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不能坐以待毙(1 / 1)

加入書籤

李肆民独自坐在那间略显逼仄的办公室里,

眼神中透着一丝深邃,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前世所听闻的那个故事。

在改革开放前就凭借炒瓜子这门营生,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赚取了上百万资产的人。

那是一个在当时看似不可思议的传奇,而如今,他自己正带领着向阳集团,一步一步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商业篇章。

与前世那个炒瓜子的人相比,李肆民觉得自己有着独特的优势。

向阳集团有着上人民报的宣传机会,这无疑是一块响亮的招牌,能让更多的人知晓向阳集团的存在和发展。

而且,他投入了十多万的资金,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如今挣了三十万。

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商业刚刚开始萌芽的年代,这样的成绩虽然算不上惊天动地,但也足以让他感到自豪。

这年头,商业的机会就如同隐藏在层层迷雾背后的珍贵宝藏,一旦被敏锐地捕捉到,就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财富。

李肆民深知,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想要让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紧紧围绕在自己身边,坚定不移地跟随自己,仅仅靠空洞的口号和理想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要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大家真正的信服和支持,让大家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一起拼搏奋斗。

在这次的分红计划中,李肆民心里清楚,自己作为领导者,分得的份额自然是最多的。

毕竟,在整个集团的运营过程中,他承担着最大的风险,付出了最多的心血。

而对于大多数社员来说,他们入股的数量并不多,一般也就一两股,多的人也不过十来股。

即便每股分红的比例看起来比较可观,可仔细算下来,每个人实际拿到手的钱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只不过从收益率的角度来看,显得非常诱人罢了。

当核算会议终于结束,那令人震惊的消息就像一阵强劲的风,迅速在向阳大队的每一个角落传开。

参与核算的会计们,原本对集团的经营状况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预期,可当最终确切的数字呈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还是被惊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那一串串数字,仿佛有着巨大的魔力,让他们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可想而知,普通社员们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反应会是多么的强烈。

无论是平日里和李肆民关系亲近、对他充满信任的人,还是那些曾经对他的决策和能力持有怀疑态度、甚至心怀不满的人,在得知这个消息的瞬间,都无一例外地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啥?这向阳集团一年竟然能赚三十几万?”在向阳大队的村口,一群村民围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他们的脸上带着惊讶的神情,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

对于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贫穷落后小山村的人来说,三十几万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足以让他们感到震撼,愣在原地,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回到家中,村民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欣喜若狂,有的后悔不已,而王寡妇则是其中情绪最为激动和复杂的一个。

王寡妇坐在自家昏暗、简陋的屋子里,屋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

昏暗的灯光摇曳着,映照着她那张满是皱纹、充满怨愤的脸。

她越想越气,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

一想到李肆民曾经差点就成为了自家的女婿,王寡妇就感到无比的懊悔和愤怒,心中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

她咬着牙,恨恨地说道:“早知道这李老三这么有本事,我当初就不该那么对他,真是瞎了眼啊!”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疯狂的光芒,脑海中甚至冒出了一个大胆而荒唐的想法:如果自家闺女不行,自己亲自出马又有何妨?

王寡妇站起身来,走到那面有些模糊的镜子前,开始精心地整理自己的头发。

她用颤抖的手将头发梳理整齐,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精神一些。

她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自我安慰道:“我这也还算风韵犹存,就不信他李肆民能对我无动于衷。

谁说只有老牛吃嫩草,说不定嫩牛偶尔也会想吃老草呢!”想到这里,她心中的恨意更浓了,而这份恨意,此时全部发泄到了自己的大闺女王语殷身上。

“真是个没用的东西!”王寡妇狠狠地骂道,声音在昏暗的屋子里回荡。

“让你在家伪装现场,你倒好,居然睡着了,白白让吴小山捡了便宜。

早知道你这么不中用,我当初就该亲自帮你们把事情办好,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她越想越气,对女儿的失望和愤怒达到了极点。

而且,她心里非常清楚,就凭女儿现在的情况,这次的分红肯定是没有她的份了。

关于基本股的政策,李肆民早就明确地宣布过:嫁出去的没有,户口迁出去的没有,死亡的没有,坐牢的没有。

王寡妇坐在那里,心里犯起了嘀咕,她总觉得“坐牢的没有”这一条,就是李肆民专门为了针对自己的闺女而制定的。

“向阳大队除了我闺女,应该没几个坐牢的吧……”王寡妇小声嘟囔着,可仔细一想,又发现好像并非如此。

“吴小山,二赖子,还有吴小山的那几个狐朋狗友……”她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地数着。

“这些人好像都是被李老三送进去的!这李老三,可真不是人啊,太狠心了!”

