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眼神往哪瞟呢(1 / 1)
夫妇俩看着包裹,心中五味杂陈,既然是女儿同学所赠,那就表明女儿在外面安然无恙,甚至有可能过得顺遂如意。
打开包裹,里面的物件更是让他们心生遐想。
有白花花的白面,那细腻的质感,仿佛能嗅到白面馒头的香甜;颗粒饱满的大米,颗颗晶莹,一看便是上等货色;色泽红亮的腊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还有整整两斤红糖,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当时,红糖可是稀罕物,通常只有在极为重要的场合才会出现。
除了这些令人咋舌的食物,包裹里还有四套崭新的衣服,恰好夫妇俩一人两套。
楚东良夫妇对视一眼,心中满是疑惑。
在这个买东西都要凭票,大家都为生计发愁的年月,若仅仅是普通同学情谊,怎么可能送出如此贵重的礼物?除非两人关系非同寻常。
可在他们下放之前,女儿从未提及过恋爱之事,难道是在他们遭遇变故后,女儿才开始了一段新恋情?可惜的是,送包裹之人匆匆而来,放下包裹,简单交代几句便迅速离去,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追问的机会。
实际上,这包裹的幕后主使是张海山。
他深知此事的敏感性,便派自家侄子前去办理。
张海山的侄子也是个谨慎之人,到了农场找到楚东良,小心翼翼地放下包裹,原原本本传达了张海山事先交代的话,随后便像躲避瘟神一般,匆忙离开了。
张海山这般安排,自有他的深意。
一来,他想借此留下一丝悬念,让楚东良夫妇摸不清状况;二来,在政策走向尚不明朗的微妙时刻,他必须谨慎行事,避免自己的意图暴露。
毕竟,稍有不慎,就可能在这关键时期引发意想不到的麻烦,导致满盘皆输。
从收到包裹的那一天起,楚思雨的母亲就仿佛丢了魂,整个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对女儿的期盼上。
她每日都会无数次地望向城里的方向,眼神中满是渴望,仿佛只要她看得足够专注,女儿就能立刻出现在她眼前。
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女儿的模样,想象着女儿现在的生活。
或许女儿已经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许女儿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幸福家庭。
每一次的想象,都让她的心中涌起一丝温暖。
楚东良虽然表面上显得沉稳冷静,可内心的焦急程度丝毫不亚于妻子。
妻子一天能朝那个方向张望几百次,他却可能在不经意间张望了上千次。
只是他习惯将情感深埋心底,不似妻子那般表露在外。
他常常在田间劳作时,趁着休息的间隙,偷偷望向远方,心中默默念叨着女儿的名字。
他担心女儿在外面吃苦受累,担心女儿遇到困难无人相助。
然而,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
当楚思雨真的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夫妇俩却没能第一时间认出她来。
楚思雨身着质地优良的的确良衬衣,这种面料在当时可是时髦的象征,穿在身上既舒适又显气质。
下身搭配着笔挺的列宁裤,凸显出她修长的双腿。
脚上那双粉色塑料凉鞋,随着她的步伐,发出清脆的声响。
只是因为乘坐李肆民的边三轮,头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整体气质。
此刻的她,宛如一朵盛开的鲜花,散发着青春的活力,与当年那个青涩懵懂的高中生判若两人,俨然是一位风姿绰约的文艺女青年。
楚东良夫妇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心心念念的女儿,如今已经成为一名大学生。
在他们的认知里,女儿最有可能的命运便是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成为一名知识青年。
农场附近的生产队里,就有许多这样的知青。
他们见过那些知青,一个个被烈日晒得黝黑,皮肤粗糙,身上的衣服打着层层补丁,曾经城里孩子的娇贵与稚嫩早已消失殆尽。
再看看眼前的女儿,穿着如此光鲜亮丽,皮肤白皙嫩滑,透着健康的光泽,浑身上下干净清爽,没有一丝一毫知青的影子,倒像是生活在大城市里,家境优渥的富家千金。
这并非楚思雨刻意追求物质享受,非要购买昂贵的新衣。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李肆民。
李肆民坚持给手下工人发放工资,楚思雨曾担任过他的贴身秘书,自然也从中受益,有了足够的资金去购置衣物。
再者,即便没有李肆民这层关系,楚思雨还有她的继母唐女士。
