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上头了(1 / 1)
李肆民稳稳地坐在拖拉机的驾驶座上,双手紧握着方向盘,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那辆拖拉机犹如一头忠诚的老黄牛,发出“突突突”的低沉轰鸣,缓缓向北驶去,目的地正是新城煤矿。
车斗里,十几吨从大沙河精心采来的河沙,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财富机遇。
回想起上辈子八十年代与煤矿打交道的经历,李肆民心中满是感慨。
那时的他,就深知煤矿是个不折不扣的用沙大户。
公家的采沙场虽说一直兢兢业业地运作着,可面对众多单位如潮水般的需求,产量终究是有限的。
煤矿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所获得的配额常常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总是填不饱肚子。
或许有人会心生疑惑,煤矿如此重要,为何新城在河沙分配上不优先保障呢?这背后的缘由,犹如一团错综复杂的乱麻。
简单来讲,煤矿虽坐落在新城的土地上,却并不归新城管辖。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一些国有企业的级别极高,与当地行政级别几乎平起平坐,它们直接由省里,甚至国家直管。
新城煤矿便是如此,它占据着新城的地盘,却无需向新城交税,新城县对其毫无管辖权。
就连招工这样的事情,新城的领导都得放下身段,低声下气地找煤矿领导说好话,人家才肯多给几个本地名额。
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下,新城自然会先顾好自家的企业,优先供应河沙,而新城煤矿,就只能被排在后面了。
所以,煤矿常年处于“沙荒”状态,只要沙子的质量过硬,他们几乎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大沙河位于城南,煤矿地处城北,两地之间相隔数十里地。
在那个信息传播极为缓慢的年代,这段距离仿佛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将大沙河的河沙资源与煤矿的需求隔绝开来。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在这看似平常的两地之间,隐藏着一条潜在的“发财路”。
即便有人偶然知晓了这个秘密,绝大部分老百姓也因胆小怕事,不敢轻易迈出第一步,拉着沙子前往煤矿售卖。
就算有胆子大的人,尝试从大沙河用板车拉一车沙子去煤矿,那过程也异常艰辛。
全靠两条腿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吭哧吭哧地赶路,付出的体力与最终获得的收益严重不成正比。
但凡有过拉板车经历的人都清楚,那活儿对双腿的损耗极大,长时间下来,钱没挣到多少,腿却先累出了毛病,实在是得不偿失。
相比之下,用拖拉机运输就有着诸多优势。
其一,拖拉机的装载量远远超过板车,一趟能拉不少货物,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其二,它无需人力用腿奔跑,极大地节省了体力。
可能有人会问,老百姓为何不用牲口拉沙子呢?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
架子车可以是私人拥有的,但牲口属于大型生产资料,在那个时代,几乎不允许个人养殖,更不允许用来搞副业。
当然,如果有人像李肆民这般机灵,懂得利用规则,搞挂靠、玩偷梁换柱的把戏,或许还有一线可能。
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有人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早早布局,赚得盆满钵满。
他们可不是等到开放之后才开始行动的,而是早就看准时机,提前下手了。
李肆民汲取了上辈子的经验教训,深知在这个特殊时期,行事必须谨慎。
这台拖拉机名义上属于单位,而且还是租来的,他只是借用它来运输货物,与自己没有直接的经济关联。
正因如此,他心中毫无顾虑,根本不怕被检查,可以光明正大地四处奔走。
抵达煤矿后,李肆民并没有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打听。
他心里清楚,在这种地方,盲目行动往往只会事倍功半。
于是,他径直朝着一个熟人的方向走去。
上次来煤矿送野味时,半路上他遇到了一个拉面粉的食堂采购,名叫王大鹏。
当时,王大鹏的拖拉机突然出了故障,停在路边动弹不得,急得他满头大汗。
李肆民见状,凭借自己娴熟的修理技术,热心地帮他把拖拉机修好了。
不仅如此,他还顺势将野味卖给了王大鹏,换来了好几袋白面,双方皆大欢喜。
远远地,王大鹏就注意到了李肆民,他的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快步迎了上来。
“哟,老弟,你咋来了?”他一边说着,一边警惕地向四周张望了一番,发现周围没有其他人,这才压低声音问道,“是不是又来换白面啦?”
李肆民嘿嘿一笑,挠了挠头说:“王哥,我家白面还有呢,刚收了麦子,暂时不缺。
我这次来,是想问您,煤矿需不需要沙子?”
