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闪亮登场(1 / 1)
新原大学静静坐落在城市的郊区。
在那个私人经商的浪潮尚未全面放开的年代,学校周边冷冷清清,全然没有后世高校附近那种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
李肆民掐着报到时间的尾巴赶来,毕竟在本地求学就有这个好处,完全不用担心会错过报到的关键节点。
今日完成报到,明日便将正式开启大学生活。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招生,校方对此极为重视,专门在校门口摆放了几张桌子,用以迎接前来报到的新生。
然而,身为新原地区唯一的本科大学,新原大学的外观却显得有些破旧。
李肆民远远望去,便能清晰地看到那扇饱经岁月洗礼、年久失修的校门,以及学校门口那坑洼不平、满是泥泞的道路,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报到日进入到最后一天的下午时分,校门口的学生已经寥寥无几。
三三两两的新生背着简单的包袱,有的正脚步匆匆地往校内走去,有的则在门口认真地进行着登记。
不知情的人,乍一看还以为他们是80年代返乡过年的民工,一身朴素的装扮,满是质朴的气息。
条件稍好一些的学生,骑着自行车,身上的穿着也比旁人更为光鲜亮丽,一看便知是本地家境较为殷实的孩子,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种自信与从容。
就在这时,李肆民骑着那辆威风凛凛的长江750风驰电掣般地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刹那间,他便成为了校门口所有人瞩目的焦点。
学校的保卫人员迅速迎了上来,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开口问道:“同志,请问你是哪个派出所的?来这儿有什么公务吗?”李肆民听到这话,微微一愣,先是瞧了瞧眼前荷枪实弹的保卫,又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胯下这辆退役的警用边三轮,心中暗自思忖,可不敢乱开玩笑,于是赶忙解释道:“同志,我不是公安人员,我是来报到的学生。”说着,便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递到了保卫的面前。
保卫人员听了李肆民的话,不禁在脑门浮现出几道黑线,心里暗自犯起了嘀咕:这学生来报到,骑个边三轮算怎么回事啊,难不成是来显摆的?虽然心里这般想着,但保卫并没有刻意为难李肆民。
开什么玩笑,能开着公安边三轮来上学的,这小子能是一般人吗?新原大学可是正厅级单位,学校保卫处总共也就三辆边三轮,除了正副处长,其他保卫人员若想借用,必须是家中遇到急事,比如家人重病、结婚或者出殡等特殊情况。
这小子独自把边三轮开来,身边连个家人都没有,不用问,家里至少也是个所长级别的,说不定职位还要更高呢。
在那个时候,学校保卫与后世的保安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性质更接近公安,平日里经常与派出所相互协作,人员也可以相互调动。
因此,面对李肆民这个疑似警二代的人物,保卫只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随后便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进去报名了。
突然,一位原本坐在一旁喝茶的年轻人猛地站了起来,情绪激动地大声喊道:“李队长,李队长,你可算来了,我都在这校门口等你两天了!”不用抬头看,李肆民一听声音便知道,这是曾经跟着常校长去过向阳大队的赵干事。
“赵哥,你好啊!”李肆民热情地回应道,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
看到赵干事对李肆民表现出如此热情的态度,周围的学校教职工们都震惊得合不拢嘴。
赵干事虽然职位只是干事,但实际上相当于校长助理。
别看他年纪轻轻,家庭背景却不简单,据说他二叔是地委的某位重要领导。
而且他文笔极为出众,给常校长当助理,估计也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用不了多久,很有可能就会得到提拔重用。
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见到一个学生,竟然如此热情,甚至言语之间还带着些许讨好与恭维的意味……众人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纷纷涌起疑问:“骑三轮摩托的这小子到底是谁啊?怎么会让赵干事如此看重?”
赵干事可全然不顾旁人惊讶的目光,满脸笑容地快步跑了过来:“李队长,常校长念叨你好几天了,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走走走,咱们现在就去见他,通知书不用登记了,我回头帮你弄!”李肆民笑着说道:“赵哥,既然我答应了常校长,就肯定会来。
来,上车,咱们走!”“好嘞!”赵干事瞬间没了往日那副沉稳的架子,一把提起三轮车挎斗里的行李,动作敏捷地蹿了上去,将那个大包裹稳稳地放在腿上,接着说道:“李队长,进了校门往西走,常校长在办公室……”
突突突突……长江750冒着阵阵青烟,如同一头咆哮的猛兽,疾驰而去,很快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只留下一群人惊愕的表情。
大家心中都在暗自惊叹,这学生也太牛了吧,连校长都眼巴巴地等着见他,他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保卫人员挠了挠头,心中暗自埋怨:这家伙还在这儿装糊涂,赵干事都喊他队长了,还说自己不是公安,这不是骗人嘛!可再仔细一想,既然是公安,怎么又会有大学录取通知书呢……
众人都不傻,不光是保卫人员,在场的教职工们几乎都在一瞬间恍然大悟,这小子肯定是公安队长,而且还考上了大学!
众人纷纷发出由衷的感叹,实在是高啊!第一届恢复高考,许多考上大学的人原本就有工作。
按照原则规定,有工作的考生年龄可放宽到30岁,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少学校还适当放宽了这一限制。
有些大学生,不仅已经结婚生子,年龄甚至快接近40岁了!可人家有工作的大多年龄偏大,而李肆民看起来却如此年轻,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岁左右吧?这么年轻就能当上公安队长,还能考上大学,简直太厉害了,让人不得不佩服。
省报记者前来采访时,李肆民强烈要求不要正面出镜,他这么做不为别的,就是怕麻烦。
但他可不是想要低调行事,低调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却不符合他心中的计划。
李肆民上大学,并非单纯为了学习知识,说白了,镀金和拓展人脉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要是在学校几年都默默无闻,像个小透明一样,那还谈什么拓展人脉呢!低调和“苟且偷安”是两码事,高调和狂妄也绝不能混为一谈。
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最缺的就是人才。
李肆民除了想结交未来的政商精英,主要还是想招揽优秀的人才。
当年有个姓俞的创业,跟着他一起干的就是一帮同学。
人家能做到的事情,李肆民觉得自己也一定能行。
所以,他才故意开着边三轮在学校门口高调亮相,可不是为了显摆自己。
毕竟活了两辈子,李肆民早已不是那个冲动的毛头小子,根本没必要用这种方式来炫耀自己。
他这么做,其实是在为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做精心的铺垫。
这段时间,常校长一直处于忐忑不安的状态。
尤其是在听说北大给李肆民发了提档函之后,心里更是七上八下,担心李肆民会舍弃新原大学,转而奔赴北大。
毕竟那可是首都的顶尖学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求学圣地。
别说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年轻,就算是他自己,要是有去北大深造的机会,恐怕也会毫不犹豫地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