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朝堂震动(1 / 1)
这声嘶吼,瞬间点燃了守军的热血!
“大明万胜!”
“杀虏!!”
残存的士兵们,无论是老兵还是新兵,无论是恐惧还是绝望,此刻都发出了不屈的呐喊。
他们抓起身边一切能用的东西……
断刀、砖块、木棍,甚至战友的尸体,扑向了再次涌上城头的清兵!
血战。
每一寸城头,每一段马道,都成了血肉磨坊。
德胜门,摇摇欲坠。
……
紫禁城皇极殿
殿内炭火烧得极旺,却驱不散刺骨的寒意。
崇祯皇帝朱由检端坐龙椅之上,脸色苍白,眼下乌青深重,紧握着扶手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龙袍下的身躯微微颤抖,不知是冷还是怒。
殿外隐约传来的炮声和喊杀声,像重锤一下下敲击着他的神经。
“陛下!事急矣!”
内阁首辅周延儒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
“德胜门危在旦夕!满桂将军血战不退,然伤亡惨重,城防将颓!请陛下速速决断!是战是和,或……或暂避锋芒,南狩应天,以图后举啊!”
“南狩?”兵部尚书申用懋须发皆张,厉声驳斥:
“周阁老此言差矣!京师乃国本,宗庙社稷所在。陛下若离京,天下震动,军心民心顷刻瓦解。届时,不待鞑虏破城,我大明江山已自溃矣。
当务之急,是调集京营余部,征发民壮,死守待援。袁督师、祖总兵大军不日即到!”
“死守?拿什么守?”礼部侍郎温体仁冷冷开口,声音尖厉,
“申尚书!城下是皇太极亲率的八旗主力。红夷大炮轰城,巴牙喇死士登城。京营什么样子,你心里没数吗?满桂再勇,也是双拳难敌四手。
至于袁崇焕?他当初在通州按兵不动,谁知道存的什么心思。等他的援兵?只怕等来的是陛下的棺椁和大明的灵位!”
“温体仁!你放肆!”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怒喝,“竟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动摇军心,其心可诛!”
“够了!”
崇祯猛的一拍御案,打断了殿内激烈的争吵。
他胸膛剧烈起伏,目光扫过下面一张张或惶恐、或激愤、或闪烁的面孔,只觉得一阵眩晕和深深的无力。
“吵!吵!吵!鞑子就在城外!炮都打到家门口了!你们除了互相攻讦,还能拿出什么切实之策?朕要的是办法!是退敌之策!”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无尽的怒火。
殿内瞬间死寂,大臣们噤若寒蝉,纷纷低下头。
主战?无兵可用。
主和?与虎谋皮。
南狩?动摇国本。
似乎每条路都是死胡同。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风尘仆仆,脸色凝重,未经通传便疾步入殿,单膝跪地:
“陛下!锦衣卫密探急报!”
崇祯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身子前倾,
“讲!”
骆养性深吸一口气,语速极快:
“据擒获鞑子斥候及细作多方印证,皇太极此番倾力猛攻北京,事出有因!非为破城劫掠,实为……逼一支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小队现身!”
“什么?!”殿内一片哗然!所有大臣,无论派系,全都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一支小队?”崇祯以为自己听错了,“多少人?是哪路勤王兵马?”
“回陛下!”骆养性语出惊人,“并非任何一路有旗号之勤王军。据查,仅……仅百人左右。来历不明,装备奇特火器,射程极远,不惧风雨,行踪诡秘,训练有素,专事袭扰。
数日前曾夜袭鞑子后营,焚毁大量辎重,更于阵前辱骂皇太极得位不正。皇太极大怒,誓杀此獠,然此股贼……此股人马极其狡诈,根本不跟皇太极的兵马硬碰硬。
鞑子数度派出万余精骑围剿,非但未能将其剿灭,反而不断被其偷袭,损兵折将。
皇太极恼羞成怒,这才愤然下令猛攻北京城,欲以京城安危为饵,逼其现身决战。”
死寂!
绝对的死寂!
百人?
来历不明?
奇特火器?
袭扰鞑子后营?
焚毁辎重无数?
辱骂皇太极?
以百倍兵力万余精骑围剿,都奈何不得?
还逼得皇太极猛攻北京?!
这每一个信息都如同惊雷,炸得满朝文武头晕目眩,大脑一片空白。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和理解范畴。
“荒……荒谬!”
温体仁第一个反应过来,尖声叫道,
“骆指挥使!此等天方夜谭,你也敢报于御前?百人小队袭扰数万鞑虏还全身而退?你当鞑子是纸糊的吗?这定是鞑子散布的谣言!”
“温大人!”骆养性抬头,目光锐利,
“此乃多方印证之实情!被擒鞑子斥候供认不讳,战场细作亦亲眼目睹其袭扰,其所用火器,铳声清脆,射程确在两百步开外!
鞑子称其为无影铳!其战术飘忽,一击即走,令行禁止,绝不恋战。我军亦有溃兵远远望见,形容其来去如风,铳响人倒,此绝非谣言!”
“两百步?!”
兵部职方司郎中失声惊呼,“三眼铳不过八十步,鸟铳堪堪百步下。这……这怎么可能?莫非……莫非是天兵下凡?或是用了什么妖法邪术?”
他的声音里满是惊骇,额头也渐渐渗出了冷汗。
“妖法?”申用懋眉头紧锁,喃喃道,“若真有此等神兵利器,若这样令行禁止训练有素的士兵能有上万个……”
他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但旋即被更大的疑虑淹没。
来历不明,这是最大的问题!
“管他是什么!”温体仁猛地提高声音,转向崇祯,语速飞快,
“陛下!无论此股人马是神是鬼,是何来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乃九五之尊!此辈既在我大明疆土,抗击鞑虏,便当为陛下所用,为社稷效死!此正是天赐良机啊陛下!”
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横飞:
“请陛下即刻下旨!着锦衣卫、五城兵马司,速速将此百人小队寻出,命其即刻火速驰援北京。加入守城序列,将其战力用于守城下,若其能助我守住京城,立下大功,自可封赏。
若其不幸战殁……那也是为陛下尽忠,为社稷捐躯,死得其所。如此,既能解京城燃眉之急,又能平息皇太极之怒。
或可……或可借此契机,与皇太极议和,令其退兵!此乃一举两得,化险为夷之上策啊陛下!”
他重重叩首,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牺牲百人,换取京城平安甚至议和可能,在他看来,简直太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