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年(1 / 1)
张玉清系着粗布围腰在灶房里忙碌着,大锅里炖着整只大公鸡。
旁边另一口大锅,一个个裹着面粉的草鱼块正在油里翻滚着。
“祥平,酸菜切细点,泡椒泡姜多捞点,等哈儿鱼炸好了就下锅煸!”张玉清麻利地给将一只卤猪蹄切开,同时对着尹祥平说道。
“晓得了,妈!”尹祥平一边回应着,一边快速的把酸菜切丝。
这还是昨天去其他人家里讨回来的,自己家里的老泡菜一个月前请村里人吃饭时就用完了。
堂屋门口,王太平带着王建安和王建平,正在给门框贴春联。
王建安扶着凳子,仰头指挥:“爸,左边再高滴滴儿,好,就这样不要动。哥,浆糊刷均匀点。”
红纸金字,映着老屋斑驳的木门,显得格外鲜亮喜庆。
王小英前几日就已经从蓉城回来了,此刻正带着侄女王湘在院坝里疯耍。
还不会走路的王刚,则坐在小车里,看着姐姐和小嬢玩耍,咧着小嘴“啊啊”地乐,口水不知不觉的挂在了嘴角。
冯彬蓉端着一筲箕刚蒸好的香肠腊肉从自己房子走了过来。
她瞧见王刚那憨样,笑着逗他:“刚娃儿,腊肉香不香?等哈儿喊你老汉儿喂你吃点耙和的。”
王刚像是听懂了,小手朝着筲箕方向伸了伸,嘴里“咿咿呀呀”得更起劲了。
傍晚时分,团年饭的香气散满了整个院子。
堂屋正中,那张饭桌被擦得锃亮,上面摆得满满当当。
红亮诱人的香肠腊肉切成薄片,透光能看到晶莹的肥膘。
自家做的滑肉片汤里,翠绿的豌豆尖漂浮着。
还有每年必备的凉拌鸡块和酸菜鱼……
众人一一落座,王小英抱着王刚,挨着尹祥平坐下。
王湘早就爬上了她妈妈旁边的板凳,眼巴巴地盯着桌上的鸡腿。
“开始吃饭!”王太平在主位坐下,开始长出皱纹的脸上满是满足。
“建平,快尝尝这个鱼,祥平的手艺硬是越来越好了。”冯彬蓉热情地给丈夫夹了一大块鱼肉。
王建安笑着给身边的尹祥平碗里添了块卤猪蹄:“祥平,你也累了一年。”
尹祥平抿嘴一笑,给小妹怀里的王刚挑了一块透亮的肥肉,撕下一小块,小心的喂进他嘴里。
王刚吧嗒着小嘴,吃得津津有味。
王建平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枸杞酒,又给父亲和弟弟满上。
他端起酒杯:“爸,妈,建安,祥平,小英,今年我们王家,托建安的福,终于翻身了!
这杯酒,敬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也敬明年日子更红火!干了!”
他说得有点动情,眼圈微微发红。
“要得,干了!”王建安端起酒杯大声应和着。
“干了!”王太平也举杯。
几个男人仰头,火辣辣的烧酒顺着喉咙滚下去,烧得浑身暖洋洋。
女人们也笑着抿了一小口甜酒。
连王湘都抱着她的甜水碗,学着大人的样子煞有介事地“干杯”。
饭桌上热气腾腾,笑语喧哗。
话题自然离不开这一年的收成。
王建平说起养猪场那些肥猪,冯彬蓉讲起大棚里的黄瓜,王小英兴奋地描述抚琴菜市抢购她家反季菜的盛况。
王太平和张玉清听着,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王湘啃着鸡腿,油乎乎的小嘴也不闲着:“二爸,明年我也要跟你去大棚种菜,种好多好多的菜,卖大钱!”
