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大话棚鲜生(1 / 1)
灶房里锅碗瓢盆的磕碰声渐渐歇了,尹祥平和几个嫂子收拾完最后一点碗筷。
街沿中央的火盆烧得正旺,几根粗壮的青㭎木疙瘩噼啪作响。
通红的火苗将围坐一圈的人脸映照得忽明忽暗。
烟气混着柴火的暖意,在低矮的房梁下盘旋。
王建安拿火钳拨了拨木材,几点火星子猛地窜起,又迅速黯淡下去。
“三哥,”王建安扫视了一圈众人后开口道,“棚鲜生的批发生意今年算是初步成功了,明年,我想再探条新路试试水。”
尹彬把烟凑到火盆边点燃,深吸一口,灰白的烟雾模糊了他的神情:“哦?又有啥子新点子?说来听听。”
“我是这么想的,”王建安也点燃一支烟,“我那大棚里的东西,全走批发、走饭店的话,价格和销路是很稳定,不过利润没有最大化。
那些批发的二道贩子,他们拿去零售至少还能赚20%。”
尹祥辉停下火光上晃悠的手,瓮声瓮气地插话:“批发嘛,图的就是量大,走货快。你还想咋样?学那些菜贩子自己摆摊零卖?那点量够干啥。”
他显然觉得王建安有点想多了。
“不错,就是零售。不过不是去菜市场跟那些小摊挤。”王建安摇摇头,王小英已经在抚琴菜市开了一个摊子了,生意还可以,基本上天天都能卖完,不过菜市场卖不了更高的价,“专门开在有钱人住的小区附近。”
“开铺子?”尹祥云皱了皱眉头,“卖啥?就卖黄瓜番茄?”
这想法听起来有点“不务正业”,投入和风险都明摆着。
王建安点了点头:“对,就卖我们大棚出来的菜,铺子不用大,但门脸要敞亮,收拾得干干净净。
店里头摆上木头架子,铺上白瓷砖的台面,菜给它们码齐整。
还是按斤卖,不过菜都提前称好,打包好,免得选菜的时候把其他的影响到。
突出一个新鲜,高端,大气,上档次。”
他描绘的景象让火盆边一时静默。
尹志听得入神,忍不住插嘴:“姐夫,那价钱肯定比菜市场贵不少吧?”
“那当然。”王建安回应道,“这些有钱人又不缺钱,他们主要图个省心,图个品质,就算我们卖贵点也不影响。”
尹彬吐出一口长长的烟气,这才开口道:“想法是好想法。不过你想过没,开个铺子,不是搭个草棚子那么简单。
房租、押金、装修、柜台、招牌……样样都要钱,总不能你只开一个铺子吧?那就还得雇人守着。这些花销,都不是小数量。
而且,这跟咱们起家的批发路子,完全是两条路。
新门面,新客源,万一守个把月,菜卖不动,烂在店里,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棚鲜生现在这点家底,经不起几下折腾。”
尹祥辉也连连点头:“就是,卖菜给贩子和馆子,钱货两清,方便。
开个店,那就得拴住个人天天守着。
再说,城里人精着呢,凭啥子信你比菜市场贵一截的菜就好?
万一人家不认,那铺子不就成个赔钱的笑话?”
他想起自己跑运输时见过的那些开开关关的小店铺,语气里满是忧虑。
一直没吭声的老丈人尹慕云,目光在王建安和尹彬脸上转了一圈,慢悠悠开了口:“建安这个想头,野是野了点,倒也不是没点道理。
城里头有钱人是多了,讲究人也多了。就像前些年,谁家能天天吃肉?现在呢?”
