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悄然到来的登基,第一次得到的一笔巨款荣耀点(1 / 1)
朱高煦有些幽怨的看着李定荣,他这一刚回来,给他整出这么多事情来,他是真的没有想到。
揉了揉额头,又无奈的看了一眼几个大箱子里的奏章,心头忽然对朱元璋、朱棣这些人很是佩服了,尤其是朱元璋。
朱棣还有朱高炽帮忙处理呢,朱元璋在废了宰相制度后,前面可真是一个人处理那么多事,他是真的佩服了。
不再去想,如今这些事,再怎么样,也还得处理才行。
“这些奏章,等会我再看,你先说一说紧要的事情,也就是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处理的。
事情虽然多,但我们必须要分出一个轻重缓急出来,一件一件去做。”
朱高煦并没有因为事情过多而烦心,更没有因为得到大明天下就膨胀,就不想处理这些事了。
在朱高煦眼中,如今他既然靖难打回了大明,那他就要对大明的江山社稷挑起这个担子,担起这个责任来。
他是要将大明发展出来,变得更加强盛的,而不是得到所有后,就开始消极懈怠,只为自己享受的。
然而处理这么多的事情,朱高煦也深知,朝廷的精力与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将刚才李定荣说的那些,想要一口气全部去做,只会搞得混乱,不会搞出什么成果来。
因为许多政策,都需要下面的官吏,以及各地的官吏配合。
而涉及到这些政策的这些问题,在没有解决官吏这个问题之前,就无法实行。
治理国家,操之过急只会出乱子,必须一步一步,扎实基础,才能造就强盛之基。
如今他还没有看这些奏章,他也只能让李定荣先将重要的事情例举出来,先解决最重要的,再逐步解决其他问题。
而至于李定荣有没有准备,他丝毫没有担心,连这些都做不好,那也白瞎了李定荣在大汉作为他的臂膀处理了这么长时间的大汉事务。
李定荣闻言,心头也是松了一口气。
其实回到大明有这么多事,让他忙得脚不沾地,他并没有什么担心,如今大汉过来的人手还没有到齐,后面人手到齐,这些问题,都是能够处理的。
他内心深处担心的,其实是害怕朱高煦因为靖难成功,就因此出现变化。
如今大明的疆域,加上原本的大汉国,可以说朱高煦做了太多的事,现在他就怕朱高煦会出现自己已经做得够多,开始享受的想法。
他不介意朱高煦享受,因为朱高煦自从出去就藩到现在,日子并算不得多好,每天都有不少事情要处理。
但在这个紧要的关头,他不希望朱高煦有那些想法。
那些想法适合大明已经进入平稳,各种问题已经处理,那时朱高煦时不时的享受享受,他们都是赞同的。
现在朱高煦的说的话,也是让他彻底放下心来。
“殿下,当下最为重要的,是登基!尽早登基称帝!”
“嗯?登基?”
朱高煦闻言一愣,看着李定荣那眼熟又郑重的神情,却是陷入了沉思。
其实对于登基,他并不怎么急,因为在他看来,大明的皇帝大位,肯定是他的,任何人都抢不走。
现在既然事情多,他想的反而是先解决事情,而不是登基称帝。
但看着李定荣的神情,他发现自己好像想错了,自己虽然不着急,但下面的所有人,似乎都会着急。
虽然他不知道急什么,反正又不会跑,顶多就是晚一些的时间罢了,但所有人都在意的话,他也必须要慎重考虑了。
就在这时,李定荣的声音再度传来。
“殿下,臣知道殿下一心为大明江山社稷,一心为民,对登基称帝之事并没有那么着急与看重。
但殿下须知,只有殿下登基称帝,如此可安天下百姓之心,可让各地快速归附,可让人心思定。
只有人心思定,才能接着处理各项事务,处理繁多的国事。
如今殿下虽不是皇帝,也可直接处理这些国事,但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只有殿下登基称帝,有了名分,届时新的朝廷开始运转,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才能开始实行。
还请殿下能够慎重考虑,只有殿下尽早登基称帝,才能尽早开始处理国事。
至于臣等封赏,臣建议,可推迟进行,届时当以国事为重!”
