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江南之诺,万民为基(1 / 1)

加入書籤

太子太傅带着承诺,消失在了微亮的晨曦之中。

谢远却没有立刻返回书局。

他依旧撑着伞,静静地站在雨后的御道之上,似乎还在等待着什么。

那份平静,让暗中观察的各方探子,都感到了深深的不解。

很快,一辆装饰着精致木雕,风格明显偏向江南水乡,却又极为低调的马车,悄无声-息地,从街道的另一头缓缓驶来。

它没有悬挂任何官府或王府的徽记,却让所有看到它的禁军,都下意识地退避三舍。

马车,稳稳地停在了谢远的面前。

车帘掀开,走下来的,是一位身穿青布长衫,气质儒雅,眼神却锐利如鹰的中年谋士。

正是平南王身边最信任,也是最核心的心腹,徐先生。

他没有行任何官场礼节,而是以一种江湖人特有的方式,对着谢远,遥遥地,抱了抱拳。

“谢大人。”

“我家王爷托我带来的厚礼,想必已经送到了贵府。”

“今日在下冒昧前来,是想替我家王爷,当面问大人一句话。”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谢远的耳中,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分量。

谢远平静地回了一礼。

“先生请讲。”

那位徐先生的目光,如同实质一般,直视着谢远的眼睛,仿佛要将他的灵魂都看穿。

“王爷想知道。”

“谢大人您心中,那片描绘得无比宏伟的‘新天下’蓝图里,可有,我江南一席之地?”

他顿了顿,话锋陡然变得尖锐。

“又或者,那只是另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开国故事?”

这,是平南王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次试探。

他需要一个明确的,毫无含糊的承诺,来决定自己和麾下那二十万大军,是彻底地,真心实意地归顺,还是保留实力,另作打算。

谢远听完这句尖锐的质问,脸上非但没有丝毫怒意,反而露出了一丝了然的微笑。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先生可知,当初,我为何要将那份《国富论》的书稿,送予王爷,而不是送给朝中任何一位大学士,或是内阁重臣?”

不等谋士回答,他便继续说道,声音里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欣赏与尊重。

“因为,放眼这满朝文武,只有王爷一人,是真正在贫瘠的封地之上,身体力行,苦心孤诣地探索过富民强兵之道的实干家。”

“也只有王爷,能真正看懂那份书稿的价值,知道它并非虚言,而是足以改变天下的,经世济用之学。”

他看着那位谋士,眼神变得无比真挚,无比坦诚。

“我谢远要开创的,不是一朝一代的权力更替,而是一个,能让天下所有人都从‘经世济用’之学中获益的,全新的时代。”

“这个时代,需要无数的先行者,和实干家。”

他一字一顿,给出了自己最终的承诺。

“江南,物产丰饶,富庶甲天下,能工巧匠无数,更兼有通江达海之便。”

“它,绝不会是新朝廷的‘钱袋子’和‘提款机’。”

“它将是,整个大离王朝,推行实学,开海通商的‘桥头堡’和‘试验田’!”

他最后说道,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请先生回报王爷。待新君登基,朝局稳定之后,我会亲自上奏,请立‘江南市舶司’,并全力保举平南王,为我大离王朝,第一任市舶司提举,总领大离开海通商之一切事宜!”

“这个未来,不知王爷,可还满意?”

市舶司提举!

总领大离开海通商!

这个承诺,如同九天惊雷,狠狠地,劈在了那位一向沉稳的谋士心中!

这远远超出了平南王“割据一方,保全实力”的最初想象!

这意味着,平南王将从一个地方藩王,一跃成为一个掌握着未来国家经济命脉,亲手开创一个全新商业时代的,国家重臣!

这比造反称帝,更具诱惑!也更具荣耀!

徐先生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对着眼前的少年,深深地,深深地,作了一个揖。

这一次,他的腰,弯得比任何时候都要低。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

“大人之胸襟,天下无出其右。”

“在下……替我家王爷,也替江南百万生民,谢过大人!”

至此,大离王朝最后一方,也是最强大的一方军事和地方势力,被谢远兵不血刃,以“共同的,光明的未来”为纽带,彻底收服。

送走平南王的使者,谢远才终于,感觉到了一丝,发自灵魂深处的疲惫。

他知道,这盘棋,所有的外部障碍,都已被他,一一清除干净了。

回到风华书局。

他将自己即将上奏,保举平南王总领市舶司之事,告知了早已等候在此的唐太傅和张御史等人。

众人听后,无不为他这“化干戈为玉帛”的帝王心术,而感到深深的震惊和敬佩。

张御史更是起身,对他长揖及地,感慨万千。

“老夫原以为,大人会用雷霆手段,处置平南王,以绝后患。”

“未曾想,大人竟能以利导之,以道驭之,化国之大患,为国之大用。”

“此等胸怀,此等气魄,我等……自愧不如啊。”

唐太傅则抚着长须,欣慰地笑道:

“如此一来,大局已定。明日的朝会,不会再有任何波澜了。”

当晚,谢远没有再处理任何公务。

他回到自己的房间,从行囊最深处,取出了那封早已被他珍藏许久的,来自南阳的家书。

他看着信纸上,父亲那朴实无华的字迹,和妹妹那歪歪扭扭、可爱无比的小手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温暖笑容。

所有的权谋博弈,所有的生死荣辱,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对家人最深切的思念,和对未来最美好的期盼。

他守护这一切,不就是为了让信上这种,平凡而温暖的生活,能成为这天下间,所有人的日常吗?

他提笔,开始给家里,写一封回信。

信上,他没有提京城任何的风波诡计,只是详细地,问了家里的收成,问了妹妹的功课又进步了没有。

他还说,等京城的事情了了,他会亲自回去,接他们来京城,一家团聚。

窗外,夜色渐褪,晨曦微露。

京城,迎来了国丧期之后的,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正式早朝。

谢远放下笔,将回信小心翼翼地折好。

他起身,换上了那件早已备好,象征着帝国最高文官荣耀的,崭新的一品首辅朝服。

他推开门,迎着那第一缕,刺破黑暗的朝阳,向着巍峨的皇宫,缓步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