他话锋一转,看向尹彬,“老三担心的也在理。这铺子一开,就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往窟窿里填。
棚鲜生现在这盘子,稳当最重要,步子迈太大,容易闪着腰。”
王建安知道,要说服这些习惯了稳扎稳打的亲人,光靠画饼不行:
“三哥,二哥,你们的顾虑都对,开铺子,投入大,风险也明摆着,不过也不能忽视这带来的高收益。
我们的黄瓜,批发给邓建国他们,4块出头一斤。
他转手就在东门那边能卖5、6块,
要是我们自己有店,直接自己卖,绝对比批发多一截。”
尹彬没说话,只是抽烟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还有我们棚鲜生这名头,现在只能算在西门抚琴这边小有名气,在整个蓉城还是算不上啥子。
我们开这专卖店,门头上就挂“棚鲜生精品菜店”。
这就是招牌,让那些讲究的城里人知道,想吃冬天里的新鲜菜,就认准我们棚鲜生。
日子久了,口碑立住了,这牌子就值钱,这可不是光卖几斤菜能换来的。”
这也是他给批发店取名棚鲜生的原因,他早就想好了要走社区菜市的路。
不过区别是现阶段它的定位高端市场。
“另外铺子开在那些好地段,天天跟那些舍得花钱的主顾打交道,他们喜欢啥子菜?啥新花样愿意尝尝?我们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这不比我们蹲在李家沟,靠猜,靠三哥你跑到处跑打听强百倍?
定向种植,投其所好,不愁赚不到钱。”
王建安的这番话打动了尹彬,他踩灭烟头,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着,显然在飞快地盘算。
批发虽然量大,但对终端市场的感知,确实隔了一层。
而且未来大棚肯定会普及起来,蔬菜价格肯定会降下来,光靠批发蔬菜不是一条长久之路。
尹祥辉的疑虑还没完全打消,他挠了挠头:“理是这么个理,可这好地段,好铺面,那房租不得贵死人?
还有,雇的人靠不靠谱?卷了钱跑了,或者天天给你报花账,咋整?”
“二哥说的有道理。”王建安点头,“铺子位置必须挑好,宁可贵点,也要在那些有钱人扎堆、人流量大的地方。
房租可能会花的肉疼,但这钱不能省。至于人……”
他顿了顿,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一直竖着耳朵听的尹志,“我琢磨着,刚开始,不能请外人。
用自家年轻人最好,一来省心,二来也当是给家里后辈铺条路。”
尹志的心猛地一跳,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背。
尹彬沉吟片刻:“建安,你这条路风险是有,但棚鲜生也得再往上走,二天也不能总窝在批发市场里跟人抢饭吃。
这样,我们在蓉城挑一两个好的地段,开一两间铺子搞几个月试试。
成了,就推广开,不成,损失也还能兜住,就当买个明白!”
“三哥放心,我懂。”王建安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他等的就是尹彬这个态度。
只要三哥肯支持,肯拿出棚鲜生的资源来试,这事就有了五成把握。
话说到这里,开铺子探路的大方向算是定了下来。
火盆里的火弱了些,尹祥辉拿起火钳,又添了两块青㭎疙瘩进去,火苗又渐渐的旺了起来。
王建安搓了搓烤得发热的手,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很自然地转头看向旁边一直努力降低存在感的尹志:“对了,尹志。”
“哎,姐夫!”尹志一个激灵,差点从凳子上弹起来,紧张地看着王建安。
“眼下这开新铺子的事,我正好缺人手。
你年轻,脑子活,又认得字,愿不愿意来帮姐夫的忙?
跟着跑跑腿,学学怎么打理铺子,看看城里人怎么做生意?”
王建安语气很随意,仿佛只是临时起意找个帮手。
尹志猛地站起来,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愿意,姐夫,我不怕吃苦,跑腿、搬货、看店,啥脏活累活我都能干!”
他生怕家里人不同意,急切地表着决心。
尹慕云撩起眼皮,深深地看了小儿子一眼,没说话。
尹彬则若有所思地看了看王建安,又看了看激动得手足无措的弟弟,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王建安这哪里是单纯地给铺子找个小工?
