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从今日起,你便是这天下的主人(1 / 1)

加入書籤

乾武殿前的血腥气尚未完全散去,与森然的杀气交织在一起,让那些刚刚宣誓效忠的文官们依旧心有余悸。

顾长卿目光转向楚子慕以及吴勇、柳岸等九位将军,声音恢复了军中统帅的冷冽:“楚子慕听令。”

“末将在!”楚子慕上前一步,抱拳应道。

“即刻组织人手,清扫宫内战场,收敛双方阵亡将士遗骸,妥善处置。皇宫之内,不得再有半点血污。”顾长卿的声音不容置疑。

“遵命!”

“吴勇、柳岸、莫煊、黎云天、苏浩然、龚镇、魏延、王澜、张狂。”顾长卿一一念出九位将军的名字。

“末将在!”九人齐声应和,声若洪钟。

“尔等各率本部兵马,即刻接管上京城防务,封锁二门。”

“严格约束麾下士卒,但有趁乱劫掠、骚扰百姓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军法从事,斩立决!”

顾长卿的语气中透着一股铁血的严酷,“城中各坊,派兵巡逻,安抚民心,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上京秩序。若有趁机作乱,试图煽动民意者,格杀勿论!”

“谨遵元帅号令!”九位将军领命,眼神中都带着一丝兴奋。

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上京城,乃至整个大乾,都将彻底落入北离的掌控之中。

命令下达完毕,顾长卿不再看那些忙碌起来的军士,转身对李鸿泰等人道:“诸位,随本将军入殿议事。”

李鸿泰等人心中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连忙躬身应道:“谨遵元帅吩咐。”

乾武殿内,早有顾长卿的亲兵先行入内打扫过。

虽然仓促,但至少龙椅凤座以及大臣们站立的位置,已经看不出丝毫战斗过的痕迹,只是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腐朽味,提醒着众人这里不久前发生过一场决定王朝命运的厮杀。

顾长卿大马金刀地立于殿中,并未走向那张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

他侧过身,对一直紧紧跟在他身边,小脸还有些苍白的离慕婉柔声道:“慕婉,去坐下。”

他指向那张宽大华丽的龙椅。

离慕婉有些不知所措,小手依旧紧抓着顾长卿的衣角,大眼睛里充满了茫然和一丝怯意。

那张椅子,在以往的她看来,是那么遥不可及,神圣威严。

此刻,它就在眼前,而自己,竟然要去坐它。

“顾叔叔……我……”她声音细若蚊蚋,带着一丝颤抖。

顾长卿的眼神平静而鼓励:“去吧,从今日起,你便是这天下的主人。”

此言,让李鸿泰等文官再次垂下头,掩去眼中的复杂神色。

离慕婉看着顾长卿冷酷的眼神,从中汲取到了一些力量。

她深吸一口气,小小的身子努力挺直,一步一步,有些蹒跚,却异常坚定地走向那张龙椅。

她太小了,龙椅又太大。

当她坐上去之后,整个人几乎都陷了进去,只露出一颗小脑袋,更显得那龙椅空旷威严。

但她还是努力坐直了身体,学着记忆中那些帝王的模样,尽管看起来有些滑稽,却也透着一股莫名的认真。

顾长卿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转身面向众臣。

“诸位。”他开口,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七日之后,新帝登基大典,礼部尚书张旭。”

“臣在。”礼部尚书张旭连忙出列,他约莫五十许人,面容儒雅,此刻却也难掩紧张。

“登基大典所有事宜,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办得合乎礼制,又不失庄重。所需一应人手、物什,可向各部协调。若有差池,唯你是问。”顾长卿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推诿的压力。

“臣……遵旨。”张旭擦了擦额头的汗,心中叫苦不迭。

七天时间,要筹备一场新皇登基大典,而且还是在前朝刚刚覆灭,人心惶惶之际,这难度可想而知。

但他不敢有丝毫异议。

“太师李鸿泰。”

“老臣在。”李鸿泰颤巍巍地出列。

“你为三朝元老,熟悉朝政。新朝伊始,百废待兴,辅佐新君,稳定朝局,你责无旁贷。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官员若有空缺、或有不称职者,由你与相关尚书共同商议,拟定名单,报于本帅。”

这等于是将一部分人事任免和政务处理的权力,暂时交给了李鸿泰。

李鸿泰心中一动,明白这是顾长卿在安抚人心,同时也是在考验他。

“老臣……定不负元帅所托,做完这些事,老臣便要告老还乡了。”李鸿泰深深一揖。

顾长卿没有理会他说的告老还乡,目光转向了原大乾的财部尚书吴青风。

吴青风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面相精明,此刻也是小心翼翼地站在那里。

“吴青风。”

“臣在。”吴青风连忙应声。

“上京粮仓,现存粮几何?国库之中,尚余银两多少?”顾长卿直接问道。

这是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如今大军入城,每日消耗巨大,没有足够的钱粮,一切都是空谈。

吴青风不敢怠慢,躬身回道:“启禀元帅,经臣初步核算,上京各大官仓之内,现存粮食约计四千万石。国库之中,封存白银,约有三亿六千万两。此外,皇室内帑之中,尚有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无数,尚未清点完毕。”

四千万石粮食,三亿六千万两白银。

听到这个数字,顾长卿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大乾立国数百年,虽然末帝昏聩,但搜刮民脂民膏的本事却是不小,这倒是便宜了他。

有此钱粮,足以支撑北离军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消耗,并且还有余力进行战后重建,以及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变局。

“很好。”顾长卿淡淡道,“财部即刻协同兵部,核算军需用度,确保粮草供应。同时,尽快清点内帑,所有财物登记造册,充入国库。”

“臣遵命。”吴青风恭敬应下。

顾长卿又看向其他几位尚书,如工部尚书王宴,兵部尚书徐龙,刑部尚书朱昊等人,分别就城防修缮、军械整理、治安维持等方面做出了简短而明确的指示。

这些大乾旧臣,此刻在顾长卿面前,无不噤若寒蝉,恭敬领命。

那颗血淋淋的女帝头颅,依旧是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