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家属院轰动了(1 / 1)

加入書籤

从开始放水到收割水稻,差不多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

向阳大队的稻田里,稻穗沉甸甸的,金黄一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李肆民站在田埂上,看着这片丰收在望的稻田,心中满是感慨。

他这次格外慷慨,脸上带着笑容,大手一挥,做出了一个决定:给范老师和一众实习生都放五天的假。

他走到实习生们中间,拍着他们的肩膀,满脸笑意地说道:“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在这稻田里风吹日晒的,都瘦了黑了。

好好回去休息几天,把分的鱼也带回去,让家里人也尝尝咱们向阳大队的成果!让他们也知道知道,咱们这几个月的辛苦可没白费!”

除了肥美的稻花鱼,李肆民还给每个人发放了丰厚的福利。

他让人抬来了白面,一包包堆放在那里,足有十斤之多;新鲜的蔬菜装了一麻袋又一麻袋,水灵灵的,透着生机;十个香气扑鼻的大面包,整齐地摆放在一起,散发着诱人的麦香;另外还有用信封包着的十块钱补贴。

说是补贴,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就是红包,只不过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才换了个说法。

当然,范老师作为技术指导的核心人物,他的奖励是其他人的两倍,这也是他应得的,毕竟他为大队的稻田养鱼项目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为了让大家能方便回家,李肆民特意安排了向阳集团的卡车。

那辆蓝色的卡车停在大队部前,实习生们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东西搬上车,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毕竟,能带着这么丰厚的福利回家,谁能不高兴呢?

李肆民看着众人上车,叮嘱道:“大家路上注意安全,好好休息,回来后咱们再一起努力,争取把接下来的工作做得更好!”

十几个人坐在卡车上,一路上有说有笑。

毕竟除了顺路的,要是都一一送到家,确实有些不现实,李肆民虽然大方,但也不会如此奢侈。

而范老师家就在新原,所以卡车直接把他送到了新原大学家属院的门口。

范老师一只手拎着水桶,里面的稻花鱼活蹦乱跳的,溅起了不少水花;肩膀上扛着沉甸甸的蔬菜麻袋,压得他的肩膀有些酸痛;另一只手提着白面和装着面包的袋子,脚步匆匆地走进家属院。

他这副满载而归的模样,很快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别说是范老师这样的普通讲师,就算是级别较高的教授,也得按照规定的数量进行配给,根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拥有想要的东西。

所以范老师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对于普通人,甚至是大学教授来说,都是十分难得的好东西。

家属院里的人都清楚范老师家的情况,平日里过得紧巴巴的,经济上很是拮据,用“一地鸡毛”来形容毫不为过。

平常不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连个白面馒头都舍不得吃,可今天却突然带回了这么多好东西,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

“范老师,你这是怎么回事啊?一下子带回来这么多东西。”

一位路过的老师,眼镜下的眼睛里满是疑惑,忍不住问道。

“范老师,听说你之前被派到乡下种地去了,怎么突然回来了,还带了这么多东西?”另一位老师也凑了过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疑,似乎在猜测这些东西的来历。

“范老师,咱们都知道你家里条件不太好,可你也不能为了这些东西就走歪路啊,投机倒把的事可干不得!”还有人阴阳怪气地说道,脸上带着不怀好意的表情。

范老师听着这些话,心里又气又无奈,额头上的青筋都冒了出来,一脑门子黑线,根本懒得搭理这帮人。

他心里想着,自己辛辛苦苦在乡下付出,没日没夜地研究稻田养鱼的技术,凭什么要被这样无端猜测。

然而,他越是不搭理,就越有人得寸进尺。

“老范啊,人还是要踏实本分一些,过分讲究吃穿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你身为大学讲师,更应该以身作则,可不能贪图享受啊。”

一位自诩为“道德模范”的老师,双手抱在胸前,摇头晃脑地说道,脸上满是自以为是的神情。

范老师就算脾气再好,也能听出这些话里的冷嘲热讽。

他冷笑一声,眼神中带着不屑,说道:“这就不劳您费心了。

您瞧,这是我们在乡下养的稻花鱼,我自己参与养殖的,从选鱼苗到喂养,我都亲力亲为。

还有这面包,您平常应该也吃过吧?不过我们这可是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做的,味道可不一样,用的都是最好的麦子,没有一点杂质。”