童言稚语惹得满桌哄堂大笑。
“要得,要得,我们湘娃有志气,二爸教你种。”王建安大笑着,又给她夹了块猪蹄。
团年饭吃了很久,桌上的菜下去了一大半,人人的肚子都撑得滚圆。
吃完饭,王家院坝里生起了一个大堆火。
一家人围着火堆,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屋内尹祥平等人正在看着春节联欢晚会。
“建安,开年养猪场换饲料那事,你跟泽安舅舅谈得咋样了?”王建平吸了口烟问道。
王建安往火堆里弹了弹烟灰:“谈好了,过了初八泽安舅舅就带人去县里几个大厂子跑一趟。
我们几个小队联合起来买,价钱肯定压得下来。
到时候再把自动化喂猪喂水那一套东西搞起,以后喂猪就松活了,一个人随随便便管几间猪圈。”
“那就好。”王建平点点头,“省下的人工,正好搞大棚,前几天我听说志远他们两兄弟也不打算出去了,准备明年跟着养猪种菜。”
王建平说的是之前成立养猪合作社时没有加入的两户人,张志远两兄弟。
他们去了外地打工,今年回来见到其他人家里的情况,都眼红的不得了。
对当初不听王建安的都后悔不已,两人也打算年后就留着农村,跟着王建安发家致富。
“人多是好事。”王建平嘿嘿一笑。
兄弟俩低声说着来年的计划,火光在他们眼中跳跃。
王太平在一旁听着,偶尔插一句嘴,嘴角带着欣慰的笑。
院子外面,零星的鞭炮声开始慢慢地炸响。
对于队上的小孩来说,今年大概是他们这么久以来过得最开心的一年了。
今年他们父母丝毫没有吝啬买火炮(鞭炮)的钱。
从下午开始鞭炮声就一直时不时响着,期间鞭炮小分队在堰塘炸泥巴时把泥巴炸到了一路之隔的张春城家大棚塑料上。
被张春城逮着一顿骂,鞭炮声才渐渐少了。
现在吃完饭又开始了。
这些零星的声音像是信号,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响起。
张春城家院坝里那两箱几十发的烟花终于被点燃了引信。
“咻儿……嘭……噼里啪啦……”
“放烟花咯!”王湘第一个从凳子上跳起来,兴奋地跑到外面看着天空。
紧接着,仿佛约好了一般,张华安家、吴磨贵家、张德全家……
李家沟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亮起了火光。
“快!快!把我们的也搬出来。”王小英把睡着的王刚递给尹祥平,招呼着两位哥哥。
王建平和王建安搬出几个沉甸甸的大纸箱,里面是王建安特意从雁县买回来的“高级货”。
除了常见的大烟花,还有满地乱窜的“地老鼠”等。
“咻儿……嘭!”一道彩色的光球尖叫着冲上漆黑的夜空,在高处炸开一团绚丽的火花,映亮了整个院坝和每个人惊喜的脸庞。
“地老鼠”则带着刺耳的哨音,拖着火星在地上疯狂地旋转乱窜,引得王湘又笑又叫,直往她妈怀里缩,眼睛却直直的瞪着。
天空中璀璨夺目的烟花照亮了山坡,田埂和各自院子里仰望夜空的乡亲们的脸庞。
整个李家沟都笼罩在这短暂而辉煌的光华之下。
“新年好!”
“过年喽!”
欢呼声从王家院坝响起,很快,整个李家沟都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祝福和呐喊。
火光与烟花的光映照着每一张充满希望的笑脸。
大年初一,天还没大亮,张玉清和尹祥平就起来煮汤圆了。
今年舂汤圆馅儿的时候,在王建安的强烈要求下,还特意舂了芝麻馅儿。
每碗都有两种口味的汤圆和两个荷包蛋。
汤圆刚煮好,其他人也都陆续起床了。
王建平家里,王湘第一个冲出来,身上穿着新衣服,这是王小英从蓉城给他带回来的。
她后面跟着王建平和冯彬蓉,也都穿着乡上买的新衣服。
“二爸!新年好!”王湘第一个冲到王建安面前,小辫子翘着,新衣服的口袋早就撑开了,眼巴巴地瞅着王建安。
王建安笑得合不拢嘴,从怀里掏出5张早就准备好的崭新10块的票子:“新年快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冯彬蓉也掏出几张钞票塞到王刚手里。
很快众人坐在了一起,吃着这新年的第一顿饭。
吃完饭没多久,张春城和他老婆蒋德春抱着自家一岁多的孩子来到王建安院子外。
张春城手里还提着两瓶白酒:“太平哥,玉清姐……新年好哈,给你们拜年喽!”