然而,李肆民才不会去在意王寡妇这些人的想法。

在他看来,那些犯了罪的人,他们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向阳大队全体社员的名声和利益。

既然他们做出了违法乱纪的事情,给大家带来了负面影响,就没有理由不劳而获,来分大家辛苦劳动所得的成果。

哪有那么轻松的事情,犯了错还想享受好处。

所以,当李肆民提出这个关于基本股的提议的时候,根本没有经过太多复杂的讨论,就得到了绝大部分社员的一致赞同。

毕竟,这些规矩都是他当众宣布的,而且还经过了社员们的举手表决,并不是他一个人搞一言堂。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不让那些犯罪的人参与分红,自己就有可能在分红中多分一点,哪怕最终平摊下来增加的钱非常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这个物资匮乏、贫穷的年代,一分钱也是钱啊,谁会嫌弃钱少呢。

王寡妇并不知道,如果不是她当初上蹿下跳,四处串联收集黑材料,还让人频繁地写李肆民的举报信,她的女儿王语殷很可能早就回来了。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虽然王语殷的行为也存在一定的过错,但也不至于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

可王寡妇的所作所为,彻底激怒了公社主任和上级领导,他们担心王语殷回来后会和王寡妇一起惹是生非,破坏村里的稳定,于是干脆将王语殷从学习班送到了劳教所。

“要不是我还有个小儿子需要照顾,说不定我也被送去劳教了!”王寡妇越想越觉得委屈,泪水再次如决堤的洪水般夺眶而出,打湿了她的衣襟。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李肆民果然说到做到,在春节前夕,福利和分红都按时、足额地发放到了社员们的手中。

先说分红,每股是十块钱,社员的基本股也是同样的标准。

十块钱,在现在这个时代听起来,或许并不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可能连吃一顿稍微好一点的饭都不够。

但在1978年的向阳大队,这十块钱的分量可重了去了。

对于这里的社员们来说,这十块钱足以让他们过一个相当不错、令人难忘的春节。

哪怕家里之前什么年货都还没准备,有了这十块钱,也能买上不少东西,比如一些肉、鱼、糖果,还有新的衣服布料,让一家人欢欢喜喜地过个好年。

那些掏钱入了股的所谓股东们,拿到分红后,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他们当初掏钱入股的时候,心里还十分心疼,觉得这钱花出去可能就收不回来了,心里充满了担忧和犹豫。

可现在,他们只恨自己当初没有多入几股,错过了赚更多钱的机会。

尤其是那些入股在一百块以上的人,他们得到的分红相当可观。

一百块的股份就能分红一百块,三百块的股份就能分红三百块……这多出来的上百块钱,对于普通的社员家庭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要知道,向阳大队的普通社员,一家人辛辛苦苦干上一年,省吃俭用,也不一定能攒下一百块钱。

吴彪已经到城里上班的大儿媳妇,还有洪振华的儿媳妇,她们拿到分红后,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

她们紧紧地握着手中的钱,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当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入了股,没想到居然能有这么大的惊喜!”她们互相说着,声音中充满了激动和兴奋。

这仅仅是第一年啊,谁知道明年、后年,以及以后的很多年,还会有怎样丰厚的收益呢?

当初入的那一点点股份,现在看来就像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能不断地给她们带来财富。

如果能一直这样下去,她们的下半辈子真的就不用再为钱发愁了,可以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

很快,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那些没有入股,或者入股比较少的人,此时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他们本还在为损失了一股十块钱的分红而懊恼,可仔细一想,才发现自己损失的远不止这十块钱。

如果每年都能像今年这样分红,那么每过一年,自己就会损失十块钱。

这还只是按照一股来计算的,如果和那些入了十股甚至几十股的人相比,自己的损失简直无法估量,不知道要差多少。

“老天爷啊,我这损失可太大了!”一些人忍不住哀叹道,脸上露出痛苦和懊悔的表情。

“不行,我不能就这么算了,说什么也要想办法把损失找补回来,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赚钱,自己却在一旁干着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