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觉悟不够(1 / 1)
在温馨的酒桌上,李肆民毫无保留地与两位记者倾心交谈。
他那真诚的话语,如同潺潺溪流,缓缓流入了两位记者的心田。
其中一位记者被深深触动,不禁感慨道:“肆民啊,虽说我们为你放弃北大的机会深感惋惜,但请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地帮你!”另一位记者也斩钉截铁地说道:“没错,肆民。
我们虽无法决定你就读哪所大学,可哪怕前方有风险,我们也铁了心要助力你实现心愿!”
这两位记者向来行事果敢、风风火火。
还未返回单位,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便已一气呵成。
文中着重描绘了李肆民一心系着群众,毅然决然地放弃前往北大深造的宝贵机会,只为扎根家乡,引领乡亲们迈向共同富裕道路的光辉形象。
文章情真意切,所采用的材料真实可靠,读来令人动容,仿佛谁若强行让李肆民去北大读书,便是对人民和国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省报主编是个极具魄力、勇于担当的人。
他一眼便看出这篇文章质量上乘,当即拍板决定,下期报纸就刊登此文,哪怕撤掉原本已安排好的内容也在所不惜。
在他心中,做新闻就该实事求是。
本省出了李肆民这般优秀的青年,作为省报主编,他深感有责任将其事迹宣传出去,让全省乃至全国人民都知晓李肆民的光荣事迹。
李肆民怎么也没料到,两位记者所说的帮忙,竟是让他再次登上报纸,且此次影响力更为巨大。
此前《人民日报》曾刊登过他的文章,但那时关注作者是谁的读者并不多。
而省报这篇文章却截然不同,李肆民从文章的创作者摇身一变,成为了文章的核心主角。
但凡稍有良知的人,看过关于李肆民的报道后,都会深受感动。
于是,又一波读者来信潮如汹涌的海浪般袭来。
读者的信件如雪花纷纷扬扬,铺天盖地地飞向省报,同时也涌向了向阳大队。
在那个时代,人们的保密和隐私意识较为淡薄。
两位记者撰写文章时,一门心思只想宣传李肆民,故而将新原地区新城县向阳大队的地址写得极为详尽,仿佛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有李肆民这样一位优秀青年。
可惜,李肆民此时还浑然不知即将面临的状况。
此刻,他正对着一大包信件发愣。
邮递员送来一个大包裹,寄件人是《人民日报》编辑部。
起初,李肆民以为是《人民日报》寄来的报纸,好让他留存纪念或赠送他人。
他让楚思雨帮忙拆开,两人当场便愣住了。
“李……经理,怎么会有这么多信啊?”楚思雨满脸惊讶,忍不住问道。
她此前并不知晓李肆民的作文登上《人民日报》一事,面对这诸多来信,自是诧异不已。
李肆民毕竟阅历丰富些,比楚思雨镇定许多,说道:“别这么大惊小怪,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嗯嗯!”楚思雨年纪尚小,好奇心旺盛,早就迫不及待地想瞧瞧《人民日报》寄给李肆民的信里究竟写了些什么。
“咦,怎么还有钱?”楚思雨刚拆开一封信,还没来得及看信的内容,一张五元纸币便掉落出来。
李肆民也微微一愣,看过信后,他心中有了底,猜测这些很可能是《人民日报》的读者寄来的。
上辈子李肆民曾听闻,有些作家时常会收到读者来信。
但信里夹钱这种事,他还是头一回遇到,毕竟上辈子他未涉足文艺领域,对此了解有限。
“小楚,别发呆了,赶紧看看信上写了啥?”
“哦哦!”楚思雨这才回过神来,小心翼翼地将五元钱捡起放好,随后开始看信。
不看则已,一看之下,她的小嘴不自觉地张大,许久都合不拢。
“小楚,写的什么,快说啊?”李肆民其实早已瞥见信的内容,只是刚才未动用特殊能力。
特殊能力不可频繁使用,用多了伤眼睛,而且还有个弊端,容易看到一些不愿见到的东西,比如地下的虫子、厕所的垃圾……说白了,这世界上许多事物并不美好,很多看似美好的东西,本质却令人作呕,只是披着光鲜的外衣罢了,一旦看穿,着实让人倒胃口。
楚思雨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结结巴巴地说:“李……李肆民,你……你的文章什……什么时候上《人民日报》了?”
李肆民微微一笑,语气轻松地解释道:“小楚同志,别误会,我可没特意给《人民日报》投稿,他们刊登的是我的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楚思雨怎么也想不到,一篇高考作文竟能登上《人民日报》,而且还是李肆民的作文!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感觉如同做梦一般,就好像某天突然发现身边的大黄狗竟是神仙下凡,让人完全难以接受。
“李肆民,你的高考作文写的什么啊,能让我看看吗?”
李肆民故意板起面孔,一本正经地说道:“小楚同志,这我可得批评你了,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可不能对自己放松要求,得多读书、多看报,才能不断进步,明白吗?”
楚思雨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作答。
很快,她便知晓了李肆民作文的内容。
包裹里有几张报纸,是《人民日报》专门寄给李肆民留作纪念的。
楚思雨拿着报纸,端详了许久,眼睛都舍不得挪开。
这一刻,楚思雨恍然大悟。
怪不得有读者给李肆民寄钱,说是略表心意,用以帮助向阳大队那些可亲可敬的乡亲,原来是这么回事。
明白了缘由后,楚思雨比两位记者还要感动。
以往她虽觉得李肆民人不错,是个好人,但没想到他竟好到这般程度!就如读者在信中所写,李肆民年纪轻轻,却不畏艰难,挑起了整个向阳大队的重担,承受着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压力……楚思雨自觉是自己觉悟不够,天天与李肆民相处,却还不如一个读者对他了解得深刻,实在该好好反思反思了。
想到此处,楚思雨看向李肆民的眼神都变了,满是敬佩与崇拜,那目光亮晶晶的,看得李肆民心里直发毛。
这么优秀的小伙子,她可得好好瞧瞧,说不定看一眼就少一眼了。
然而,当楚思雨看到下一封信时,原本满心的感动瞬间化作了满腔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