“新年好!新年好!快进来坐!”王太平和张玉清赶紧把人往里让。
张春城一家刚坐下没多久,院坝里又传来喧哗声。
李家沟的乡亲们,像约好了一样,陆陆续续的涌向王建安家。
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容,手里或多或少都提着拜年的心意。
很快王建安家的院坝里就挤满了人。
张玉清搬出前几天买的瓜子和糖放到大家面前,招呼着大家别客气。
坐了一会儿大家便邀约着出去逛逛,有的去乡里赶场,有的就在田间闲逛。
送走最后一批客人,王建安一家也准备出门了。
走在路上,李家沟的变化肉眼可见。
往年过年,村里多是沉寂,顶多几声零星的鞭炮。
今年却大不相同。
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残留着厚厚的鞭炮红纸屑,像铺了一层红毯。
崭新的春联贴在一扇扇或新或旧的门上。
最显眼的是吴磨贵家,他那原本低矮破旧的土墙房子,竟然在年前用红砖把外墙整个翻新了一遍。
吴磨贵正站在他那焕然一新的院门口和人吹牛,远远的看见王建安一家,立刻扯着嗓子喊道:“建安!新年好哇!”
他脸上是藏不住的高兴。
往年他家过年是最冷清的,今年靠着屠宰场的分红和养猪场的肥猪,腰包也算鼓起来了。
“新年好,新年好!”王建安笑着走过去,“你这强整的可以哦,看起来像模像样的。”
“都是托建安你的福啊!”吴磨贵用力拍着王建安的肩膀,引来周围几家人的笑声和附和。
一天就这样在平凡而温馨的时光中度过了。
第二天上午,王建安院子外又来了三个人。
王菊珍穿着件红呢子外套,脸上带着笑。
她的儿子施涛,用背带牢牢捆在背上,小脑袋上戴着顶虎头帽,一双大眼睛正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热闹的外婆家。
她丈夫施建华手里提着几袋大礼包,跟在她后面。
“爸!妈!”王菊珍一进院坝就大声喊道。
嫁出去的女儿,一年到头难得回几次娘家。
“哎哟!菊珍回来啦!”张玉清听见声音从灶房快步出来,手上还沾着水。
一把就拉住了女儿的手,上下打量着,嘴里还不停念叨着:“路上冷不冷?累不累?”
王太平也从堂屋里迎了出来,脸上带着笑,冲施建华点点头:“建华,路上累到了,快进屋坐。”
“爸,妈,不累!”施建华连忙笑着回应,同时把手里的礼物递了过去。
中午的时候,王建安一家和王建平一家也从乡上赶场回来了。
兄弟姐妹间又是一番热闹的寒暄。
很快,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两个小不点身上。
“把两个娃儿抱到一起耍。”张玉清看着孙子和外孙,开心的说道。
很快两人被放在了一起,两个小人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施涛胆子大些,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想去抓王刚帽子上的毛球。
王刚则有点认生,小嘴一瘪,扭身就往尹祥平怀里钻,把小脸埋起来,只露出一个圆滚滚的后脑勺。
“哎呀,弟弟害羞了!”王菊珍笑着逗王刚,“涛涛,这是刚娃儿弟弟,你是哥哥哈,不要吓到他了。”
施涛似乎听懂了“哥哥”这个词,更来劲了,嘴里发出“哦……哦……”的声音,小手执着地朝着王刚的方向伸去。
大人们看着两个小孩的互动,都乐此不疲。
王建平招呼着施建华坐下说话,递了根烟开始问些他们那边的情况。
自从下半年不跟着去蓉城送菜后,他已经有半年多没见到三妹一家了。
施建华点燃烟抽了一口:“大哥,我们那儿还好,现在我们就住在抚琴菜市场那边的,在那边不远开了个卖电线的铺子……”
虽有话题又从蓉城聊到了李家沟这一年的巨大变化,王菊珍和施建华听他们讲家里大棚的事,养猪场的事。
当听到王建安要修新房子的事,两人都是一阵惊叹。
他们两人也算在外面打拼了好几年了,今年才堪堪开启一个个体户铺面。
或许是互相熟悉了,不久后施涛又伸手去抓王刚,这次他没躲,反而伸出自己的小手,抓住了施涛伸过来的手指头。
两个小家伙就这样你抓着我,我拉着你,嘴里咿咿呀呀地“聊”了起来,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婴语,逗得旁边的尹祥平和王菊珍咯咯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