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真正的年轻人(1 / 1)
楚明玉的声音显得有些质疑,她推了推眼眶,看着顾北继续补充道:
“顾北同学,”
她的声音不高,但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吸引了周围几位同样在等候或路过的家长和学生的注意,
“我必须承认,这次你的考试成绩,确实进步非常显著。”
她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斟酌用词,
“从学年末尾到现在的五百五十分,这个跨越,单从数据上看,值得肯定。”
然而,话锋随即一转,她的语气变得更为凝重,带着一种过来人试图点醒懵懂少年的语重心长:
“但是,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在高考这场马拉松里,越是接近终点,越是顶尖的分数段,提升的难度就越是指数级增长。这不仅仅是多刷几套题、多熬几个夜就能解决的。”
“它需要的是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后的质变,是思维深度和解题技巧的极致打磨,是心理素质的绝对稳定。每一分,都可能是一座小山丘;而跨越十分、二十分,那几乎就是翻越一座陡峭的山峰。”
她的目光重新聚焦在顾北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审视:
“而你想要从五百五十分,用一百天的时间提升到六百七十分,如果真的成功了,那同样可以算做是教育界的一个奇迹。”
“那么,我肯定代表哈城工业大学的全体教师欢迎你。”
这番话可以说是一些劝告,也可以算做是一个挑战与承诺。
作为哈工大的教授,对于学习这件事也有一番自己的理解,楚明玉的这一番话自然非常合理与正确。
周围的空气仿佛也停滞了一瞬。
身边的几位家长和同学交换着眼神,有的点头对楚明玉的这一番话表示赞同,有的人则有些好奇的看向顾北吗,对此会有什么反应。
学生们则屏息凝神,对此也不太相信。
虽然顾北这次考到了五百五十分,确实很厉害。
但是六百七十分?那可是他们这些人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分数,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然而顾北却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完全没有因为楚明玉的质疑而感到不安,反而更像是听到了一个有趣的挑战。
他的声音响起,不高亢,却异常清晰、温和,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能抚平所有质疑的涟漪,直接抵达人心深处。
一开口,声音平静却又蕴含着力量:
“那又如何呢?”
这句话像是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水面,让楚明玉的眉头瞬间又拧紧了几分。周围的家长和学生也发出了轻微的吸气声。
顾北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坦然地迎向楚明玉审视的目光,笑容依旧,的声音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笃定,:
“奇迹不就是人来创造。”
“纵观人类文明的长河,哪一项伟大的发明,哪一次划时代的创造,在最初不是被视作天方夜谭、痴人说梦?不正是那些敢于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的人,点燃了照亮未来的火种?”
他的语速平稳,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从容和说服力:
“比如古代的人们,他们仰望星空时,可曾相信过,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能够挣脱大地的束缚,冲破天际的牢笼,真正走向浩瀚无垠的宇宙,在星辰大海间留下足迹?对于他们而言,飞天遁地、千里传音,哪一个不是神话传说里的幻想?”
“就比如古代的人们,怎么会相信未来的有一天,人类可以冲破天际,走向宇宙。”
“或许,目前我定的这个目标实现起来有些难度,但是不代表等着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不努力尝试一下,就不会知道未来的结果如何。”
“难度存在,就等同于不可能吗?就等同于我们连尝试的勇气都要放弃吗?不!这绝不代表它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它难,才更有挑战的价值,才更值得我们倾尽全力去拼搏!”
顾北的声音微微拔高,带着一种感染人心的热忱,目光灼灼地看向在场的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同样为梦想奋斗的学子:
“不努力尝试一下,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失败的机会都不敢给自己!至少,当我回首这一百天,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拼尽了全力,我挑战了极限,我无愧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番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远超出了顾北的预期。
苏婉宁一双杏眼微微睁大,修长的睫毛在阳光之下投出稀碎的影子。
她怔怔地望着顾北那张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朗、自信的侧脸轮廓——那挺拔的鼻梁,线条清晰的下颌,以及那双闪烁着坚定光芒的眼睛。
就在这一刻,苏婉宁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地跳动起来。
就是这样简单、质朴,却又充满了无穷力量的一番话语,从这个少年口中平静而坚定地说出,竟像带着某种神奇的魔力。
苏婉宁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轻轻地撼动了。
那些曾经因为学习压力、因为母亲严厉管教、因为对未来的迷茫而笼罩在心头的阴霾,仿佛被这阳光般的宣言瞬间驱散了大半。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句古老的谚语,此刻在苏婉宁心中有了无比鲜活的注解。
原来,信念的力量,真的可以如此强大!
只要心里面有明确的目标,只要愿意为之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无论那目标看起来多么遥不可及,每一步的跋涉,都在实实在在地缩短着与梦想的距离。
她甚至没有察觉到,自己望向顾北的眼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双原本就清澈明亮的眼眸中,此刻正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璀璨夺目的光亮。
顾北的话,如同投入湖心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开来,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不仅仅是苏婉宁,就连站在楚明玉身边以及周围渐渐聚拢过来的几位家长和他们的孩子,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随即脸上露出了动容之色,甚至有人忍不住轻轻拍起了手掌。
起初是稀稀落落的掌声,很快便汇聚成了一片真诚而热烈的喝彩。
这掌声,不仅是为顾北的豪言壮语,更是为他话语中那份不惧权威、敢于挑战、充满少年锐气的精神所打动。
就仿佛这些话,同样是说给他们的孩子听。
其实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有一个远大的目标,甚至是看似不可完成,听起来有些不自量力的想法,也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有目标,总好过浑浑噩噩,没有努力方向的好。
成年人可能慢慢的在社会的摧残之下,丧失了远大的抱负与目标。
可是少年人不应该如此。
她们是早上八点钟初升的太阳,未来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没有任何人可以给他们设下界限。
周围的家长们,纷纷以顾北为榜样,给自家孩子做着说教:
“你跟人家学学,以前他还是学年倒数的差生呢,他都可以那你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怪不得人家能进步这么多呢,这个心气儿未来干什么事情都差不了。”
“这小男生不仅人长得帅,没想到这么有正能量,真是年少有为啊!”