唐女士作为新原地区前专员的夫人,十分注重门第和形象,怎么可能让楚思雨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去上学。
在她看来,这不仅关乎楚思雨的面子,更关乎整个家庭的颜面。
或许唐女士也提前察觉到了某些政策的风向,如同张海山一般,想要提前与楚思雨建立良好关系,为日后做打算。
总之,楚思雨的出现,让楚东良夫妇大为震惊。
这种震惊并非源自惊喜,而是一种夹杂着担忧与困惑的复杂情绪。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楚思雨身旁站着李肆民时,心中的担忧瞬间被放大。
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糟了,自家的宝贝闺女,是不是被这个陌生男子给欺骗了?在他们心中,由于自己的缘故,女儿的生活本应充满坎坷,不该如此顺遂。
可如今女儿不仅穿着华丽,气色红润,状态甚至比农场领导家的女儿还要好,这一切实在太不正常了。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不用多想,女儿如今的生活状况,必定与身旁这个男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对李肆民的态度上,楚东良夫妇截然不同。
楚东良从见到李肆民的第一眼起,内心便充满了抵触和警惕。
这就如同两只雄性猛兽,在领地受到侵犯时,本能地产生对抗情绪。
想当年,楚东良也是威风八面,在工作岗位上雷厉风行。
然而,在农场的这几年,艰苦的劳作和压抑的环境,早已磨平了他的棱角,曾经的锋芒不再。
即便如此,李肆民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楚东良身上与众不同的气质。
他明白,即便眼前的楚东良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强者,但他骨子里的那份坚韧和威严,依旧是普通农民无法比拟的。
而楚思雨的母亲,在短暂的震惊后,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她心想,若不是眼前这个小伙子,自家闺女在外面不知要吃多少苦头。
看来女儿是命中自带福气,即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遇到贵人相助。
李肆民确实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魅力,他长相英俊,五官轮廓分明,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从容。
他身上独特的气场,仿佛是历经岁月沉淀的产物,与同龄人相比,显得格外成熟稳重。
社经二班的学生初见他时,甚至将他错认成辅导员。
就连班主任李菲菲,在第一次见到他时,也不禁对他的身份产生怀疑,觉得他绝非普通学生。
他身上那种历经两世的丰富阅历、重生者独有的自信以及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即便是新原大学的校长,乃至李副省见到他,也不敢将他视为普通青年。
如此优秀的小伙子出现在女儿身边,楚思雨的母亲怎能不心动,正所谓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她甚至暗自思忖,若是自己年轻的时候遇到这样的男子,恐怕也难以抵挡他的魅力。
李肆民此次前来,本意并非与楚东良一争高下,也不是来拜见未来的岳父岳母。
对于楚东良看待自己的复杂眼光,他并不在意。
他深知,老丈人初次见到女婿,心生疑虑和敌意实属正常。
只要自己足够优秀,时间久了,自然能够赢得老丈人的认可。
而且,一般情况下,老丈人看到女婿优秀,心里只会越来越高兴,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托付给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李肆民对自己的条件十分自信,他觉得凭借自己的外貌和气质,任何一位正常的父亲,都会为有他这样的女婿而感到骄傲。
但转念一想,自己此次前来并非为了谈婚论娶,意识到这一点后,李肆民不自觉地往后退了几步,心中暗自嘀咕:离你们远点,可别再用那种审视女婿的目光盯着我了。
还有你,楚思雨的母亲,怎么一直盯着我看,快好好看看你们朝思暮想的女儿呀。
不仅是李肆民察觉到了异样,楚思雨也很快发现父母的注意力似乎不在自己身上。
她满心疑惑,自己与父母许久未见,本以为父母会激动地将自己紧紧相拥,眼中只有自己。
可如今,父母的眼神却时不时地飘向别处,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她不禁在心中呐喊:爸妈,你们倒是好好看看我呀,到底在看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