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一纸皇榜,两般心境(1 / 1)

加入書籤

京城关于“科举改制试点”的皇榜,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正式抵达了南阳。

知府叶怀峰,亲自带着衙役,将这份盖着传国玉玺的明黄榜文,郑重其事地,张贴在了南阳贡院那古老而斑驳的大门之上。

这一举动,引来了全城所有读书人的围观。

皇榜之上,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着:

自明年春闱开始,南阳府,将与江南道同步,试行“文理分科”的全新科举模式!

榜文的后面,还附上了一份由内阁与翰林院联合草拟的,“算学科”与“格物科”的考试大纲范本。

这个消息,在南阳的两大学府之中,引起了截然相反的,巨大的反响。

府学之内,一片哀鸿遍野。

那些原本一心只读圣贤书,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的秀才们,看着那份充满了陌生符号和复杂计算公式的“算学”大纲,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迷茫。

“这……这是什么东西?鸡兔同笼?追及问题?这……这也要考?”

“完了!朝廷这是要逼死我们啊!我等苦读了十年的经义文章,如今,却要从头开始,去学什么‘加减乘-除’?”

“完了,完了……这条路,走不通了啊!”

抱怨声,哀叹声,此起彼伏。

就连府学里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夫子们,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们发现,自己教授了一辈子的学问,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不再是通往成功殿堂的“唯一”出路。

一种,即将被时代彻底抛弃的危机感,油然而生。

而与府学的愁云惨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南阳实学书院之内,则是一片欢欣鼓舞,如同过节一般!

学生们围着那张皇榜的抄本,一个个激动得是满脸通红。

“太好了!太好了!弟兄们!我们学的这些东西,终于能上考场了!”

“是啊!以后,咱们也能和府学的那些秀才公们一样,去考举人,考进士,光宗耀祖了!”

他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

自己所走的这条“实学”之路,不再是被人瞧不起的“奇技淫巧”,不再是旁门左道。

而是一条,同样能够货与帝王家,同样能够报效国家的,康庄大道!

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身为“实学学子”的自豪感,空前高涨。

之前,在联合考试之中,大放异彩的“格物天才”铁牛,更是被同学们,兴奋地簇拥在了中心。

大家纷纷向他,请教着那些,以前觉得枯燥无比的格物难题。

他从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怪胎”,彻底变成了,所有人都羡慕的“时代榜样”。

然而,谢远并没有沉浸在这份,改革成功的喜悦之中。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一场改革,最大的阻力,往往不是来自于外部的敌人。

而是来自于,“自己人”内部,因为胜利而滋生出的,新的问题。

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苗头。

实学书院的学生们,因为突然获得了“正统”的官方地位,开始滋生出一种,骄傲自满,甚至目中无人的情绪。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反过来,瞧不起府学里那些,“百无一用”的穷酸秀才了。

一次,谢远在书院之中巡视时。

无意之中,听到几个学生,正在角落里,高声地嘲笑。

“哈哈,我听说了吗?府学那帮书呆子,现在一个个都跟丢了魂一样!”

“可不是嘛!他们除了会背几句之乎者也,连最简单的勾股定理都不知道,将来就算考上了,又能有什么用?”

这个小小的事件,让谢远的心中,警铃大作!

他立刻意识到,如果任由这种“技术至上,鄙视人文”的歪风,在书院里蔓延开来。

那么,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实学书院,最终,只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最终,培养出一批,只会计算,没有灵魂,没有信仰的,冰冷的“工具人”。

而这,绝不是他想要的!

当即,他便召集了,所有书院的学生,在大讲堂之内,集合。

他没有严厉地斥责任何人。

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来自他前世记忆深处,关于“两弹元勋”的,真实的故事。

他用最平实的语言,向这些,对世界还充满幻想的年轻人们,描绘了那些,最顶尖的科学家们,是如何在戈壁荒滩,在最艰苦的环境之下,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尊严,隐姓埋名,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讲到动情之处,他看着台下那些,已经听得入了迷的学生们,问出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你们说,支撑着这些先贤们,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创造出奇迹的,仅仅是,他们脑海中的那些,冰冷的公式和图纸吗?”

所有的学生,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谢远自问自答,他的声音,变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不!”

“是他们心中,那份‘为国为民,死而后已’的坚定信念!”

“是他们,从那些你们看不起的圣贤书之中,学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担当!”

“是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流淌在血脉里的,千古传承!”

他看着所有,已经面露羞愧之色的学生们,郑重地说道:

“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记住!”

“‘实学’,是我们用来强国富民的‘器’!”

“而‘经义’,则是用来铸就你们灵魂,让你们明白为何而战的‘道’!”

“无器,则国不强;无道,则人不正!”

“唯有,器道并行,文理兼修,方能成为,我大离王朝未来真正的,国之栋梁!”

这番话,如当头棒喝,让所有骄傲自满的学生,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他们终于明白了,真正的强大,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为了将这种理念,彻底地落到实处。

谢远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他宣布,将从府学之中,公开选拔几位,品行端正,经义扎实的优秀秀才。

进入实学书院,担任新设立的,“思想品德”课程的,专职助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