“儿子,你跟着好好学学!他那个知涯网以后多用着点,没准下次你也和他一样,提高好多成绩呢。”
“......”
饶是见多识广、习惯了在学术权威位置上的楚明玉,在听完顾北这一番铿锵有力、逻辑清晰又饱含激情的回应,再看到周围家长和学生如此热烈的反应后,一时间也愣住了。
她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质疑、审视,到后来的惊讶,再到此刻,浮现出一种深刻的错愕和...不易察觉的自我反省。
她再次下意识地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这个动作似乎成了她梳理思绪的习惯。
镜片后的目光,锐利依旧,但那份审视的锋芒,却悄然软化、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重新认识的认真。
一丝不易察觉的懊恼和自我责备悄然爬上心头。
她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言论,虽然基于数据和经验,是理性的分析,但确实带着一种成年人固有的、甚至有些傲慢的先入为主。
她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用“不可能”、“奇迹”这样的标签,去框定了一个少年的梦想。
她忽略了,或者说,她习惯了用固有的模式去衡量一切,包括年轻人的潜力。
她看着眼前这个站得笔直、眼神清亮、毫无惧色的少年,不得不承认,这个叫顾北的学生,确实非同一般。
他不仅仅有想法,更有一种强大的内核,一种不被外界质疑所动摇的定力,一种近乎固执的自信,以及清晰表达自己信念的能力。
楚明玉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自己的实验室和课堂。
她手下带着几个研究生,论基础、论智商,无疑都是佼佼者。
但每每遇到实验瓶颈、论文卡壳,或者仅仅是面对她这个导师时,他们往往显得焦头烂额,眼神中充满了焦虑、迷茫,甚至是一种近乎本能的顺从和怯懦。
他们习惯于等待指令,习惯于在她的框架内思考,很少敢大胆地提出颠覆性的想法,更别提像顾北这样,在面对权威质疑时,还能如此条理清晰、自信满满地阐述自己的目标和信念。
眼前的顾北,与她那些优秀却显得有些“温顺”的学生,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青年人最需要的,或许正是顾北身上这种特质——敢想敢干,敢于挑战权威和定论,有一股蓬勃向上、永不服输的生命力和锐气!
这种特质,比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更珍贵。
它代表着创新的种子,代表着突破的可能。
顾北看起来,才更像一个真正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年轻人!
楚明玉的目光在顾北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上停留了许久。
虽然明明知道顾北独立做出知涯网,她已经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但此刻,她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还是有些小瞧了他。
楚明玉紧皱的眉头这才渐渐松动了起来,她微微颔首,语气中少了几分严厉,多了几分欣赏与鼓励。
声音比之前柔和了太多,那份居高临下的审视感消失无踪:
“年轻人有志向,有冲劲儿。”
“这份敢于挑战、敢于梦想的精神,本身就值得赞扬!”
她的语气诚恳,带着长辈对后辈的期许:
“不过,”
她话锋一转,目光重新聚焦在顾北身上,带着一丝善意的提醒和鼓励,
“光有远大的目标和激昂的宣言,还远远不够。梦想的基石,是汗水,是无数个日夜的坚持,是面对挫折时的百折不挠。”
“要为之付出切实的努力,要拿出配得上这份野心的行动力来!”
“加油吧,希望下半年的时候可以在学校录取名单中看到你的名字。”
这番鼓励的话语,从以严格、理性著称的楚明玉教授口中如此清晰地、带着温度地说出来,效果是震撼的。
站在一旁的苏婉宁,惊讶地微微张开了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太了解自己的母亲了!母亲对待学术和学生,向来严谨甚至苛刻,极少如此直白地表达欣赏和期许,尤其对象还是一个刚刚被她严厉质疑过的“狂妄”少年。
苏婉宁敏锐地捕捉到了母亲眼神和语气中那些微妙的变化。
从最初的审视、质疑,到中间的错愕和反思,再到此刻毫不掩饰的欣赏与鼓励...
这短暂的交锋,竟然让母亲对顾北的印象发生了如此巨大的、积极的转变!
这简直...不可思议!
看着母亲脸上那难得一见的温和笑容,看着顾北挺拔自信的身影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苏婉宁的心湖泛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苏婉宁甚至在想,如果到时候顾北也考上了哈工大,他们两个人一起,还能互相有个照应。
在新学校那个陌生的环境之中,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为了摆脱母亲无处不在的掌控和压力,她曾暗暗下定决心,要在高考志愿表上偷偷填报一所远离哈城的大学。
她渴望自由呼吸的空间,渴望一个没有母亲严厉目光审视的新天地。
然而此刻,看着眼前自信闪耀的顾北,听着母亲那充满期许的鼓励,再想到那个“一起在哈工大”的美好画面...
苏婉宁第一次对自己的“逃离计划”产生了深深的犹豫...
或许,和顾北一起在哈工大读书,也很不错。
苏婉宁不自觉地嘴角微微上扬,一时间笑得有些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