“沙子?”王大鹏一时没反应过来,眼神中充满了疑惑,“老弟,你要买沙子?”
李肆民伸手指了指不远处停着的拖拉机,解释道:“不是我买,我拉了一拖拉机沙子过来,想问问您这边要不要?”
“啊?”王大鹏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农民,竟然能运来一拖拉机沙子。
“老弟,你们大队开采沙场了?”他惊讶地问道。
李肆民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掏出工作证,在王大鹏面前晃了晃,说道:“我现在在新城第二招待所工作,最近我们那儿有批沙子用不完,我一下子就想起王哥您了,所以过来问问,煤矿这边有没有需求?”
“这……”王大鹏面露犹豫之色,一时拿不定主意。
他并非故意刁难,实在是买沙子这件事,并不在他的工作职责范围内。
见王大鹏这副模样,李肆民爽朗地笑了笑:“没关系,王哥,要是您这儿不需要,我再去问问别人。
”说着,便做出要离开的样子。
“别,老弟,你别急着走啊!”王大鹏见状,顿时急了,赶忙伸手拉住李肆民。
他心里清楚,沙子可是煤矿一直急需的紧俏物资,如果自己能促成这笔买卖,肯定能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这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可是大有好处。
想通了其中的关键,王大鹏不再犹豫,一把拉住李肆民的胳膊,热情地说:“老弟,跟我走,咱们去找后勤的周处长,他负责这事儿。
”
周处长在新城煤矿可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不仅主管河沙采购,还统管着食堂,是后勤部门的一把手。
王大鹏绕过食堂主任,直接去找周处长,他那渴望晋升、向上攀爬的心思,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
至于他这种绕过直属领导的做法是否妥当,李肆民心里明白,自己对王大鹏的人际关系并不了解,也不便妄加评判。
周处长听闻王大鹏说能搞到一批河沙,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久旱后的甘霖。
不过,在李肆民面前,他还是努力保持着沉稳的姿态,没有表现得过于激动。
“这位小同志,不知你能给我们提供多少河沙呢?”他不动声色地问道。
李肆民像是早就准备好了答案,不假思索地回答:“量不会特别大,一天大概能供应二三十吨吧。
”
“哦……”周处长微微皱了皱眉,似乎对这个数量不太满意,追问道,“还能再多些不?”
李肆民轻轻摇了摇头:“我们二所的拖拉机数量有限,要是周处长能再借我两台,我倒是可以增加供应量。
”
周处长听了,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哈哈,拖拉机算啥,只要你能保证稳定供沙,我借你一辆卡车,咋样?”
李肆民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实在分不清周处长这话是玩笑,还是认真的。
这位能坐上新城煤矿后勤处长位置的人,心思深不可测,城府极深,即便李肆民眼力过人,此刻也难以看透他的真实想法。
“周处,您可别拿我寻开心,我这人实诚,容易把玩笑话当真……”李肆民笑着回应,试图从周处长的表情里捕捉更多信息。
周处长对李肆民的反应挺满意,点头说道:“小伙子不错,拎得清。
不过,我可不是在开玩笑,只要你会开卡车,我现在就能让你把车开走!”
“嘶……”李肆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里暗自琢磨,这位周处长当真有这么大的魄力?
“嘿嘿,周处长,不瞒您说,我还真会开卡车,您看……”李肆民一边说着,一边不自觉地挺了挺胸膛,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周处长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紧紧盯着李肆民:“小伙子,咱可不能瞎开玩笑,开卡车和开拖拉机可大不一样,你确定自己真会?”
一旁的王大鹏此刻心急如焚,肠子都快悔青了。
早知道这小子这么愣头愣脑,自己就不该带他来见周处长,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他不停地用手拽李肆民的衣角,示意他别再说了。
然而,李肆民似乎完全没察觉到王大鹏的小动作,胸脯拍得砰砰响:“这样吧,周处,我现在就可以给您演示一下。
要是我不会开,我那一拖拉机沙子,您直接拿走,一分钱都不用给!”
“行,那就现在去!”也不知是被李肆民的自信打动了,还是出于别的考虑,周处长竟然认真起来,当即决定要见识一下李肆民的驾驶技术。
他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大步朝着停车场走去,李肆民和王大鹏赶紧跟在后面。
一路上,王大鹏不停地在心里祈祷,希望李肆民真有他说的那么厉害,不然,这次可就麻烦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