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手搓(1 / 1)
晚饭后不久,顾府派来的黑色汽车便悄无声息地停在了林家寓所的门檐下,司机恭敬地立在车旁等候。
厅内,苏婉贞温柔地帮菲菲理了理刚才玩闹时蹭得有些歪斜的衣领,又摸了摸嘉嘉的头,叮嘱道:“回去代我向你们娘亲问好。今日玩得可还开心?”
“开心!”顾云菲抢着回答,小手还依依不舍地拉着苏婉贞的衣角,“苏姨家的饭最好吃!我们明天还能来吗?”。
顾云嘉虽然没说话,但亮晶晶的眼睛也望着苏婉贞,显然也是极想的。
苏婉贞莞尔一笑:“只要你们娘亲同意,姨这里随时欢迎。”
“嗯嗯!”顾云菲小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
临走时,顾云菲还有些恋恋不舍,抱着那卷自行车草图不肯撒手,林砚没办法只好给她一张女式的图纸,这才让她满意。
顾云嘉则文静地向苏婉贞和林砚道别:“谢谢苏姨的款待!”
苏婉贞温柔地抚了抚两个女孩的头发,亲自将她们送到车门边,看着她们钻进车箱,又俯身对司机仔细叮嘱了几句,方才直起身,微笑着目送汽车缓缓驶离,融入太原城渐浓的夜色之中。
终于将一步三回头的顾家姐妹送上车,看着汽车尾灯消失在巷口,苏婉贞才轻轻舒了口气,转身与林砚并肩往回走。
夜风微凉,带着庭院中草木的清新气息。
廊下的灯笼散发出柔和的光晕,将母子二人的身影拉得长长。
“那两个丫头,倒是真性情,活泼可爱。”苏婉贞嘴角噙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长辈的慈爱,“尤其是云菲,那精力旺盛的,我看着都觉有趣。”
林砚点了点头,想起顾云菲那咋咋呼呼、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样子,眼底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是挺热闹的。心思也单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苏婉贞点了点头,挽着儿子的手臂,母子俩缓缓踱回院内,沿着抄手游廊往书房走去。夜风吹拂着廊下的花草,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母子二人走进小书房,桌上还散落着傍晚未收拾的图纸。
“你画的这脚踏车,确实精巧实用,你真打算把它造出来?”
苏婉贞并非技术专家,但执掌银行和庞大产业,眼光和见识自是顶尖。这脚踏车简洁优美的线条和逻辑清晰的结构,本身就具有一种说服力。
“嗯。”林砚点了点头,眼神格外明亮,“不仅仅是做出来玩。娘,您想,如今城里代步,除了人力车便是马车,笨重且效率低下。这新式脚踏车,轻便、快速、无需畜力,若是能量产,市场极大。”
苏婉贞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她早已习惯了儿子时不时冒出的、远超年龄的见解和规划。
“而且,”林砚继续道,“这不仅是门生意。车轮、链条、轴承、钢铁冲压件,这里面涉及到的精密加工技术,练好了,就是未来许多东西的基础。小到钟表仪器,大到军械机械,道理是相通的。”
苏婉贞侧头深深看了儿子一眼,这孩子,走一步看十步,心思之深,布局之远,每次都让她这做母亲的感到震惊。继而便是一丝隐隐的心疼,本该是无忧无虑嬉戏玩闹的年纪啊。
“思路是对的。”她肯定道,“若要量产,材料、工装、标准化都是问题。尤其是链条和轴承,精度要求不低。你打算从哪里入手?”
林砚手指点在那张二八大杠的核心结构图上,语气果断得不容置疑:
“图纸和具体要求,我今晚就能最终审定。明天一早,让情报处用鹰,以最快速度送到晋城枯树林钢铁基地,直接交到二舅手上。”
“让二舅亲自牵头,在基地里挑选最顶尖的老师傅和工程师,组成一个临时小组。给我先手搓几辆样品出来。”
“手搓?”苏婉贞听到这个词,不禁莞尔,这词用得既贴切又带着一种技术上的豪横,“你二舅接到这命令,怕是又要挠头了。他那晋城铁业协会出身的老师傅们,手艺是顶尖的,可让他们去用手工给你一点点抠一辆脚踏车,估计心里得嘀咕好久。”
她几乎能想象到二哥苏承业收到外甥这“离谱”要求时的表情——肯定是哭笑不得。
林砚也笑了笑,但眼神依旧认真:“就是要用手工极限,来验证设计和材料的边界。同时也摸摸底,看看我们现在的顶尖手艺,能做到什么程度。这第一批样品,不是商品,是给我们自己看的,也是给未来可能的合作者看的。”
“样品出来后呢?”她追问,仿佛在董事会上听取一项重大项目的汇报。
“样品验证无误后,”林砚显然早已胸有成竹,“就在太原工业区,圈地建厂。核心部件如链条、轴承、齿轮,初期可能还需要枯树林基地支援,或者直接进口部分高精度机床。但总装和大部分冲压件、焊接件,要放在太原。”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书桌上敲击着,发出轻微的嗒嗒声,像是在敲定每一步计划。
“太原位置好,正太铁路贯通,原料进来,成品出去都方便。而且,这里离潜在的北方市场、乃至出口口岸天津,都更近。”
“出口?”苏婉贞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
“对,出口。”林砚肯定地道,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夜幕,看到遥远的欧洲,“欧陆战已打起来,民用物资必然紧缺。脚踏车这种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需求会爆炸式增长。我们要抢的就是这个时间窗口。”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超乎年龄的冷静和野心:“用最好的材料,最过硬的质量,最新颖的设计,打出领航者的牌子。国内要占,国外的钱,更要赚。用他们的钱,来养我们的厂,练我们的工人,升级我们的设备。”