这是在给尹家,也是给他自己,培养一个将来可能用得上的、知根知底的“自己人”。
把尹志放在眼皮底下带着,比让他自己出去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强百倍。
“行,你有这个心就好。”王建安笑着拍了拍尹志的胳膊,示意他坐下,“不过丑话咱也说前头。进城干活,可不比在家里自在。
铺子里规矩多,早起晚睡是常事,算账、招呼客人、打理菜蔬,样样都得细心,出错就得认罚。
遇上难缠的主顾,也得陪着笑脸,不能耍性子。”
尹志头点得像小鸡啄米:“要的,姐夫,我一定用心学,绝不给你和三哥丢脸,你咋说我咋做。”
尹慕云一直沉默地抽着烟,此刻缓缓吐出一口浓白的烟雾。
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拿起靠在椅边的长烟杆,用烟锅头不轻不重地在旁边的小板凳腿上磕了磕,发出两声闷响。
这声音不大,却像带着某种权威,让原本因尹志的事又有些活跃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老爷子身上。
“老幺跟着建安去学学,见见世面,挺好。建安这开新铺子的主意也很不错,就按你俩商量的办。”
“知道了,爸。”尹彬和王建安几乎同时应声。
“还有,”尹慕云的目光最后落在尹志身上,“去了城里,收收你那毛躁性子。多听你姐夫的话,少耍小聪明,别在外头丢人!”
话虽严厉,却透着父亲最朴素的期望。
“嗯,爸,我一定好好干!”尹志大声保证。
火盆里的青㭎木疙瘩烧到了尾声,通红的炭火渐渐被一层白灰覆盖,只余下温暖的辐射烘烤着围坐的人。
屋外,山村的冬夜静得出奇,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零星的狗吠。
一场关于家族生意未来的讨论,在炭火的余温中尘埃落定。
尹祥平抱着早已熟睡的王刚,轻轻拍着,低声对王建安说:“累了一天,带刚娃儿去西屋睡吧,床铺都铺好了。”
王建安点点头,小心地从妻子怀里接过儿子。
小家伙睡得小脸红扑扑,在父亲臂弯里蹭了蹭,发出两声哼唧。
尹志还沉浸在巨大的兴奋里,手脚麻利地帮着把火盆里烧尽的灰装到角落的铁桶里,又把散落的小板凳收拾好。
尹彬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没多说什么,只留下一句:“早点歇着,过两天跟我去蓉城,先去菜市场那边熟悉下城里的环境。”
王建安抱着儿子走进西屋。
老式的木架床上铺着厚实的新棉被,散发着一股阳光晒过的干燥味道。
他把王刚轻轻放在傍边的小床上,盖好被子。
尹祥平轻手轻脚地跟了进来,反手掩上门,隔绝了堂屋那边隐约的说话声。
她走到床边,借着外面透进来的微光,抬眼望向正在脱棉袄的丈夫,低声的问道:“你真打算让尹志去管铺子?他还是个半大孩子,毛毛躁躁的,能行吗?万一……”
王建安把棉袄搭在床头的椅背上,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放松的笑意。
他伸手揽过妻子的肩,让她在床沿坐下。“刚开始肯定不能让他挑大梁。
我打算让他先去抚琴那边菜摊卖菜,让小妹去搞新铺子的事。
等小妹那边整的差不多了,再让他跟着去学习。”
尹祥平靠在丈夫肩头,听着他的话,心里的担忧慢慢散了。
丈夫做事向来有章法,他既然这么说了,必然有他的道理,不过另一个疑问又冒了出来:“意思是开铺子的事,你不去蓉城?”
王建安点了点头:“嗯,家里的大棚哪儿离得开我嘛,还有养猪场的自动喂养系统也得我来搞。小妹没问题的,我相信她能把第一个店完美的开起来。”
“那开新铺子真的有把握赚钱?”
“把握?”王建安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做生意哪有十成十的把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觉得能行。
我们的菜值那个价,缺的就是一个让那些舍得花钱的人,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地方。
而且未来有钱人会越来越多,有钱人的想法和我们是不一样的。”
王建安想到未来的生活,又加了一句:“我给你说,搞不好二天牛皮菜都有人抢着买。”
尹祥平听着他的话,噗呲一笑,牛皮菜,人吃?
尹祥平不再说话,只是更紧地依偎着丈夫。
屋里只剩下王刚均匀的呼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