李定荣神情郑重,向着朱高煦行大礼参拜。
朱高煦什么都好,可在他看来,为国为民又实在太过于重了些。
名义的重要性,他无比的清楚。
大明天下,如今实质上虽然已经是朱高煦说了算了,但不称帝,终究少了名分,少了百姓的认可。
至于他怕朱高煦会担心他是为了自己,为了他们这些人才这样说,李定荣也直接把这条退路给封死了。
其实哪怕就是他,提出封赏可以推迟这个提议后,必然也会遭到许多人的记恨,但他不在乎。
朱高煦都可以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为了大明天下百姓而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看重那个位置,他也更不怕那些人的记恨。
说直白一点,以他在朱高煦这里的地位,只要朱高煦不发话,纵然所有人都憎恨他,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朱高煦听着这些,也不再犹豫,肃然看向李定荣。
“既然此事重大,那就先全力准备此事吧。”
朱高煦并没有说太多,既然先称帝最为重要,他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
皇帝啊,这个位置谁会不想呢,他不急只是因为跑不了,始终是他,但并不代表他不在意。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短短八个字,对所有人,都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不知多少人为此前赴后继。
他朱高煦也是人,怎么能不在意。
李定荣闻言,顿时笑了,笑得无比的激动。
“殿下,臣已经和钦天监、礼部的人一起看过了,最佳的日子,就在十日之后!
若殿下同意,还请殿下做好准备,其他事情,臣会协同其他人做好。”
“十日之后么?会不会太着急了些?世子可否能够回来?在大汉的人以及周边之地的那些人,可否能够到来?
还有现在做准备,真的来得及?”
朱高煦都被这个速度给惊讶了一下,这个时间,是真的赶。
登基并不是换身衣服上朝就可以了的,要做的事情,可是不少,任何一项,都是绝对不允许出任何差错的。
随即想到什么,灵光一闪。
“你老实交代,这件事你是不是早就在准备了?今天特意用这么多事来劝本王先称帝?”
朱高煦一瞬间想到了这个可能,时间安排得这么紧,他不信李定荣不知道后果。
唯一的可能,其实就是李定荣等人早早就准备得差不多了,可以说就差他点头的那种了。
李定荣闻言,顿时笑了,笑得无比的开心,却是又装作惶恐一般。
“殿下果然大才,确实被殿下猜中了,这是王后让臣等早早就开始准备了。
那时殿下率领大军继续北上,王后便与臣等说了此事。
刚刚臣所说的,大部分都是王后对臣等说的。
王后言此事不能拖,如今天下各地民心不稳,各地官吏心思浮动,唯有殿下尽快登基,以天下诸民、诸官之心,才是最为紧要的。
臣等也觉得有理,便是开始准备了,就等着殿下回来。”
看着李定荣那惶恐的脸,但嘴角却是忍不住的上扬,仿佛随时都有可能直接笑出声来的那种痛苦样子,朱高煦嘴角一抽。
“李定荣啊李定荣,既然王后都已经这样说了,你直接跟我说就是了,绕这么大个圈子,你不觉得累吗?
行了,我也懒得听你解释,既然说清了,赶紧滚,赶紧去准备。
对了,让人通知张辅、王斌、朱荣他们,到时大军继续征伐,让他们先回来。”
“是,殿下!臣定当办好!”