书房里安静下来,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苏婉贞静静地听着儿子勾勒出的蓝图,她深吸一口气,眼中最后一丝疑虑尽去,取而代之的是全然的信任和支持。
“好。”她只回了一个字,却重逾千钧。
母子俩相视一笑,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书房内重归宁静,只剩下灯烛燃烧时细微的噼啪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
苏婉贞拿着那卷关乎未来自行车产业的图纸离开后,林砚并未立刻休息。
他重新坐回书桌前,目光扫过桌上那些画着“二八大杠”和女式车的图纸,脑海里却浮现出顾云菲蹦蹦跳跳的身影和顾云嘉文静期待的眼神。
那两种车型,对于如今才七岁、身形尚未长开的顾家姐妹来说,都太大了。无论是沉重的车架还是过高的横梁,都不适合她们骑行。
“得改一改。”林砚轻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他抽出一张新的绘图纸,将其平整地铺开,镇纸压住四角。
他完全沉浸在了设计的海洋里,时不时停下来进行一番心算,或者用尺规测量比划。
不知不觉间,一张全新的、造型明显小巧可爱了许多的“少年款”自行车设计图已初具雏形。
林砚放下笔,轻轻吹了吹图纸上的橡皮屑,仔细审视着自己的作品,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他几乎能想象出,当顾云菲第一次骑上这辆为她量身打造的小车时,会发出怎样惊喜的欢呼;也能想到,顾云嘉一定会先仔细地研究每一个细节,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尝试。
“嗯,车把前面,或许还可以加一个小篮子,让嘉嘉可以放她的书或者收集的花草”
“菲菲,她大概更喜欢一个清脆的铃铛,或者一个彩色的流苏?”
他想着这些细节,觉得这比设计那些冷冰冰的机器要有趣得多。
重新拿起铅笔,他开始在这些细节上添加备注,甚至顺手在图纸角落画了一个小巧的车铃和一个小篮子的草图。
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苏婉贞端着一盏小小的甜白瓷盅走了进来,盅里是温热的牛乳,散发着淡淡的奶香。
她发现林砚正对着一张全新的草图凝神思索,笔尖偶尔落下,添上几处精巧的细节。
那图纸上的自行车,明显小了好几号,线条也更显柔和灵动。
“咦?”苏婉贞轻轻将瓷盅放在桌角,以免惊扰到他,目光却不由得被新图纸吸引,“这是……给嘉嘉和菲菲画的?”她轻声问道,语气里带着确认。
林砚这才从专注状态中回过神来,抬起头,接过母亲递来的牛乳,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驱散了些许疲惫。
他点了点头,语气很自然:“嗯。之前的车对她们来说太大了,骑起来不安全,也不方便。”
他指着图纸上的几个关键点,像个小工程师一样解释道:“轮径改成了18寸,车架降低了,轴距也缩短了。刹车系统我重新设计了一下,用了更省力的杠杆,她们的小手也能捏得动。还有这里,加了全链罩,免得弄脏裙子或者勾到……”
苏婉贞伸出手,轻轻抚过图纸上那圆润的车架线条,仿佛能透过纸张感受到儿子的用心。
“想得真周到。”她柔声赞道,目光温暖,“嘉嘉和菲菲若是看到,不知会高兴成什么样子。”
她顿了顿,看着儿子,语气带着一丝调侃,更多的却是骄傲:“我们砚儿,长大了,知道体贴小伙伴了。”
林砚被母亲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低头又喝了一口牛乳,含糊道:“就是正好想到了而已。免得她们到时候骑不了,又该念叨了。”
苏婉贞岂会看不出儿子那点小小的别扭,也不点破,只是笑意更深。
她拿起那张充满了关怀的设计图,仔细看了看,尤其是那些安全性和人性化的设计,越看越是满意。
“这车好。”她肯定道,“不仅好看,更重要的是安全、好用。”
她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这样,这份图纸,明天一并誊抄了送去晋城给你二舅。”
林砚抬起头,有些讶异:“也送去?可这还没完全画好……”
“核心尺寸和结构都有了,足够了。”苏婉贞果断地说,“让你二舅照着你标注的用料和工艺,挑最好的老师傅,用最好的材料,先给嘉嘉和菲菲手搓两辆出来。就当是我送给她们的第一份礼物。”
她的语气温柔却不容置疑,带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与大方。
“剩下的细节,你慢慢完善,不影响他们先做车架和主要部件。等样品出来了,你们正好可以一边试骑,一边根据实际感受调整那些小地方,岂不更好?”
林砚想了想,觉得母亲说得有理,便点了点头:“好,听娘的。”
“好了,牛乳喝完,真的该去睡了。”她收起图纸,语气恢复了母亲的威严,但眼神依旧温柔,“明日学堂还要早起,可不能顶着一对黑眼圈去。”
林砚乖乖喝完了牛乳。
苏婉贞端起空杯,吹熄了书桌旁的煤油灯,只留下一盏壁灯散发着朦胧的光晕。
“晚安,砚儿。”
“晚安,娘。”
林砚坐在床上,望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熟练的开始练气,渐渐得进入定境。
而隔壁房间,苏婉贞将两卷图纸并排放在书桌上,看着那一大一小、一产业一童趣的两份设计,嘴角噙着一抹欣慰的笑意。
她的儿子,心中装着星辰大海,却也未曾忘记身边的点滴温暖。
这,真好。