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门楼小庙(感谢订阅和收藏!)(1 / 1)
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个花纹?王还真皱了皱眉,随后便被灵雯子的声音,给打断了思绪:“姐夫你不来帮忙,一个人在作甚?”
王还真抬头看了一眼,只见灵雯子等人,正提着各种物件,从后院走出来。他将心中的疑惑暂时放下,随手将符咒贴在了那纹路上。
将其盖住之后,抬头高声回应道:“来了,以后不用什么东西都取下来……,这不是自找麻烦嘛……”
“就你聪明哦,那等会你别吃饭。锅不拿用什么烧?”灵雯子白了他一眼,随后将手中的铁锅,塞进了他的手中。
王还真无奈的接过铁锅,见小六子正捂嘴偷笑。咳嗽一声:“今日晚课诵经时间多加半个时辰。”
“啊?先生……”小六子一听,脸上的笑意顿时被痛苦取代。他来到王还真身旁,将那铁锅接过,然后有些无奈的说道。
“先生,又不是我让你……”
“嗯?”王还真瞪了他一眼,吓得小六子急忙将剩下的半句话,咽进了嘴里。拿着铁锅,苦着脸回到了屋内。
王还真背着手,看着小六子哭丧的表情,满意的笑了笑。其实让小六子诵经只不过是顺带,真正的目的乃是让他早点建立气感。
而建立气感最好的方法,就是诵经。这也是每个住观的道人,每日必做的事情,道家将其称之为早晚课。经过那日讲修行之法,王还真已经发现了,小六子悟性不足这一点。
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为他寻一个方法入门。不过小六子的性子属于那种外柔内刚的性格,虽然事情一般不会拒绝,但若是他不想做的,就会敷衍了事。
这种情况王还真发现了不止一次,所以这次他并没有直接告知小六子目的,只是变着法的增加他诵经的时间,如此这般,他才不会有所抵触。
毕竟王还真总不能天天罚他吧。待小六子进屋之后,半炷香的功夫,屋内便有炊烟,顺着门窗冒出。虽然这个屋子并未坍塌。
但是门窗早已不在,所以王还真并不担心通风的问题。此时他脑子里,想的全是刚才那座土地庙上,那个奇怪的花纹。
能让王还真上心的事情不多,一旦被他记住,基本上都是重要的事情。刚才他看那土地庙屋檐上的花纹,有些许眼熟,这让他心中一直惦记。
见屋内的众人已经忙起来了,于是他转身便离开了院子。重新回到了那土地庙前,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起来。看了一会儿,突然听到身后有声音响起。
王还真扭头望去,只见灵雯子擦了擦眼角。自院子中走出来,她来到王还真身旁蹲下,随意的问道:“姐夫你在这看甚?这村里的土地庙有啥好看的?”
“你们出来了?”王还真讶异的看着她。刚才明明是她抢着要进去烧饭,怎么刚一生火,就独自出来了?
“她们嫌我在里面帮倒忙,就让我先出来了。你在看啥?”灵雯子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随后低头看着眼前的土地庙。
“阁皂山也有土地庙吗?”王还真打量了片刻,开口问道。
“没有……土地有供奉,但是没有庙。咦,这个庙看上去……嗯,有点好看啊?”灵雯子看了片刻,随后惊讶的说道。
“嗯,你也看出来了。你说这么一个小村子,怎会建一个如此精致的土地庙?”王还真看着眼前,雕梁画栋的‘狗窝’,轻声开口。
“兴许当地的土地比较灵呢,人家一个村子,建这么小一个庙,也不怎么奇怪吧?”灵雯子却并不怎么在意,毕竟庙建的再好,也不过是个土地庙罢了。
土地也就是福德正神,在道家的神仙当中,乃是最低一等的。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天庭敕封,生前只是普通人。
土地也只是最低的地仙,除非有天庭感召,否则无法离开所属封地。虽然可得长生,但却失去了最起码的自由。
不过这只是修行之人的看法,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土地爷可以说是最亲民的神仙了。只要焚香请愿,基本上大部分正常的事情,都能得到满足。
这也是大宋境内的村子,基本上都供奉土地的原因之一。普通人给玉帝焚香,玉帝或许看都不会看一眼,但是给土地焚香就不一样了。
毕竟土地本来就是普通人。但是像这个村子这般,将土地庙修建的如此精美的,王还真还是头一次见。他越看越觉得奇怪。
“你有没有觉得,这土地庙有些怪?”王还真看了一眼灵雯子。
灵雯子此时心思已经不在土地庙上了,她正抬头打量着四周。听到王还真的话,转头看了看那土地庙:“有什么好奇怪的?”
“你觉不觉得,这土地庙像是个门楼?”王还真伸手,指了指两边的房檐。
“门楼?”灵雯子听到王还真的话,愣了一下。随后转头看了看那土地庙,你还别说。让王还真这么一说,她越看越像。
“还真是……这村子怎么把土地庙建成个门楼?还放在门口?难不成是打算让土地爷给他们守门?”
听到灵雯子的话,王还真并未回应,而是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土地庙。这土地庙有着明显的南方风格,虽然小,但是一砖一瓦都非常精致。
首先地面覆有青砖,虽然被泥土和杂草覆盖,但是依旧能看出青砖样子。青砖地往上,则是青条石,自下而上足有三条。
形成了三道台阶,作为神仙当中位阶最低的土地。三阶也说得过去。台阶其上便是踏跺,也就是落脚的地方。这也是为何王还真说这土地庙像是门楼的原因。
一般只有大户人家的门楼,才会有踏跺。踏跺上方便是两个檐柱是,虽然柱子不大,只有小臂粗细。但是上面阴刻有一幅对联。
只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大部分字迹都看不清楚了。檐柱下方乃是两块门枕石,上面雕刻有赑屃等祥瑞。檐柱上方,则是最为经典的斗拱。
也就是俗称的屋檐。斗拱由斗盘和檐枋组成。中央则是匾额,上书:土地庙三个大字。从字迹上,还依稀能看到金色的纹路。
显然原本匾额上的字,应当是有金漆覆盖的。斗拱上方则是连檐,连檐上方有滴水的飞橼。在其上便是垂下的屋脊。
屋脊分为左右两个,尽头两只垂兽因为风雨的缘故,已然看不清楚了。在其上边是垂脊,脊兽。中央则是一条正脊。
正脊上刻有云朵等各种祥瑞的图案。而王还真先前注意到的那奇怪的纹理,正是刻在正脊的中央。之所以会如此在意。
乃是因为这纹理与匾额上的字一样,乃是用金漆覆过的。隐隐还有一丝金色存在,所以才吸引了王还真的注意。
这整座庙的形制,与大户人家的门楼几乎无二。这并不是一种贬义,因为门楼乃是一户人家的门面,通常都是建造的极为精致。
从这些称呼上,也能看出来。这门楼有大讲究。而这个土地庙与门楼,唯一的区别,就是门楼有门,而这个土地庙只有一层雀替。
所谓雀替,就是用来固定门框的一层木头。一般是放在匾额的下方。而这个土地庙上只有雀替,下方却是门户大开。
王还真弯下腰,凑近了仔细看了看,确定这个土地庙以前也没有门。雀替下方,干净平滑,没有门存在的痕迹。
“难道说,这个庙,不是供奉土地神的?”王还真皱眉。
“怎么可能,上面不是写着土地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