看着李定荣退下去,朱高煦也无奈的摇头笑了。
将张辅几人叫回来,是这些人都是当初跟随他班底,如今这样的盛事,朱高煦也不想让他们缺席。
至于韦婉芸与李定荣瞒着他做的这事,朱高煦并没有生气,反而对韦婉芸更加欣赏。
能够看到这些,他没有及时发现的,韦婉芸不仅及时发现,还帮他进行补救,这才是真正的贤内助。
果然事业有成的男人,身后都还有一个贤内助,不然都不会这么顺利。
不再去想,本来还准备去后宫的朱高煦,看着眼前的三大箱奏章,是一点去的心思都没有了。
虽然这些事要等到登基之后处理,但他必须要看啊。
看了之后,他自己也得有一个腹稿,他也得分清哪些是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做的,后面登基之后,才好紧接着开始处理问题。
不过在看奏章之前,朱高煦依旧还是没有忍住先进入到系统之中,看着如今的荣耀点有多少了。
这次可是增加了大明这么大一片疆域,还有这么庞大的人口,加上大明本来就有一定的底子,究竟能够有多少荣耀点,他也是真的无比的好奇。
尤其是这次他还顺带灭了一些小国,瓦剌与鞑靼之地也在开始征伐,虽然没有彻底拿下,但哪怕就是不算这两个地方,单单就大明这一项,都已经让他足够期待了。
现在朱高煦也差不多大致能够清楚荣耀点的获得了,扩大疆域虽然能够一次性获得,但疆土的资源、人口,以及原本的国力、科技等等,都会是一个极大的因素。
单单只是扩大的疆土,其实得到的荣耀点,并没有那么的多。
当看清荣耀点,朱高煦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揉了揉眼睛,仔细的数着后面有多个零。
“个、十、百、千、万、十万....”
朱高煦是真怕自己看花眼了,这就是像是看工资条,尤其是自己都不确定,但又非常期待的工资条,自己都会忍不住去数一数是一样的道理。
这一刻,朱高煦的心既是忐忑、又是激动,更是期待。
当数完之后,朱高煦脸上的激动之色肉眼可见,但又不敢确定的再数了一遍。
最终确定之后,兴奋的神情再也控制不住了。
“发财了,发财了!”
朱高煦将所有人都赶了下去,自己一个人终于是笑出了声。
这一次,系统的荣耀点已经来到两百百八十七万之巨。
也就是这一次,他足足进账了至少两百七十多万的荣耀点。
想想自己在外面累死累活的不断扩张疆域,只为获得更多的荣耀点。
但之前所获得的荣耀点加在一起,都还没有大明给他创造的荣耀点来得多。
现在想想,以前过的那些日子,不是苦日子是什么?
果然,荣耀点的权重是多个方面组成的,单单只是一个疆域,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现在的他,完全就是一波暴富,这让朱高煦整个人都处在亢奋之中。
而且如今的荣耀点,还不是最终的,后面肯定还会大量上涨。
因为他只要将大明的民生、科技等等各方面的这些稳定下来,发展起来,朱高煦算了算,少说都还有大几十万的荣耀点在等着入账。
而且大几十万荣耀点只是打底,以大明的体量,一旦做到像他大汉国的那个样子,极有可能会再次破百万大关。
高兴了一会,朱高煦也渐渐将激动的心绪平复下来。
待基本平复下来之后,朱高煦满心感慨。
“当初虽然预料到会得到一笔不菲的荣耀点,但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啊。
早知道这样,就应该早点动手,实在太富了啊。”
朱高煦是真的感慨,但凡他当初的基本盘不是大汉国,而是大明,如今大明的旗帜恐怕都已经到欧洲,甚至美洲都有大明的旗帜了吧?
果然是出发点越高的,同样的奋斗,得到的成果都是不一样的。
但凡当初是以大明为根基开始向外发展,他敢保证会发展得更好,更加的顺利。
所幸,如今还不算晚,大明已经是他的了,荣耀点也得到了。
看着这么一笔荣耀点,朱高煦不再去想,当即点开兑换栏。
如今这么一笔荣耀点,肯定能够让科技再度发展进步小,但究竟兑换什么,向哪个方向进行,也是他需要考虑的。
尤其是从来没有嗑过的延年益寿丹,朱高煦也在想着要不要兑换一些出来吃一吃了。
毕竟他的年纪也在增长,也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