面包虽然对于新原大学的老师来说,并不是完全吃不起的稀罕物,但范老师那略带得意的神情,还是让一些原本就嫉妒他的人心里很不痛快。

“不就是娶了个漂亮媳妇嘛,有什么好显摆的。

天天被媳妇骂得像个什么似的,要是换做我,早就把她治得服服帖帖了。”

一个老师在一旁小声嘀咕着,眼神中满是嫉妒。

确实,尽管范老师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他有个漂亮的媳妇,而且媳妇虽然经常埋怨他没本事,却对他十分忠诚,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他的事。

这让一些人心里既羡慕又嫉妒,甚至有些人看到范老师和媳妇吵架,还想着趁虚而入,结果无一例外都被范老师的媳妇骂得狗血淋头。

这也是范老师在家属院里不太受部分人待见的原因,一方面是他本人性格老实,容易被人欺负;另一方面就是他媳妇太漂亮,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既羡慕又恨。

不过,家属院里的大部分女同志对范老师的态度则不太一样。

一来是范老师长得帅气,斯斯文文的,很有书生气质;二来他性格温和,好欺负。

有时候女同志们和他开开玩笑,拍他一巴掌,挠他一爪子,甚至拧他几下,他也不会生气,更不会还手,这让大家觉得很有趣。

再加上范老师经常被媳妇“教训”,这激起了不少女同志的同情心,她们甚至恨不得把范老师当成弟弟一样呵护。

所以看到范老师带回来这么多好东西,大部分女同志更多的是羡慕,嫉妒的都很少,更别说恨了。

“范老师,你可真有本事啊,这次回去,嫂子肯定不会再埋怨你了吧?”一位女老师,脸上带着笑容,眼睛里满是羡慕,笑着问道。

“范老师,要是嫂子还骂你,你就来我们家吃饭,我家那口子这两天出差不在家呢。”

另一位女老师热情地邀请道,还眨了眨眼睛。

“你这说的什么话,怎么能把范老师往你家叫呢。

范老师,来我家,我家那口子肯定也欢迎你,谅他也不敢说什么。”

又有女老师不甘示弱地说道,脸上带着自信的表情。

范老师面对这一帮热情似火的女同志,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心里想着还不如刚才那些阴阳怪气的人呢,起码和他们打交道还简单些。

好在最近在向阳大队,他见识了不少彪悍的农村妇女,这才没有被眼前的阵仗吓住,不然还真有些吃不消。

虽然这个年代相对保守,但一帮结过婚的中年妇女聚在一起,那热闹的场面还是让人有些难以招架。

尤其是像范老师这种脸皮比较薄的人,真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从这群妇女的包围中飞出去。

就在范老师感到无比尴尬的时候,万幸,他的媳妇听到消息后赶来了。

“姓范的,你还不赶紧给我回家,在这儿跟一帮老娘们瞎聊什么呢?”范老师媳妇的声音传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还带着点泼辣的味道。

原本还在热闹讨论的一众妇女,听到范老师媳妇的话,当即就不乐意了。

“不就是有个帅气的老公嘛,有什么好神气的。

要是我是你,肯定不会这么凶巴巴地对范老师,我疼他还来不及呢。”

一位女老师不服气地说道,双手叉腰,脸上带着不满的表情。

“就是就是,你可不知道珍惜,这么好的男人,要是给我,我肯定好好稀罕他。”

另一位女老师也跟着附和道,还白了范老师媳妇一眼。

范老师站在中间,听着这些话,只觉得哭笑不得,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

而周围的人看到这一幕,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有的捂着嘴偷笑,有的则哈哈大笑。

范老师这次带着这么多东西回来,着实火了一把。

大家心里都清楚,他能有这样的变化,肯定和在乡下种地的经历有关。

前几个月,范老师的媳妇说他现在比以前强多了,每个月都能拿回白面之类的东西,大家还不相信,以为是在吹牛。

可现在亲眼看到了这些东西,大家不得不信了。

原本大家都觉得去乡下种地是个又苦又倒霉的差事,没想到,在范老师身上却成了一个能带来实惠的肥差。

就说那十来个大面包吧,光是看着就让人馋得直流口水。

尤其是家里有小孩子的,看到范老师的孩子们开心地吃着面包,自家孩子回家后就吵着闹着也要吃。

“吃,吃,就知道吃,哪有那么多面包给你吃。

老娘我还想吃范老师带回来的面包呢,你就别在这儿瞎闹了!”一位母亲对着哭闹的孩子无奈地说道,脸上满是烦躁的神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