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终有一别(感谢订阅和收藏!)(1 / 1)

加入書籤

“莫要再送了,顾大人。顾瑶师侄贫道自当全力护持,大人放心吧。待她修行有成,自会回来看望大人的。”王还真回头对着来送行的一行人说道。

此时顾瑶正眼眶通红的与管家,张虎等人一一道别。此时距离王还真讲课,已然是第二日了。顾大人给王还真一行人,准备了足足两辆大规制的马车。

一前一后足足有四匹马,为首的正是先前路人赠予王还真等人,后来被小六子安排拉车的那一匹战马。即便是与顾大人安排的马匹站在一起,也明显高出一头。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老夫祝二位道长一路顺风!!”顾大人对着王还真等人拱手一礼。老管家不舍的望着顾瑶,轻轻的摆了摆手。

乳燕终要离家,翱翔于天际,这才是她最终的归宿。或许顾大人也想明白了,顾瑶本就是天赐,将她束缚在家中,才是对她最大的不负责。

如今看着马车逐渐远去,顾大人仿佛一下子老了下来。就连原本有神的双眼,似乎也随着马车的离去,逐渐的暗淡下来。

他叹了口气,转头对着身后的众人,声音低沉的开口道:“走吧,我们也该回去了。别让瑶儿看到我们还在这里看着,心里难受。”

“哎……老爷……”老管家说着,擦了擦眼角,上前扶着顾大人。两个满头白发的老者,就这样互相搀扶着,沐浴在晨曦中逐渐向着镇子走去……

虽然早已有心理准备,但当离开的时候。顾瑶还是忍不住流泪,尤其是看着父亲那满头的白发。突然心中有那么一丝丝的后悔。

此时她双眼红肿,正趴在灵雯子的怀中,一言不发。容怜晴与苏妙依则在一旁,轻声的安慰着她。顾大人安排人专门打造的马车工艺很好。

走在官道上,几乎觉察不到颠簸。由于同行的人数增加,行礼什么的自然也就随之增多。加之时不时还要露宿野外。

所以顾大人索性就给他们准备了两辆马车。一辆用来拉行李,也是专门供王还真平常打坐修行的,而另外一辆则是供其余众人乘坐。

不知不觉,王还真的队伍,已然壮大到需要两辆马车,才能装得下的程度了。回想起当初,从济州孤身一人离开的时候。

王还真心中泛起一丝丝自豪。放心吧,师父。即便是太清宗没落了,就剩他自己了。他也会让太清宗重新繁荣的。

而现在这些与他同行的人,就是他为以后太清宗做的准备。先前也和灵雯子讨论过,既然已经知道亳州早已沦为大道派的地方,那他自然就没有去拜访的必要了。

他们的队伍虽然也有异类,但毕竟还是以他为主。所以王还真也就不打算自讨没趣了。昨夜他看过地图了,此时他们在淮南东路的地界。

而上清法会,则是在信州的龙虎山。江南东路距离淮南东路,中间还隔着一个淮南西路,王还真本打算走亳州去扬州,然后直下江南。

正好去见识见识扬州的风景。但现在既然决定不去亳州了,自然也就没有去扬州的必要。毕竟要是去扬州的话,亳州乃是他们必经之路。

所以王还真打算向着西南方向,自京西北路,走颍州出,自光州或者寿州入淮南西路。然后自江州入江南东,最后到达信州鹰潭。

虽然看上去南下跨越了三路,但是这样子走的都是官道。按照他们车马的速度,一日最多能行百里。差不多半月有余,就能赶到龙虎山。

当然,这还是王还真按照时间充裕来计算的。若是速度快一点的话,差不多十日左右。先前他也和灵雯子打听过了。

距离法会开始,差不多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时间上完全来得及。只不过让王还真有所顾虑的是,他并未将先前被袭击的事情,抛之脑后。

虽然在顾家这些日子,并未遇见袭击。但是先前在破庙被人打断双腿的经历,一直让他如梗在喉。尤其是听灵雯子说起大道派的事情。

即便是没有什么证据,王还真的心中,还是觉得袭击他们的人,应当与大道派脱不了干系。不过现在有灵雯子的加入。

王还真的压力骤降,所以他才选择了官道。而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车上的一行人,除了六子和顾瑶,基本上都有修为傍身。

加之顾大人安排的马车很是结实,待到午时,他们已然进入了京西北路的地界。越是向南,四周的景色就愈发的明媚。

虽然算不上耀眼,但比起北方来,却是有了不少的变化。至少一路上,看到的常青草木多了不少。就连众人离别的伤感,也冲淡了几分。

晌午时分,小六子将车马停在了一处破落的镇子旁。严格来说,应当是个村子,一眼望去,只有十几户人家。

大部分的房舍已经坍塌。唯有靠近路边的这栋屋子,可能是因为时常有经过之人落脚的缘故,房顶被人用茅草重新修缮了一下。

房子外面的院墙早已倒塌,在院门旁,还有一座半人多高的土地庙。庙中的神像早已不见,里面放着些许杂草。

从杂草的印记上来看,应当是沦为了野狗等牲畜的落脚场所。小六子看着那土地庙,略带感慨的说道:“连狗子都知道找个无人的庙当窝。

先生,你说这些村子里的人,为何好好的要走呢?这里离东京都还有好远,怎么说打仗也打不到这里来吧?”

“不一定是打仗,从这个村子房屋的情况来看,这里最起码也荒废了有十几年了。否则不会连院墙也一并倒塌了。

好了,别想了。难得有个地方落脚,快去喊她们来准备饭食吧。我看这天色有些阴沉,晚些怕是要下雨。今夜我们恐怕就要在这留宿了。”王还真抬头看了一眼天上,开口说道。

“好嘞,先生你先去歇着。我去叫她们。”小六子说着,便牵着马走向了后院。灵雯子等人此时正在后院安置车马。

王还真打量了一下四周,作为村子里仅存的屋子。又是在官道旁边,即便是没有下来。远远望去也很是显眼。

自从经历了各种袭击之后,王还真对于这些落脚之处的安全很是上心,毕竟他现在可是有一大帮子人跟着,凡事小心一点,总是没错的。

所以王还真思量过后,自怀中取出了一张黄符。看了一眼四周。随后低声告罪,打算将那张黄符,贴在了门口土地庙的房檐上。

正当他低头,准备将符咒贴上的时候。突然整个人愣住了,他眯了眯眼睛,出神的看着土地庙房檐上,一个奇怪的花纹。

王还真伸出手,在那个花纹上摸了摸。整个土地庙的房檐很是平滑,那花纹也是印刻在其中。此时王还真才发现,这个土地庙,虽然只有半人多高,但是却异常的精致。

之所以会用精致来形容,乃是因为这个土地庙的建筑风格,与村子四周显得格格不入。此时大宋相比汉唐时期,已然有了极为明显的独立建筑风格。

虽然建筑规模,相比唐朝更小巧,但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就拿眼前的土地庙来说,虽然只是一个门楼的规制。

但是相比大户人家的门楼,也丝毫不逊色。这也是王还真惊讶的原因,先前小六子说土地庙变成狗窝了,他还没有在意。

如今仔细一看,顿时发现了些许异样。尤其是那房檐上的花纹,王还真越看越是眼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