然大悟,原来长乐早就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信念留在了魂族学院。他忽然明白,自己能让幽冥草开花,并非因为高超的技艺,而是因为那份传承下来的善意与希望。​

“长老,”方荡郑重地说道,“我想留在学院,学习魂族的医术,将长乐前辈的精神传承下去。”​

老者欣慰地点点头:“好,从今日起,你便是魂族学院的正式弟子。记住,医术的最高境界,不是起死回生,而是让善意在世间永远流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